雅儿🎀
灰哥我爱你
飞佛迷,喜灰迷一只~
关注数: 90
粉丝数: 204
发帖数: 27,598
关注贴吧数: 38
有没有参加过新国大3+1+1ECE专业的学长学姐分享一下经历 知乎,QQ群都找不到组织。。 请问授课型一年后毕业能找到怎样的工作呀,以及申请博士的难度大不大? 听宣讲的老师说一般能去华为公司,,年薪平均在30w?? 那如果留新好不好留啊?
【观影体验】《流浪地球》略无法避免的英雄主义和绝望下的希望 《流浪地球》观影完毕。【以下没啥剧透】 电影可以说是三条线,几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有一段高潮,最前面的三分之一讲的生活日常,有些拖沓,到中间速度才开始开起来,高潮迭起,看完之后让人心跳加速。中部个人以为是最精彩的部分,反而到最后的点燃木星开始有点逊色。总体来说,在剧情方面有缺陷有精彩的部分。说回三线,第一条线就是主角的救援线,第二是太空线,第三是其他救援线。 这个电影的基调,就是绝望。其实在观影之前一直担心会拍成个人英雄主义,不过电影中间处理的不错,毕竟启动发动机并不是主角一队的任务,后来被抢先启动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但是最后的高潮仍然落到了个人英雄主义上,无论是太空一条线还是地球上的救援。小说被魔改了,但并不是乱改。最后的点燃是科学奇幻无误,这个评判还是交给更多大佬吧,我觉得是略有些扯的。 个人认为的中间部分很精彩,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认为其是英雄主义下的真实,主角所做的其实是整个地球所有救援队拼尽全力的中的其中之一,可能成功了不会促成决定性的成功,失败了不会促成决定性的失败,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真实。不可否认,一个历史事件的成功是离不开个人英雄主义的,但是这是由多处个人英雄主义的叠加而形成,而并非一个人,更不是一个刚十几二十多岁的孩子能够完成的,即使他是天才。由此制造了很多个高潮都是很扣人心弦,我一度不忍心继续看下去。但是最后的最大的高潮部分,是真的处理得略有些尴尬,可能为了寻找这个效果不得不加入了一人决定一切的剧情,联合国的转变也让人匪夷所思。 说说联合国的决策,其实感到有些疑惑,这些决策者是处于地球上即将被毁灭的人,还是空间站里成为新人类的人呢?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这样解释也算是给《三体》的一个安慰。或者是照应后文的政府军吧。是游离在危险外的也是身处危险中的绝对理性代表。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生存”,这是难能可贵的。看了小说其实印象最深刻的是,地球叛军和政府军的对抗,电影流浪地球或许有点影子,如果在小说里,保持绝对理性的政府,可能真的不会支持空间站的自我牺牲,正如三体里,最后证明星舰人类才是正确的。但是选择人性,有那么多人为了流浪计划牺牲,也不难想象,为什么最后那么多人选择叛军,“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建设。”无论是哪一方,都会很绝望吧。 特效很棒,即使不说别的有缺点,就凭这个特效,今年就是中国科幻元年。自从三体电影撤了之后,这部电影等的实在辛苦。不慎买成了2D,但是并不影响观影效果。空间站和行星发动机的细节和精致真的没话说。 空间也很宏大,但是信息量并不是很多,故事不算是复杂。还可以再丰富一些。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空间站上的都是精英人类,如果一个只是精英人类组成的团体,又会发生什么。或者这才是大刘在选择地下城居民和选择1/3的生育权的时候,采用抽签。世界如果只有精英人类,能不能正常运作。地球上的叛军可能是一直有的,只是在下部得到了点燃。或许也不是那么得前所未有的团结。电影只表现了一部分【最后一个片段有游行】。 电影很绝望,即使是危机解决了,还是很绝望。建立在绝望之上的一点点希望,又能走多远,可能正常情况下,就像片中所说的一样,点燃的可能很小。最后的全球广播是很震撼的。【不是说女主的广播,而是宣布即将撞击的广播】这种平静令人害怕。电影有增加人物,起初有些反感,不过到最后也不没有起到绊脚石作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哦对了,MOSS致敬了《太空漫游2001》。
【自制狼族关系谱】或许狼族还没有姓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就是说姓和氏是不一样的,姓在氏之后出现,秦汉之后混为一谈 我们便可以大胆猜测,可能羊族和狼族都没有姓,只有氏,所以羊族的每一个人名字中都有“羊”【小飞机可能是它的别称吧 同样狼族的名字里也都有狼。与小灰灰同一辈的所有狼中只有小灰灰和小香香没有狼,所以个人觉得小灰灰和小香香应该不是那两只狼的名字,只是一个乳名,或者是别称,灰红夫妇在之后可能会对其重新命名。 至于羊羊和太狼,可能只是作为名字的一个方案,或者说是一个习惯吧 ———————————————————————————————— Ummm如果对动画片都不能科学一下,那看动画片还真的挺无聊的
锦鲤抄 歌词 还要新学= =又要查一波字典了
南山南 歌词
我,一个人格有缺陷的人、、
(。记第一次不负责任的兼职经历 我还真的找到了打字的职。。。。 不教会费但是真的很累。 文章挺好看也挺迷的,有点像聊斋志异的风格,但是打起来超级痛苦。 昨天连续做了七个小时打了6000个字【请不要说我慢、、、【好吧我是真的慢(。 然后得知一千字只有七块钱的时候觉得%@#¥¥## 还有一块钱的文言文断句分(,鄙人是理科生不学断句。。。( 然后我就做完了四分之一跑路了。。因为发现自己在交稿时间根本完不成。。【除非连做三十个小时( 我不知道质量怎么样,但是我想我应该是尽力了。因为真的认不出来。。 还是有点收获哒 1.成功认识了几个书法中字写法【比如“此”【画的丑了】 2.看到了几个奇人,和几百年后通用的人群心理( 3.古文水平【划掉!】 如果退稿的话就退稿吧,反正我真的做不下去了。 因为本来是想做英语翻译。因为一直接不到稿才去繁体打简体的活。可我觉得这还是有点技术的。。 还没有体力活赚的多是真的。。
暑假学习计划重启 真的不是故意想要停QAQ 前阶段好忙好烦 我现在还有点后怕。。 然后就稍微列几个小计划吧
可能要闭关几年 I‘m afraid
极其后悔
。 为什么周围总有一些人要说一些我害怕的东西。 为什么在我制止之后还是坚持说。 我不关心陌生人的生活,我也不要你跟我说陌生人的生活。 实在委屈无处发泄。
【暑期学习签到】6.20 不玩游戏 不看俗剧 不躺着。。
【世界语】词汇搜集本
谷歌翻译不会发颤音
IT狂人,,是真的很好看啊。。。 虽说有点笑话很冷。。
都没有人
【手写友谊签】流浪人,你若到喜灰吧…… 给图上所有。
一个纯粹的分数主义者
提前祝你生日快乐~ @血红_残阳_ 【虽然我写的不太好看。。
这背后也是值得深思的 希望每个人都能记住彼此。 像我这种没什么朋友还二维三维严格分开的人。 大概是没有人会知道的。
【沉痛悼念】祭zhengpuzhizpz文 其实我们本只要留心一下他的QQ空间,就可以发现他已经走了,可我们没有,或许这关系就和生命一样脆弱。 总觉得你还在,因为所有记住你的人也都在。 五月七日是你的生日,祝你十八岁生日快乐。
没有个人魅力的威慑就是狐假虎威 就算是doh tze也会觉得就应该这么做。。
最近 易怒,多梦。
作死看简介 害怕。。
【随笔】论贴吧转型 —— 贴吧政治批判 几日驱驰,只寥寥数语说一下个人看法。 事物所具有的时效性导致依附于其生长的事物有着相同的起落。这种现象所具有的普遍性,让这种夹缝中生存的“转型”变得不值一提。寻求的贴吧转型是情怀推动的,但情怀也是有时效的,所以在此,看过便看过了吧。 转型是基于原有基础的。搞清楚本身的原始定位尤其重要。之于喜灰吧,外界给喜灰定位恰恰是符合的:适合于9~14岁的动画片。而喜灰吧的大部分吧友都是在这个区间进入喜灰吧,而持续至15+岁时并不是因为对动画片本身的热爱。至今,喜灰吧人员组成还是以9~14为主。由此,在制定转型大方向时应该以此做为前提,任何忽略这个前提的做为都近乎不切实际,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狭窄的ACG化不适合喜灰吧。 以三体吧为例,其大吧主对三体吧的发展方向相当明确,做为集三体,科学幻想(非科学奇幻),科学探讨为一身的贴吧,以至于在三体热过去后这么多年里保持相当热度。 贴吧基于所拥有的核心主题,但贴吧自身也是独立个体,衍生和另起炉灶都是可以的。对于一个动画类贴吧,拥有一定的热度是其第一需要。若列举大耳朵图图吧,虽然被图拉丁吧吧友侵占,但是从另一种角度,也达成了拥有一定热度的目的。喜灰吧不仅于喜灰的方针是对的,但ACG化是不恰当的,原因在于主题拓展的错误,既没有引入新吧友,也没有让吧友热衷于讨论。一言蔽之,在9~14岁为主导的贴吧强推R16动画,并将ACG笼统认为是某些日漫。 追根溯源,其实适合喜灰吧的方向应该到2013年之前找。其中很大的差别是在此以前,吧内的讨论氛围是很好的,这种氛围引导新人敢于表达对于喜灰对于生活的看法,也使得已经在喜灰吧的吧友有参与讨论的意愿。虽然有很多至今看起来很情绪化的贴子,但=发这些的吧友毕竟是12岁左右的孩子。比如说有吧友开贴讨论《狼图腾》,比如有的吧友发表自己对生活琐事的看法,再比如月全食时半个吧一起赏月讨论。这些事是在现在的喜灰吧看不到的,但它与喜灰的盛衰也是不相干的。正因为有这个氛围的存在,人格的平等,使我们:“因喜灰,五湖四海却如咫尺之遥;因此吧,天南地北也可如遇故知”。 这种氛围,背后我总结了两字“生活”。这是最大的方向,最大的范围。也是最深刻最贴切最平易的主题。对于喜灰吧而言,如果无法回归这种气氛,再好的喜灰也无法拯救这个吧,因为贴吧依据其不是学术性论坛的特征,作品的好坏只能决定来这个吧的吧友数量,而无法决定贴吧贴子质量。 具体分析,个人认为现今喜灰吧所拥有的条件也不是很糟糕,仍有新吧友加入便是很好的体现。贴吧的转型是以吧务主导的。自从2014年以来,统治阶级的年龄组成普遍高于吧友,导致某些吧务轻视吧友群体并以自己身份试图引领贴吧舆论方向,打击打压提出其他观点的吧友,例如简导事件和烤羊事件以及吧友变相的个人崇拜。事实上,如果作为吧务都无法很好融入贴吧并且热爱这个贴吧(热爱是次要),那他所拥有的情怀对贴吧发展是个伤害。在吧务方面,热衷于贴吧比拥有分辨不合时宜的帖子更为重要,而吧规的约束和吧友本身的敢于监督也可以保证贴吧有效进行,所以在2013年之前吧务在喜灰吧的作用并没有像如今这么大肆强调(我们这些元老走了以后怎么办云云),只是作为一个多了删帖封号权利的吧友存在,在贴吧地位上始终是平等的。吧务是要为贴吧热度做贡献的,管理秩序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最后,维持现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情怀消失之后,或许每日半页帖子都无法保障。 以上 2018.04.14
根据《救赎之路》部分意淫。。 今天在公交车上看记叙文写作指导时突然想写点东西。便有了如下。
今天作文死了,明天它会活起来的
。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花
【转图】Tibbie Pink Club 以下图片均来自Tibbie Pink Club台湾专页 有可以翻墙的吧友可以看看有没有图片更新,因为楼主多年不翻墙,这是2015年的老图。
【浅谈】生日 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把QQ里的一声生日给关掉了,原因只有一个,我想记得Ta生日的人不用机器来提醒我。 班里同学生日收到一大堆礼物的时候,我在赞叹之余,顺口说了一句自己从未收到过生日礼物【可能只有一封信】,她说,给别人送,别人就会给你送。 恩,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以及我从小就养成习惯,有很鲜明的界限意识【大概和等级意识一样鲜明】。以及长年以来,没有与我特别要好的朋友,无论是在哪里。对于一点感动都觉得感激涕零。 然后发现,来而不往其实还是很普遍。后来我就不关心这些了。后来,当我刚刚接触QQ空间的时候, 一条说说大概也能到10多赞吧,而现在一两个也是多的。【虽然在三次元的QQ号还是能20+】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做人方面的孤僻所致,后来屏蔽的人越来越多,不想看到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空间里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少,反而觉得有些乏味了。但是也在料想之内。 后来便回归了一种孤独感,但是并不是以前没有人陪的孤独感,而是更深层的一种孤独,并不是因为没有人住在心里,反而是成为了一种为了未知的担忧,让我迫不得已地想找更多人陪。其实在冷静的时候,我也知道一人足矣。 拿着鼠标或者手机,容易产生一种空虚寂寞感。
嗯。
回归了看网课时代。。 ╮(╯▽╰)╭顺便偷闲。。
八万字寒假读物你好。
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那个差原来是我
后来我发现却道天凉 全身发抖,我说不清
它在逼我,他们在逼我 我在逼我
真难为各位天天签到了。。
今天在家里翻出两本建筑学的书 纸已经泛黄。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不甘心,不愿意 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以后 如果一个人的档案上有不和谐的笔调,那还不如在之前就早早结束档案的书写 今年在落叶的时候我又拾起了两片银杏 我是否有这个资本将他们带往以后 我实在是忝列大家的“朋友”行列 若不是很好的我恐怕到时见面也会推脱 可能会觉得我现在写的东西前后不连贯 实在对不起想要连贯中的删改 我总觉得出问题后应该先想想自己 可以身边的人不善良让我尴尬 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 其实说了这么多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的。 学校里的钟楼很高。
走着走着便会突然背起诗
真不是故意忘记的。。 我真的不是故意忘记要报名的。。。。。。。。
更与何人说
何必又是何苦
背后议论 略恶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