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的披萨
那不勒斯的披萨
关注数: 69
粉丝数: 157
发帖数: 12,917
关注贴吧数: 40
湘北山王球迷大战集锦
15秒爆了三暗金 rt
名场面之最后的无声攻防,樱木回到原点的绝杀 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有限,很多电影的细节并不能仔细的描述出来,等视频网站上架了做一次拉片再做深度评价吧。 但这最后的回合是我少年时期就幻想了无数次的画面,原作里井上不用任何台词和拟声词,用充满张力的笔触和魄力十足的速度线呈现了这最终回合,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包括场外观众都渲染的极其到位,搬上荧幕后要用怎么样的表达方法我很有兴趣跟大家讨论一下。 我原先的想法是这样一段动画可能会像tv版一样,配上引擎轰鸣的背景声,又或者是全场静音只剩下篮球的撞击声,球鞋的摩擦声加上空气的撕裂声,直到切樱木特写,背景声停止,说出“左手只需要轻轻扶着”,然后投篮,入筐,再是击掌,全场沸腾。 电影的话遵循了原著无台词,无音效,用又似心跳声又似时钟声的鼓点做背景,模拟的是运动员在高度紧张比赛时肾上腺素飙升集中力到高点时的场景,加入漫画的速度线,高频分镜体现紧迫感,这一手法非常精彩,但比较遗憾的是樱木只动嘴一笔带过了,我能理解樱木的成长线铺垫不够,着重突出这句台词有点突兀,但我实在是很喜欢作为名字为slamdunk的漫画,最后却不是什么惊天360度换手拉杆战斧式无敌大灌篮,而用最最基础的原地空位跳投来终结比赛,这种回到原点的立意非常有深度,哪怕是新观众不理解,这一幕好好表现出来其实也无伤大雅,另外击掌后的情绪爆发点我觉得可以再夸张一点,声优和欢呼声再打点鸡血,把我耳屎都震出来才更好。 一点浅见,欢迎讨论
转一篇影评,顺便谈谈最近三种破大防的类型 第一种,由于日本本土上映得早,观影之前就看过各种路透以及剧透,其实早就知道主角是宫城,主线是一个矮子后卫的成长经历,没有tv的声优和bgm等等,看完了依旧气急败坏骂导演骂电影甚至骂其他观众的,这种是最好笑的,就好比明知川菜很辣,硬要去吃,吃完放下碗就骂娘做厨子不会做菜背叛了顾客的信任第二种,没有事先获取太多信息,看完电影后觉得跟自己想象中的sd大电影不一样,一肚子怨气觉得井上自以为是毁了sd的,这部分人心理其实也很好理解,你可以批判,但是你要用事实来批判,就好比我一刷的时候就提到插回忆的点太多,剧本可以打磨的更好一点,让宫城的成长和其他主角的成长回忆产生更多的联系。而不是全是自己的主观情绪一点理性都没有,看sd的起码都奔三以上甚至奔四了,跟饭圈脱粉回踩似的,这样真的很难看第三种,其实更没什么好说的,经典抖音看电影,抖音看世界,自己连张电影票都不舍得买,就巴巴的等网上出资源呢,看了几个三脚猫恰烂钱的自媒体就跟着瞎起哄,这类人本来也不是看电影的料,没有讨论的价值[图片]
转贴:灌篮高手大电影片尾曲——《第零感》中日字幕 原版的MV,这才是为SLAM DUNK量身定做的爆燃曲子,副歌一响那个臭脸面包头小子电光石火的突破跃然眼前 灌篮高手大电影片尾曲——《第零感》中日字幕_哔哩哔哩_bilibili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Dz4y1a7XD%2F%3Fshare_source%3Dtieba_web%26vd_source%3D4d1e314215ea6ada8c55504deca6026f%26share_medium%3Dweb%26share_source%3Dbaidu%26bbid%3DFCCDDD0F-F7C3-4528-9605-9D0D764215C1167634infoc%26ts%3D1683043169858&urlrefer=2662ebed688cda347609f9304fb9f711
关于电影版的评论,我真的很好奇 当年看过sd和喜欢sd的,现在最起码也30了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是“吹”就是“洗”的这种当今二极管饭圈思维出现?就不能是审美不同欣赏水平不同?是看个动画也玩zzzq非黑即白那一套?张口闭口你的回忆你的青春?你青春值几个钱? 硬要说回忆我还是更怀念sd吧10年前大家整天不遗余力的给各路曼德拉效应所谓“看过灌篮大赛动画版全国大赛篇”科普的日子,现在只要说电影还不错就是什么洗电影洗井上,真是好笑,哪里来的这种山炮思维啊? 又或者真的是脖子哥的粉丝很急?
开始卖惨,呜呜呜 《为什么不戴隔音耳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