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lzr kinglzr
荣幸之至
关注数: 176 粉丝数: 675 发帖数: 11,777 关注贴吧数: 108
空灵纯净,婉转悠扬——德森瑞 Clarinet解码耳放 玲珑复古匠心藏,秀外慧中韵味长。 佳韵天成声自远,千元翘楚名自扬。 纵观近二十年的数码圈,无论厂家或产品,都曾经历过从凤毛麟角到无序竞争,经历一轮轮洗牌,活下几个巨擘,然后再开枝散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此循环往复。 HiFi圈子亦是如此,便携解码耳放从HTC解码线时代算起,如今已走过许多年。但智能HiFi外设的硬件更新相对滞后其实一直是桎梏便携式HiFi产品的最大藩篱。近一两年,越来越多的烧友已不满足小尾巴的体积下实现的音质上限。虽然近一两年在骁龙660/665的加持下挣脱了严重卡顿的泥沼,但随之而来中低端体验同质化,旗舰价格居高不下等新的困局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用入门外设的预算带给用户高端产品的音质体验,已成为了HiFi厂商的思考重点。 DETHONRA德森瑞Clarinet单簧管 为代表USB/同轴/光纤全尺寸电池供电解码放,凭借着优秀的声音素质与高超的调音水准,一路过关斩将、高歌猛进,有望重拾属于解码耳放自身的昔日荣光。外观设计 Clarinet 采用了复古的设计风格,整体造型采用了类似SG1的复古设计风格,线条棱角分明,顶部的弧形过度经典而优雅。小巧精致,做工精细,质感良好。体积小巧,尺寸仅为 137×70×19mm,重量轻,便于携带。
羽衣霓裳,古韵新声 ——拓品ArpegEar Hane羽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的这两首名句,将拓品的耳塞作品“羽 ”的神魂描摹到淋漓尽致。 拓品Topping旗下ArpegEar的Hane“羽”耳塞,以其高颜值、多样化参与性和高性价比得到了烧友的广泛赞誉。 Hane意为羽毛,象征轻盈自由,设计融入文化元素,以绿松石蓝色调为主,传递自由轻盈的未来感。 包装蓝黑结合,简约大气,内部紧凑规整,标配3.5mm单端接口线材,耐用时尚。附带6对耳塞套、收纳袋和调节棒,满足日常需求。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翎羽”,树脂腔体轻盈舒适,绿松石蓝色调优雅深邃。3D打印面板与腔体一体,展现流光溢彩效果,羽毛纹理精湛,材质光泽增添高贵典雅。透明树脂层保护精妙纹理,美观耐用。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Hane“羽”采用3D打印树脂材质,3.5克轻,人体工学设计,贴合耳廓,提供舒适佩戴体验。DLC复合材料振膜提供快速瞬态响应和大动态表现,适合复杂曲目。80Ω阻抗和115dB/Vrms灵敏度,适配不同设备,保持高音量输出和动态表现。 Hane“羽”虽然初出茅庐,但似乎早已运筹帷幄。标配线材1.5米长,柔软耐用,0.78 2pin插头设计,降低丢失风险,可更换线材提供个性化选择和音质提升。音质表现令人满意,高解析力和宽幅动态表现超越同价位上限,声场椭圆形,三频顺滑,适合多种音乐风格。 调音开关的可玩性更是让Hane“羽”耳机在众多耳机产品中脱颖而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与其他耳机的调音功能相比,Hane“羽”的4组调音开关提供高达16种调音组合,无疑更加专业精准。普通耳机往往调音范围模糊、组合单一,难以满足烧友多样化的听音偏好。而Hane“羽”却能让烧友根据自己的心情、音乐类型轻松找到最适合的声音风格。这种设计无疑为音乐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昔日霓裳羽衣曲,古韵新声展翎羽。 拓品ArpegEar Hane“羽”耳机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其出色的音质表现、高可玩性、优雅的设计和高性价比,成为了音乐爱好者们心中的“越级尚品”。以其不到八百元的定价,提供了越级的音质体验和高度的可玩性。不仅满足了我们对音质的高要求,更在无形中提升了烧友们的审美品味和音乐品质。
#耳边评测#音质传奇,无限新篇— 森海 ACCENTUM True Wireless 开篇序曲 森海塞尔(Sennheiser)是拥有着丰厚底蕴和深刻积累的HiFi品牌,自1945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全球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的领导者。品牌以其卓越的音质和创新技术闻名于世,推出过包括HD600、HD650、HD800在内的多款经典耳机型号,深受全球发烧友与专业音频工作者的青睐。2012年森海塞尔的全球耳机市场占有率达14.1%,稳居世界第一。 因此,每当有烧友问森海在医生眼中的地位时,医生总是会这样回答:作为全球耳机界的四大厂之首,它的影响力早已辐射到全球音频界的各个领域。就像有人会问苹果在手机界的影响力,奔驰在汽车界的江湖地位,路易威登对皮包界的示范效应。答案似乎显而易见。森海塞尔的产品设计既现代又不失传统,简约而不简单,这种设计理念在其产品线中得到了一致的体现。品牌的耳机和音频设备不仅在功能上追求卓越,在外观上也展现出优雅和精致,这使得森海塞尔的产品不仅仅是音频设备,更是时尚和品味的象征。 品牌底蕴,舍我其谁 百舸争流千帆竞, 奋楫前行勇者先。近年来,真无线(TWS)耳机在全球范围异军突起,竞争尤为激烈。在全球市场排名中,苹果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三星以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尽管森海塞尔在音质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但鉴于TWS耳机在便捷性、性价比和与手机的交互程度等方面的优势,苹果、三星等手机品牌在TWS市场中反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森海塞尔、拜亚动力这些传统HiFi巨头反而在这场血海竞争中错失了先机。
这对儿CP有点甜——聊聊山灵M7 & MG600 七夕“狗粮”特别篇。 没想到赶在“七夕”前夕发这篇文章的时候,山灵果不其然,又双叒叕发布了播放器新品M6 Ultra,MG600的后续旗舰MG800也已然开卖,更上火的是,刚买EM5不久,高端新作EM7已经急不可待地冲向柜台......不是在发布新品,就是赶在发布新品的路上,山灵在上新方面绝对算得上是“兵贵神速”。不得不说,如今山灵便新品总喜欢“一对儿一对儿”地嗑CP,虽然很大原因应当归咎于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直接导致了HiFi展会少之又少,线上发布会又显得“仪式感”缺缺。因此,或许因此大概没准儿会给人一种但凡逮着点儿机会,便井喷般发布新品的“错觉”?倘若医生记忆没有错乱,在过去的365天里,山灵先后发布了播放器产品M9、M7和M6U,以及各式小尾巴若干,几乎涵盖了高、中、低全部HiFi市场。试听之后,医生对M9的印象极好,曾给予其“山灵有史以来最佳便携播放器”的高度美誉。在医生看来,似乎除了价格高高在上稍有点“跑马圈地”的嫌疑外,M9已然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理想型的、Hi-ending级别的安卓便携播放器,已成为Dr.Lee HiFi外设墙裂推荐列表中的主力机型之一。 M7作为M9外观、体积以及售价的看似“全面缩水”版本,其实是肩负吸引中高端用户换机这一重任的。相比之下,MG600就比较可怜了,既生瑜何生亮?由于同一系列两款耳塞发布周期相对较短,MG600还没在中高端耳塞圈站稳脚跟,似乎已成昨日黄花,甚至成为MG800这款动圈旗舰的“试做体”存在了。至于M6U, 定位、定价相较M7目前的身价而言其实是比较难拉开距离的,姑且把它看成是中端布局中的“旅祸”来看待吧,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拓品TOPPING DX3Pro+,HiFi尚品,工位良伴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人这辈子,行色匆匆。长年间笔耕不辍,伏案到月朗星稀,为生计奔波、为事业打拼。从收音机到MP3再到HiFi播放器,从手机听歌到如今耳机孔早已销声匿迹。许多年后,无数音乐作品经典依旧,但听歌媒介却早已一变再变。预算永远是器材升级的藩篱。HiFi级与消费级,便携机与台式机似乎成为了桎梏音乐爱好者的道道分水岭,几个圈子泾渭分明。虽然音乐爱好者普遍追求音质提升的诉求始终如一,但却出于种种原因始终在舒适圈里往来踱步。直到近一两年,随着便携HiF播放器天花板的隐隐浮现,消费级级蓝牙音频设备或便携解码放产品的日渐完备,HiFi定义已是日益模糊,便携与台机用户也日渐破圈。伴随旗舰便携播放器体积日益膨胀,价格也一骑绝尘,烧友与产品均开始日渐分层。倒是入门级产品音质、功能、交互体验不断提升,不少价廉物美的HiFi产品,日益受到消费级乃至初中级HiFi用户的青睐。 以拓品TOPPING DX3Pro+为代表,这类便携式“半台机”产品往往兼顾用户对产品音质与听感的均衡、性价比的突出、功能的丰富性以及体验的舒适等方面需求,已然成为了HiFi圈不可小觑的一款尚品。今天我们来分享拓品TOPPING DX3Pro+袖珍级-半台式-解码放的使用心得。随着一段时间的相处,这款产品带给医生诸多颠覆性的认知,愿与诸位分享。
#耳边评测# 声临其境——简评final VR3000 Virual Reality(VR)简言之便是:虚拟现实,身临其境。是目前无数影音研发人员所孜孜以求的最终境界。 以VR之名,给人以几番期许,千般期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初发芙蓉,方兴未艾。Final作为底蕴深厚的老牌日系HiFi厂家,多年前专注于音响器材领域,因此在上世纪那个音频市场神仙打架的年代,在便携音频圈儿的知名度反而不如索尼、爱华、松下。直到近些年逐渐在便携耳机领域里不断发力,尤其随着E系列产品线的大获成功,越来越多的烧友对这个品牌开始熟知与喜爱。特别是首款纯铍振膜动圈旗舰A8000的横空出世,以其突破性的铍振膜设计、高超的调音技巧及顶尖的金属加工工艺,一时间让Final在HiFi圈里名声大噪。“买线材送塞子、买耳套送塞子”的评价虽然戏谑的成分居多,但无疑也凸显了E系列产品的超高性价比以及广大烧友对final的由衷喜爱。2021年伊始,誓要将“平价”进行到底的final 同期推出了基于不同定位的三款新塞,分别是A4000、A3000和VR3000。外观上均继承了A8000的造型,由于采用ABS树脂外壳,耳机整体重量仅为18g。600-1100多的精准卡位区间也便于烧友花费较低的成本便可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耳塞。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其中价格最为亲民的VR3000有何独到之处。
#耳边评测# 创造力的宿命论—— 试听FIR M4有感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国内HiFi圈儿,每当有人提到FIR,大家率先想到的多会是“F.I.R乐团”。虽然时光荏苒已是物是人非,但当笔者初次接触这个似曾相识品牌时,记忆仿佛又回到詹雯婷在舞台上引吭高歌的岁月,耳畔又萦绕起那些耳熟能详的婉转曲调。今天,笔者想要聊的是FIR AUDIO旗下的一款塞子M4。通过官网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FIR AUDIO是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新兴品牌,成立于2018年。旨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个人音频解决方案,是当今音频界一股不容小觑的创新力量。品牌创始人Bogdan及其团队曾任职于世界著名耳塞品牌64 audio,在专业音频行业资历颇深。全新的品牌承载着团队的音乐梦想,立志在浩瀚的音乐领域里开疆拓土。FIR AUDIO成立不久,已有众多黑科技傍身。其中包括DAA(Direct Aperture Acoustics)音频系统,将所有单元全部去除声音导管,根据所需安放在接近耳道的位置,以带来更好的传导效果,声场更开阔,三频衔接更均衡;Tactile Bass低频体感共振技术,将负责低音的动圈单元紧贴腔体设置以产生更强烈的共鸣,低频表现下潜更深、回弹更好、动态更佳。ATOM(Air Transferring Open Module)气压调控技术,通过调整腔体内部气压,有效提升音场效果的同时调节耳道内声压,减轻长时间佩戴的疲劳感,获得更加舒适的佩戴与听觉体验。定制版耳塞还采用专利RCX插头技术,定制MMCX插头与“凹凸”双重插槽,有效增加插头与母座的接触面积,限制腔体母座与线材的旋转,增大结合处的摩擦力,连接处更加紧密,避免了接触不良,最终延长了使用寿命。一方面集诸多专利黑科技于一身,另一方面外观设计与命名学上却是出奇地敷衍。耳塞产品仅根据单元数量简单粗暴地用数字加以区分,分别M2、M3、M4和M5。产品logo是璀璨星光下的一对兔耳,似乎想借兔耳的机敏过人来诠释产品的高灵敏、高解析。腔体外观设计大同小异,可以借助面板的颜色与图形编号来加以区分。 M4的外包装黑色为主,除了主题突出外,并无特别出彩之处。倒是附赠的真皮耳机收纳盒出人意料地精致。酒红色小牛皮材质,压花LOGO精巧美观,圆柱造型,针脚细密,内部空间大。配件不多,仅提供了几对不同材质造型的硅胶套及海绵耳套以及清洁刷。与国内旗舰耳塞动辄大包小包地狂送配件相比反差巨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