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酒舍 武汉寒山居电脑
学挖掘机技术到寒山居技工学校
关注数: 982 粉丝数: 3,287 发帖数: 124,472 关注贴吧数: 17
A卡的反击,Radeon RX6800/6800XT抢先测试 2020年,对于AMD来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就在11月初,基于Zen 3构架的Ryzen 5000系列CPU在各项实测中均击败同级别intel 10系CPU,单核性能更是以碾压之势登上了性能王座,实现了苏妈当时在发布会上“最强游戏CPU”的承诺,终于,这次AMD的性能不止停留在PPT上,而是真真切切的来到了玩家们的面前。显卡方面,RDNA2王者归来,在上个月的发布会中,AMD一口气发布的3款高端显卡也是超越了玩家们的预期,其中6900XT出人意料的能超越价位,跨越级别的与老黄家的3090对位。6800和6800XT也是力克对手3070,点燃了无数AMD YES!!!粉丝们 心中沉寂已久的希望。 Zen 3 CPU的实力的我们已经实际验证过,的确配得上“最强游戏CPU”的称号。那么6000系列的性能究竟如何呢?我们也算是第一时间拿到了公版6800 和6800XT的实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见证王者的诞生。 外观: 手上拿到的是2块AMD 6000系列公版显卡,一块是6800一块是6800XT。手上拿到的是2块AMD 6000系列公版显卡,一块是6800一块是6800XT。外观上两张卡的区别并不是太大,并没有出现上一代5700XT和5700外观上的差别对待。 而且这代公版卡相较以往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散热模具了,在Radeon 7之后,AMD再一次放弃了祖传多年的涡轮风扇设计,转投了非公卡上常用的三风扇设计,至于散热能力是否有所改善,我们稍后就知道了。
AMD RX 6000系列显卡规格曝光 AMD会在10月29日零时发布RX 6000系列显卡,新显卡基于RDNA 2架构,也就是此前传言的Big Navi,说真的到目前为止AMD在Zen 3和RDNA 2上的保密都挺好的,基本没太多消息透露出来,也就是AMD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放出了RX 6000的照片,样子与此前的Radeon VII非常相似。根据目前放出的消息可知AMD新的Navi 21/22/23以及Navi 31的规格,包括CU单元数量,加速频率与功耗等,还有新APU的信息。 Navi 21拥有80组CU单元,是RX 5700 XT的两倍,比Vega 64、Radeon VII更多,目前还不知道RDNA 2每组CU包含多少个流处理器,如果还是64个的话就是5120个流处理器,有Navi 21A与Navi 21B两个变体,前者频率2050MHz,TDP 200W,后者频率2200MHz,TDP 238W,Navi 21B的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达到了22.5 TFLOP,而现在RTX 3080的浮点运算能力是29.8 TFLOP,这个GPU同时支持HBM 2与GDDR6显存,所以最终可能会划分多种型号。 Navi 22拥有40组CU单元,与RX 5700 XT的Navi 10一样,新的RX 6700显卡应该就会用这个GPU,显卡最大加速频率2500MHz,频率相当的高,TDP 170W,显存位宽192bit,配备16Gbps的GDDR6显存,显存带宽384GB/s。 Navi 23是入门级的GPU,有32组CU单元,看上去没比Navi 22少多少,但显存位宽只有128bit,所以最终性能和Navi 22应该差得有点远,目前不太清楚这款显卡的频率与功耗。 Navi 31则是一个RDNA 3的GPU,它和Navi 21一样拥有80组CU单元,其他的尚不清楚,因为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关于RDNA 3的消息。
700多能买到6核12线程的10代i5?附简单科普 Intel家的10代U已经发布一段时间了,通过网上铺天盖地的评测,相信大家已经对10代U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牙膏厂不愧是牙膏厂啊,i9变i7,i7变i5这套路玩儿的真是一个6啊。不过其实对我们玩家来说其实也是好事,毕竟用i5的价格能享受到前代i7的性能,还是非常香的嘛。 最近我们发现,现在咸鱼上有大量商家在出售10代i5的ES CPU,价格看上去很香,但是味道怎么样呢? 关于ES CPU很多新人玩家可能不太了解,所以这里就简单科普一下吧,ES就是Engineer Sample,即工程样品。其实简单说就是商家从不正当渠道从intel工厂或者测试机构直接弄来的CPU工程样品,因为intel当然是不允许ES CPU在市场上正常流通的。当然ES CPU还分为不显版的纯正ES和正显版的QS,不同批次步进上也有一些区别,这些我们就不展开讲了,毕竟我们这期不是专门科普ES的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我们直接来看本期的正题,刚刚从咸鱼收来的这颗U,这颗U的型号是QSRK,据卖家描述是i5 10500的ES版,6核12线程,默认主频3.0Ghz,最高睿频4.2Ghz,全核心睿频3.7Ghz,带UHD630核显。单从参数上来看这货跟10500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啊,跟10400比还差不多,不过我们姑且还是认为这是一颗10500的ES。在收到后找来了10500的正式版与这颗ES做了个简单的对比,从图上相信大家很难分辨谁是“李逵”谁是“李鬼”吧,没错,由于是刚刚发布的新U,所以这颗ES的成色非常好,无缺角,掉电容的现象,有意思的是两颗U背面的电容数量和布局也基本一致,除了顶盖上蚀刻的型号参数不同外,这颗ES跟正式版在外观上并无区别,看样子应该是同一条生产线上流片出来的,但是可能由于是早期工程样品,频率和功耗都比较保守。
十代i5-10400 i7-10700搭配B460主板内存怎么选 618越来越近了,相信很多玩家朋友也在想着升级一下手边的主机备战吃鸡和下半年的各种3A大作了吧。对于大多数不玩超频也不追求跑分,只追求稳定和玩游戏为主的朋友来说,B460主板搭配一片不带K的i5或者i7处理器应该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那么,既然选好了CPU和主板,现在问题来了,你究竟需要怎样的内存来搭配这套平台,才能既不损失性能又兼顾性价比呢?这一期的寒山居实验室就专门为选择了B系列主板的你解答一下内存方面的疑惑。 PS:注意,只看内存频率方面测试内容的朋友可以直接下拉跳到第三部分 ▶容量问题 内存的容量问题一直也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其实UP这里就摊牌说一个原则吧,不要永远抱着16G够用的想法,事实上不考虑性价比的情况下内存容量肯定是越大越好。这里相信很多朋友就要跳出来反对了“16G够用了,多了都是浪费”,“胡说,内存大了根本用不上”,“内存大了会影响CPU速度”等等很多不知道哪里来的观点就蹦出来了,UP就在这里就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吧: 1.Win10系统对于内存管理方面已经做的相当好了,对于大内存的支持和利用已经远远不是winXP时代系统可以比拟的了。 2.抛开很多专业程序不谈,现在很多大游戏的内存占用其实早已超乎你的想象,UP自己使用32G内存玩COD16单人模式内存占用已经超过20G。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各位自己回想一下自己在XP时代玩的游戏容量,是不是一般都在10G以内,一般的游戏普遍都是3-5G大。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游戏,动辄30G左右,50-60G大的游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更大的游戏容量意味着在游戏过程中有更多的内容可以缓存进内存以提升读取效率。当然这不是说小容量内存就不能玩大型游戏,而是说小容量内存必然要在缓存内容进行取舍或者要和硬盘内容进行更多交换,效率上来说肯定比不上大容量内存。 3.大容量内存可以解锁更多玩儿法和可行性,这个就不展开解释了。什么内存缓存盘,内存装系统也不是什么新奇事了是吧。 综上,还是劝各位,都2020年了,不要还总是抱着16G够用的思维来攒机,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肯定是容量为王的。
🛴8款入门级SATA固态SSD测评 Hello,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8款入门级SATA固态的一个简单测试。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要站出来说了,都2020年了我们还来测试这种老掉牙的固态啊,又想来坑新人了是不是? 关于这个我们一定要说明几点: 第一, 首先大家要搞明白一点,虽然现在NVME固态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选择,但是SATA3固态并没有淘汰。尤其是很多老旧主板、老旧笔记本用户只有SATA3接口,但是又没有升级平台的需求,所以SATA3固态是他们最简单的选择。 第二, 决定我们系统日常使用流畅程度的主要是SSD的4K性能而不是连续读写性能,但是这个价位的大部分固态的4K性能并不能跑满SATA3的带宽限制。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SATA3在日常使用中虽然不及NVME固态的极速体验,但是相比机械硬盘还是提升明显的。 第三, 随着闪存颗粒价格不断探底,SATA3固态凭借大容量,高性价比的特点成了越来越多玩家仓库盘的选择之一。 本次我们测试的固态中除了三星860 evo 250G和浦科特M8V 256G的两款标杆级产品,其余的6款固态都是200元左右的入门产品,西数绿盘SATA3 240G,威刚SP580 240G, 海康威视C260 256G,七彩虹SL500 256G, 影驰铁甲战将 240G,金士顿SA400 240G。这些入门级产品的主要用户群体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些还没有安装固态的老旧平台和笔记本玩家,或者预算非常有限的玩家一个选择上的参考。如果是预算充足并且平台支持Nvme M.2接口当然还是首选NVME固态。 本次测试的几款固态如下图:
买了B460主板的你,究竟需要怎样的内存 Hello,欢迎来到寒山居实验室,又到了我们的硬件科普小时间啦。 618越来越近了,相信很多玩家朋友也在想着升级一下手边的主机备战吃鸡和下半年的各种3A大作了吧。对于大多数不玩超频也不追求跑分,只追求稳定和玩游戏为主的朋友来说,B460主板搭配一片不带K的i5或者i7处理器应该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那么,既然选好了CPU和主板,现在问题来了,你究竟需要怎样的内存来搭配这套平台,才能既不损失性能又兼顾性价比呢?这一期的寒山居实验室就专门为选择了B系列主板的你解答一下内存方面的疑惑。 PS:注意,只看内存频率方面测试内容的朋友可以直接下拉跳到第三部分 容量问题 内存的容量问题一直也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其实UP这里就摊牌说一个原则吧,不要永远抱着16G够用的想法,事实上不考虑性价比的情况下内存容量肯定是越大越好。这里相信很多朋友就要跳出来反对了“16G够用了,多了都是浪费”,“胡说,内存大了根本用不上”,“内存大了会影响CPU速度”等等很多不知道哪里来的观点就蹦出来了,UP就在这里就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吧: 1.Win10系统对于内存管理方面已经做的相当好了,对于大内存的支持和利用已经远远不是winXP时代系统可以比拟的了。 2.抛开很多专业程序不谈,现在很多大游戏的内存占用其实早已超乎你的想象,UP自己使用32G内存玩COD16单人模式内存占用已经超过20G。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各位自己回想一下自己在XP时代玩的游戏容量,是不是一般都在10G以内,一般的游戏普遍都是3-5G大。再对比一下先在的游戏,动辄30G左右,50-60G大的游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更大的游戏容量意味着在游戏过程中有更多的内容可以缓存进内存以提升读取效率。当然这不是说小容量内存就不能玩大型游戏,而是说小容量内存必然要在缓存内容进行取舍或者要和硬盘内容进行更多交换,效率上来说肯定比不上大容量内存。 3.大容量内存可以解锁更多玩儿法和可行性,这个就不展开解释了。什么内存缓存盘,内存装系统也不是什么新奇事了是吧。 综上,UP还是劝各位,都2020年了,不要还总是抱着16G够用的思维来攒机,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肯定是容量为王的。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