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心你白吐 我开心你白吐
混屯开辟立太极,吉凶悔吝尤难避。先贤留下预知音,皇极观梅出周易。
关注数: 47 粉丝数: 106 发帖数: 5,434 关注贴吧数: 123
《探玄――体用篇》 二、体用篇 “心易之数得之者众,体用之诀有之者罕,得此者幸甚密之”梅花易数中明白的指出体用的重要性,而分体用,并不是只用动爻来区分的,动爻分出的只是体卦和用卦,而不是“体用” 体用,表面上看起来是最基础简单的东西,其实是梅花里最核心的内容分不好体用,最后只会张冠李戴 体卦,克用卦未必就吉利用卦克体卦,未必就凶 真正的体用,并不是拿动爻分的,动爻分完了,还需要把事理匹配到卦里去玄空子在“仙易俏梅花”里说过,“卦是一个打开的太极”但是却没有把重点指出。卦 是打开的太极而体卦和用卦就是“阴阳两仪”。同样,一件事情也是一个太极。而这件事情的“阴阳两仪”就是我们要说的体用。 人说“万物一太极”天地是一个大太极,而卦和事都是一个个的“太极散点”而这些“太极散点”都是有关联的。我们把体卦用卦与事情的体用对应,再配合以外应的动静,三点定一面,是不是就可以把整件事情的大体脉络搞清?再配合八卦的成像规律是不是就可以断出事情的细节? 卦中的体用分法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开始说卦外的体用。 主要遵循“先天为体,后天为用”释:我们都知道,体是不变的,而用是变化的。先天已定,而后天有巨大的发挥空间,故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断卦时,起卦之前已经具备的为先天为体,之后的变化为后天为用。推而论之“已知为体,未知为用”“性为体,情为用(性,先天具备。情,后天影响)”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法,如“乾以天为体,以健用之。”“以道为体,人事因革为用”“天地定位”“易卦为体,卜筮用之”“体一用百”等等。 再举一个贴吧某位前辈的解说。马为体,而公马、母马、驽马、瘠马等是用。注:体用分法并不固定。主要遵循“阴阳”“体一用百”的原则【附】体用思维导图
《探玄―问答篇》 记习梅花易数四年之心得――易渺 余少年习易,转眼已是数载春秋。常于奇门,梅花之间周游。尤喜心易之法,心易乃梅花易数之诀窍,达此境者,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万物生杀寓吉凶之道,察其体,知其用,观其性,感其情,万物之理性功用均纳于人心之上矣。 窃撰此文,以录斯道。 【问曰】:昔言梅花易数乃心迹之学,何也? 【答曰】:盖吉凶之兆,萌乎心而成于易卦,是以卦之未成,而思虑先起,春意未吐,而梅花先觉。然心存迷妄,起惑造业,如明镜蒙尘,岂映吉凶之兆乎? 人者,天地之心也,心者,一身之主也。故使灵台皎洁,方寸湛然,浑然一气。以吾心合三易,以三易合大道,人事因革皆为吾之用,则天地之道尽矣。 嗟夫,人非仙佛,孰能无妄?然铜钱蓍草皆为无心之物。故以筮具代人心之变,以无心拟有心之灵。以神念托筮具而布卦,则天机于爻卦之尽泄矣! 【问曰】:外应之法与体用之诀孰轻孰重? 【答曰】:吾常言“梅花如龙”,何也?梅花如龙,五行承筋骨,成像塑血肉,外应乃龙之爪牙,体用是为点睛之笔。 【问曰】;何为三要?何为十应? 【答曰】三要乃是判吉凶之法,如老人有忧色,少年有喜色,牛悲鸣等。十应是为纳外卦之诀,如时方之应。按:春月木旺,冬月水旺之法仅十应之时应而已。 【问曰】:皆言外应之法玄妙,然世人难察其脉络,不知各位外应之道? 【答曰】:外应,即物物相应之理,故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怪而测之,谓之兆。”“未应时未到也,故遣兆先动。”人心有异,故立卦而求之,八卦成像,理在其中,度其理,察其象,而能知其事者也。然立卦无非为求像,外应之法,其像已成,何必再求? 只度其理可矣!故立卦之法较之外应,殊途同归者也 。
宝宝今天生日,就分享半篇没写完的文章吧 首先,内容是楼主“胡诌”,又没收钱,爱看不看,不看也没必要来喷,谢谢【可爱脸】 【记习梅花易数四年之心得――易渺】 余少年习易,转眼已是数载春秋。常于奇门,梅花之间周游。尤喜心易之法,心易乃梅花易数之诀窍,达此境者,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万物生杀寓吉凶之道,察其体,知其用,观其性,感其情,万物之理性功用均纳于人心之上矣。 【问曰】:昔言梅花易数乃心迹之学,何也? 【答曰】:盖吉凶之兆,萌乎心而成于易卦,是以卦之未成,而思虑先起,春意未吐,而梅花先觉。然心存迷妄,起惑造业,如明镜蒙尘,岂映吉凶之兆乎? 人者,天地之心也,心者,一身之主也。故使灵台皎洁,方寸湛然,浑然一气。以吾心合三易,以三易合大道,人事因革皆为吾之用,则天地之道尽矣。 嗟夫,人非仙佛,孰能无妄?然铜钱蓍草皆为无心之物。故以筮具代人心之变,以无心拟有心之灵。以神念托筮具而布卦,则天机于爻卦之尽泄矣! 【问曰】:外应之法与体用之诀孰轻孰重? 【答曰】:吾常言“梅花如龙”,何也?梅花如龙,五行承筋骨,成像塑血肉,外应乃龙之爪牙,体用是为点睛之笔。 【问曰】;何为三要?何为十应? 【答曰】三要乃是判吉凶之法,如老人有忧色,少年有喜色,牛悲鸣等。十应是为纳外卦之诀,如时方之应。按:春月木旺,冬月水旺之法仅十应之时应而已。 【问曰】:皆言外应之法玄妙,然世人难察其脉络,不知各位外应之道? 【答曰】:外应,即物物相应之理,故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怪而测之,谓之兆。”“未应时未到也,故遣兆先动。”人心有异,故立卦而求之,八卦成像,理在其中,度其理,察其象,而能知其事者也。然立卦无非为求像,外应之法,其像已成,何必再求? 只度其理可矣!故立卦之法较之外应,殊途同归者也 。
探玄―外应篇 外应方法并不统一,为了便于区分,暂且将应用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体用动静、天地定位、抽爻换象、取类比象、外应成卦、外应配卦 已知与未知的区别:断已经发生的事情——从外应成因分析 断还未发生的事情——从外应现象分析 此处一笔带过,不做解释。 外应的原理和意义: 原理:“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即是物物响应的道理。 意义:六爻与奇门等数术中每确定一象均可从多种方向进行分析,即多点定一象。而梅花卦的简洁注定了取象范围广泛的缺点。所以用外应配卦的方式,将外应纳入卦中。 所以我认为:体用如龙,外应如睛。 兆与应的区别:兆——引发心动的原因 应——分析预测的根据 附:履霜——兆 坚冰至——应 附卦例说明(卦例多数来源于网络): 一、天地定位: 原例:今天,我再说一个藏着秘密的卦例,这是我的师傅占断的卦例:一日早晨我刚一起床,看天空有一片阴云飘来,想看一下今天的天气,此时妻正手提一个刚刚倒完水的水桶,我知今天必然有雨,但不大,只是洒尘而已。下午4点多钟,必然下雨。我有意听了听天气预报,说今天晴转阴,降水概率30%。大家能看出此例为什么下雨来吗,为什么只是洒尘而已,你会断下雨吗,为什么是4点多钟? 那天下午果然阴云四起,似有大雨之像,至近5点钟的时候,天就零零星星的下起了雨,近半个小时,就停了,只湿了地皮,果为洒尘而已。我先告诉大家为什么是洒尘而已吧,倒空水的空桶,必然还有水滴,不至于一滴水都没有,如果是一满桶水,那一定就是大雨了,既然是一点剩水,那一定是洒尘而已了。刚才只是算大小,至于为什么会下雨,这就是秘密了。 “此时妻正手提一个刚刚倒完水的水桶”手在上,象天,又手为艮,与阴云对应。木桶在下,象地,木桶又为坤,与大地对应。“倒空水的空桶,必然还有水滴”所以有雨。 按:外应终究还是物物对应的道理,只不过是对应的方法不同而已。 取类比象: 原例:某日晚自习后,同学问办公室关灯没?抬头看见月亮被树枝所挡,断已经关了。同学回去看了看说看不清楚。 本卦将月亮和灯光取做同类。此类方法在自然语中大量应用。 外应成卦: 原例 某日取快递,问顺利否?此时一知了在树上叫。断应该排队,前面有一人。结果到时前面正有一人取快递,所以排队一人。 知了在树上叫,上兑为鸣叫,下震为树。取随卦。以震为我(外应中树静,体),卦中巽为快递(因知快递是书)。震巽比和,又是随卦,快递与我相随,自然可以取到。震巽之间有一艮,所以排队。 原例: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康节先生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先生曰:“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占之:是为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乾、巽。    断之曰:详此卦,明晚当有女子折花,园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惊坠地,遂伤其股。女子但被伤,而不至于凶危也。 +“例如观梅恒卦,互兑、乾,兑为体,互见女子折花。若乾为体,互则老人折花矣。盖兑、乾皆克体,但取兑而不取乾,此体互用之分。” 此处借观梅恒卦来解释外应成卦,另外也涉及到了外应配卦的方式。 二雀争枝,争为震,枝为巽。上震下巽,即恒卦。此处枝是静物,对应女子折的花。二雀为动,对应的是折花的人。二雀成的卦是震,震互兑所以“兑为体,互见女子折花。” 体用动静:另类的取类比象,不过是运用动静来对应罢了,不再赘述 。 五、抽爻换象:去年在无名群里,是谁说的树叶落在肚子上,后来贪吃水果腹泻了?巽为树叶,在树上断了才能落下,故应其上爻断裂,为坎 落于腹部,必与人体有关,坎于人体为病,【又树叶之所以取巽是取其五行,故变化之坎也对应五行】,为水 【怎么取的类象,就怎么找对应】,这是同气相求例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不再赘述。 六、外应配卦:原例: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康节先生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先生曰:“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占之:是为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乾、巽。    断之曰:详此卦,明晚当有女子折花,园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惊坠地,遂伤其股。女子但被伤,而不至于凶危也。 就个人而言,外应配卦一般将外应和卦分别分出体用动静,然后互相匹配。 观梅占中,梅花树为静,二雀为动。 将动静配入卦中,兑对应梅花树,离艮对应两雀,前者守护(离),后者坠落(艮)。 【注】配卦的问题还在摸索,仅供参考。 末尾的小广告:欢迎加入玄梅阁,群号码:456810365(谢绝求侧) 未完待续:杂论尚在整理       这只是个神奇的小尾巴 请不要试图去研究我是怎么发出来的         ฏ๎๎๎๎๎๎๎๎๎ฏ哈๎ฏด้้้้้็็็็็้้้้้็็็็็้้้้้็็็้็็็ฏ๎็็็็็็oด้้้้้็็็็็้้้้้็็็็็้้้้้้้้็็็็็้้้้้็็็็็้้้้้้้้็็็็็้้้้้็็็็็้้้้้้้้็็ ้้้้้็็็็ ✎﹏₯㎕﹏﹏﹏﹏﹏﹏﹏﹏﹏﹏﹏﹏﹏﹏﹏﹏﹏ ☞
霍老的系辞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霍斐然 上篇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地即乾坤,乾为天盘,坤为地盘。以尊卑配天地,此“天地盘”是易学应用之基本模式,也是易学之根本学理,“法象莫大乎天地”、“与天地相似”的“天地盘”模式 ,是圣人“立成器以为天下利”的发明。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承前句“天尊地卑”以明“天地盘”上下尊卑即“贵贱”之位。也即是“圣人之大宝曰位”的重要定位问题。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天盘主动,地盘主静(视运动),“乾刚坤柔”,乾为天为刚为动,坤为地为静为柔,天恒动,地恒静,故曰“动静有常”,乾为刚故刚表天盘之性,坤为柔,故柔表地盘之性,动静刚柔,皆是阐述“天地盘”功能之情形。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此很明确,前文简要地讲述了“天地盘”的制定,此文接着阐述“天地盘”应用中的要点,判断吉凶的方法。“方以类聚”者,方,即是方法与方向。是判断吉凶的定点,即是指问什么事情看地盘什么宫位,一般所谓的“用神”位置。如问病看坎宫(指地盘位置。地盘称宫,天盘称卦。以下同此)。问考试为文看坤宫。问父看乾宫。问母看坤宫。问失盗看坎宫。问门向看艮宫。等等。这就是“方以类聚”之所指。“物以群分”则是指天盘所得为何卦?如得乾卦,即为君,为父,为玉,为圆,为马,坤为文,为众,为牛,为顺……。如得巽卦,即为风,为木,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等等。“天垂象,见吉凶”即是以地盘为问事之坐标,天盘卦为断吉凶之卦象。 如问病,看坎宫之上得何卦?若得震卦,震为足,为肝。若得兑卦,兑为口,为肺。若得艮卦,艮为手,为背,为鼻。至于病体吉凶,再用“刚柔相推”之法层层追索,定出吉凶,故曰“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在天盘之卦称象,象是动态的,天体运动从未停止过,确实没有固定的、不变的位置,因而“天盘”卦是没有固定的整体的模式,故曰在天成象。但地盘相反,永远不变,成为固定的九宫八卦模式 看什么看?我是萌哒哒的小以巴~(╯з╰)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发个霍斐然老师的文章 位象成卦法 霍斐然 古籍中周易预测事例记载不少,多不为人所相信。《左传》、《国语》中的筮例,多为研易者所趣读。其中有能理解的,也有不能理解的。如《左传》、《国语》中的“之八”、“皆八”就很难理解。前人尽管有其解说,总觉不通。又如《左传》成公十六年筮得复卦无动爻,即: “史曰吉。其遇复曰:南圆足蹙射其元王中阙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 此爻辞不见于周易,又无动爻,卦辞也不含卦象。“辞由象生”是易学的基本原理,也无由会通,实在是一例难题。若说是出于“别种筮书”,用不解而解之,仍然悬案难断。正因如此,特提出此例试作破译。揭象数又一“隐密”那就是“位象成卦法”。所谓“位象”就是本卦的“隐象”。六十四卦只有三十二对,互为位象成卦,对研究“序卦排列”颇有参考用途。易中常有“得位”、“失位”之说。即初三五爻为奇位,值阳爻为“得位”,值阴爻为“失位”;二四六爻为偶位,值阴爻为“得位”,值阳爻为“失位”。得位在其旁边另画一阳爻” ———”,失位则于其旁另画一阴爻“— —”,六爻如此画完,则成一个六爻卦体,谓之“位象成卦”。 今以复卦位象成卦法列图之如下: 复 卦    暌 卦 ▆ ▆    ▆▆▆ ▆ ▆    ▆ ▆ ▆ ▆    ▆▆▆ ▆ ▆    ▆ ▆ ▆ ▆    ▆▆▆ ▆▆▆    ▆▆▆ 复卦的位象是睽,睽的位象是复,这就是互为位象成卦。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大有之睽一例中,辞中有“大有之睽而复,亦其所也”之曰,睽而复之词,未尝不是“位象成卦”之证。位象成卦法原是在卦无动爻时启动用的。此大有变睽,睽不再变,故启用睽之位象而复而用之。前人不知是卦名,仅以一般字义解之,虽然不错,但未其所然之故。从上图观之,何以史曰吉呢?根据什么原理来下这一判断之词呢?是根据《易传》吉凶悔吝生于动之说。也就是说吉凶悔吝是由于人的行动所造成,人的行动不离阴阳。因此,用阴阳八卦之性情来表示人的行动,人的行动有往来进退以象阴阳,卦有阴阳升降构成阖辟往来。乾坎艮震为阳,诸阳皆升。外卦在上为天盘卦,内卦在地盘为地盘卦。所谓乾坤成列而易行乎其中也,即此(乾坤指天地盘而言)。明乎此,然后读《易传》“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确是吉则以情迁之原理了。什么是情?阴阳配合即有情。什么是伪?阴阳不相配合为伪。即阖辟往来四象于情伪相互错综之间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情况,各有十六大纲。这就是判断吉凶悔吝的原则,而不是用爻辰纳甲、五行生克。因而复卦是上坤下震组成,坤之性下降,震之性上升,相交合于中,而阴阳相配为有情,故断之曰吉,是一个向心之式。这就是知道史曰吉之原由了。一有全有,吉之具体内容与古辞皆在此卦象中。 互离为南,互坤为国,故曰南国。震为足,兑为毁折,合之成蹙象也,蹙者紧迫之象。睽为射,《易传》曰:“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为射之证。复为一元复始,“元王”之象。互坎为陷,居离为目之中,坤为中央,离为目,“中阙目”之象。 这样,启用位象成卦,恰到好处地全面落实了复卦占辞,是筮人据象撰辞,“辞由象生”的具体说明,又由此可知,此例并非出自“别种筮书”。 看什么看?我是萌哒哒的小以巴~(╯з╰)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