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壶子
砂壶子
欢迎来打坐桩功qq群:70740229交流,共证。
关注数: 2
粉丝数: 5
发帖数: 776
关注贴吧数: 5
夜里子时总是胃难受的醒来吃什么中成药好些? 饭量很好,睡眠不实,夜里子时总是胃部难受的醒来,大便不成型时间多,背部膀胱经腰腹间经常有不适症状,舌部有轻微的齿痕。早晨醒来四肢有倦怠感,吃人参归脾丸好还是健脾丸好些?或者其他的什么中成药?
不要神话打坐的功效——一个应还算是客观的喜爱打坐者言 在家修行俗事缠绕,在家的同修们能坚持打坐已属不易了,能戒了荤食,戒不了酒场,戒了酒场戒不了人事人情,为人子女要行孝道,为人父母要行责任,为人伴侣要尽人事,为人朋友要尽情义,既然脱不开红尘,就不要像出家人那样去苛严自己!可能有一些同修会说你说的这些我这都能戒了,我反而觉得这些能戒了的同修们确犯了迷恋出世修行,放弃人事沧桑正道的本份了,修了半天把自己修成了个家里的“隔绝者”。人事没尽好,谈修行,人会变得自我封闭!孤芳自赏而不自觉,还以为自己举世皆浊我独醒呢! 自己有了气脉反应了却无法证明给他人看见,身体上似乎也没有因为气脉反应而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举个例子来讲,没见谁有了气脉反应了,身体就比常人,甚至说自己平时显著的强健到哪儿去,不少说打坐后身体轻健健步如飞的,可是没见谁能因为打坐可以跑下个马拉松的!如此,有了气脉反应,还夸夸其谈的气脉反应有什么意思!?不过是搏人眼球自我玩弄精神获得某种粘粘自喜的满足感罢了(这应该是已经入了佛陀所述楞严经所讲的魔境界了)! 看了那么多的历浅或资深的同修,没有一个能以科学的严谨的证明方法,拿出真真实实的东西去证明自己打坐的功效。都是简单朦胧的自我“断定”的去说因为打坐身体某某地方好了,有气脉反应了,至于身体好了什么程度没谁能有力的给予证明的。 打坐是美好的调整自我的身心,不是照猫画虎式的苦修。我是个喜爱打坐的平凡人,也喜欢研究些佛经的但不盲目信佛的在家人士,所以目前也无法证验出家人所描述的境地(不过目前也没见到过哪个活在世上的出家人,能以严谨的,科学承认的方法去告知,所修所证的真实,这点身为佛弟子们应自己觉些自嘲式的可笑,真心希望能有这样的出家人站出来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佛陀的伟大)。因此也就觉得还是不要盲目的在时间上,在隐忍上追求打坐的“境界”!健康重要,好好生活,和谐周边的人和事,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不妨把“文章”二字改成“功夫”二字!做好自己才是真修行!玩弄精神,妄说气脉,却毫无真切有力的证据支持,如果本人没有严谨的治学求真理的精神的话,那就应该不过是心理并不“健康”(因为在我眼里,按照佛经的说法,应该是只有成为佛陀心理才是健康的,没有修成的都有或这或那的贪、嗔、痴、慢!)式的人前显贵,自我满足了! 一家之言,并不针对指定的谁,言语可能偏激,观者见谅啦!
我打坐的几点变化,恭请各位师兄指点。 1、一直以来打坐,大概从8月份到现在(有文字记录的情况)吧。很长一段时间每日清晨起来就开始打喷嚏,基本上一个,大完后接着就留清鼻涕,近两天此现象才消失。 2、身体一直轻暖,特别是头面部和背部,腿脚麻现象一直存在,有时上坐会留汗,有时不留,但是更多时候是流汗,头部的左右两侧不同步,基本都是左侧先流出到脸颊上的。 3、经历过膝盖、股骨头那里痛的情况,原来是上坐就开始,后来突然有一天上坐轻松地就坐到20多分,腿脚膝盖和股骨头不那么痛了。而且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上坐20多分钟的自在,由于尘俗中习性难以戒除,时有退境和进境,徘徊不已。 4、念头(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观念头)方面似没有进境,原来一坐一恍惚时间就过了,现在似乎成了熬时间,时间的流过比较分明,坐到30分左右的时候就坐不住了,心燥不已。 5、没打坐前右腿膝盖天冷的时候有不适感,打坐到现在似乎没很大改善,昨日天气凉,暖气停了,膝盖还是有不适的感觉,似乎没有什么好转。 6、身体麻痒酥的感觉时有而已,并不强烈到可以清楚地肯定下来这就是打坐的功效,因为平日不打坐的时候身体也偶时会有上述的感觉。 一点自己的感受,并不是自己的定论,师兄们斟酌着看,有相同感触的实修的师兄多多指点,没有实修的师兄就不必指点“江山”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感谢太极妈和众多师兄对我的打坐日记的监督和关注,更欢迎实修的师兄们加入qq群:70740229交流。
修学者必须应该知道的定境!分享给坐友们! 达照法师解**界定(等持)的过程 粗心住的特点是什么?进入粗心住以后,杂念是减少了,但杂念少并不等于是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心念还在六根门头跑来跑去。一般人专注地坐了几天就会有这个感觉:强制自己的念头,几下子还可以,但是一会儿就开始跑掉,然后把心收回来,再强制,再收回,再强制,在周而复始的强制过程中,终于感受到可以定上一会儿了,这个“定上一会儿”,就是粗心住。如果连这个感觉都没有,那你粗心住还没有。 粗心住的境界就是三句话:第一,用精神意志去控制、矫正自己的身心,用心去造作,让自己身体坐的端正。第二,要有一个方法,不净观或其它方法,让心有所专注。第三,在身体矫正、心有所专注的基础上,感受到自己终于定了一会儿。这个“定”就是粗心住。用意识去专注,这样的定,每个人可能都有。坐禅的人更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最肤浅、最初步的。 粗心住有受用以后,感觉自己定下来了,这个感受很重要,就是刚才说的三个标准。如果没有身心稳定的感受,那就不是粗心住,身心停在那里,感受不到那种定,那也不叫住。只有心定下来了,哪怕一分钟或者两分钟,这一、二分钟就是粗心住。 有了这个住以后,我们就知道:住的感觉是不错的。平常我们住不住,就要进一步努力去实现这个住,然后慢慢就会习惯这种身心稳定的状态。有些人坐禅习惯了,一坐下来就喜欢盘腿,纹丝不动,有很多居士就是这样。当我们习惯了这种稳定的身体姿势以后,再慢慢引导到第二个细心住。 第二个叫细心住,细心住的心念是很微细的,身体不必用心调正,自动平衡。习惯了这样一种身体的状态,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佛经里经常要讲到的。有一个三昧叫持身三昧,就是一坐下来,身体就停止在某一个状态里,不用力气也不会倒下。特别是有些修密宗的人结手印,手印举起来要费力气的,结果入定了以后,想放下也放不下,有一股气像冰冻一样把你整个冻住,但又没有僵硬的感觉,非常自然,非常舒服,很自然地就与定相应。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感觉愉快、心甘情愿,一切疲劳都会消解。如果感受不到那种愉快,打坐半小时、一小时以后就会觉得很疲倦,好像在完成作业,那是没有进入粗心住。 从粗心住进入细心住的时候,身体就会自动调整,而且坐久不累。如果继续坐禅,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前面两种叫住,不叫定。因为它是不稳定的、暂时性的、机遇性的。所谓机遇性,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心什么时候粗心住,什么时候细心住,只有功夫越来越精细的时候,它偶然出现让你感受一下,接下来会不会再出现就没有把握,如果是定就可以把握。今天进入禅定,明天想继续,就可以从这条路继续进入。 粗心住和细心住三个方法最根本的区别:第一粗心住是用意识刻意让身心停留在某一个状态,细心住不用刻意就能把身体自然坐得端正,这是身体上的一个标准。第二在用心方面,粗心住一定要依靠一个方法,并用心专注于这个方法,比如数息、念佛,一定要抓住一个方法,让自己的心定下来。而细心住不刻意于方法,自然而然念佛、坐禅、呼吸,没有太大的分别心,心念细下来之后,任何一个方法都能安住,因为心已经变得听话了。第三,粗心住的感觉是住在这里,但快乐的感觉不明显,只是让心“终于定了一下”,而细心住能够感觉到住的欢喜,微细的、隐约的感觉到生命有一种快乐和法喜生起来了,这三点是粗心和细心的区别。 有了细心住以后,进入欲界定就成为必然。细心住所生起的一种法喜,与平常生活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外在的物质快乐,吃和穿的快乐、游山玩水的快乐、长得漂亮的优越感,好像都是一种快乐。但跟细心住相比,相差太远了。细心住的快乐是从外到内、从粗到细,快乐到心里去的。有了这个鲜明的对比,我们会生起一种真正的善法欲,希望身心能够回归到最根本或者最原始的宁静状态。欲、念、进、慧、定五法的力量,这时候就会起一种作用,并希望这种作用能够使禅定更加深入、快乐、微细。通过这些努力就可以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南师病危 南老师病危 张尚德 一年难得拜见吾师南公怀瑾先生一次,台湾传来电话,说联合报登载,南老师病危。 今年五月,尚德在太湖大学堂拜见南公,他说: 「两年内准备往生。」 又嘱咐尚德好几次: 「好好在道南书院讲学。」 维摩诘和老子都说: 「因为众生有病,他们才有病。」 南老师病危! 南老师病危! 南老师病危! 附语: 南系悲苦众类, 怀抱忧患中国, 瑾此法界平生。 佛也!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於湘潭道南书院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damocollege.ehosting.com.tw%2F&urlrefer=4aa726c1441ab38e69a92be04d2c79f3
关于吧里朋友所说“通任督二脉”的现象的疑问 怎么算通和不通呢?有气感就是通了么?我好奇这个问题。 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一般的常人是通呢还是不通呢?若是大家不通我们应该痛啊?可是我们一般人的任督二脉不痛吧?!若是通了,就更奇怪了,我们岂不是一下子就达到了不练而练的境地了?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那所谓的“通任督二脉”的感觉呢?还是所谓的“通”了是气脉更强盛的表现?那没练功之前气脉到底是通的还是不通的呢?那些“通”了的师兄能否给予合理的解释一下?
给初学打坐的朋友——我打坐的几点体会 初时开始双盘打坐的朋友,在前期腿部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不要坐过多时间,每次上坐前可多活动下膝盖和脚踝,待身体能比较适应打坐的情况后再缓和的上坐,切忌用力过猛扭伤筋骨,反而事得其反。坐前可多坐些缓慢的瑜伽拉伸练习。打坐就是个自己和身体对话的过程,虽然修佛说色身要空,但是境地达不到的朋友不必太过于拘泥境界,就是简单的给自己一个要求,我要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即可。仔细关注身体的变化,疼、痒、痛起来的方式和过程,在我感觉痛并不是一直不停的而是类似波一样有波峰有波谷有时候甚至还有断点,你在能够观的时候用心去“看”即可,这里所讲的“看”是说不留恋不对抗不迎合,就像镜子一,样来了就有,走了就没的那样的安静的“观”。而且痛并不是一个点不变的而是时而这里时而哪里的变化的,一些走过来的认为这是心的变化导致的,观就好了。 再有,刚开始双盘的朋友,大多都会遇到脚踝痛的要命的体会,这个一般都是身体胆经的丘墟穴不通所致,实在痛得不行可下坐休息一下,然后用手指的指节去按揉那个疼痛的部位,把那里揉的不是很痛了然后再上坐,你会发现这次比上次会做的久些了,原来很痛的部位也不是那么的痛了,基本上打坐时候身体筋骨上某部位的疼痛都可以用下坐揉的方法解决,一次解决一个痛的地方,解决后在上坐,这样在你饶有兴致的和身体“对话”的过程中你会发觉打坐并不是那么的枯燥,而且身体的某些问题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好转起来。 另外,有朋友打坐时会发现双脚麻的不行的问题,这个也很好解决,可以下坐后在还没麻的时候用双手拇指按住双脚的脚心涌泉穴,你会发现麻感便不明显了,那样麻的问题就很容易的解决掉的。 上述方法,不要死学,生活中遇见同样的事情也可以如此的活学活用的,自己打坐的一点小体会,奉献给爱好此道的朋友们。欢迎加qq群:70740229多多交流。
追求打坐时间的师兄们,看看这个吧。 做到这个境地,打坐就成了哈哈,打坐时间长,是方法路径,但是不是必须的方法路径,更别太迷恋路径喽啊!
新人出来,问好,本人的打坐图片,请道友们指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