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维克多
快乐的维克多
关注数: 5
粉丝数: 6
发帖数: 1,756
关注贴吧数: 4
宋丽主演的《山里人家》全剧 感谢上传者,第一次看到这个全剧,谢谢分享!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6.com%2Fu47%2Fv_MTAwMjg4ODg0.html&urlrefer=33e4d3bbf4c806f33816fcc5dcac5d2c
19分40秒左右有孙庆军的演唱,真的是难得的评剧小生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6.com%2Fu24%2Fv_MTAwODI4NTY1.html&urlrefer=70eaa39963127fca6f999b43fea8930e
(转)锦州评剧团排演八部传统戏 我省惠民公益演出不断推出,继辽宁芭蕾舞团之后,锦州评剧团于5月21日启动公益演出。该团已为公益演出排演出八部传统戏:《秦香莲》、《三节烈》、《回杯记》、《李娃传》、《朱痕记》、《奇冤义胆》、《状元与乞丐》、《卖妙郎》。这些剧目均为经典保留剧目,其中大部分为珍贵的压箱老戏。
白派团《马昭仪》建组会5月16日召开 这是微博上的消息。白派团又要排信息了,这个就是京剧《楚宫恨》吧?
石家庄评剧院一团和石家庄青年团演出消息 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 5月16日《三娘教子》 5月17日《屠夫状元》 5月23日《绣鞋记》 5月24日《杜十娘》 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 6月13日《卖妙郎》 6月14日“综艺晚会” 6月20日“折子戏专场” 6月21日“评剧演唱会” 【演出地点:青少年宫会堂,时间:19:30】
大爱冯玉萍--杭州演出随想 2013年4月25日,冯玉萍携《我那呼兰河》剧组在杭州剧院进行演出。我把我看戏的一些随想记下来,和吧友们分享一下。
张俊玲的《李白进宫》选段 非常好听,第一次听张俊玲唱这个唱段,希望她能在公开场合多唱这段,这段唱腔非常流畅,适合传唱!
评剧《韩玉娘》的故事来自于明传奇《易鞋记》 从网上的介绍得知,京剧《生死恨》改编自明传奇《易鞋记》,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式,将原来的大团圆结局改为悲剧。在网上没有搜到《易鞋记》的简介,不知道哪里可以看到这个故事。 这个挺有意思的,假如评剧再有一个以大团圆结局的《韩玉娘》会是什么样子呢?要知道老百姓还是更喜欢团圆的结局的,像《谢瑶环》由京剧改成评剧,结局就进行了修改。我们看《朱痕记》,主人公的遭遇非常令人同情,但是大家还是喜欢她们的结局的。 《韩玉娘》如果改为大团圆结局,可以改为花派或新派或韩派演出,我想观众也是喜欢看的吧!
评剧电视剧《夕阳无限好》花淑兰 不经意间在网上发现了这个,转到我们评剧吧。
曾昭娟《赵锦棠》席棚片段 非常精彩,不愧为评剧领军人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M1MTAxMjMy.html&urlrefer=ae3223b7d2f18619db5d46d1ec189a6a
评剧《爱心小院》 这个戏好像是第一次发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you.cntv.cn%2Fv-155e8a2c-96ba-11e2-89a1-001e0bd5b3ca.html&urlrefer=2848b47cf5c93b82fc7a080c9c83c408
从微薄看:唱豫剧的赵岩可能真的去了中国评剧院 如题。
评剧界有两个宋丽吗?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知道的两个宋丽居然还都是评剧演员,一个是中国评剧院的一个是东北的。” 难道评剧界有两个宋丽?还是这位弄错了,东北的那个宋丽很多年前就调到中国评剧院了?
李红霞演出的评剧电视剧《案中案》 以前没听说过这个电视剧,这是宇扬评剧苑上传的一段,感谢上传者。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gju.cc%2FVideoDetail.aspx%3Fid%3D464&urlrefer=593648f4516a226132c6de034a9e3914
从微博看锦州评剧团要取消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ibo.com%2F2330108284%2FzmPwxmc9j&urlrefer=d83884a2fd31b436e5b07a4a6fca421e
从微薄看,北京的梅花奖两个名额一个是京剧,一个是话剧,没评剧 从微薄看,北京的梅花奖两个名额一个是京剧,一个是话剧,没评剧什么事。那孙路阳没有报名吗?北京的竞争太激烈了,评剧想出头很难了。
一位戏曲爱好者对中国评剧院2月15日演唱会的评剧 (转自中国评剧院网站) 感于2月15日的名家名段演唱会 作为一名评剧爱好者,首先非常感谢中国评剧院在2013年的春节期间,为广大的戏迷奉上了这么多的演出。在戏曲凋零不景气的时候,能够积极地组织并安排演出也实属不易。 我只观看了2月15日下午的演出,名家名段演唱会。 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对与不对望各位前辈指教。 说实在的演出的水平真是有待于提高.这可是有着辉煌荣誉和历史的中国评剧院的舞台呀.无论您宗的新派也好,白派也好或是其他什么派吧,您的嗓子是不是适合该派先放到一边,您既然宗该派了,您就要唱出该派的特点.再退一步,即使老艺术家都不在了人世,您也不能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吧.您就是学不好,模仿也不行的话,想按照自己的习惯唱也行,您总要把对该唱段的理解用真实情感唱出来吧,而不只是一味地亮嗓子,去博得一些所谓的掌声. 再有,有的演员嗓子因疲劳哑了不能多唱,为什么演出稍微多一些嗓子就疲劳,为什么没有听说哪位大师的嗓子,在演唱时嗓子会毗了,会哑.只能说平时练功太少.是不是天天练功不只有您自己知道,其实观众也知道. 咱们再说说,乐队的伴奏与演员的合作,可能事先没有合过,或是磨合不够.乐队伴奏不是有时出错就是伴奏时评剧的味道不足,劲头不够. 整个演出幸亏有谷文月,刘萍,李惟全等老演员不愧是宝刀不老的艺术家,非常认真地演唱.他们的演唱才是中国评剧院的高水平的代表.但是,他们也都上年纪了. 真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出来. 观看此演出观众们多是老年人,而且还有许多都是腿脚不方便的人.大家都是热爱评剧的忠实戏迷.大冷天,花大价钱赶来为热爱的评剧振兴尽一点微薄之力,所以,作为身为评剧人的所有演职人员应更加努力才行.好艺术终会有人喜欢的.如果不知努力的话,等到这些热爱评剧的人都不在了,就更没懂评剧了. 真心地希望评剧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希望在评剧人的努力下,能有更多的优秀艺术得到展现,因而有更多的人喜欢评剧.
转贴:天津评剧院三团艺术家易春英(人民网) 天津评剧院三团艺术家易春英:“农民有多少渴望,我就有多大价值”(转自人民网)
这个学唱白派的怎么唱得这么像呢 不知道是谁唱的,白派唱得可以以假乱真了。不会是原唱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17992233.5sing.com%2F&urlrefer=e6e84b36d82a0f92b176a5fddba6d508
拜托各电视台:以后不要把《凤还巢》里的“绿琴”打成“禄琴” 只差一字,意境查了千万里。“绿”这个字在传统戏中一般读成“路”吧,我记得黄梅戏《天仙配》中“绿水青山带笑颜”的“绿”也要唱成“路”的,否则唱起来就觉得别扭。 戏曲频道将这个字打错可能跟各个剧团提供的唱词有关,现在市面上的新凤霞的VCD音配像也是将这个词打错了,中国评剧院在这方面有些不严谨。
无意间发现的新派《蝶恋花》唱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FIFBQJ5lXg8%2F%3FresourceId%3D0_06_02_99%3Ffr%3D2%26referrer%3Dhttp%253A%252F%252Fwww.tudou.com%252Fhome%252F_71294729&urlrefer=5615ed83bd2e70532d4e7ef376296b29
12月25日(周二)晚7:20央视播出评剧《风起同仁堂》 这个戏在央视应该是首播吧?主演是刘慧欣?
央视在调查戏曲春晚,希望评剧迷踊跃一些 偶然发现央视在调查今年戏曲春晚的节目安排,评剧迷好像还不知道,希望大家多去留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ibo.com%2F2767344503%2FyFUhGtVea%231350050183156&urlrefer=975c9c3594de61fd88fb92e19ca84908
抢救一下我们的评剧音频资料吧! 吕剧贴吧上传了一些哈尔滨吕剧团的一些录音,但这些录音是一位原哈尔滨吕剧团的老演员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去翻录的。下面是吕剧贴吧的原话: “看来各位吕迷对哈尔滨市吕剧团评价很高啊,其实这些资料并不是我上传的,而是原哈尔滨市吕剧团的副团长于秉仁老师,于秉仁老师年近七旬,见证了哈尔滨市吕剧团由建立、兴盛到撤团的历史,于老师虽然早已离开吕剧舞台,但是却心系吕剧发展,特别是对哈尔滨市吕剧团情有独钟。这些珍贵的音频资料就是于老师托人去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翻录的,弥足珍贵,再次向于老师致敬!”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评剧,我们评剧在兴盛时期各个电台都录制了大量的评剧音频资料,这些音频资料现在已经没有了播出的平台,如果不能妥善保管的话,很可能就流失了,希望我们的评剧界能组织起来,抢救一下我们的这些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