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泥的数码熊
玩水泥的数码熊
关注数: 71
粉丝数: 323
发帖数: 8,837
关注贴吧数: 57
脸上还没消肿怎么敢又出来的? 这货居然又跑来信口开河,什么中国人特别偏爱生肖。什么小高峰。 2012年哪来的小高峰?出生人口是比之前2年多,但生育率却没多少变化。2000年也没多生出人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aijiahao.baidu.com%2Fs%3Fid%3D1788307598308278790%26wfr%3Dspider%26for%3Dpc&urlrefer=007ff12615b36737c114ffa51137d85d
航天的匹配机制是什么? 就感觉很迷。 因为一个人玩,每次都是单排。有时候进去对手菜的一批,挨了几枪,盾掉的都不到五分之一,AK老远几枪过去对面就躺。而且不仅对手菜,队友也菜。一场下来,我杀30多个,其他人都不超过5个。对面全程被压在重生点。 有时候对面又超强。一两枪过来我就躺了,我用重狙爆对面头,都只掉200盾,两枪才能破盾。 而且诡异的是,只有这2种情况。从来没出现势均力敌的。大概5次里4次是碾压局,1次被碾压。 怀疑系统在演我啊。
根据特斯拉提供的刹车数据的分析 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这么多天了,网上也出了好多刹车数据的分析,但大多只是用其中的几个数据来做的片面的分析,然后加上自己或他人的经验,甚至是一些猜想,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总之想要站哪边,都能通过这些数据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 归纳起来,不过一下几种: 1.估算刹车距离超过100米,和正常的40米以内相差巨大,刹车肯定有问题。 2.整个过程用了5秒多,加速度不到0.6G,肯定有问题。 3.刹车踏板力度一直很轻,司机根本没用力踩,当然无法及时刹车。 4.ABS已经踩出来了,说明刹车系统是正常的。刹车距离和道路情况有关。 但这些分析都只是基于部分数据,最多列一些初中物理公式,用理想化的模型去解读。并没有将所有数据综合分析。这中间主要是特斯拉提供的数据不够细,中间很多变化无法体现。并且时间节点并不是按等距排列,而是按信号变化排列的。这就导致简单的Excel表格等工具只能做出类似这样的数据图:这样一来,很多东西就看不出来,也无从判断,只能脑补。 为此,我花了点时间,用CAD按真实时间线制作了一个图。为什么用CAD呢?因为CAD里的样条曲线在知道多点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相对比较准确的勾勒出整个数据曲线,这点很重要。并且在制作出曲线图以后,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非常简单的获得各种原本没有提供的数据,而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图中碰撞前的数据都是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进行绘制的。而后续部分是根据加速度提升趋势以及上限(model 3紧急制动的极限可以到1g以上,并且是平均值,这里取最大值1g,算是保守的)反过来计算的刹车时间和距离。 其中车速和刹车主缸压力是直接取点然后连接起来的。这中间我减去了2个值,就是缸压中最后的130.8和140.7这两个值。因为130.8之前是一个大角度转向,实际ABS相当于失效了,对于刹车性能的分析已经没多大意义了。而140.7更是仅比系统宕机早0.04秒,实际上很可能是已经发生碰撞了。这时等于是原地踩刹车,跟制动力什么的已经没关系了。当然,也不难发现,这两个数据有还是没有,其实也没什么关系,缸压趋势还是没变的。也不影响其他数据。 刹车距离是根据每两次车速差算得平均车速,然后和时间差相乘得到的此时间段的刹车距离,然后累积起来的。当然这个并不完全准确。但是根据特斯拉提供的数据,这已经是最接近真实的了。而加速度,也是通过每两次车速计算的。但有不同的是,我在绘制时把关键点放在了两次车速数据的时间间隔中点。因为这是整个时间段的加速度,放在中点才更准确。 图绘好了以后,很多数据通过简单的测量就能得出了。 首先是时速100、50时的时间和刹车距离。达到了50.53米之远。这就远大于理想的刹车距离了。这也是很多人说特斯拉刹车有问题的原因。 其次,从加速度看,前一秒加速度基本没超过0.1g。从现场照片上,是个下坡,目测5%左右的坡度。也就是通过重力大概能获得0.05g的向前加速度。这加起来不到0.15g的制动力,应该都是动能回收和摩擦消耗提供的。特斯拉的数据记录的是数值变化,所以在0.3的主缸压力前不到1秒的时间,驾驶员就是没有踩刹车的,这也符合脚从油门换到刹车的时间。当日天气10-27度,不存在动能回收限制,车主应该是开的低动能回收,否则应该有更大的回收力度。各项数值基本吻合。 随后驾驶员加大刹车力度,加速度逐渐攀升。直到ABS介入时,车速为85.47km/h,距离碰撞发生还有29.28米。(这是直接从图上量出来的,CAD就是有这好处)这时候如果不是ABS介入,那么需要在2.46秒内,以9.65米每秒的加速度完成。这个已经是一般轿车所能达到的极限了。并且当时还是下坡,所以这时候其实已经晚了。碰撞几乎已经是必然。 再来看ABS的介入时机。此时仅有5.4米每秒的加速度,是比最佳制动力度低很多的。而随后的不管是主缸力度,还是加速度,都还在不断攀升,中间虽然有ABS调整,但总的趋势还是在不断增加。那么这个ABS介入是判断失误,提前介入了,还是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或者是刹车逻辑使然,就是重点了。这个放到后面来分析。 先看AEB的介入。AEB的介入比ABS晚了0.52秒,这期间以及之前的0.5秒内,不管是主缸压力还是加速度都大幅度增长。这个增长不会是电脑帮忙踩的,自然是驾驶员自己踩的。高达92.7bar的力度,基本可以证明助力是没问题的。踩不下去,应该是后来ABS介入导致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如车主所说,一开始踩不下去呢?我们来看驾驶员从意识到要刹车,脚离开油门时,与前车的距离:134.87米。118的车速,距离前车只有100多米了,正常都应该较大力度踩下刹车,控制车速了。而在2秒多时间内,刹车力度还不到20bar。这时候如果发现踏板踩不下去,那么作为一个老司机,使劲往下踩,即使是没有助力,也能轻易淦到40bar以上,达到0.5g左右的加速度。这时候还有大约68米的距离,110的车速。随后加大力度,达到0.7g以上的加速度,就能避免碰撞。根据加速度曲线估算,最终碰撞时是达到了7.7米每秒的。而驾驶员在前面3秒时间内刹车力度都完全不够。即使是出现助力缺失,他也多次错失了机会。 所以从数据来看,根本原因是驾驶员没有及时控制车速,并且应对不及时导致。这134.87米,也基本和照片上下坡的长度相当。应该是下坡前速度过快,且视线无法看到前方车辆,下来以后才发现,导致刹车晚了。这和交警的判罚也是相符的。 当然,这不能成为刹不住的理由。因为刹车就是用来应对紧急情况的。如果一辆车只能平平稳稳,规规矩矩的开,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就没办法了,那肯定是不行的。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来了。数据其他地方都没毛病,唯独就是ABS介入很早,导致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动力,刹车距离大幅度增加。 我们首先假设ABS没有问题,是正常的,看能不能解释图表的现象。ABS的介入,本质上就是轮胎与地面即将或者已经出现打滑,由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度变小。不管是动能回收还是刹车片提供的制动力,最终都要体现在轮胎和地面上。如果轮胎与地面摩擦力变小了,那么无论动能回收多强,刹车多给力,都没用。所以才需要ABS来控制制动力的输出,让轮胎避免打滑。 这里顺便说一句,那些所谓的ABS启动时没用动能回收,所以会增加刹车距离什么的,都是无稽之谈。ABS启动就是为了减少制动力的输出,还要个毛线的动能回收。对动能回收的逻辑调整,也不可能影响到刹车性能。因为极限状态下,最终制动力都是由轮胎和地面决定的,车辆内部制动力的输出都是溢出的。除非是刹车片过热,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动力。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ABS过早介入?不会是道路问题。因为路面如果摩擦力不够,那么整个过程摩擦力都受限,不会出现ABS启动以后还能不断提升制动力的情况。类似的如轮胎磨损过大,路面湿滑等等AOE的因素都可以排除。剩下的就只可能是局部因素。比如打过经过泥坑、压到什么东西之类的。但是现场又没有发现类似痕迹。不过有一点是有可能的,就是地面不平,有一定起伏。这样下坡,加上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短时间轮胎抓地力大幅度减小的情况。而过了坑以后,重新获得足够的抓地力,主缸压力又继续升高。这算是一个可能。说明不能排除ABS介入正常的情况。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ABS判断失误。那么就是车的问题了。而刹车系统整个是采购的博世的。虽然特斯拉自己可以对动能回收等部分自己调整参数,但我想博世应该不会允许厂家任意的调整所有东西。ABS这种需要基本安全配置,又需要足够快的响应速度,是不太可能交由第三方判断的。否则电脑死机岂不是连ABS都没了?我想这也是特斯拉不怕查的底气所在。因为这东西就算有问题,也是博世的问题,一大把的厂家需要召回,不是他一家。但作为已经非常成熟的东西,应该不太可能出问题。 那么有没有可能ABS的逻辑本身就是这样,提前介入,只是以防万一,然后逐步提升制动力?毕竟看起来,整体加速度也是一直在提升啊,并没有因为ABS介入而停滞。但看下整体数据,100-0刹车距离88米,ABS介入后也仍然有66米之多,显然并不是正常的。否则极限成绩也就无法做到40米以内了。 综上所述,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车速过快,下坡时路面不平,导致ABS过早介入,大幅度增加了刹车距离。有小概率可能是ABS系统故障。至于什么助力问题啊,刹车热衰减啊,动能回收bug啊之类的,不排除可能性,但是都因为ABS过早介入而无法被证实或证伪。 所以要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还是要经过专业检测。就目前的这些数据,只能得出以上有限的结论。
那个撞车视频里,司机根本没踩刹车 昨天的时候,反复看了视频,只是觉得奇怪:两次测试,第一次脚部动作很明显,有踩下提起再踩下的动作。而第二次,脚部基本没动作。和他说的什么点刹2次再踩死完全不符。 于是昨天下班后我专门去测试了一下,发现根本无法在30码的速度下完成2次点刹。 开过model 3的都知道,刹车行程很长,并且前半段没什么作用,后面需要比较大的力。开缓行的情况下踩一踩刹车,就能感受到了。 也就是说,要完成连续点刹,脚部必须有很大的动作。而且耗时比较长,不是你随便比划一下那么简单的。 实测中,我即使提速到60码,也很难在刹停前完成2次点刹的动作。因为踩得不够深的话,根本起不到刹车作用,远不如动能回收的效果。踩深一点的话,所花时间长,动作大,且减速很快。当你点第二下时,基本已经快停了。 所以要在30码的速度下完成2次“点刹”,那么需要很轻的动作,刹车根本就没有踩下去。这会导致后续对力度的错误判断,用力过轻,还以为踩不下去。(model 3后段本来就很硬,需要用大一点力)并且会浪费大量时间,导致最后刹车距离不够。 由视频里所说的“今天要是撞上了,就算过了”可以看出,司机也很想快点完成这个视频。所以操作上水一点,做不到位,也很正常。何况根本就无法做到位。 另外,昨天我反复测试过程中,突然想到:我随便找了个没什么人的地方就测了,为什么一定要去撞墙?直接在路上立两根标杆或找个参照不就行了?过了就表示刹不住啊。为什么非要去撞车?看来不过是为了吸引视线而已。那么后续怎样的操作,也不稀奇了。
杨开三徒弟比他还大,还不死 杨开收了三徒弟就丢那里自己跑去到处晃,一不小心三百多年过去了。小乾坤时间流速4倍,早就1000多岁了。 然后压制境界,一直压,也没压爆了。。。那么点道行,居然1000多年还不死。。。 真够憋屈的。。。
一直想说,开天丹的设置真是最大的bug啊。 想想刚到三千世界的时候,种个开天丹的材料有多难,收获有多少。 结果随便一个开天境每天消耗都是以万计的。。。 随便一个材料不是几十万就是几千万。 你说你种那点材料够练几个?还不够守园子的几个长老自己消耗的好吧。 也没听说其他哪里有大量种材料,大量炼丹的。那么这动不动上亿的开天丹哪儿来的?难道都是淘宝记账,虚拟的?
以后不仅停车的时候旁边没车,走路上也旁边也没车来挤了吧。
最新最好的投资渠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n%2FEq6YNZx&urlrefer=da6e2a946629d96a65eb5a66c7713c94
我发现自己不会数数了。。。 千古家跑去史莱克闹事,说好的5场1v1,2场2v2,1场7v7。 结果后面打着打着就打了个3比3平。。。不知道是我数错了,还是包袱没抖完,临时加戏啊。。。
听说es8是ppt,电池放发动机盖下面。 昨天遇到一大神,告诉我说es8还是ppt,发布会场那5辆就是唯一能开动的假车。不敢打开引擎盖是因为电池在里面。现场的换电是假视频。 我只是想不通,这电池放前面不会把车翘起来吗?毕竟大半的重量都在电池上啊。 我百度google搜索了半天,也没找到他所说的打开引擎盖看到电池的照片。连这奇葩说法也没找到。 后来才知道,原来我这网龄不到20年的小朋友是找不到的,人家网龄25年了。 一楼防抽,二楼放链接,各位大神去围观。反正我是说不过的了。
挺会配合的 怎么说你就怎么做,还一点不含糊。 所以删的光秃秃的挑战贴就胜利了。
比特币必将成为一个经典 都说比特币是传销,是郁金香骗局,是炒作。 但是我想说,没有哪个传销会有比特币成功,郁金香也不可能赶上比特币。 为什么呢? 历史上,不管哪种旁氏骗局,要么庄家需要不断的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炒作,要么庄家无法控制形势走向。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旦泡沫爆裂,那么所依仗的媒介必然价格归零,无人问津,整个骗局结束。 本来我也认为比特币会和其他旁氏骗局一样。但是我总觉得它是有那么点不同的。到底哪里不同呢?一直没太清楚。 直到看到比特币几次大起大落以后,明白了。 比特币和其他旁氏骗局的区别在于:它的获取,在早期是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而后期的获取成本却相当的大。 而其他东西的炒作,却做不到。你炒郁金香时,能预先准备个几十万株?等价格炒起来后,你能阻止别人种植郁金香? 但比特币就完美做到了这两点。开初以极低成本获取大量币,后期别人想获取,却很难很难。 这直接导致了庄家拥有绝大部分币量,并且可以通过操控价格,在赚钱的同时,把别人的币吸入囊中。 散户是没法和他抗衡的。哪怕是拥有大量币的后来者,也由于需要投入巨量资金,也没法和他抗衡。他1块一个的收的,你10块收的,他能把价格坐到1块2块一点不慌,你到4块5块还不跑?最终也是被他给吃掉。 和其他炒作不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庄家是越做越大,而后来者由于入场成本不断攀升,即使人数越来越少,却能支持越来越大的市场。 1000块的时候,庄家拥有50%的币,而1万块的时候,庄家拥有80%的币,场内资金却反而翻了几倍。而这些自己都是后来者带入的。当庄家掌握90%的币的时候,他只要把价格控制在2万,场内就仍然和之前有一样的资金量。而他一分钱都没增加投入。反倒是利用波动可以赚不少。 打个极端的比方。庄家掌握所有的比特币,只放出一块。他把价格定在1亿,那么进场的人,就需要付出1亿,而庄家再把价格不断下压,那么这个人迟早会退场。区别只在带走剩下的1000万还是100万。而其余的9000万却留在了场内,留给了庄家。然后庄家再把价格炒到1亿,等待下一个入场人。 这就是庄家对价格拥有绝对掌控后的优势。相比于其他骗局,这种把控可以让泡沫永远不破,骗局永远继续。 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长期买卖。反正也没投入什么钱,反正就等你入套,没人入套就等着,来了就宰。 所以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没有政策上的打压,比特币都会一直涨,一直存在,一直有人炒。因为总有一些贪念又愚蠢的人。 他会觉得,要是4年前我没抛,现在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可他不知道的是,4年前到现在没抛的人,除了庄家,根本就没有。4年前的人都输光了内裤。
好多翻4年前帖子来打脸的啊 可我就想不通了。咋都只是翻翻帖子而已呢? 按理说,当年几百块一个币,买了几十个的不在少数啊。放到现在多少了? 那么为啥只见挖坟的,不见炫富的啊? 放到现在,随便卖几个,一辆特斯拉就到手了啊。 为啥就没一个晒把钥匙什么的? 那么可能只有2个:一个是如48万哥,在这翻了几十倍的过程中,因为亏得太惨,不得不割肉,提前退场; 一个是彻底的信仰者,一直捏着,高也没卖,低也没卖。估计到死也带坟墓里的(不对,比特币这东西还带不进坟墓,只能带硬盘进去) 那么你还忽悠我说赚了?赚哪儿了?
没意思 看着爱因斯坦就快活过来了,结果删帖了。。。 虽然我们没交门票,但你这演一半不演了算什么? 好歹给个内购链接啊。付费继续也好啊。
又一比特币利好消息。 各网站宣布10月底就不能提现了。 而且提币要视频认证。视频认证。。。 来来来,告诉我这是又一条利好消息。 很快就要冲到5万了。
讲个当年玩游戏时的真事。 当年有史以来第一款图形网游UO(网络创世纪)曾经风靡全球。和现在这些打打杀杀的泡菜游戏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真实,从吃喝拉撒到工作赚钱,都和现实很接近。所以,人间百态也在其中尽显无疑。 那时候我也和几个朋友一起在玩。当时刚去一个站,没钱没资源,只能先砍树挣钱。但是我们却突发奇想的想到了一个一夜暴富的办法。 具体是这样的: 我们通过砍树卖给其他玩家积累了几千金币,然后用这几千金币收购了周围一起砍树的玩家的木头。然后拿去银行门口叫卖。最初只是赚取其中的差价,大概1块半块一根。当时价格是4块左右。 但后来就不满足这样了。于是我们其中一人开始在银行附近以每根5块的价格收购,然后另外一人上去交易。完成如此反复,把价格慢慢提到10块左右。而这时候几个主要伐木点的木材都被我们收购空了,所以虽然有人看到其中商机,却一时没有做起这个生意。 光这样当然赚不到什么钱。于是我们收购木材的人开始加大收入规模(当然这只是看起来加大了而已)。定了这么个规矩,就是如果你的货量少,比如一两百根,那就10块,但如果你量大,就12块,最高15块,如果你一次卖2万根木头的话。理由就是我懒得一点点收。 而我们有专人在伐木点收集别人的木头,以10块的价格(因为一个人产量低,而且也扛不动那么多木头,所以只能低价散卖给我们),然后拿到银行凑齐更多的量进行高价交易。 这时候有人就开始起疑问了,为啥你会需求那么多木头?然后就有消息传出:“木匠等级到100以后可以做出房子契约”,而练习木匠技能需要大量木头,估计是几十万根。 消息很快传开,于是很多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很多人开始砍木头,而更多的人开始收购木头,囤起来卖高价或自己用。木材价格很快涨到了30多一根。 这时候,我们把之前炒作时囤积的大量木头分批次全部卖了出去。而那些30多块买我们木头的人,再回头找那个声称要40块收的人时,再也找不到了。 三天时间,我们从刚来服务器的一穷二白,一跃成为全服首富。后来又利用垄断药材(uo里施法需要药材),垄断矿石等方法,控制了整个服务器。从头到尾我们没练过技能,却成了最强大的商会。 而这一切的开始,只是源于一次简单而低劣的炒作。 一个人数不多,初始规模较小的市场,要操控简直太简单了。 一个可以自己先开始闷头挖坑,随随便便几千几万币虚拟币的市场,要操控起来可以说比游戏里炒作一个实物要容易得多。先手优势太大,跟进的简直不能用傻来形容了。
有没有办法只用autolisp函数获取动态块的原名呢? 本人用的苹果本,很多现成的工具没法用,只能自己写一些lisp。 而autocad for mac里只能用autolisp函数,visual lisp的统统不行。 具体就是vla,vlr,vlr开头的函数都不行。只能用autolisp和vl开头的。 如果有同用mac os的,也可以一起交流。目前我写了一些工具,比如画墙,墙上开洞、开窗,坐标标注,标高自动计算,填充墙体,填充线等等。
所谓的挖矿成本就是比特币成本,根本就是个笑话。 比特吹不停的吹嘘的一个观点:挖矿成本就是比特币的成本。试图让你相信比特币不会跌穿,因为挖坑成本在涨,所以其价格总体来说仍然会涨。 但其实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倒置而已。 挖矿成本增加,一方面是产出减少,一方面是总算力增加,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挖矿成本和价格之间的差价导致的。 只要价格高于挖矿成本,或者说有人相信价格高于挖矿成本,那么有利可图,就有人会投入,就会拉高挖坑成本。直到平衡。 而当挖矿赚不到钱,甚至在亏钱后,矿工、矿场就会开始处理设备,抽身走人。那么总算力就会开始降低。挖矿成本就会降低。如果比特币价格到0,那么矿场都会关门,就只剩几台挖着玩的可能会继续干这无聊的事。那么随便一台手机,每天挖上几个都不是问题。 但是作为一个赌博游戏,算力由高转低的过程,却不是及时和价格挂钩的。因为一来设备采购或处理有滞后性,二来投资者抱有侥幸心理。即使挖矿成本已经高于其价格,他们仍然会暂时选择保留挖出的矿,等待反弹,而不是关门止损。 所以这就给比特吹一个很好的吹点。让人很难把挖矿成本和其价格挂钩。很难发现,其实挖矿成本是由其价格走势决定,而非一直会增长。
计划买键盘的,先忍一下。 计划买键盘的,最好先忍一忍,别急着入手。因为没有经验的你,很可能将来会后悔。 首先,iPad pro虽然带着个pro,但除了能用笔以外,其实和普通ipad,甚至iPhone没什么本质区别。真正需要你用到键盘的时候,并不多。因为他始终是个移动设备,更多的是拿手指去戳,而不是用鼠标键盘。 其次,就算你真的真的很需要一个键盘。那么你也很可能没有注意到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在使用上的细节区别。那就是支撑方式。iPad pro的支撑方式和surface可以说比较类似。都是重心较高,需要底部支撑。而笔记本则是因为屏幕轻薄,只需要一个铰链链接在主机上即可。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你既需要放稳键盘,还需要放稳主机。而笔记本是只需要放稳键盘即可。这直接导致了,iPad加键盘所需的桌面面积远大于笔记本。我的实际经验是,surface需要的空间比15寸mbp还大。iPad虽然小一些,但也差不多。而在极端情况下,即使是15寸的笔记本,也只需要一个膝盖就能操作了,而ipad显然是不行的。 当然,很少时候是连这么小的一块地方都没有的。但不可否认iPad加键盘是没有笔记本方便的。那么要弥补这一点,就需要用到ipad的一个优势:我的键盘和屏幕是可以分开的。分离的放置,可以比笔记本更灵活的理由空间。 那么问题就来了:官方的键盘,通过触点连接的,那可就没法分开啊。。。 触点连接方式,看似方便快捷还省电,稳定性好像也更好。但不能分开也是其致命缺陷。 那么蓝牙键盘和触点键盘在便捷性、稳定性、反应速度等方面有多大区别呢?我的实际使用经验是,基本没区别。第一次蓝牙要配对,但以后只要打开键盘,就能秒连。也基本没有怎么遇到蓝牙断开的情况,反应速度更是没问题。 用了2年surface pro 3 最后悔就是买了键盘。手感不好不说,还重。后来在家里和公司各放了一个蓝牙键盘,手感都不错。而原装键盘就只当做保护壳在用,还是只能保护屏幕的。。。 iPad pro的官方键盘也是类似。甚至用到的机会可能更少。那么忍一忍,等需要的时候,再买个第三方的来用吧。追求手感的,那钱都够买个蓝牙机械硬盘了。
各位准备换机的,千万别上了奸商的当。 个人觉得这次的几点改变,完全值得多出的那几千块。其实也就是砍了低配版而已。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看清这些变化对于整个笔记本概念的意义。在奸商们的刻意引导下,就一时冲动帮奸商消了库存。 现在奸商各种黑新款,炒旧款,其实正是因为看到了发展趋势,手里的货怕消不出去。各位稳稳,等真机的试用出来,也在苹果店里试玩了新机再说。等2个月,估计旧款就要无人问津了。 先说bar,这远比目前看到的和大家想象中的强大得多。 最直接的就是把屏幕上的菜单栏抓到了键盘上面。从而让屏幕可利用空间大了许多。原来13寸排着紧的应用,现在要轻松很多。这样看来,15寸低配被砍也说得过去了。 而这东西用起来还要比屏幕菜单好用得多。有人说我习惯了快捷键,更方便。其实不然。 快捷键因为受到布局影响,加上只有cmd,opt,ctrl等少数几个组合键,实际上单手操作可行的组合方式只有不到50个。而且需要记忆和练习。 而bar这种方式,一排如果排列8个图标的话,那么二级菜单就有64种组合了。而且都是一只手小范围移动,能够很快操作。不熟练可以看图标,熟练了闭着眼睛操作也很快。加上还能滑动等方式,应用起来就更灵活。 关键这东西还能扩展。还可能出现很多你想不到的妙用。只需要等软件商慢慢开发。 再看接口问题。 接口统一为一个现在很少用到的标准,看起来貌似很坑吧。但你仔细想想,哪个买笔记本的,没有单独再买转接线?哪个用户又是所有接口都会用到的?哪怕接口种类再多,数量再多,对于各种不同应用的用户而已,都不会够。但是除了自己常用的以外,多出来的几乎根本用不到,就在那里吃灰浪费资源浪费空间。 而现在统一接口,而这个接口最重要的是在于万能,能够转换为任何需求。那么用户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配备转接头就好了。对于很多重度用户而已,岂不是更加方便了? 至于很多人说的“性价比”,更是片面。只看芯片看显卡,和以前的版本没多大提升,就是性价比低? 现在的笔记本,芯片显卡早就不是瓶颈。就算是4,5年前的,也足够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事实上,芯片这几年性能提升也很小,更多的是减少能耗。而SSD的提速,才是真正的提高综合性能。 而作为笔记本,便携性更是“性价比”中最重要的一环。不然为什么性能差很多的MB却可以卖那么高价?不过就是因为它更轻更薄。 不要说什么你为了性能能够忍受更重一些。那样的话你怎么不直接背着MAC PRO? 当年每天背着08款15寸MBP上下班,也不觉得重,那是因为其他笔记本更重。现在让我背一下,真心受不了。没有对比,自然不觉得。但用过轻的,你就会觉得,重一点点都真的很麻烦。对于便携性的要求,永远没上限。 显示效果的提升,更不用说了。当年买苹果的时候,就明显感觉他的屏幕比同时代的其他笔记本高端得多。这种感受是难以名状的,当你用了一段时间再去看别的显示器,简直有眼睛要瞎掉的感觉。而现在,很多其他品牌已经和苹果差不太多了。但这一次,苹果又一次刷新的高度。这不仅仅是“看起来好看”这么简单。特别对于设计行业来说,这点太关键。 从这几点看,这次的MBP,完全是彻底的革新,完全配得上“hello again”的标题。说实话比12年的RMBP进化度要高得多。 所以我奉劝准备换机的各位,千万不要一时冲动,跑去买15款的。哪怕是新13没bar的,也不推荐。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现在可能不觉得。但2,3年后,你会感觉你处在一个断层,花了差不多的钱,却买的是一个旧时代的东西。 而买新款,就算几年后,也只是性能上的落后,而不会有别人在用智能机,而你却还在用高端功能机的感觉。
最近常见的几句话。 最近几天有几句老话被人反反复复的用,看似很有道理啊。不过让我们来自己分析下看看。 1.“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话不能乱用。因为是个人都知道,一个巴掌拍的响。只要拍你脸上就行。所以这话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用,暗指双方你情我愿的情况。比如说马宋通奸,这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典型。因为如果只有一方愿意,那么就是强奸了。 而对于王宝强这样的受害方,却不能这么用了。明明是被强奸的,怎么还能怪自己长得太好看? 2.“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句话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意在误导和暗示。 “可怜之人”都是“人”,是“人”都有“可恨之处”。但其实“可怜之人”和“可恨之处”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这话妙就妙在当你想去验证时,发现总是正确的。但是通常却很少人能够想到:“不可怜的人”其实也有“可恨之处”。 这拿来套在王宝强身上,就成了马蓉的出轨,王宝强自身也有原因了。其实不管王宝强有什么缺点,都不能作为马蓉出轨的理由。因为这里面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门当户对” 那个什么老梁最先提出来搏眼球的。但很多人其实一早也有这样的想法,包括我也觉得,两人差距的确太大。 但这仍然不能成为出轨的理由。既然走进了婚姻,那就不再是你侬我侬的耍朋友了,就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欲望了。你一个人怎么玩都行,但是进了学校,就要遵守校规,就只能学习;进了单位,就要按公司规定,就是工作的;同样组成了家庭,就是要为了经营家庭而努力。什么追求幸福,什么自由,什么心灵的交流,都滚一边去。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赡养,最重要的是维系家庭稳定,忠于家庭,其他问题都应该丢在一遍。 门当户对是结婚前的工作。已经过了这阶段,哪怕再不配,在解除关系前,也要努力经营下去。古时候讲究门当户对,但也讲究从一而终。你不能只拣一半,而忽视另一半吧。 4.“土鳖和花瓶” 对,这事其实就是一个家庭的小事。中国大陆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但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这种不以为然的态度,才让道德底线一再刷新,越来越多,越来越过分的事情在发生。而这次的主角,是一个公众人物,而且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不那么看重脸皮,却更看重是非的公众人物。所以出人意料的吼了这么一嗓子。 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大家才能借此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出来。其实这不是王宝强一家的事,而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事。 这事远比拿个金牌重要多了。 至于什么奥运,什么金牌,不想说太多。其实大家都知道,举国体制下,拿汤药喂出来的所谓奥运冠军,对于真正的体育精神,对于普及健康运动,有多大作用。还不如几个跳广场舞的大妈! 说白了,管我鸟事。多拿几块金牌,就能分我几块钱?多拿几块金牌,坐在电视机前的广大人民群众就能更健康?难道你不是吃着薯片和着可乐在熬夜看直播? 所以我们还是多关系关系“土鳖和花瓶”到底谁能笑到最后才是重点。毕竟这关系这我们的生死存亡。
【03-27】【国服信息】既然关服了。。。 只能用于国服,只能用于win10。 快捷键除了上面说明的,还可以试试:`,F6,F11,F12,q等。。。
【09-02】【国服信息】干货来了,敌我识别。 首先限win10系统。因为我手上只有win10,而不同系统DX文件函数的内存地址偏移不同。 按F12激活,效果如图,将3个国家的人物分别染成不同颜色,这样就可以用ctrl+i防闪而完全不用担心打错人了。 另外按F7可以开启一个辅助准心,按F8和F9可以调整红色短线的刻度,方便辅助弹道下坠的瞄准。虽然游戏本身 自带刻度,但数起来也麻烦不是么。 同时,坐车时没有瞄准镜,也可以用这个Q人了(当然如果ctrl+i也Q不了),也可以在第三视角时作为准心射击。
【07-27】【国服信息】国服防闪退工具 本来想一直在一个帖子里的。不过貌似2楼也没法编辑啊。。。 没办法,只能再起一帖了。 更新内容: 1.修正闪退后不退出程序无法再次使用的bug。 2.闪退后的提示中增加显示当次持续时间。 3.修改进程查看方式。现在不需要鼠标移动到工具窗口,也能判定闪退了。不过为了减少系统负担,隔几秒才会检查一次。如果闪退后没立即出现提示,请等上2秒。
【07-23】【国服信息】PS2国服闪退修复工具(最新版) 为了方便以后更新,不再开新帖,下载链接都在二楼。这里先说几句废话。需要下载的直接跳到二楼。 由于国服本身问题,闪退没法避免,各种方法都只能尽量延缓。但我仍然希望能够做到更好。 虽然各种方法都不能实际解决问题,但我们可以把各种方法放在一起; 虽然闪退随机,没法简单比较哪种方法最好,而每个人的“直觉”又太主观,无法说明问题,但我们可以用数据做统计; 虽然每个玩家的统计数据有限,但我们有网络,有贴吧; 也许我们能够通过数据统计,帮助官方查找到问题所在吧。 另外再次强调:我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把帐号密码自动输入功能加入到修复工具中。因为那等于要人交出家门钥匙。 我的软件不会盗号,但我不能保证你一定是从我这里拿到的。你也更不应该相信我就一定不会盗号。 网络上,安全意识很重要。不管你如何信任对方,也不应该触及安全底线。
【07-18】【国服信息】一键防闪退合集工具,新更新删除变量法。 下载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2F1nsEeU&urlrefer=74c57829b7f030c27ffaadf70453364d 新增删除变量法,与@蓝月呼延 的替换法原理类似。不过可以选择只删除头顶变量还是删除所有变量,进一步增强界面可读性。 双击打开后,可以自行选择搭配。并且配有各种组合的防闪指数和界面可读性。 如果想采用360强删法。则先不要修正,等进游戏以后,强删功能自动开启,再点击即可。 1.英文法: 可读性高,防闪一般; 2.英文勾选支持中文: 可读性更高,防闪效果最差; 3.删文件法: 可读性最差,防闪效果强; 4.删文件勾选中文支持: 可读性较差,防闪效果一般; 5.进游戏后强删: 可读性一般,部分中文,防闪效果强; 6.删除变量法 删除人物头顶名字变量,用“+”字符代替。 可读性最高,与原版界面《《完全没区别!》》,只是少了头顶人物名。 防闪效果比较好,因为目前所知闪退大部分由于人物ID引起。 7.删除所有变量 选择删除变量法以后,勾选“删除所有变量” 进一步减少闪退可能,但是一些地方看不到名称。比如左下角地图名,聊天频道人物名等。但好歹全部是中文。 注意:以上方法都只能减少闪退,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即使ctrl+i也不行。
关于QQ win8下QQ真是太坑了。界面感觉自己老花了。 而且那界面本身也太丑。才从mac os下转过来,看惯了mac qq,简直无法忍。。。 不知道有没什么替代品么?比如TM怎么样?
谁能推荐个包? 在某宝上看了下,DARK的感觉不错。不过好像挺小的,似乎装上充电器就鼓鼓的。也装不下其他什么东西。 有用过的么? 或者推荐个其他的呗。
卡蓝条的别折腾了,各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昨天有人用各种方法,删这个删那个,替换这个替换那个,然后进去了。于是认为找到了卡蓝条的方法。 但这里要告诉你们,除了个别骗子(叫你改host的)之外,其他的都是错觉。 昨天卡蓝条以后网易进行了修复。凡是登进游戏的,其实是修复的结果。 修复过程中,因为配置文件冲突,本来已经能进的,还是继续卡,于是当你删除WTF文件夹时,重置配置文件,于是就能进了。 但我要说,今天这些方法都没用,因为又卡了,而卡的原因一直是服务器那边,跟你客户端没直接关联。 为什么呢?这里有个现象:当你进入游戏人物列表时,点击“商城”,如果出现如下画面,那恭喜你,登入游戏必卡蓝条:而如果能够正常登录时,是不会出现读取提示的。 出现这个说明你无法正常连接到服务器。 这时你不用再尝试登录了,退出吧。这样不用卡蓝条烧点卡。然后尝试下次连接。
卡蓝条以完美解决 不需要删除过多的东西。 只需要删除wtf-account,你的帐号下面的一堆文件,那些服务器名的目录不用删除。删了的话你每个号的配置都会没。 注意删之前完全退出游戏程序。 然后登录游戏,在人物选择界面点商城,如果没有“正在读取”,那么恭喜你,不会卡蓝条了。
关于卡蓝条,发现个规律。 登录帐号以后,点商城。如果能正常显示商城物品。那么就不会卡蓝条。 如果你点商城出现正在读取的提示,那么就会卡蓝条。 应该是该帐号的配置文件出了问题。但具体是哪里的问题,还不清楚,正在测试中。
还以为人类的脸已经够恐怖了 看了暗精的,才发现我还是太年轻。。。 另外问一句,为啥我少了1000多成就点啊。。。
为什么就只有熊猫酒仙不开? RT
求密码
比特币吧已经丧心病狂了 刚在那边看到吹嘘戴尔接受btc的事,我就指出,那是gyft接受BTC,而不是戴尔。 于是就被封了。。。
求一女孩名 姓赵,7月19日10点54分生的 求大师赐名
终于橙名了。。。 上次签到20多天的时候,断了一天。。。结果以前签的全都没了。。。也不能红字了。 这次终于到30天。。。 不过如果我明天没签的话,会不会名字又变回去呢?
我小明了吗? 刚才打到一个单手剑,300多敏捷,300多体力,带孔,700白字。想到也就只有卖萌骑士可以用用,挂50万玩,上个厕所回来被秒了。这是什么情况?
关于玄甲重骑 最近吧里很多质疑名将把重骑拉城里受虐的情节,认为不合理。首先这是一个小说,不能要求它处处都合理。即使是历史小说都无法做到,何况玄幻小说。其次我们抛开这点不说,单从小说里的环境来讲,我认为这个情节还是合情合理的。 认为不合理的人,其实大多数对于重骑的概念,实际上也来自于西方骑士的发展以及文学作品(大多数是网络小说)对其的描述,没有从根本上了解这个兵种。 首先披戴重甲,主要是为了提高防御力。不过武装到牙齿以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负重实在太高,马匹根本无法做到灵活机动,甚至移动和转身都很难。也就是说,根本不具备任何攻击能力。 无奈之下,只能给每个骑士配上一把长枪,然后利用战马奔跑起来以后的强大动能,冲撞敌人,以造成杀伤。这样的杀伤方式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一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距离让马匹奔跑起来,二是基本只能近乎直线,没有多少机动性,等于是必须对方站着让你冲。 基于重骑的战斗方式,可以用到的地方也就只有这么几种:大的会战中冲阵,这时双方人都很多且密集,对方基本上无法躲,只能硬碰硬,能选择的只有用什么兵来扛而已;狭路相逢,对方避无可避,这时基本就是用作堵路。 所以在战阵中,一般都会把重骑藏在后面,双方开始冲刺时,重骑在后方悄悄起跑,等到双方接触,前方兵种迅速让开,露出重骑,并且从侧面包抄,让对方的轻骑避无可避。如果只是纯粹的轻骑对重骑,放在开阔地带,别说克制了,重骑连轻骑的边都摸不到。而轻骑可以轻易的在外围放箭,骚扰并拖死重骑。 而在巷战中,如果是大量人马的埋伏战,轻骑只能近身和重骑硬拼。重骑只需慢慢逼压,根本连起跑都不用。轻骑避无可避,只能被碾压。只有对于人数较少的埋伏战,轻骑才会占优势,由于道路复杂,重骑不利于转身,更不可能起跑冲杀。所以文中用重骑打轻骑的埋伏,其实完全是合理的。 其次大家只注意了轻骑重骑,就拿自己想象中的兵种来对比,却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是在将夜的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修行者。玄甲重骑最大的用处是什么?杀修行者。 那么怎么杀?修行者可不是大队的骑兵步兵,可不是因为你设个计,就可以被困在那里动也不动让你来冲杀的。人家孤身几个人,随便跑两下就躲开了。甚至可以从你的战阵中间穿过。(重骑在跑起来冲杀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也就必然留下不小的空隙)那么要能够杀修行者,就必然无法采用奔跑冲杀的方式。也就是说,玄甲重骑并没有丧失或者没有完全丧失其机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更灵活的攻击方式。 从前文中可以看到,玄甲重骑主要的防护能力来自于符文和特殊材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拿钢铁堆。也就是说它并不比轻骑多太多的负重。那么这在近身战斗时,就更加有利了。对于草原轻骑来说,根本就是全方位的压制。除非是开阔地形,轻骑还能利用速度优势跑掉,只要一接触,只有被虐的。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关键的一点:除了用玄甲重骑,请问喜之郎还有什么选择?在城里打埋伏,人就不可能多。而大唐兵种中,不管将单兵还是团体,作战能力都是玄甲重骑最高。我们讲兵种克制,是从综合比较来说。就像弓箭对骑兵的压制,那也是在人数上绝对占优以后的,只是骑兵的成本远比弓箭兵高而已。如果人数相当,还是骑兵更厉害。玄甲重骑克制修行者,也是靠的人数,只不过修行者太少,成本太高。同样的成本下,重骑更“划得来”而已。如果人数相当,那重骑还不是被虐的份。而现在埋伏战就只能派上几千人,不让玄甲重骑去,难道让步兵去?不骑马,难道下马跟着轻骑追?要知道虽然巷战马的作用不能全部发挥出来,但毕竟还是比没马强,至少可以省些体力。 所以猫腻没有错,喜之郎也没有错。错在李渔,这是战略上的事,一个将军也左右不了。并且喜之郎也留了后手。并且依靠他和手下优秀的战场指挥能力,将一个败仗打得并没有输那么惨,对敌人造成了远超其预计的损失。这说明喜之郎还是相当优秀的。从战损上看,这不能说是败仗。只是输了战略,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而已。
三少亮了 “怀孕的女子也同样会思春,有的时候甚至比平常女子更加强烈。” 看来是经验之谈了。。。
怎么现在加贴吧会员涨价了。。。 前2天看着还是66,今天看就是250了。。。 刚估摸着自己差不多了,结果又差一大截啊。。。 而且据说要每帖上15字?我的个神啊。。。 更悲剧是不知道在哪儿看自己已经发了多少帖。。。 顺便问一下:这250帖是指在本吧发帖数还是其他吧发的也算?
完了完了,三少被土豆给带坏了。 一看到天级多了个“巅峰”,下意识的抽了。。。。 可千万别再出现个“半”啊,否则真的要出人命的。。。。 我们伤不起啊。。。。
地震吧随便发什么都说是广告 动不动就删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