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依旧呀🐼 晨光依旧950530
难道说,我的理想。
关注数: 30 粉丝数: 84 发帖数: 2,234 关注贴吧数: 83
北马路汽车站连夜拆除!烟台站落客通道西延至永安里! 9月16日晚上8点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 烟台站西侧原北马路汽车站位置灯火通明 数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 老候车厅正一点点被拆除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缓解火车站周边客流压力,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多部门启动烟台站改造提升工程。落客通道西延至永安里路口项目便是其中重要一环,完工后烟台站“东进西出”的交通新格局更加科学,破解困扰市民多年的站前拥堵难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北马路汽车站候车厅已经拆除过半。几位施工人员正在对屋顶进行切割作业,还有一些工人负责将拆除下来的板材进行装车。在候车厅北侧,原本的建筑已经完成拆除,几辆渣土车将连夜进行垃圾外运。落客通道出口为何要西延?根据现在烟台站出行路线,送客车辆从落客通道出站后,到北马路只能右转,要去东边的车辆需要右拐后立即调头,高峰期经常造成交通瘫痪。西延项目就是要打通这个“肠梗阻”,将出口西移到永安里与北马路的路口,车辆可根据交通信号灯灵活选择左转或右转,预计通行效率大大提升。记者从施工方案上看到,新建的西延通道设置了4个出口车道,让出站车辆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北马路。据悉,落客通道西延项目将在烟台南站停运前完工通车,届时,焕然一新的交通组织将极大缓解站前区域拥堵问题,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也为烟台这座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交通风景线。
观海路下沉立交下穿段即将开放通行! 备受关注的观海路下沉立交建设迎来重要节点今晚(9月3日)24时观海路下沉立交开放下穿段通道 下沉主通道为双向六车道 9月3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观海路下沉立交施工现场,双向六车道已经画好交通标线,黝黑的沥青路从桥下延伸向前,限高为4.5米。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着通车前的准备工作。烟建集团塔山北路快速路(山海路—观海路)项目经理吴海卫介绍,观海路下沉立交项目全长约841米,北起鹿鸣小区南侧过街通道南端,南至烟台百信医院,道路设计为双向十车道。其中,东西辅道为双向四车道,下沉主通道为双向六车道。通过下沉立交的形式,观海路这一路段实现了拓宽,由原来的双向8车道改为地上双向4车道(路口渠化双向6车道)、地下双向6车道通行。“地上”+“地下”模式将对观海路进入塔山北快速路和南北向车辆进行合理分流,下沉段以无信号灯的方式保证南北向车辆快速通过,消除交通堵点,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东西两侧辅路开始施工 下沉主通道的双向六车道通车后,工程将转入东西两侧辅路施工。记者了解到,施工区域内观海路现状东西辅路,新城南街、新城北街、祥石路、中国石油加油站、黄海北路、装饰大厦、百信医院、人才市场北门支路口、翰文路、清泉健身等路口全封闭施工,封闭时间为今年09月03日24:00-2025年09月30日24:00。观海路下沉立交则是塔山北路快速路“一横”中的最东端,是连接起莱山区与芝罘区的关键一环。未来,市民从观海路下沉立交西行,可直接进入塔山北快速路岱王山段隧道,形成了山海路-观海路“交通走廊”,向南连接山海快速路,向东直达观海路,彻底打通区域交通“微循环”。
张明康走访慰问交通建设一线工作人员 张明康走访慰问交通建设一线工作人员时强调强化项目攻坚 破解难题堵点努力保障道路畅通和群众出行 9月1日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到芝罘区走访慰问交通建设和征迁一线指挥部工作人员,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认真落实市委相关部署要求,全面强化项目攻坚,破解难题堵点,努力保障道路畅通和群众出行。 塔山北路快速路是烟台“一横两纵”城市快速路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有效疏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张明康来到塔山北路征迁指挥部,看望坚守一线的指挥部干部职工,与指挥部的同志们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指挥部组织架构、运转机制、征迁工作进展等情况,对大家在征迁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和工作成果表示肯定,鼓励大家再接再厉,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他指出,快速路建设是全市头号公共工程,征迁工作事关项目顺利推进和群众切身利益,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坚持“一碗水”端平,确保每个环节都公开公平公正,依法保障征迁群众的合法权益,上下齐心协力,让这项惠及广大市民的重大工程早日贯通。 青年路铁路框架桥是烟台火车站快捷连接外界的主干道路之一,项目现场灯光通明、机械轰隆,施工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抢工期赶进度。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条道路24小时不间断施工,计划今年11月底前建成通车。张明康来到工人驿站慰问一线工作人员,深入施工区域察看工程建设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求参建各方严把工程质量关、施工安全关,着力打造安全工程、放心工程,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力提速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建成、快通车,尽最大努力缓解城市拥堵问题。 副市长李金涛参加活动。
塔山北路岱王山段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8月19日凌晨2点,烟台市城市快速路塔山北路岱王山段隧道左线完成最后一次爆破作业,冲破了最后3米的阻隔,实现完美贯通。这标志着该隧道成为烟台快速路项目建设中首条实现双线贯通的隧道,此次贯通较计划工期提前近2个月,为项目整体推进按下“加速键”。 岱王山段隧道起点为芝罘区山海路,终点为莱山区观海路,全长2.89公里。其中设有2条主线隧道,1条匝道隧道,多条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19日下午,隧洞出碴工作顺利完成,正在进行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作业。现场,塔山北路(山海路至观海路)项目总工程师张海涛介绍,为提高施工效率,作业采用双向掘进隧道方式,布置4个作业面,24小时三班循环作业施工。最终,较计划工期提前近2个月实现贯通。谈起这段隧道掘进的难点,张海涛回忆说,该隧道主要穿越中风化片岩、花岗岩地质带,地质条件复杂、岩体破碎富水、结构断面多样,其中断层破碎带中的构造裂隙水对于隧道施工影响较大,给隧道开挖与支护带来了很大挑战。“自开工以来,始终坚持‘安全为先、质量为本’的管理方针,深度优化施工方案,精准把控开挖进度及施工质量。面对地质多变、技术复杂等挑战,项目积极部署,采取了‘分区分段、动态调整’的精细化施工方式,全方位保障各环节顺利完成。同时,在整个建设过程同步应用智慧工地系统、数字化管控平台以及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实时掌握人员与机械动态,成功实现全过程‘零伤亡’目标。”张海涛说。张海涛说,目前,隧道右线正在进行防火涂料施工等隧道附属工程,左线正在进行二次衬砌工程,待完成后,将尽快进入装饰装修工程,隧道预计明年4月30日建成通车。建成后,将进一步缩短芝罘区与莱山区的通行时间,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作为烟台市“一横两纵”路网规划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隧道建成后将显著加强烟台开发区、福山区、芝罘区及莱山区四区之间的融合沟通,极大地促进烟台市经济发展,为烟台市快速路网的布局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芝罘站站前广场完工! 真快啊!芝罘站站前广场这就完工了! 5月13日,由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服务中心建设的芝罘站站前广场正式竣工验收,即将在今年正式开通运营的芝罘站,配套设施再添可靠保障。上午,记者来到芝罘站。从东侧入站口远眺,绿化带、树池错落有致,人行道、停车区、候车区划分了醒目的标志线,并搭建了凉棚,重新铺贴地板砖、安装路沿石的广场地面焕然一新,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芝罘站开通之初的风貌。尽管芝罘站站前广场只有3.8万㎡,在烟台境内各大动车站点中较为“袖珍”,但广场却逐一规划了公交场站、出租车蓄车区、长途客车区等功能空间,还在广场两侧分别设置了2处停车场,便于市民停车。广场人行道上铺设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在停车场各车位铺设透水混凝土和植草砖等,即便面对降雨天气,也能确保广场、人行道、停车场等关键位置不会出现水洼。在功能完备程度、区划鲜明方面,广场一点也不含糊。芝罘站站前广场以东,已经划设标志线的东侧规划路,伴随着不时穿梭来往的车辆,呈现出鲜明的“U”型格局。这条总长1475米、双向4车道的配套路,将串起港城西大街、通姜路和通林路,成为芝罘站衔接周边交通要道的必经之路。未来车辆驶入芝罘站时,从东侧的规划路驶入后,自南向北在芝罘站前广场下客后,再沿东西向的路口驶入港城西大街。而公交车、长途客车入驻后,在芝罘站下车的乘客,可以原地便捷换乘。广场上各功能区划分明确,站点开通前还将加入交通导览,便于查阅。即便在客流高峰期,也能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零换乘”,实现有效分流。今年潍烟高铁通车后,烟台南站将暂时停运,烟台中心区尤其是芝罘、莱山南部及部分福山区乘客,可以就近在芝罘站登程出发。芝罘站开通后,将成为衔接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络、连接山东半岛铁路与陆路交通系统的重要区域性节点。
芝罘站站前广场5月竣工,各类交通方式原地换乘 由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服务中心建设的芝罘站站前广场,自去年末进场施工至今,已进入交付前的最后“冲刺”。 伴随着广场地砖铺贴、路沿石安装、场地硬化和绿化补种次第展开,即将交付的广场不但面积更大、样貌更靓,还将逐一划分功能区,实现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的便捷进出和原地换乘,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体验。 即将在今年正式开通运营的芝罘站,配套设施再添可靠保障。 从站点入口远眺,在呈“U”型的芝罘站东侧规划路的环抱下,完成扩容的芝罘站站前广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广场地砖铺贴、路沿石安装等工序。伴随着场内各类施工机械的轰鸣,即将于5月底具备运行条件的广场,已然进入会战“扫尾”阶段。 “我们在进场施工前,确定芝罘站站前广场地砖继续沿用建成时的装饰风格,专门找厂家定制了同等规格、色彩的地砖。由于作业面积较小,又和道路、站房施工同步进行,必须保证精细作业,一次成功。”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服务中心现场负责人邵常帅告诉记者。 目前,广场上50多名工人协力推进,每天可完成100多㎡地砖铺贴,月底将全面完成铺装任务。本周广场内道路、停车场的硬化工作也将展开,全面向交付目标冲刺。 “别看芝罘站站前广场只有3.9万㎡,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邵常帅介绍,即将建成的站前广场,不但在南北两侧新建合计200个停车位的两处停车场,还规划了公交场站、出租车蓄车区、长途客车区等功能空间。 其中,出租车蓄车区可同时容纳30多辆出租车停放,可缓解客流高峰时段上下客出行需求;未来车辆驶入芝罘站时,从东侧的规划路驶入后,自南向北在芝罘站前广场下客后,再沿东西向的路口驶入港城西大街。 而公交车、长途客车入驻后,在芝罘站下车的乘客,可以原地便捷换乘。广场上各功能区划分明确,站点开通前还将加入交通导览,便于查阅。 而为提升广场在极端天气下的韧性,项目部还加入了不少海绵城市设计,如在广场人行道上铺设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在停车场各车位铺设透水混凝土和植草砖等,确保雨季到来时广场“呼吸”通畅。 今年潍烟高铁通车后,烟台南站将暂时停运,在保障烟台站联通潍烟高铁和青烟城际铁路的基础上,相继有芝罘站、福山站、烟台西站及蓬莱、龙口、招远等相关区市均实现高铁通车,中心区南部乘客可以就近在芝罘站登程出发。 芝罘站开通后,将成为衔接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络、连接山东半岛铁路与陆路交通系统的重要区域性节点。芝罘站周边配套设施承担着疏解旅客及车辆交通的重要功能,广场、站房、配套路等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意味着距离芝罘站正式开通,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
G228烟台绕城(蓬莱区至牟平区)段改建工程环评/稳评第一次公示 【G228丹东线烟台绕城(蓬莱区至牟平区)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G228丹东线烟台绕城(蓬莱区至牟平区)段改建工程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起止点、走向、主要控制点 (1)路线起止点 起点位于烟台市蓬莱区南吴家村西北的G228,衔接的G228为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的一级公路,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46.0米,向北顺接的滨海路为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0米。 终点位于烟台市牟平区张家庄村西南的 G228,衔接的 G228 为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的一级公路,路基宽度 24.5 米,向北顺接的东海路为城市道路,道路红线40 米。 (2)路线走向 自起点向南展线,于南吴家村西南下穿德龙烟铁路,经马家沟景区南侧转向东南展线,过潮水镇北、蓬莱机场北,在郭家村西北下穿在建潍烟高铁,于大柳行镇东上跨荣乌高速,在万华产业园东并入S304对其拓宽改建至长江路,继续向南改造利用三亚路至中南山海湾,继续向南展线,在沈海高速福山服务区东上跨沈海高速,于高疃镇东并入S308,改造利用S308至屯里村北,偏离S308向东南展线,经门楼水库东、门楼镇西、回里镇北,在道平村南下穿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蓝烟铁路、G204,过回里工业园北、莱山工业园南,在冶头村西北上跨烟海高速,经围子山保护区南,转向东北,在牟平中小企业园北转向东,沿规划牟平南环、东环展线,在张格庄西南接G228到达终点。 (3)主要控制点:G228、德龙烟铁路、马家沟景区、蓬莱机场、在建潍烟高铁、荣乌高速、S304、三亚路、沈海高速、S308、门楼水库、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蓝烟铁路、 G204、围子山保护区。 (4)建设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路线全长100.868公里(新建91.388公里,改造利用9.480公里),路基土石方18086.3千立方米;路基路面排水防护420.8千立方米;路面3622.6千平方米;大桥8801米/33座,中桥1756米/28座,小桥270米/12座(新建183米/9座,拆除重建87米/3座);涵洞146道(新建141道,加宽3道,拆除重建4道);互通立交16座;分离立交8处;通道2道、天桥16座;平面交叉45处;养护工区4处、停车区3处。永久占地823.5887公顷,其中新增占地778.7895公顷,利用老路44.7992公顷。 (5)投资及工期安排 拟建项目推荐方案(K 线方案)投资估算总金额1319806万元。工期36个月。 【G228丹东线烟台绕城(蓬莱区至牟平区)段改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第一次信息公示】 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G228丹东线烟台绕城(蓬莱区至牟平区)段改建工程 建设项目概要:本项目路线起自烟台市蓬莱区南吴家村西北的G228,向南展线,于南吴家村西南下穿德龙烟铁路,经马家沟景区南侧转向东南展线,在郭家村西北下穿在建潍烟高铁,于大柳行镇东上跨荣乌高速,继续向南改造利用三亚路至中南山海湾,在沈海高速福山服务区东上跨沈海高速,于高疃镇东并入S308,改造利用S308至屯里村北,经门楼水库东、门楼镇西、回里镇北,在道平村南下穿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蓝烟铁路、G204,在冶头村西北上跨烟海高速,在牟平中小企业园北转向东,沿规划牟平南环、东环展线,在张格庄西南接G228到达终点 本项目采用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1米。路线全长100.9公里(新建91.388公里,改造利用9.480公里);特大桥1座,大桥33座;互通立交16座;分离立交8处,平面交叉35处;养护工区2处、停车区2处(各含加油站2处)。永久占地约831.5公顷,其中新增占地783.2公顷,利用老路48.3公顷。 本项目投资估算约为132.9亿元,建设工期为36个月。 本项目的实施,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适应交通量增长,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安全和服务水平,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烟台市主副城区协同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发展,提高国防战备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潍烟高铁预计明年六月通车? 12月7日,走进潍烟高铁烟台西站枢纽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车辆如织、拼搏酣畅,建设者们“火力全开”,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 “潍烟高铁烟台西站项目建设,实行地上地下空间整体综合开发,构建起‘快速轨道+快速通道’双快交通模式。”烟台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烟台西站项目作为潍烟高铁配套设施,主要包括高铁站房、综合交通枢纽两部分,规划建设综合换乘大厅、站前广场、运管中心、长途客运站、停车场等设施。该项目自去年6月开工以来,建设进度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底完成换乘厅主体结构、广场基层以及季柳路管线施工,计划2024年5月全部交付,6月具备通车运营条件。作为烟台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潍烟高铁烟台西站汇聚机场、港口、高铁等重要交通节点,叠加九曲河、大季家河生态优势,规划兼具研发商务、办公等功能业态,将形成具有“自然之力、交通之枢、城市之机”的绿色生态创智港。项目建成投用后,不仅可实现高铁、客运、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时与烟台站、烟台南站“三站相通”,成为区域交通转换、促进人流和物流聚集发展的重要板块。 依托潍烟高铁,迈入“高铁时代”。潍烟高铁正线全长236.438公里,沿途共设10座车站,经过潍坊、青岛、烟台三地的10个县区。其中,黄渤海新区境内段长28.69公里,经过潮水镇、大季家街道、古现街道。烟台西站建成后汇入潍烟高铁,将成为与烟台南站作用相当的东部沿海通道重要枢纽,成为提升黄渤海新区城市功能、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潍烟高铁建成投用后,将与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烟台港西港区、疏港高速互联互通,共同构筑形成空、海、铁、公多位联动、高效畅达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负责人说,届时全区交通组织脉络将实现全面优化,构筑起完善交通格局,引领黄渤海新区全方位融入青烟潍“一小时经济圈”、济南“两小时经济圈”、北京“三小时经济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高铁动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