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的小毅 失忆的小毅
在另一个空间里,我们还是我们吗??~~
关注数: 177 粉丝数: 112 发帖数: 3,760 关注贴吧数: 33
技术分析贴 --- 认真讲道理,《堡垒》可破《小球》! 其实破小球真的没有什么难度,我们的目标是狼2。且听我慢慢道来。 实事求是摆道理分析,首先,堡垒的卖座元素里:IP、舒淇、上海、科幻,这些因素都是浮云,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鹿先生的粉丝,目前不完全统计,鹿粉至少5千万,粉丝只需团结一心,分批分次攻占影院,首周先小破一个科幻片的周记录吧,2.5,3.5,3.2, 首周9.2亿,虽然这个数字未必惊天动地,但请务必记住,我们走粉丝口碑长线的。 周末时候,粉丝团可以开始准备2刷3刷的策略了,不要太集中,2刷可以适当的留在下周一或下周二,这个时候正好是冲击票房的第一个高峰回落期,此时粉丝可以开始2刷以推向第二个票房高峰,但切勿心急,粉丝可内部按对鹿先生的喜爱程度分成A组、B组和C组,A组率先于周一发起2刷攻势,B组、C组逐日随后,考虑到还有个位数左右的路人组可以顶下周四的票,故不用担心下周周中的冷场了,预计到下周五前,四天收入达到近10亿(2.7, 2.5, 2.3, 1.9),累计19亿,开启第二轮的票房高峰。 后一周主打渣渣辉的室内戏和龙爷爷的友情剧,都是延期之作,不足畏惧,在堡垒近乎疯狂的粉丝口碑下,这两新片合砍30%排片已是人道主义的极限水平了。剩下的30%由娜扎、烈火、使徒分摊,明显院线想把剩下的排片都给堡垒,但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片方会跟院线方协议,低调拿下40%排队,周末三天粉团ABC三组汇合直攻3刷,虽然还不至于逆袭首周,但至少能基本维持0跌幅:2.5, 3.4, 3, 上映10天喜收28亿。 进入第三周后,粉团组可以稍加休息,因为粉团组的逆天表现,堡垒已经引起了同行的关注,设想如果你班级有个神童加超人,你当然会以能跟他走得近为荣吧,所以这时海量的邻居粉会纷纷组团加入,吴粉啊、黄粉啊、还有些名字不太好叫、脸不太好记的生肉粉,共同推动堡垒第三周的票房,周五前的四天再收8亿,以36亿的姿态昂首对抗小素鸡。 说到素鸡,不得不说这套剧从素5开始在国内就没有不爆的道理,为什么?因为火爆刺激,肾上腺激昂。可是懂电影的朋友,不妨看看最近几年中国影市的变化,国人的观影素质在连年提高,以前随便来部喜剧都能忽悠到周冠月冠,现在看看去年到今年喜剧强如宁、黄、沈、徐的逆天组合也就堪堪过20亿,还是吃了春节的福利。更何况像小球、药神这类有点沉重的主旋律或现实题材的,能够完全靠着口碑一路逆袭翻天。说了这么多,我无非想表达一下,我们头上的好莱坞这座高山并非不可翻阅,超越他压榨他就在8月23日,毫无疑问粉丝口碑的强大能战胜甚至轻取徒有其表、丧之内涵的娱乐大片。预测第三周周末三天,堡垒手下7.5亿压倒小素鸡4亿,这样8月25日,堡垒已轻松拿下43.5亿。 8月底的那周,市场会有所收缩,堡垒低调再拿8亿(本日+周末),四周后,因为堡垒的现象级火爆,电影局主动要求片方延期一月,电影的局的好心也会收到回报,9月初是开学的周,粉丝团结合路人粉丝团再出发,9月初两周可以劲收8亿,由于10月是国庆档,这个即使堡垒再强势,也需要让位给主旋律了,做人要懂道理的。所以能不能破狼2 就看9月最后两周的表现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被低估和损害的《贡多拉》~~ 看之前就听很多朋友都说这本书有多么多么不堪和无聊,昨天一个下午看完,觉得不但不无聊,相反非常非常有趣,当然前提是你不能把它当做推理小说看。有一点小悬疑感的轻小说,似乎更适合本书的定位,没有推理,但无碍精彩。 故事开头的缆车部分直接切入正题,三三两两的几个人物登场后,情节立马加速飞驰起来,可能有相似经历的原因的,至少我看时候是完全代入男主角(后面证实只是男酱油)的心理,起伏、反转、稳住、再反转,短短十几页里,不停挑衅着读者的神经,我是看的手心都有点冒汗了。有意思的是结局又完全对照着开端玩了一次“喷饭式”的文艺反转!虽然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就教我们写文章要收尾呼应,一路走来,见识过不少文章(小说)在结尾时来上那么一句算是相应了开头、总结了尾声。但像这样成段成章的相互对应的,少!也许我见识少,但真心很精彩。 所谓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完美的结局又是成功的另一半,那本书就已经成功了,何况中间还有一段异常精彩的“劫婚”,其他段落虽然有小拖沓,但对于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又完全必不可少,特别是看到结局后。。 很推荐没看过的朋友看看,轻松一下,至少不用费着脑力去破案~~ PS:男女主角应该是东野桑小说活着的人里最悲催的两位了。。。
《动物世界》不哭,你已经赢得了一切!(鼓励贴) 这两天,吧里小动物的热度大幅降温,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另一部神作的上映。看过影片,觉得有点可惜,就票房而已,他原本可以更上一台阶,电影本身可以勉强跨入优质的行列,有瑕疵,但总体瑕不掩瑜,豆瓣的7.5基本就是他的真实水准,可惜的只是在这样水准的基调下,票房略显低调了。 当然,真的不需去埋怨《药神》,点映策略是全世界通用的,好莱坞很多影片,特别是每年11、12月的圣诞+奥斯卡季,大批口碑之作都会从点映开始,有点二轮三轮,甚至一个月点映,通过点映口碑和票房反馈来计算扩映的时间和范围。口碑之作的点映主为热度传播,至于抢票房只说,基本不成立也不用多想的,药神希望冲击的是20亿,点映力度再大,点映场也不过多拿1个亿,杯水车薪啊,何况一但点映出了点问题(比如口碑不及预期),那后面的正式上映就真的是灾难了,损失都不止1个亿了。讲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喜欢动物的朋友,只要怀抱初心,继续支持你所支持的,毕竟你已经赢得了一切: 因为,电影的品质已经得到的认可,很难相信一部大众都认为的流量电影可以拿到这样的高分,甚至众口一辞地点赞,我记得星爷徐爷的西游2都没有这样的赞誉。说明,你已经赢了! 因为,李易峰同学的进步,客观的说,李同学演技上还是有不少需要雕磨的地方,但是,但是,经过此片的洗礼,当小李同学再一次登上大荧幕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会视他为“演技有待提高的演员”,而不是“只有颜值的流量”。说明,你已经赢了! 因为,韩延导演继肿瘤君后再次得到的肯定!对不起冯导,但我必须说中国出一个有潜力的年轻导演的价值远远大于小刚导演再出一款佳作,因为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前进的方向。韩延、非行、李芳、程耳、苏伦、文牧野、忻钰坤,中国电影的未来就靠你们了。所以说明,你已经赢了! 因为,故事没有讲完,你还要继续,继续这个动物世界的故事,随着口碑的稳定,我相信再次回归时不会再有人以为是赵忠祥老师的纪录片了,票房上估计能成为小一号的《唐人街探案》式走势,最重要的是去着力去经营故事吧,在这次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不管怎么说,你还有二次登场、继续进步的机会与空间。所以,你已经赢了。 所以,你已经赢了一切!
只属于30+男人的神作---《黎明之街》(微剧透) 论坛里很少有对此书的反馈,连微评都寥寥,原以为这是东野桑的滑铁卢之作,没想到看完之后彻底沦陷(当然仅仅是思维和感受上的沦陷),震撼于他对于特定群体心理的一种渗入骨髓的透彻描绘,太精准了。 如果说每个少男心中都守护着一个“沈佳仪”的话,那每个已婚男子的内心一定会共存一个“渡部”。 故事编排上并没有太多的辗转反复,不剧透地总结一下也就是一段非常有共鸣的桃色奇遇记,但东野桑这次的目标却是从语境上字字射中我们这群已婚人士蠢蠢欲动的心,哈哈~~至少前大半部分始终在完美地执行并完善着使命,至于结局部分的峰回路转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这是东野圭吾的小说,而不是渡边淳一的。 此作应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群外人可以看做是一部警示小说:告诫你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不采白不采,采了必后悔。。。至于群内人看得却是一个细腻的心理过程,怀着这种独特的猎奇式的认同感,跟着渡部这个强烈符号化的个体人物去一步步探寻内心的自我,这也是我第二次看东野的小说觉得真相已经不是最重要了,感受主导着一切。(上一部是《秘密》,当然秘密只是源于文笔过于细腻,刻画过于真挚,只有代入感,没有认同感) 最神奇也是最喜欢的是当一切故事尘埃落定后,东野还特加了一段番外篇,算是从思想领域上起一下正面的教育意义吧~ 凌乱的表达的一通,没有主题,只有感受...
交流我所阅过的部分东野桑的大作---基本无剧透 《圣女的救济》:我承认我真的被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般"诡计震撼住了...但是解密的过程实在有点困,感觉节奏有点慢。 《恶意》:总觉得加贺系列大多走温情路线,唯有这本,彻彻底底地向黑暗一迈到底,当然诡计的运用很超然,野野口修也是个悲剧天才,尽管很邪恶。 《十一字杀人》:东野书里最没意思的一本,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书中提出一个人性的问题:救与酬。 《放学后》:好像很多人觉得这本书很幼稚,但我偏偏超喜欢这种轻小说风格的校园推理,可能因为我是男生,甚少接触这种文笔优美、风格清新作品的原因吧。诡计比较一般,但个人觉得就算抛去核心案件的部分,这依然是部不错的写给青春的情诗。 《时生》:去掉穿越的环节,就是一部硬派侦探小说,单线索一根筋,不过人物塑造上一点也不含糊,特别是时生他爹,非常鲜活的一个莽汉形象。结局虽然意料之中,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一下。 《杀人之门》:没什么人提起它吗?有点像另一种人生版的《信》,只是后者属于被动操纵的人生,行文吸引力很强,一直都被牵引着想去知道主人悲催命运的真相,同时也在盘算着男主何时会跨出这杀人之门。但缺点也很多,有点虎头蛇尾。可能写得比较早吧,有点文字掌控度上好像不是特别老练的说。最后还是有点收不回来的感觉。这好像是东野第一次写这种跨时巨大的人生小说。 《信》:很喜欢的一部,只是不明白这算推理小说吗?别说本格了,社会派推理都不算,完全就是一部社会伦理小说,因为先看杀人之门的缘故,故每次主人公的人生陷入低谷或绝境的时候,总会出戏,想这厮要去杀人了。 《变身》:没什么大影响,只是记得里面的爱情很纠结。 《分身》:看得时候蛮入味,两根线索平行发展,直到最后才交织。有推理,有阴谋,甚至有梦想,有励志,但看完后偏偏没有太多的回味。 《回廊亭杀人事件》:本人属于第一人称推理小说控,以“我”的视角出发的故事,只要不要太悲惨,基本上都能欣然享受。这个故事属于蛮传统的本格,只是结局有点小意外,算叙述性诡计吧?? 《秘密》:奇情小说,感情蛮细腻的,就是篇幅太长了。 《白夜行》:太经典了,不用说了! 《幻夜》:当作白夜行的续集来看,果然是一脉相承的风格,依然是男女搭档,干活不累的模式,只是这次只有彻底的心计与算计,没有光明,只有无尽的夜。话说,冬美和雪穗真是一个人吗?还有,绝望三部曲的最后一章什么时候写完啊,东野桑? 《湖边谋杀案》:很久前看的,过程记不太清楚了,只是关于这“特别的凶手“还是记得很清楚的,没什么诡计,只有人性的猜疑与掩饰。 《同级生》:最近刚看,没什么太大的印象,不如放学后。 《毕业雪月花事件》:少年加贺事件薄,前半段有点拖沓,后面节奏快了起来,结局处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友谊可以如此脆弱。至于那个雪月花的诡计,不得不说牛掰,这个属于你就算能想出个轮廓,也会懒得狂杀脑细胞继续想下去,太复杂了,连加贺都动用上草稿纸了。 《嫌疑犯X献身》:好像得了直木奖吧,承认诡计很牛逼,石神这个人物形象设计得也很无解,悬疑的设置到解开也一气呵成,只是这归根到底也只是部优秀的本格推理小说,要登上代表全文学制高点的直木奖,个人觉得还是秘密或信更够格。 《没有凶手的杀人夜》:短篇小说集,每个故事都不错,但不知道为什么改编成电视后收视率这么弱?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