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希巴尔德1 阿希巴尔德1
关注数: 209 粉丝数: 600 发帖数: 47,323 关注贴吧数: 191
【微考证】什么是艾尔塔色枪 (总觉得有人已经考证过了) 蓝猫系列里该名字出自星战第118集,在查询后在知网找到了2001年发布于《民防苑》2月刊的介绍文章(知网注册账号即可免费下载),内容如下: 《制人不致命的防暴新手枪》 一种可以制伏罪犯但不使其致死的新型手枪目前间世。 这种名叫“艾尔塔色”的枪击中人体后可以使人无法动弹,但不会致命。它是通过喷射可以让人丧失战斗力的电流使任何一个危险人物出现持续5-7分钟的强烈痉挛,而这几分钟就足以将他制伏。 这种非致命性武器正在法国的7个空军连队使用,而且欧洲国家已经使用这种武器对付恐怖分子。 这种枪最适宜在飞机上防暴。因为飞机在飞行中,其机身犹如一个巨大的充气薄膜。机身只要有一个洞,肯定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这种新式武器避免了这种危险,因此,可以在机舱里使用。这种武器利用的是制导激光,它可以电流的形式在5米的范围内喷射出功率在5.9-15W的一束电光。 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一个压缩空气简喷射出两个电位势探空仪,数根极细的电线把这两个探空仪与手枪连在一起。由于这两个探空仪的喷射速度极快,可达每小时160公里,这样就使侵犯者没有任何可以逃脱的机会。这两个探空仪可以穿透两三层衣服及深入皮下几毫米,对人的神经系统起作用。 这两个探空仪传送的是5万伏300微安的电流,其功率相当于15W。 这种新式武器的电流特点与家用电流的特点完全不同。它的电脉冲不需要由大功率的电流来传输,因为哪怕是极微弱的电流,人体的神经系统对它也是敏感的。此外,这种武器在使用时的功率与对人体有潜在危险的电流功率相比是极其微弱的,这就是为什么不会使人致命的原因。 (全文完,作者祁加春) 星战里的说法与该文章大致相同,包括“喷射电流”“法国7个连队使用”等都能对得上,因此认为星战这一集的科普内容至少与该文章的参考源相同,两者描述的都是同一种武器。 从文章第五段的描述可以看出,艾尔塔色枪并不是直接喷出电流,而是通过连接“探空仪”的电线传输电流。这与泰瑟枪的原理非常相似,而泰瑟枪的开发公司在1994年推出过一款叫“Air TASER Model 34000”的泰瑟枪,“艾尔塔色枪”一词可能是“Air TASER(空气泰瑟枪)”的错误翻译。 另外经查,游戏《虹吸战士》中有一种名为“Air TASER”的武器,但该作发布于1999年,晚于现实中“Air TASER Model 34000”的发布时间,因此《虹吸战士》中的“Air TASER”可能只是与星战中的“艾尔塔色枪”有相同来源,而非星战把游戏里的武器误做现实武器。 由上述考证可知,文章中“喷射电流”为作者的误解,在谷歌上简单搜索之后也未发现“装备法国空军连队”的出处,而《虹吸战士》中的“air taser”枪与现实中的泰瑟枪一样都是通过“带电飞镖”制服敌人而非直接喷射电流,游戏设定中同样没有“装备法国空军连队”的内容。因此个人推测,蓝猫星战中的“艾尔塔色枪”内容应该来自于民防苑2001年2月这篇文章。因此有相同的误解、信息来源不明的“装备情况”,以及相同的名字。
【微考证】什么是艾尔塔色枪 (总觉得有人已经考证过了) 蓝猫系列里该名字出自星战第118集,在查询后在知网找到了2001年发布于《民防苑》2月刊的介绍文章(知网注册账号即可免费下载),内容如下: 《制人不致命的防暴新手枪》 一种可以制伏罪犯但不使其致死的新型手枪目前间世。 这种名叫“艾尔塔色”的枪击中人体后可以使人无法动弹,但不会致命。它是通过喷射可以让人丧失战斗力的电流使任何一个危险人物出现持续5-7分钟的强烈痉挛,而这几分钟就足以将他制伏。 这种非致命性武器正在法国的7个空军连队使用,而且欧洲国家已经使用这种武器对付恐怖分子。 这种枪最适宜在飞机上防暴。因为飞机在飞行中,其机身犹如一个巨大的充气薄膜。机身只要有一个洞,肯定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这种新式武器避免了这种危险,因此,可以在机舱里使用。这种武器利用的是制导激光,它可以电流的形式在5米的范围内喷射出功率在5.9-15W的一束电光。 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一个压缩空气简喷射出两个电位势探空仪,数根极细的电线把这两个探空仪与手枪连在一起。由于这两个探空仪的喷射速度极快,可达每小时160公里,这样就使侵犯者没有任何可以逃脱的机会。这两个探空仪可以穿透两三层衣服及深入皮下几毫米,对人的神经系统起作用。 这两个探空仪传送的是5万伏300微安的电流,其功率相当于15W。 这种新式武器的电流特点与家用电流的特点完全不同。它的电脉冲不需要由大功率的电流来传输,因为哪怕是极微弱的电流,人体的神经系统对它也是敏感的。此外,这种武器在使用时的功率与对人体有潜在危险的电流功率相比是极其微弱的,这就是为什么不会使人致命的原因。 (全文完,作者祁加春) 星战里的说法与该文章大致相同,包括“喷射电流”“法国7个连队使用”等都能对得上,因此认为星战这一集的科普内容至少与该文章的参考源相同,两者描述的都是同一种武器。 从文章第五段的描述可以看出,艾尔塔色枪并不是直接喷出电流,而是通过连接“探空仪”的电线传输电流。这与泰瑟枪的原理非常相似,而泰瑟枪的开发公司在1994年推出过一款叫“Air TASER Model 34000”的泰瑟枪,“艾尔塔色枪”一词可能是“Air TASER(空气泰瑟枪)”的错误翻译。 另外经查,游戏《虹吸战士》中有一种名为“Air TASER”的武器,但该作发布于1999年,晚于现实中“Air TASER Model 34000”的发布时间,因此《虹吸战士》中的“Air TASER”可能只是与星战中的“艾尔塔色枪”有相同来源,而非星战把游戏里的武器误做现实武器。 由上述考证可知,文章中“喷射电流”为作者的误解,在谷歌上简单搜索之后也未发现“装备法国空军连队”的出处,而《虹吸战士》中的“air taser”枪与现实中的泰瑟枪一样都是通过“带电飞镖”制服敌人而非直接喷射电流,游戏设定中同样没有“装备法国空军连队”的内容。因此个人推测,蓝猫星战中的“艾尔塔色枪”内容应该来自于民防苑2001年2月这篇文章。因此有相同的误解、信息来源不明的“装备情况”,以及相同的名字。
【微考证】什么是艾尔塔色枪 (总觉得有人已经考证过了) 蓝猫系列里该名字出自星战第118集,在查询后在知网找到了2001年发布于《民防苑》2月刊的介绍文章(知网注册账号即可免费下载),内容如下: 《制人不致命的防暴新手枪》 一种可以制伏罪犯但不使其致死的新型手枪目前间世。 这种名叫“艾尔塔色”的枪击中人体后可以使人无法动弹,但不会致命。它是通过喷射可以让人丧失战斗力的电流使任何一个危险人物出现持续5-7分钟的强烈痉挛,而这几分钟就足以将他制伏。 这种非致命性武器正在法国的7个空军连队使用,而且欧洲国家已经使用这种武器对付恐怖分子。 这种枪最适宜在飞机上防暴。因为飞机在飞行中,其机身犹如一个巨大的充气薄膜。机身只要有一个洞,肯定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这种新式武器避免了这种危险,因此,可以在机舱里使用。这种武器利用的是制导激光,它可以电流的形式在5米的范围内喷射出功率在5.9-15W的一束电光。 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一个压缩空气简喷射出两个电位势探空仪,数根极细的电线把这两个探空仪与手枪连在一起。由于这两个探空仪的喷射速度极快,可达每小时160公里,这样就使侵犯者没有任何可以逃脱的机会。这两个探空仪可以穿透两三层衣服及深入皮下几毫米,对人的神经系统起作用。 这两个探空仪传送的是5万伏300微安的电流,其功率相当于15W。 这种新式武器的电流特点与家用电流的特点完全不同。它的电脉冲不需要由大功率的电流来传输,因为哪怕是极微弱的电流,人体的神经系统对它也是敏感的。此外,这种武器在使用时的功率与对人体有潜在危险的电流功率相比是极其微弱的,这就是为什么不会使人致命的原因。 (全文完,作者祁加春) 星战里的说法与该文章大致相同,包括“喷射电流”“法国7个连队使用”等都能对得上,因此认为星战这一集的科普内容至少与该文章的参考源相同,两者描述的都是同一种武器。 从文章第五段的描述可以看出,艾尔塔色枪并不是直接喷出电流,而是通过连接“探空仪”的电线传输电流。这与泰瑟枪的原理非常相似,而泰瑟枪的开发公司在1994年推出过一款叫“Air TASER Model 34000”的泰瑟枪,“艾尔塔色枪”一词可能是“Air TASER(空气泰瑟枪)”的错误翻译。 另外经查,游戏《虹吸战士》中有一种名为“Air TASER”的武器,但该作发布于1999年,晚于现实中“Air TASER Model 34000”的发布时间,因此《虹吸战士》中的“Air TASER”可能只是与星战中的“艾尔塔色枪”有相同来源,而非星战把游戏里的武器误做现实武器。 由上述考证可知,文章中“喷射电流”为作者的误解,在谷歌上简单搜索之后也未发现“装备法国空军连队”的出处,而《虹吸战士》中的“air taser”枪与现实中的泰瑟枪一样都是通过“带电飞镖”制服敌人而非直接喷射电流,游戏设定中同样没有“装备法国空军连队”的内容。因此个人推测,蓝猫星战中的“艾尔塔色枪”内容应该来自于民防苑2001年2月这篇文章。因此有相同的误解、信息来源不明的“装备情况”,以及相同的名字。
《宇宙职业选手》读后碎碎念 这作鼓姑且能看到番茄的一些提升,以往那堆“一个道理”式的废话大幅减少,哪怕后期跟火箭一样赶的剧情里这毛病也没有复发。飞剑问道和沧元图没白写(虽然还是在小白文笔范围内)。女主角戏份增加和配角支线增加我认为是进步。 个人怀疑大结局里写许景明的“本来生活”才是番茄原本预计的大纲(至少是一部分),平心而论那段剧情确实比本篇看起来要好一些,像是人物有更多的挣扎、更符合番茄在完结感言里的“本来预计写蓝星、人类联盟内部的斗争”的说法,不过这种“惨”法也确实不像番茄给主角的一贯配置,所以只是个人的一点瞎猜。 说回“挣扎”,这也是我觉得这书最大的问题:主角缺少根本上的危机感。虚拟世界(蓝星)篇没有任何实质性危机甚至是表面上的危机,几个异世界(本质虚拟世界)都是死了就死了花点钱就可以重来,就这样番茄都舍不得让主角在里面死一死;真正可能存在死亡风险的要等到和外族交战的部分才有。 说道外族,《宇》里的外族几乎没什么描写,细致程度甚至不如《吞噬星空》里妖族这种大拼盘。 主角被污染这段算是个人在全书里相对比较喜欢部分,倒不是他写的真有多好,而是主角“走极端”的心境最后得到了自我否定这种处理我觉得比《吞噬星空》所谓的“坚定”要高明,当然主角走心界一脉后这段的影响自然是和番茄其他作品一样抹掉了。另外世界观再一次烂尾真是可喜可贺。 总的来说,只看其中的设定,《宇》像是番茄后期数部作品的大拼盘(虚拟宇宙来自《吞噬星空》,永恒境之上的设定基本来自《沧元图》,肉体永恒后心灵会腐朽类似《雪鹰领主》,几百个分身在《飞剑问道》里就有),而且番茄的笔力也明显跟不上了(水了一章的篇幅结果番茄上一次更新时说“要好好构思”,也不知道他构思了个什么),虽然我前面夸他有提升,但大毛病(老大多久,主角捡破烂发财,低境界和高境界看不出大区别,写前面丢后面,etc)其实还是没改。
[驱动者相关设定] 为了规避版权问题所以将该设定重写,删去与蓝猫龙骑团系列有关的名词。 本设定遵守CC3.0“署名-非商业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原则,换句话说,这设定想拿去写文随便,只要不商用,并且注明“本作品使用了一君‘驱动者’相关设定”即可。 —————————————— 基本设定: 1.驱动者是通过“驱动挂饰”发动的特殊战斗系统,驱动后通常以铠甲或盔甲的形式存在; 1.1.驱动挂饰虽然名为挂饰,但存在形式多样,唯一的共同点是外观类似玉石造物的饰品; 1.2.驱动后的状态通常被称为“战龙形态”,原因与首个开发出的驱动挂饰有关; 1.3.驱动者发动系统时的口号为“驱动”; 1.4.口号当然可以不喊; 2.驱动挂饰具有三种基本属性:情绪、元素、生物; 2.1.情绪为驱动力; 2.1.1.驱动者通过情绪发动驱动挂饰,驱动挂饰也会将自己的情绪属性反映到驱动者身上; 2.1.2.强设定情况下,缺少驱动情绪会导致无法发动驱动挂饰,如缺乏自信就无法发动驱动力为自信的驱动挂饰,弱设定下可以无视; 2.1.3.战龙形态下缺乏驱动力情绪不会解除战龙形态,但会影响实力; 2.2.元素为驱动挂饰与战龙形态的基本“能力” 2.2.1.“元素”的概念请自由定义,说得通即可,例如将“知识”作为一种元素也未尝不可; 2.2.2.“战龙形态”因为其具有的元素而会拥有具体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局限于常见的放电发火,也可以是“令对方产生稍微烦躁程度的电流”这种极为具体的能力; 2.2.3.个人推荐,可以先设定好能力再套元素,当然这个只是个人意见,重要的是自由创作,而不是被设定束手束脚; 2.3.生物为战龙形态的外形基础,并提供了可能存在的武器; 2.3.1.多种生物混合的“嵌合兽”自然也可以; 2.3.2.重点是借“生物”的点子创作自己的“战龙形态”; 进阶设定 3.1.驱动者的体质会随着驱动挂饰而改变,但具有极限,不会令驱动者变成夸张的超人或完全的非人类: 3.1.1.不过因为手镯以外的原因变成非人类还是有可能的(笑); 3.1.2.这一条完全可以不遵守,毕竟隔壁假面骑士那边的平成骑士到最后也没几个是正常人类了(笑); 参考设定 4.原理不做设定,其实就是我写不出来啦,硬说的话大概是“情绪驱动”和“变身战士”? 4.1.欢迎唯心设定; 5.存在五个作为“原型”的驱动挂饰,外形均为手镯,名字分别为黄龙、玄武、青龙、朱雀、白虎。因为第一个驱动挂饰是黄龙手镯,所以驱动者驱动后的形态被称为“战龙形态”; 5.1.驱动挂饰的仿制品或量产型未必弱于原型手镯; 蝇王手镯的相关设定 6.1.蝇王手镯为一种驱动挂饰,形态固定为手镯; 6.2.蝇王手镯均由恶性负面情绪驱动; 6.2.1.蝇王手镯会逐渐改变驱动者的外形,这一过程必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伤害程度由手镯刺穿腕部到骨骼碎裂不等; 6.2.2.蝇王手镯会逐渐诱导驱动者放大驱动情绪与外形改变; 6.2.3.蝇王手镯最终会将驱动者改造成“最终形态”,并反过来驱动驱动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