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风吹裙起PP凉0 0风吹裙起PP凉0
Time
关注数: 61 粉丝数: 49 发帖数: 1,191 关注贴吧数: 10
既认定假想防卫,就不可能是故意杀人 假想防卫属于“误以为” 什么叫假想防卫?举个例子就知道了:比如某宿舍里甲乙两位同学发生争执,甲同学扬言要废了乙同学。1个小时后,甲同学拎着一块板砖朝宿舍走来,乙同学以为是冲着自己来的,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侵害就“先下手为强”把甲同学打倒了。而事实上,甲同学当时的扬言只是一句气话,他拎一块板砖来是想垫跛脚的桌子,根本就不是针对乙同学的。所以乙同学的行为就属于假想防卫。 可见假想防卫虽然是假想了危害,但目的毕竟还是防卫,而不是故意要去伤害他人。假想防卫错在“假想”,也就是“误以为”,而不是“故意”。…[详细] 而故意杀人属于“明知” 那什么是故意杀人呢?还是看上面的例子:如果乙同学明知道甲同学拎着板砖是来垫桌子脚的,却因为刚才的争执心生怨恨,把甲同学打倒,那么这就是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而防卫不属于危害社会的行为,假想防卫者又是奔着防卫去的,所以假想防卫者不可能满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一条件,因而假想防卫不可能与故意犯罪同时成立——这是刑法学的常识。…[详细] 假想防卫只可能构成过失杀人或者意外事件 什么又是过失杀人和意外事件呢?仍然看上面的例子:如果乙同学在楼道里远远的看到甲同学拎着板砖过来,那么他应该注意到:可以先问一声确认下甲同学的目的,但乙同学却疏忽了这种更好的选择、或者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而直接判定甲同学是冲自己来的,于是躲在门后面等甲同学进来后先下手,这就是过失伤害或过失杀人。过失的关键意思是“应注意到而未注意到”。 如果甲同学拎着板砖一脚踹开门,还有举起板砖的动作,那么人的正常思维都会认为这是冲着乙同学来的,乙同学做出的防卫就属于正常的反应,这时候甲的受伤害就属于意外事件,乙同学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本案中既然已经认定小惠是假想防卫,那么要么是过失杀人,要么是意外事件,唯独不能是故意杀人。这是本案判决的明显“硬伤”。…[详细]
鄂尔多斯:不可思议的崩盘房价 心急如焚的农民债主 人均GDP超过香港、固定资产达到GDP的70%,而固定资产的一半都投向房地产的鄂尔多斯正在经历一场"剧变"。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8月的鄂尔多斯,到处是停工的烂尾楼和焦急的讨债者。 鄂尔多斯市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鄂尔多斯市新开工1005.9万平方米住宅,加上前两年的续建项目,共有2225.3万平方米。 房价近期一直在持续下滑。据理财周报报道,鄂尔多斯目前的房价已从高位迅速回落至3000元上下。而此前,鄂尔多斯最贵的房子单价曾经高达2万/平。 尽管房价一直在下跌,但成交量并不见起色。一位房地产项目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大家都很清楚,即使降价也没有人买,鄂尔多斯的房价如同停工的建筑一样停滞了。 此外,还有一名开发商表示,目前鄂尔多斯80%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已经停了。 而支持鄂尔多斯房地产发展的资金最大来源是当地强大的民间借贷。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从2001年开始,鄂尔多斯市有很多煤矿兴起,民间借贷开始发芽。2003年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建,大量农民的宅基地和耕地被征用,许多被征地农民成为百万富翁。随着2007年房地产业的兴起,在早年放高利贷家庭的影响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放高利贷了。 随着房市的崩塌,现在的鄂尔多斯,已经变成人人要债了。据此前证券市场周刊报道,鄂尔多斯一位出租车司机称,每天在车上都能听到几起要贷的人,这个司机说,"以前朋友见面都问吃了吗,现在见面就问要回了多少借款?
政府“躺着中枪”直指“信任危机”之殇 时下,一些政府官员都在纳闷,群众咋就不相信政府?网民咋就不信任干部?特别是随着网络、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地扩张,政府遭遇了空前信任危机,不管做或没做,无论做对或做错,即使与政府毫无瓜葛,但躺着也中枪,挨上莫须有的骂名,简直比窦娥还冤。 这样的失落感,如此委屈,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将心比心,莫须有的骂名,无端被指责,的确难受。但是政府“躺着中枪”,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一意孤行。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府应当反思自己的行为,剖析原因,查找症结,对症施药,才能打破僵局,才能重新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党之所以从弱小一步步走上强大,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制胜法宝就是群众路线。党群干群鱼水情密切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诚意具体化了,群众无条件支持信任政府,那么一切难题将迎刃而解。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世情、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急剧变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法律意识增强,**意识增强,当家作主的权力也随之增强,对公权力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也日渐增强。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僚衙门习气仍然严重,长官意志,命令口吻,强制摊派,让群众敬而远之;一些政府部门执法野蛮,服务态度生硬,吃、拿、卡、要现象严重,让群众滋生厌恶;一些领导干部生活腐化,公权力寻租现象频发,让群众心生怨恨;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政府行政指令滞后,让群众信任度急剧下降……久而久之,在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之间无形架设了一条沟壑。 政府“躺着中枪”,最大的根源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外加公权力运行不透明所致。如何解决政府的“信任危机”?就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接地气,与他们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群众感情,把公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赢得最广泛的群众信任和支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