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送一血great 不送一血great
关注数: 71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9,193 关注贴吧数: 7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批准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批准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原则同意《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总体规划》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扬州城市发展建设的蓝图,是扬州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总体规划》明确了扬州的城市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预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30平方公里以内。在城市空间形态上,市域将形成沿长江的沿江城镇带和沿淮安-江都交通廊道的城镇发展轴;中心城区将强化城市东西方向的联系,结合廖家沟、夹江、仪扬河等水系形成两条生态隔离廊道,以文昌路公共中心轴、瘦西湖-古城-古运河文化轴、江都南北发展轴为纽带联系五个城市分区,构建“两廊三轴五区”的总体空间布局。   《总体规划》增加了空间开发管制内容,划定了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强化了对城市水体、绿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线和基础设施的管控;充实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构建历史城市、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四级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体系;提出了整体保护历史城区的景观特征及周边环境,小规模渐进式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的规划对策;形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交融,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水绿交融的宜居城市。   《通知》要求扬州市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逐步把扬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要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联系。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加强对蜀冈-瘦西湖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要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高校公主风男寝走红 成员:内心有一片粉红 11月4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微博协会发布的一则题为“川农农学院某男寝”的照片迅速走红。   “男生内心也有细腻柔软的一面,他们的情感很充沛丰富,他们挺感性的,他们看韩剧也会流泪,他们的心里也住着hello kitty,也住着芭比娃娃。但是由于被传统的世俗的主流观念所束缚,这些东西也就被挤压被搁置,变成深埋在内心的小粉红。”11月5日,四川农大走红男寝的学生向澎湃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hepaper.cn&urlrefer=e2791fa5e5039714f07f6bbf80fb1bc6)诠释他们所理解的粉色的心。   11月4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微博协会发布的一则题为“川农农学院某男寝”的照片迅速走红,照片中的寝室满目都是粉色:粉色的墙、粉色的门、粉色的窗、粉色的床单、粉色的帷帐、粉色的桌椅,窗口还挂有点缀有粉红小花的粉色珠帘。   网友纷纷吐槽:“这真的是男寝?”、“作为女生我都受不了了”、“遇到六个人都同意这样弄,也是不容易啊”、 “你们都是小公举”……   随后,澎湃新闻了解到,住在这样一个温馨可爱的“公主房”里面的,正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二的六名男生。   11月5日晚上,澎湃新闻致电寝室男生之一、将照片发上微博的陈贺,恰巧其他男生也在一旁,陈贺就开着手机免提,与同伴一起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   男生们表示,装修寝室的契机是学校的寝室文化节,之所以选择粉色,是因为这是大家都喜欢的一个动漫人物的主色调。当定下“少女风”的装修风格时,寝室男生一致通过,没有人投反对票。   寝室照片在网络走红后,面对诸如“娘炮”之类的攻击,六名男生内心淡定,“我们的内心很强大,并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开心。”陈贺说,寝室六名男生各种性格都有,有开朗的、善谈的,也有内向的、沉默的。   这群大二男生打算,延续寝室的“公主风”直至毕业,“存在即合理,无论哪种选择或表达方式,大家随心随性,都是值得支持与尊重的”。   对话陈贺“每个男生都有颗粉色的心,我们只是把它展现出来了”
儿媳没过门成植物人 婆婆耗尽百万家产照顾5年 郑丹丽是诸暨次坞镇吴高坞村妇女宣仲英未过门的儿媳妇,2010年3月因一次医疗事故,导致中枢神经重度受损,几度生命垂危。当郑丹丽的亲生父母都决定放弃时,宣仲英却不离不弃,带着准儿媳四处求医,花费近百万元医疗费,更是贴身悉心照顾。   就这样准婆婆坚持了5年零3个月。今年6月,姑娘还是走了,但宣仲英的善良依然被人们牢记。7月,她在中央文明办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被评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准儿媳一场意外,将她拖到人生十字路口   2010年3月前,宣仲英一直在店口镇一家企业上班。工友和村民们都说她为人热情阳光,心态也积极乐观、不浮不躁,都喜欢和她聊天。她的丈夫吴建苗,常年在绍兴一家公司担任营销部门负责人。   2009年初,她的独子、22岁的小吴谈恋爱了。姑娘名叫郑丹丽,与儿子同岁,不仅人漂亮,且聪明能干。两人通过网络结缘而坠爱河。当时,姑娘在市区小商品市场卖女装,自从小两口好上后,搬到店口镇开了一家服装店。   宣仲英挺喜欢未来儿媳妇,但因两人还没到结婚登记年龄,宣仲英与丈夫商量暂不领证,先在村里办酒席。然而,意外却来得猝不及防。2010年3月6日清 晨,郑丹丽小腹疼痛,家人把她送往医院,经诊断为宫外孕。治疗过程中,因药物过敏,姑娘中枢神经重度受损,不幸成了植物人。   医生让家属做好最坏打算。当时,郑丹丽虽还插着呼吸管,但已没有了半点生命迹象,连她亲生父母都决定放弃了。“丹丹,你舍得走吗?”就在家人准备与她告别时,宣仲英站到她跟前问。她注意到,那一刻,郑丹丽微微掀了掀眼皮,只这一刹那,她决定:“一定要继续救下去!”   旁人不知,贴心阿姨是病人的准婆婆   自意外发生后,宣仲英放弃了工作,亲自照料准儿媳。那段时间,她和儿子都是在医院里度过。光医疗费就花掉了近百万元,其他附加费则无法计算,吴家几乎把长年积攒下来的“老家底”都用上了。   2011年春,顶不住重症病房的大额住院费用,宣仲英把郑丹丽接到自己家。接回家的那一天,隔壁病房的好心人过来帮忙花了很大力气,才把郑丹丽抬入回家 的救护车上。有人感慨道:“你身体这么单薄,以后怎么照顾你女儿啊?”住院整整一年,旁人还不知,她是病人的准婆婆,并非生母。   平时,宣仲英一家节衣缩食,但对病床上的郑丹丽却很舍得投入。她请了按摩师,每隔一天就到家里帮郑丹丽进行按摩。她买了轮椅、按摩椅,还常帮郑丹丽拍照。   才一年下来,按摩费就成了一笔很大的开销。宣仲英开始认真看书,跟着按摩师学按摩。慢慢地,她掌握了基本的按摩技巧,能自己为郑丹丽按摩。   可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郑丹丽还是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宣仲英内心也有些迷茫:“怎么办?当初的坚持,难道什么都挽回不了吗?”   贴身照顾,准儿媳曾奇迹般醒过来   宣仲英还是不愿放弃,继续悉心照顾着。   她每天为郑丹丽细心翻身、耐心擦洗,照料大小便。为了能随时照料,她俩同睡一个房间。每晚,她只能缩在硬邦邦的椅子上睡两三个小时。   即便受了不少苦,她也不动摇、不烦躁,旁人没听过她一声抱怨。   2012年初,“奇迹”发生了。郑丹丽的身体终于出现了明显好转,她开始有了意识,手指会动了,眼睛也能像常人一样睁开、转动了……这让宣仲英全家欣喜不已。   春去秋来,又过了一年。到了2013年初,由宣仲英帮助托着,郑丹丽竟然能半躺半坐着了。也就是在那时候,宣仲英和郑丹丽一起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郑丹丽微笑着,一双大眼睛看上去神色不错。她的手由宣仲英托着,轻放在轮椅扶手上。   宣仲英激动不已,开始千方百计让郑丹丽做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而这些器具,大多是她自制的。比如,用一块板绑住,让她试着站立,练练脚劲;或让她伸出手来,攀附吊环状物,伸展胳膊……   日复一日,郑丹丽也能试着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述了。她用手势告诉别人:“她有一个好妈妈”。   “丹丹离不开我,我从来不敢离开村子。”宣仲英说,“我一直相信丹丹能慢慢好起来,我想让她到我们家来过幸福日子的。”   可惜,今年6月6日,这位命途多舛的姑娘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今,儿子结婚了,宣仲英仍忘不了她的“女儿”,时常去墓地看看她、陪她说说话。村里人都说,大家相信,丹丹离开时不难过,因为她有这么一位“好婆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