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asdfghjkl1 666asdfghjkl1
关注数: 10 粉丝数: 86 发帖数: 15,224 关注贴吧数: 4
行走在悬崖峭壁上的蜘蛛人:景区清道夫 一根绳子系在腰间,在悬崖峭壁陡坡忙上忙下。在他们身后,就是万丈深渊——这不是电影《蜘蛛侠》的场景,也不是攀岩爱好者新的挑战项目,而是一名清道夫每天的工作。在重庆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龙缸景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悬崖峭壁之间,在悬崖上边捡瓶子、拾塑料袋。他们是悬崖垃圾的终结者,腰间的安全绳是他们生命唯一的保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蜘蛛人。游客们走在设在悬崖峭壁的栈道上 “绳子还往下放点,就快踩到崖壁了。”近日,在云阳龙缸景区的牵手栈道下,传来谭杨兴的呼喊声,他正从栈道护栏外悬空坠下去捡拾景区的垃圾。43岁的谭杨兴当蜘蛛人已有半年。他告诉记者,蜘蛛人作业需要两个人搭档,一个人在上面照看,一个人到崖面作业。清道夫们扛着绳子准备开始工作 穿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后,他们先将绳子绑在栈道的护栏上,打个死结,其中一人穿好护具,将安全绳系在腰间安全带上,双手抓着绳子,顺着绳子慢慢向下坠。由于悬崖高低不平,他们在下坠过程中经常悬空。“蜘蛛人”绑好绳索准备开始工作 “最多要下坠50多米,相当于10多层楼房。”谭杨兴说,这样让人咋舌的高度,工作必须胆大心细。景区里环卫工很多,但和他们一样爬悬崖捡垃圾的只有6个人。“蜘蛛人”准备翻下护栏绑好绳索,“蜘蛛人”在工友的帮助下滑下悬崖清道夫在悬崖峭壁的树丛中捡拾垃圾“蜘蛛人”把垃圾放到栈道上的垃圾箱内“蜘蛛人”行走在玻璃栈道上“蜘蛛人”们干完一阶段的工作后,补水休息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ancha.cn%2Fsociety%2F2015_05_18_319952.shtml&urlrefer=dd8f7f77b155d0bf67d65559f194fed2
加州通过SCA5法案限制亚裔生入学比例 中新网2月19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综合报道,美国华人欢庆新年之际,西裔民主党籍加州参议员(State Senator)贺南德兹(Ed Hrnandz)提出一项提案却给欢乐中的亚裔们浇了一盆冷水:该议员嫌加州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的亚裔学生太多了,要求限制亚裔入学,提高西裔和非裔在加大系统中的入学比率。此提案已在当地时间1月30日在参议院(State Senator)投票,27票赞成,9票反对通过。下一步即将提到州众议会投票。 此提案如果在州众议会(State Assembly)获得通过,将於今年11月公投,决定是否恢复在加大校园中实行所谓的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限制亚裔招生,多招西裔和非裔。 该法案一提出,立即在华人圈引发轩然大波。一直以来,亚裔学生以成绩优秀著称,因此常常必须以高出白人、西裔和非裔许多的分数才能获得常青藤大学的青睐。甚至是大学里有这样的状况,明明亚裔学生成绩更加优秀,但录取比例却远远低于犹太人。但现在这个法案一旦实行,将令亚裔学生更难获得理想大学的垂青。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的数据,美国精英大学亚裔学生的数量1993年为20%左右,此后不升反降。而全国大学本科学生的组成比例,1984年亚裔为4%,24年后,终于增长至6%。但在此期间,拉丁裔和非裔却增长至15%。同样,亚裔的SAT成绩必须比黑人高出450分(满分1600分)才能录取。而同样的成绩下,非裔被医学院录取的机会是亚裔的三倍。据报道,一些亚裔甚至白人,为了避免申请大学被“平权”,很多人故意将姓改为西裔和非裔。 据报道,伯克利加大的亚裔学生已经高达近50%,非裔和拉定义学生的比例在下降。但根据调查,与此同时,加大系统的非裔学生的按时毕业率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准,非裔学生的中途辍学率迅速下降,自信心和成绩也迅速提高。而在实行平权行动的学校,虽然确实保住了非裔和拉丁裔学生的入学比例,但中途辍学率是白人学生的两倍,法学院非裔学生考不上律师资格的学生数量是白人的四倍。 目前,对该法案的反对声浪正在华人网站上发酵。抗议者认为如果华人再不发声,或将令该法案在其他学校推广开来,令亚裔学生处境更加艰难。加州抗议者号召华人以 纳税人的身份写信给代表选区的加州众议员,去他们的网站给他们写Email,请他们反对 SCA5。 有网友评论:“一直以来,很多海外华人对事情的第一反应常是:此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等别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就晚了....”还有网友评论道“早干嘛去了,上名校的那些华裔儿童,毕业了你们认为自己是华裔增强华裔声势了么?拼命培养孩子上名校的父母,你们教育孩子学好中文为自己族裔自豪了么?现在正在抗争的愤怒的小朋友家长们,你们在花成千上万给孩子学钢琴的同时订阅中文杂志了么?你们为了华裔的族裔存在感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了么?”也有网友对此次反对声浪不太乐观,认为加州华人不够团结,很难形成反对声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inance.ifeng.com%2Fa%2F20140219%2F11692583_0.shtml&urlrefer=63876afb555b40d2a340f33040fb212d
美国快餐巨头赛百味被曝面包含橡胶鞋底成分 据《新快报》2月10日报道,美国快餐业巨头赛百味就因面包含有偶氮二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陷入了食品安全危机。该成分通常拿来作为橡胶鞋底和瑜伽垫的原料。对于这一事件,赛百味中国通过官方网站回应称,中国区的面包中不存在上述成分。 全球连锁快餐赛百味(Subway)已于美国时间2月6日自主宣布,停止将偶氮二甲酰胺用于面包。 偶氮二甲酰胺通常拿来作为橡胶鞋底和瑜伽垫的原料。它具有氧化和漂白的效果,添加在面粉中作为增筋剂,加强面筋的弹性与韧性。赛百味遭网友“恶搞” 据了解,目前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及美国FDA均将其列为合法食品添加物。但欧盟与澳大利亚禁止使用这项化学物质,因为该物质可能会引致呼吸性疾病和过敏。而根据FDA的规定,如果每公斤面包偶氮二甲酰胺含量不超过45毫克,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对于这一事件,赛百味中国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中国区的面包中不存在上述成分。虽然该添加剂的使用已获得美国政府部门的批准,美国赛百味餐厅仍已经开始去除面包中的偶氮二甲酰胺。并出示了两家供应商的声明,其中供应商mission称,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面包都没有采用上述这种物质。 台湾“卫福部食药署副署长”姜郁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台湾当局已经采取行动,中国台湾Subway过去未有添加偶氮二甲酰胺过量的纪录,这次美国厂商自主停用,会要求中国台湾Subway提交报告。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颜宗海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动物实验曾发现偶氮二甲酰胺的代谢物氨基(SEM)有致癌疑虑,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已禁用,就算是合法食品添加,气管较敏感的民众,食用过量可能会出现气喘、过敏等反应。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发微博表示:“我国对偶氮二甲酰胺的限量为0.045g/kg。该物质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包括台湾)都是允许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尽管欧盟、新加坡、澳洲、日本等国禁用,并不意味着其合法使用有安全问题。所以不必担心。” 她还表示,虽然面包烘焙温度和时间都远远高于馒头,少量文献报道偶氮二甲酰胺本身没有致癌性,但其在高温分解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氨基脲。总体看来,馒头无疑是更值得推崇的中国传统食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ancha.cn%2FScience%2F2014_02_10_204777.shtml&urlrefer=4e734fa70804d7f9c01c9f01d2ea8649
外籍女子上海机场扇中国6岁男孩耳光 因被行李车碰到 2月6日,新浪网友@im_爱兮 发微博称,上海浦东机场有一个老外扇了一个中国六岁男孩耳光。该微博发布后,立即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愤慨。2月7日,新民网记者从警方获悉,机场公安经调查审理,对故意殴打他人的外籍女子处以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据网友@im_爱兮 介绍,事情的起因是小男孩推了一下老外的车,于是老外扇了小男孩一个耳光,事后,老外希望给钱了事。在网友公布的照片上,记者看到,打人的老外神情漠然,小男孩脸上则明显能看到被打过的红色印记。对于这种行为,不少网友表示愤慨,表示希望这两个老外离开中国。有网友表示,一定要严惩打人者。 2月7日,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机场 发布消息称,2月6日12时许,一男童(6岁,随家人乘机)在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托运行李提取大厅处推着手推行李车玩耍,不慎碰到在旁边等待领取行李的中年外籍女子。该女子随即抽打了男童一记耳光。机场公安经调查审理,对故意殴打他人的外籍女子处以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男童脸颊被扇红扇耳光的外籍女子 网友热议 -->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ancha.cn%2FFaZhi%2F2014_02_07_204213.shtml&urlrefer=4c58318886142f3fa5cd56f3c629a51d
意大利法院认定60岁男子和11岁女孩存在恋爱关系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12月26日报道,意大利最高法院作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决定,完全取消对一名60岁老人涉嫌调戏未成年少女的指控。法官宣布,60岁的社会工作者彼得·宁柏迪和11岁的女孩之间存在真挚感情。 这个“爱情故事”始于两年前,当时宁柏迪义不容辞地收留了一名来自不幸家庭的女孩。同年夏天,这对恋人就在这个老人郊外的房子里同床共枕,当时这名女孩只有9岁。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意大利法律,发生性关系的年龄最早为14岁,如果其中一个人有另外的监护人,那么他发生性关系的法定年龄最早为16岁。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最高法院没有介入,那么这五年中这个“老骗子”应该去坐牢。但是最高法院判定他的行为不是犯罪,他们之间存在真挚的感情——爱情,法官宣告恋童癖嫌疑人无罪。在听完彼得·宁柏迪与他所监护的女孩子的10小时对话录音后,法官作出这个判决。在他们的交谈中,这个深陷爱情的男人强烈劝说女孩不要跟他发生亲密关系,并承认他很担心,害怕女孩会因为他而怀孕。但是,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很激动。 生活网站新闻报道说,60岁的彼得·宁柏迪在法庭上表现的很不自然,他不敢直视女孩的母亲。在法庭上,当该男子说出他想和他心爱的女孩将爱情进行到底,直到他死去的时候,他的脸变得很红。 当地媒体称,上诉法院判决是最终决定,不再做任何修改。米兰贴吧上有人评论说,我们习惯了最高法院的奇怪决定,但该判决已经超出了人的理解与感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ancha.cn%2Feurope%2F2013_12_30_196375.shtml&urlrefer=39c61e5b221f5a784f55466aa9529b91
美日高价进口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不仅吃还做药 昨天读报,看到甘肃省张掖市委书记接受记者专访,谈为什么张掖市趟进转基因“雷区”。为了国家粮食安全,具体地说,是为了国家粮食种子的安全。陈克恭书记说:正如袁隆平先生讲的,“关键时期,一粒小小的种子就可以绊倒一个大国”。种子是粮食之母,而张掖是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占全国玉米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它出问题就不是一颗种子出问题了,而是全国粮食都会出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对种业的安全问题,张掖较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更有责任。作为市委书记,我只能做到停下来、慢一点,采取兜底措施,没想到却进了雷区。 今年10月,张掖市委市政府提出“关于建立农产品安全大市的意见”,其中有关严格禁止任何企业或个人在张掖从事繁育、销售、使用转基因种子的经营活动的内容,受到全国广泛关注。这两天,具体实施办法将在网上公布,估计又将引起新一轮对转基因粮食安全问题的讨论。 转基因粮食到底安全不安全呢? 不从事转基因粮食研究的人,说不安全是拿不出科学根据的。然而,从事转基因粮食研究的人如果只说是安全的,又丝毫不说出存在什么问题,本身就是不够科学的。我目前阶段对转基因粮食的认识,还停留在转基因粮食最大的问题或许就是没有人能说出有什么问题。不管是从事转基因粮食研究的人因为能力不足没有发现问题,还是发现问题有意向公众隐瞒,什么事情只说好而不说问题,公众就有必要保持警惕,不能够百分之百相信。这也许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前几天,央视二频道做一期有关转基因食品争议的报道,记者让我也说几句话。一位大连的老年观众看到后,给我打来电话,并随后发来短信,告诉我一个故事。她在信中说,当年很喜欢一个生产E黄酮的工厂,那是一个豆油生产厂的附属企业,厂子的环境和生产线都很好,当时满院子里堆的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她想收购这个工厂,请人搞生产试验,结果只产出一点点,连预计产量的一成都没达到。后来企业告诉她,要用东北的非转基因大豆来生产才能有生产线上的设计产量。用上东北的土大豆来试验,那套生产线产出的E黄酮量很高,才知道美国转基因大豆含的E黄酮数量太低。我们又跟哈尔滨一些生产E黄酮的企业联系,他们也证实了,确实得用我国自己的东北没转基因的老大豆来生产,才能保证产量。我们去落实生产原料才知道,要提前一年定购。少量的散豆不能保证生产需要。因此,当时就没有买那个厂。美国日本英国一些国家从我国大量高价进口的是非转基因大豆,他们不光是人吃,还作为医药原料。我们出口一斤非转基因大豆,能买回3至4斤美国转基因大豆。那些年,他们还以低价买饲料豆粕的名义,把我们的非转基因大豆粕买回去,提取大豆E黄酮。豆粕提取的E黄酮,其中含抗心血管疾病染料木苷、大豆苷占80%。用大豆胚芽提取抗癌的大豆E黄酮,里面含黄豆黄苷、大豆苷占80%。外边卖的是两种混合的。我们当年生产工艺是提取大豆E黄酮,其中含有天然维生素E。现在生产E黄酮的企业,有单独提取大豆天然维生素的,是用非转基因大豆。 这个故事起码告诉我们,转基因粮食不单存在是否安全问题,还有一个营养问题。仅仅告诉国人转基因大豆吃了安全,却把国内有营养的非转基因大豆都卖给外国人吃,那也是不行的。 qianhuaweb.com/content/2013-12/18/content_4492227.htm
观察者网一周图说:PISA用什么题考“上海学霸”? 近日,OECD发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结果,65个国家和地区中,共有大约51万名学生参加测试,他们代表了2800万15岁的在校生。上海学生再次登上“世界第一”。 题目“超简单”、做题“很享受”,这是上海学生对PISA的评价。OCED去年的测评重点是数学素养,阅读理解和科学能力次之。结果显示,上海学生数学平均分高达613分,比第二名新加坡高40分,更是比OECD的平均分高出119分。这相当于3年的学习。也就是说,上海学生的数学能力领先世界3年! 上海此次参加PISA测试的是来自155所学校的6374名学生,他们是严格依照OECD测试标准,按照全市全部约 9万名15岁在校生在不同类型学校中分布比例随机抽样被选中的。 在惊叹上海学霸的同时,读者可能会问,2012年的PISA都考了些啥?这些让美欧学生头痛、却被上海学生视为“小菜一碟”的数学题都什么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目看看。 数学题目分六个级别,1级最简单,6级最难。观察者网从PISA官方网站选取了6道作为样题的英文原题,并翻译成中文,按照从1级到6级的顺序列到下边,答案在图说最后列出,附上该等级各国学生正确率。感兴趣的话您可以亲自试试,或者邀请您的亲朋好友或者让您的孩子“享受享受”。那我们就开始吧!翻页查看图解对PISA报告的深度分析:PISA数学测试,难坏了其他国家的学生。OECD在12月3日发布了洋洋洒洒长达2000多页的报告,分析各个地区的成绩状况。根据报告, 数学成绩的好坏跟人均GDP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而此前我们常说的 “男孩比女孩更擅长数学”也在PISA的报告中得到了印证。此外, 教师的薪酬占该国GDP的比例和该国人均GDP越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越好,不过上海是个明显的例外。 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报告的结论。流行的观点是,中国中学生只会做题和死记硬背,成绩好是必然的,但他们不懂创新。国内某教育专家甚至认为,“在PISA测试中拿到高分,本来就不该是中国教育体制值得骄傲的地方,相反,这恰反映了它的缺陷所在。”遗憾的是,这样的论调虽然没有什么数据或调查报告支撑,持同样观点的却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一些教育部的官员。 OECD教育指标与分析部主管、PISA负责人Andreas Schleicher对此持不同看法。他指出,很多人批评上海学生死记硬背,但上海学生表现最出色的地方恰恰不是重复课本,而是将他们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在新的环境中。Schleicher说,只有2%的美国学生能创造性地将高等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但上海的这一比例是30%。翻页查看PISA数学成绩地图以及学生成绩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ancha.cn%2FGuanChaZheWang%2F2013_12_06_190965_3.shtml&urlrefer=5f1f6c087d28bdcd6f7b3e3ca2e4c016
老外遭讹诈罗生门:央视调查称老外违规行驶撞倒大妈 今天上午,网上有一则外国小伙扶起中年大妈却被讹诈的新闻,引起不少网友关注。中午的时候,现场视频流出,视频中外籍小伙用流利中文大爆粗口。事件似乎变成一起“罗生门”。央视也关注到了这一事件。据其调查,外籍小伙属于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车,违规行驶撞到一名中年女子。双方当事人随后去医院检查,发现无大碍后,在民警调解下,外籍小伙主动给了中年女子1800元。 本来这起事件只是一起普通交通事故,但因为有媒体以“老外扶大妈被讹1800元”为题进行炒作,成为一天热闻。 据悉,北京警方已经暂扣外籍小伙的摩托车,将进一步处置其交通违法行为。现场照片 以下为央视报道: 今天网上一则新闻说,12月2日上午10点半,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路和左家庄路路口,一名外籍男子骑电动车(实为摩托车——编者注)经过的时候,一名女子突然摔倒,到医院检查,并无受伤。外籍小伙支付了1800块钱。这件事情真的像网上描述的那样吗?我们的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记者先通过网上照片的提供者,CFP视觉中国网站联络到了当时目击此事的摄影师李学仕。据他说,他当时是偶然路过,并拍摄了这组照片。 这名摄影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碰没碰,我当时也没看到,据中年妇女说是碰到了,老外也说可能是轻微碰到了她。也去检查了,没什么事,而且她拿到这个钱之后,也是挺满意就走了。” 记者:你当时是跟着他们去了煤炭总医院是吗? 摄影师:没有去,我当时有别的事。后来我留了这个(外籍小伙)的电话。 随后记者来到中年女子就医的煤炭总医院进一步核实。经过当日当班的急诊科主任张涛仔细回忆,并翻阅当日资料,确定接诊过这样一位病人。张涛说:“我们查了一下,昨天中午十一点半,我们确实接诊了一位中年女性。来医院检查了一下,也拍了相关部位的X射线,没有发现严重的创伤,也没有发现骨折。” 那么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附近一家小卖店的店主给记者提供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外籍小伙用流利中文爆粗口,这位中年女子则是大声回应着,两人随后还发生了一点肢体接触。 今天下午,央视记者在煤炭总医院采访到了事件当中的李女士。当记者在煤炭总医院见到李女士时,她正在取自己的诊断说明书,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李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李女士:“正好就是红灯车都停了,我就从斑马线绿灯往家走。他是从那边过来,他是逆行的,一个大弯就奔我过来了,就他一个车,因为红灯车全停了嘛。他就过来一下就给我撞倒。” 李女士说,她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保护现场。但是外籍男子和与他同骑一辆车的女性却把摩托车和她拉到了路边。 “他俩就拖我,把我往路边拖。我说你别动别动,给我打电话报警。我在路边之后,我这不就坐起来了吗。那个老外先过来,他俩就推这个车就要走。我就过去扑他这个车,我就不让他走。我说你们干什么给我撞成这样,你们就要走呢?想跑啊?那老外就骂人,骂得可难听了。又撞我,又骂我。你说你是不是。‘呀,对不起’这本身是做人的道理,‘对不起,你撞得严重不,需要上医院不?’他反而没有,他俩特凶。那女的也过来骂我,‘你都能起来呢,你也没事了,走吧,你干啥呢,你要讹人啊?’我说我讹你什么?我要报警。” 李女士回忆,当时自己已经气得晕厥过去。是路人叫的120急救车。醒来后自己已经在煤炭总医院,经医院X光片检查,并没有显示骨折,但小腿和脚踝处,有多处软组织挫伤。在两名交警的调解下,外籍小伙儿主动给了李女士1800元。 李女士:“他主动给的钱,我不是差钱的人。我又不是吃不上饭了。我做了一辈子生意。” 对于此事,记者试图通过该事件图片的拍摄者联系外籍男子,但这名外籍男子目前没有给出更多回应。 现场照片拍摄者李学仕:“他(外籍男子)给我打过电话,说是这事,他也不说是冤枉吧,反正是弄太大了,朋友老板都知道他这个事儿了,他现在不想弄这个事儿了。” 另外来自警方的消息,昨天的10点40分左右,北京市公安局的110服务台接到这一事件的报警,接报之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开展工作,经过现场调查以及调取监控录像,初步查明外籍男子没有驾驶证,所驾驶的摩托车也没有牌照,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女子撞倒。从监控画面中可以清楚看到,确实是明显的交通违法。警方已经依法暂扣了摩托车,将依法处置交通违法行为。 视频这里--〉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ancha.cn%2Fsociety%2F2013_12_03_190165.shtml&urlrefer=e88851f87b2d488fa3c9efa235b51cd7
报告称2013年中国人将买走全球近半奢侈品 证券时报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tcn.com&urlrefer=4ede7be55cce9324047cc3607d6ee67b)11月15日讯 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14日在上海发布《中国奢侈品报告》称,2013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1020亿美元,而当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170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中国也是全球奢侈品市场无可争议的最大客户。   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研显示,虽然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面临着诸多压力,但全年增长率预计仍可达11%,在这当中,中国无疑贡献良多。中国奢侈品市场分为本土消费与境外消费两大块,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本土消费将达280亿美元,预计增幅为3%;境外消费则进一步增强,将达740亿美元,二者相加,中国人2013年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1020亿美元,约合6000多亿元人民币。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财苑)周婷博士表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容量在扩大,但增速却在放缓。   研究发现,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兴消费力的增长和新市场、新店面的增加,即使是在各大奢侈品集团控制开店数量的情况下,2013年奢侈品牌平均店铺增长率仍将达到9%,这些新开店面吸引到奢侈品原产地消费,进一步拉高奢侈品在欧美地区的消费。   这一现象在中国显得尤为突出。2012年,中国人在欧美地区实现的奢侈品消费约占消费总量的40%;而到了2013年,在大陆以外地区实现的奢侈品消费却高达80%,由于受境外旅游、境内外差价存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日益严重。   研究还发现,奢侈品牌的大众化和时尚化大有加强的趋势。随着消费者的逐步成长,以及商业社会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奢侈品的溢价空间进一步降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意为此买单,“重视性价比”成为奢侈品牌必须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纵观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一大可喜的现象就是一些中国品牌开始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和竞争能力,并且出现了很多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更多地参股和收购国外奢侈品牌的事例。   此外,9月底挂牌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也被视为国际奢侈品牌进军中国的良机。周婷认为,上海自贸区为奢侈品的前端供应链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但对“免税”行业来说却非“良性讯号”,由此带来的奢侈品价格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令“免税”行业变成“夕阳产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inance.qq.com%2Fa%2F20131115%2F009190.htm&urlrefer=0de03db0bb55e3c1c1812888d54f903e
英财政大臣力挺华为 “为了华为而来”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率团访华,英国《每日邮报》16日称,奥斯本的陪同人员包括英国网络电子游戏企业、伦敦技术城等机构的总裁,这显然是想让英中双方的同行“对口接触”。值得注意的是,奥斯本还远赴位于中国南方的深圳,探访总部设在那里的中国华为通讯设备公司。奥斯本透露了一个华为今后5年在英国投资12亿英镑的庞大计划,作为这一计划前期的一部分内容,华为准备出资1.25亿英镑在英国建立新的研发中心。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16日,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会见到访华为深圳总部的奥斯本。奥斯本参观了华为研发实验室,并主持了访华的英国高科技公司会议。记者获悉,奥斯本在与任正非正式会见时表示,华为是电信基础设施的重要提供者,在5G上的研究领先,双方未来合作有广阔的空间。奥斯本说,华为是一家伟大的电信公司,任正非是少数世界商业领袖之一,感谢华为一直以来对英国的支持。此次访华专程选择来深圳的目的是为了来华为。为什么来华为?我就是想告诉世界,告诉英国我本人是支持华为的。奥斯本还说,我希望让世界和英国的百姓知道,中国现在是一个新的中国,不再是以往认知的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中国有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英国与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合作是共赢的。西方的观点是惧怕中国,但英国认为抓住机会与中国合作更为重要。 《每日邮报》称,奥斯本还强调说,华为在英国的投资将会进一步为英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他曾在今年6月驳斥中国投资会影响到英国安全的论调,指出再怎么强调中国投资都不为过。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华为在美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但在英国却另当别论。华为目前已在英国的伊普斯威奇设立一个研发办公室,雇有80多名工程师,新的研发中心设立后,华为在英国的研发工程岗位将在2017年增至300个。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很少有人认为英国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首选伙伴,因为中国现在正在把触角伸向非洲,同时正在不断增加对经济困难的欧洲大陆的投资。而事实上,中国的优秀企业正在成为英国争取前来投资的对象。(本报驻英国特派记者黄培昭本报特约记者陈林)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hongguowangshi.com%2Finfo.aspx%3Fid%3D33622%26typeid%3D15&urlrefer=876930f9d01243d5411114f57e9840d3
英媒:美国一手制造中国崛起 完全有能力毁掉它 (转) 英国《金融时报》10月10日文章,原题:美国的经济衰退危及中国崛起 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制造的。就中国快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言,除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奋发图强外,美国设计和创建的开放国际经济体系亦功不可没。如今北京确实有理由感到担心。既然美国能够制造出来,也有能力去打破它。 华盛顿的财政对峙僵局已引发中国作出严厉表态,中国希望华盛顿履行其全球义务。此类言辞背后是深切的忧虑。最令北京迫切担心的是,华盛顿久拖不决的僵局或将导致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并使市场处于失控状态。如果世界储备货币的东道国无力(或不再)按时支付其账单,全球金融体制还有什么未来?令北京烦恼的第二个问题,则是美元持续走弱正使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债不断贬值。重大威胁来自美国政策的第三维:美国从担当具有广泛基础的多边规则的担保国,转向更倾向于与其盟国成立“小集团”。华盛顿正慢慢地退出其在二战后创立的自由秩序。这种秩序曾使西欧从废墟中崛起,确保美国的霸权并巩固应对苏联威胁的西方同盟。如今在战后形成的经济协议正在破裂。美国未曾料到的是新兴大国(尤其是中国)也普遍受益于美国主导的体系。这会危及中国中长期经济前景的结构性转变。 在其他大国崛起影响下,美国利益与其提供的全球公共商品之间的关系已变得错综复杂。如今中国似乎注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壮大一个或将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并非美战后游戏策略的一部分。因此,美国正将战后的多边主义置换为与“志同道合”国家间的特惠贸易和投资协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泰利斯表示,这意味着为支持华盛顿更容易确定其利益的双边和地区性协定,美国将逐渐使广泛的贸易协定“靠边站”。 北京应该为此担心。无论华盛顿目前的“恶作剧”在短期内产生何种破坏作用,中国的持续繁荣毕竟都取决于能够进入公平的国际赛场。缺乏美国的坚定支持,多边秩序将进一步陷入破损失修状态,而全球化也将会分崩离析。作为自由秩序的最大受益方,中国将成为全球化寿终正寝的最大输家。(作者菲利普·史蒂芬斯,王会聪译) ltaaa.com/bbs/thread-243752-1-1.html
小学全班42个学生50个干部 称尊重学生表现欲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一个班42个小学生,却有50个班干部,除了大家熟悉的班长、组长、课代表,还有关长、门长、领读员……洪山区楚才小学五(3)班班主任老师程菊娥笑称人人都是班干部。一个班级这么多班干部,会不会导致孩子们产生“官本位”意识?班干部们具体都干些什么?记者日前进行了探访。 班干部都是责任岗位 下午放学,等同学们差不多都走了,楚才小学五(3)班王松霞便去关窗户、关灯、关饮水机和电子白板。“我是班级的关长,所有跟‘关’相关的活儿我都包了。”她笑着说。 该班学生谢若婷告诉记者,除了常规的班干部岗位外,班主任还单独设计了一些岗位,班级42人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个组都有大组长、各学科课代表等,不少学生身兼数职。 除了楚才小学外,武珞路小学、珞狮路小学等学校,今年也出现“全民班干部”的情况,“柜子小护士”“领读小百灵”“电机小子”……各种班干部的“官衔”也千奇百怪。 “这些班干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干部’,叫管理员更合适,是一种责任岗位,是为同学和班级服务的。”楚才小学校长李楚雄解释说。 旨在尊重学生表现欲 “全民班干部”会不会导致孩子们产生“官本位”意识?程菊娥老师认为不会:“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学生的表现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参与班级管理,都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这些班干部没有权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将被更换或者撤掉。 一位老师坦言,小学生的表现欲望都很强烈,班干部职位有限时,为了竞争还出现过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买零食来“贿赂”同学投票给自己。班级人人都有班干部岗位,是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 据悉,楚才小学90%以上的学生是“流动花朵”,此举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legal.people.com.cn/n/2013/1014/c42510-23188887.html
瑞典“共产主义”村 年轻人城里打工回村存钱 咖啡馆是村里人们最喜欢聚集的场所之一丝湖村银行原董事长尤纳斯在银行前讲述银行的历史。 【环球时报驻瑞典特派记者 李玫忆 刘仲华】丝湖村,瑞典北部韦斯特努兰德省一个普通村庄,这里浓浓的互助共享氛围和高度和谐的生活构筑了现实中的“共产主义村”: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村办银行,吸引着落户他乡的游子开户存款;一间充满乡土气息的咖啡馆,居民们每周轮流经营,收入统一放到村财政;一座古老的木屋博物馆,收纳展示着村人捐赠的旧物件,向来客述说宁静小村庄的历史。这个小村庄仿佛北欧高福利社会的一个细胞,折射着互助共享的理念。 村办银行有捐赠传统 和其他小城镇一样,这里的年轻人也喜欢到首都斯德哥尔摩等大城市谋求发展,但不同的是他们很多人都把在外面赚的钱存到村办银行。现在常住人口只有400多的丝湖村,银行里的活跃账户却有2000多,一部分属于那些在外发展的丝湖村人。伍尔夫出生在丝湖村,后来上大学离开家乡,长住斯德哥尔摩。但他每年都要回600多公里外的家乡好几次,除了那里有他的夏季别墅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钱都存在丝湖村办银行里。曾经称他是“古董”的外乡妻子在他的影响下,也把钱存在了这家村办银行里。 尤纳斯·索德林德是伍尔夫的舅舅,曾多年担任丝湖村银行董事长。1899年他的祖父成立了这家银行,成立时的宗旨是贷款给那些诚实的需要钱的农民。银行的第一笔启动资金2000瑞典克朗,是由当地一个富人赞助的,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资产。捐赠善款由此成了这家小银行储户的传统。银行相当长一段时间都由索德林德家族里的人掌管,但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出名了或者富有了,都会或多或少给银行一些捐赠。瑞典上个世纪60年代最著名的滑雪运动员迈勒塔就把自己的奖牌捐给了家乡的银行。 尤纳斯说,村办银行投资以稳健为原则,运营成本低。近半投资用来购买瑞典国债,不会有大的投资亏空,可以给储户较高利息,良性循环,吸引更多存款。现在该银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25%,而瑞典大银行的存款利率约为1%。 伍尔夫把钱存在这里就是因为信任。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爆发席卷全国的金融危机,各大银行纷纷亏损,倒闭,只有丝湖村银行保持稳定,因为本地化银行更了解当地市场和需求,让客户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增添了他们的信赖。丝湖村银行也因为良好的业绩,曾被瑞典媒体大幅报道。 村史博物馆大家办 如果说村银行还有一些商业气息的话,村史博物馆则是地地道道的“共产主义”财产。在丝湖村南部有一片最早的村落遗址,有老教堂、老风车磨坊,还有一栋保存良好的300多平方米的木制祖屋,村史博物馆就设在祖屋里。博物馆里陈列着古旧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到床铺、炊具、纺车、服装、古乐器,小到眼镜、玩具、羽毛笔等应有尽有,展示了六七百年前丝湖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其中有一件外表看上去和现在的上下铺差不多的木质床,在村史博物馆副馆长让·伍尔夫·约恩松的一系列抽拉推转动作之后,像变戏法一样,转眼间就成了可睡大小共10人的床位。这些神奇的东西在小小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它们都来自村里各家的捐赠。直到现在,还有人不断把家里的一些古旧物件送来,约恩松会定期带着一些人把它们整理、陈列出来。有人来参观,只要给约恩松打个电话,他就会过来把门打开。这里也是村里人们最喜欢聚集的场所之一。 咖啡馆轮流经营 博物馆隔壁的咖啡馆总是“生意兴隆”。咖啡馆也属于公共财产,由各家轮流经营,每个人既是主人,也是客人。轮值的村民自备咖啡和自己烘烤的茶点售卖,其他的人没事都会来捧场,一杯咖啡20克朗,一块蛋糕15克朗,所得收益全部入账村公共基金。很像是大家都把左兜里的钱拿出来放到盘子里转一圈后再放回右兜,但这份兜转中却溢满了和谐,在浓浓的历史氛围中品着现代感十足的咖啡,你会领悟到丝湖村的独特魅力。 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10/4432514.html
BBC暗访中国豪华国际酒店卖淫活动 (转) 卖淫在中国是违法的,但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发现的证据显示,一些知名西方豪华酒店的中国连锁店中却存在有组织的卖淫活动。震惊了我和我的小伙伴。 欧洲最古老的豪华酒店集团凯宾斯基饭店在中国的连锁店就存在这种卖淫活动。 在中国东海岸的青岛凯宾斯基饭店,当你沿着水疗中心的指示牌走到饭店的地下室时,那里并没有多少奢侈之处,只有一间小屋,里面值班的男子问道:“你需要一次性服务,还是想要她们陪夜?”他们是独立经营的,因为他不能提供官方的饭店发票。一名卖淫女说,她今年20岁,一天接三个客人,被允许保留40%的嫖资。中国有四百万到六百万性工作者,分布在各地的美发厅、按摩院和KTV酒吧。卖淫业已经渗透到中国的一些饭店宾馆内一点也不令人惊奇,并且皮条客和妓女在多大程度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渗透到了国际酒店业。酒店业光线靓丽的外表下,居然也藏污纳垢,甚至有些酒店还出台规定,在它的所有连锁酒店里“卖淫是被严厉禁止的”,而由第三方独立经营的生意也有遵守这一政策的“和约义务”。所谓的水疗馆,休闲吧,仅仅是卖淫活动披上亮闪闪的外衣而已,做真当生意的会有多少个?甚至在一些酒店小广告上标明着价钱。我们自诩GDP已经全球第二 我们称民众都有公正选择的权利 我们的博士数量世界第一 我们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 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但如此龌蹉有损国人形象的事情还是在一天天发生着有人提倡色情行业合法化,为生活在底层那些遭受百般无奈的人一点合法的生存空间?为什么不让世人认清那些穿梭于红灯区西装革履人模狗样却冠冕堂皇的伪君子? 对此小猫持保留态度,期待各位大神的独到见解。。。春哥帅气美图一张结尾... 有10多名卖淫女。 dzh.mop.com/t/73l8l5I2c91227FS
哈佛开“中国古典伦理和政治理论”课向中国古代先贤学习 学生... 哈佛开“中国古典伦理和政治理论”课向中国古代先贤学习 学生选课爆棚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9日说,哈佛大学开设的“中国古典伦理和政治理论”课程在学生中颇受欢迎。这门课的“广告标语”是“向一些两千年前生活在大洋彼岸封建社会的智者学习将改变你的一生”。这样的承诺可能是吸引哈佛学生纷纷选课的原因。英国《泰晤士报》网站说,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在逝世近2500年后,其学说传播到了美国最负盛名的哈佛大学的讲堂。一门名为“中国古典伦理和政治理论”的课程在哈佛颇受欢迎,学生可以在这门课程中学到两千年前深奥的哲学。 本学期,这门课程吸引了700多名本科生,在注册人数上仅次于“经济学原理”和“计算机科学入门”两门课程。 专家称,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国对古代东方思想的兴趣日益浓厚。《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周报》称,“随着中国软、硬实力迅速增强,中国哲学在美国学术界的影响也在增强”。 不过,吸引哈佛学生的似乎是一个大胆的承诺:向一些两千年前生活在大洋彼岸封建社会的智者学习将改变你的一生。 教授这门课程的迈克尔·J·皮特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学生“感到自己被推上一条通向特别明确的职业目标的特别清晰的道路”。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和庄子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不相同。但皮特教授说,两者都会同意:在18岁时就决定要在华尔街挣到几百万美元是不明智的。皮特教授最近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指出,有这样规划的常青藤名校学生“并没有给予那些真正激励和启迪他们的日常事务足够的关注,他们能从这些日常事务中获得真正充实和精彩的人生”。 《泰晤士报》称,中国似乎乐于推动美国对中国历史的新兴趣。目前,许多美国院校开设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资助的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育和研究中心。 guancha.cn/america/2013_10_11_177759.shtml
德国乒坛面临“排华”困扰 有观众称拒绝为华裔鼓掌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10月8日报道,德国女子乒乓球队7日晚上刚刚赢得了15年来的首个欧锦赛团体赛冠军。德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托马斯·魏克特不仅高兴,也陷入了沉思,因为德国观众们纷纷表示,将“不为华裔鼓掌”。魏克特说:“想到上面的话(观众们说“我们不为华裔鼓掌”),我就感到紧张。”德国女队时隔15年再夺欧洲团体冠军,而队内占多数的华裔队员立下汗马功劳。黄色的皮肤,白人的奖杯。 报道指出,加入德国国籍的华裔运动员在乒乓球界并不少见。在本届欧锦赛上,女选手中几乎10%的人是华裔。德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华裔选手最多,有4个人,首次占多数。韩颖和单晓娜以3比1战胜罗马尼亚选手,确保了德国队夺冠。另外两名华裔选手是吴佳多和孙祯琦,连德国女队教练施婕也来自中国。 报道认为,相关负责人必须为运动员的出身辩护。韩颖等人都是合法的德国人,她们已经满足了在德国合法居留满8年的要求。魏克特说:“如果禁止她们参加比赛,那也必须剥夺她们的选举权。” 尽管如此,许多观众认为,如果最成功的运动员不是来自中国,那么欧锦赛将会更有吸引力,德国乒乓球协会体育总监迪尔克·席梅尔普芬尼希这样解释看台上潜藏的仇外心理。 但无论如何,未来的欧洲乒坛将变得更加中国化。有关方面计划在欧洲建立一个让所有国家球员共同训练的基地。德国乒乓球联盟希望获得更多诀窍,例如在训练方法方面。魏克特说:“从基地中我们可能会比中国人受益更多。” 报道指出,与此相反的是,蒂莫·波尔这样的德国运动员在中国很受欢迎。在2013年6月的中国公开赛中,这位德国男子乒乓球头号选手和中国的马龙搭档赢得了男子双打冠军。看台上没有人因为他出生在德国黑森州而不想给他鼓掌。 德国《焦点》周刊网站10月8日报道指出,德国女子乒乓球队等了15年终于再度登上欧锦赛冠军领奖台。魏克特本想大肆庆祝一番,却不得不着手解决恶劣的种族主义丑闻。由于在2012年2月上任的主教练施婕重新组合的女队中,华裔选手韩颖和单晓娜在决赛中出战,因此赛前网络论坛中就出现了批评的声音。 魏克特对这些种族主义言论感到失望并予以驳斥:“相关讨论是不公正的。这些作为德国公民的女球手享受所有权利和义务。她们也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两名出色的球手韩颖和单晓娜已经在德国生活超过10年。魏克特说:“参赛名单不取决于长相,而是竞技水平。谁水平高,谁就能代表我们出战。” 首次将4名华裔选手召入欧锦赛阵容的施婕表示:“我只看重成绩,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华裔选手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guancha.cn/sports/2013_10_10_177466.shtml
英国主妇三年偷上千名牌手袋终就逮 英国一名家庭妇女三年内入店行窃,成功偷走905个名贵的女包,零售价值达50万英镑,被认为是全国“头号手袋大盗”。法庭获知,兰德偷窃的名牌女包零售价相当于50万英镑,成本约13万英镑。 48岁的简·兰德(Jayne Rand)家住Swindon,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在2009-2012年间,在全国各地高档购物中心内寻觅猎物,看中的即“顺”走,日进一包,从未失手。 被她慧眼识中的品牌包括普拉达(Prada)、古奇(Gucci)、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奥(Dior)、Mulberry和巴宝莉(Burberry)。 最后,盛宴收场,兰德在南威尔士一个购物中心作案时被商场保安当场察觉,束手就擒。 当时,除了手里的赃物,警察还在她车里找到另外两只当天稍早时偷来的名牌手袋。 作案手法 纽波特刑事法庭(Newport Crown Court)获知,兰德的作案手法很简单。她每次都不带手袋,空手前往高档购物中心,在商场相中目标后便把包上的防盗牌除下,然后背在肩上或挎在胳膊上,神态自若地离去。 她把偷来的许多手袋以较低的价格卖掉,三年获利8万英磅。 兰德在法庭上认罪,获有条件假释。 法庭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宣布判决。 《每日电讯报》报道说,她的丈夫和两名成年子女对她的偷包活动一无所知。 她的街坊邻居们则对这位平日里“安静、体面”的家庭主妇成了刑事罪犯表示震惊。 法官表示有可能判兰德入狱。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bc.co.uk%2Fukchina%2Fsimp%2Fuk_life%2F2013%2F10%2F131001_life_handbag_thief.shtml&urlrefer=e97e734b0253b9234fe3a3bbaae5f6ff
报告称美国仅43%高中生通过大学资格考试 据美国中文网9月26日报道,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发表报告说,2013年全美只有43%的高中生通过大学入门资格考试SAT,过去五年来这一比例实际上没有变化。美国专家担心现在的高中生毕业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根据设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另一大学入门考试机构ACT八月发表的年度报告表明,2013年美国只有26%的高中毕业生在英语、阅读、数学和科学四门课程考试中都能达到大学入学标准。尽管它超过2012年的25%,比五年前的23%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ACT主管惠特莫(Jon Whitmore)认为,那一比例仍然太低。他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必须树立雄心勃勃的目标,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两大考试机构的报告都听起来很熟悉,美国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平均成绩较差,尽管黑人和拉美裔参加SAT考试者成绩有所提高。 2012年秋季被任命为SAT总裁的科尔曼(David Coleman)说:“这些长期没有变化的数字要求我们采取行动。”美国大学委员会的报告称,美国正在全球市场上艰难竞争,美国数百万技术职位空缺难以填补,要让美国学生准备好上大学和就业,尤其重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du.sina.com.cn%2Fa%2F2013-09-29%2F0920233775.shtml&urlrefer=594de509f05c730803147e0f109bf92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