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兮moxi 墨兮moxi
关注数: 12 粉丝数: 29 发帖数: 830 关注贴吧数: 23
【冬至】癸巳年冬至汉服活动 海峡都市报报道 身着汉唐衣 抄写“消寒歌” 漳州琉璃汉服社成员昨天用传统方式过了一个特别的冬至漳州市琉璃汉服社成员,身着汉服,抄写“九九消寒歌” N本报记者 郑娟娟 陈群 杨清竹 文/图本报讯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知道吗,从昨天起,就是传统的数九寒天了。我们的祖先们根据生产生活实际,总结出了一套御寒的方法,这秘诀全包含在了一首“九九消寒歌”里。 昨天下午,漳州琉璃汉服社十多名成员,聚在一起,以抄写“九九消寒歌”的传统方式,过了一个特别的冬至。 “我身上穿的这套是单层,没有内里,是衫裙,‘出云’身上这套是双层的,叫袄裙。”昨天,社团负责人之一墨兮给社员们介绍身上的服饰。 “我这是唐代广袖襦裙,这是汉代双绕曲裾……”紧接着,身着古代服饰的社员们也纷纷上台,各自介绍服装的特点和名字。社员“凤凰卡卡”说,他们不仅仅是继承一件服饰,而是致敬一场久违的传统文化。 十几套服饰介绍完后,社员们准备好墨水、毛笔,抄写“九九消寒歌”。墨兮说,古代人会在冬至这天,抄写此歌,然后收藏或贴在家中墙上,供人们熟悉数九天该做哪些事。消寒歌在全国各地有多种版本,根据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主要记录当地从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以及一些农事活动的规律。 “凤凰卡卡”还介绍说,古人有画消寒图的传统,一般以画梅居多,每天画上一朵,数着九个九天后,一幅图就完成了。 按照漳州老传统,有心的社员,提前在家准备了糯米团,昨天,大家一起动手搓汤圆。包的是漳州最传统的无馅汤圆。在漳州,冬至要给祖先和神明,供上汤圆祭拜。每人也至少吃一粒汤圆,代表团圆、生活甜美。 聚会上,墨兮还用简化版的方法,给成员们介绍了宋代点茶的方法和文化。 □小百科 什么是“数九”?就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天气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转为“春深日暖”了。人们常把这九九八十一天称作“九里天”、“数九寒天”。数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最后一个九天称“九九”。 在闽南,要特别提醒的是,可不能逢人说“冬至快乐”,冬至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情感上与清明节、七月半类似。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载:“冬至:州人(指泉州府,包括当时的同安厦门)不相贺,祭祠堂。”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zb.mnw.cn%2Fhtml%2F2013-12%2F23%2Fcontent_4218073.htm&urlrefer=abf08c0124bf06f40c5fd4d3fb38fceb
【冬至】癸巳年冬至汉服活动 20131222 节日简要: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活动时间:公元2013年12月22日14:00 农历十一月二十日 癸巳年甲子月壬戌日 活动地点:(集合)闽南师范大学大门口(漳州二中旁) 主办单位:琉璃漳州汉服社 活动内容:1、搓糯米汤圆(闽南人在冬至日有搓糯米汤圆的习俗,寓意合家团圆。) 2、品茗 活动要求:1、参与者需事先报名,不接受当场报名。 2、社内社员免活动费,社外人员并激纳活动参加费用20元。(参加费用请提前激活,谢绝现场激活。) 3、需租借汉服者请事先预约,活动期间汉服租借租金每套50元,并激纳50元押金,保证财务安全,以及汉服的出借归还。 4、请参与者到达活动地点是及时签到。 5、活动将准时开始,过时不候。 6、请参加者在活动开始前做好自身准备工作。如:化妆,发饰,换装等。 7、活动期间请参与者管理好随身物品,如有丢失与本社团无关。
【知识普及】白芽奇兰与武夷奇兰、岭头奇兰的区别 白芽奇兰与武夷奇兰、岭头奇兰的区别 整理:墨兮 白芽奇兰与武夷奇兰、岭头奇兰三者都为奇兰,也因此容易被人们所混淆,但其三种茶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三者又有共通之处。 白芽奇兰。属于乌龙茶类,产于漳州平和县,白芽奇兰干茶能闻到幽香,外形紧结匀整,色泽翠绿油润,冲泡后香气高扬持久,兰花香味浓郁,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 白芽奇兰茶的采制考究,工艺精细。从白芽奇兰茶品种树上采下的鲜呈要经过凉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干等十道工序制成毛茶,再经过精制为白芽奇兰茶品茶。 武夷岩茶中有一个品种,称之为奇兰。香气宜人,口感清新,属于部分发酵茶类,茶性温和,外形条索紧结、壮实,色泽油润,汤色橙黄清亮,兰花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滑爽回甘,叶底黄绿绵软,片张粗大。 武夷的奇兰是上世纪 90 年代从闽南平和引进的品种 , 经过十余年的进化以融入武夷山茶种类,再经过按武夷山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制作 . 形成了与其它地方不同的风味。 岭头奇兰与白芽奇兰、武夷奇兰一样,同属于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饶平县岭头村,采大叶奇兰种鲜叶制成。 其干茶条索细长沉重,叶蒂小,叶肩窄,色泽黄绿,乌亮油润,砂绿隐含;香气清醇,似兰花味,滋味清醇略厚,且甘鲜,耐冲泡;叶脉主脉浮现稍白,叶身棱形清秀而有光泽,汤色清黄或金黄。 岭头奇兰 从采茶至制成干茶,共需 14 个小时以上,鲜叶采回后,一般经晒青、碰青(摇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多道工序制成。 三种奇兰所产地的不同,地势、气候、土壤、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品种的差异,制作工艺的不同,给于人们别具特色的奇兰风格。 即使是别具多样的奇兰风格也有相同之处,她们依然身披兰香,展现于世人面前。奇兰之美多彩,多姿。只有多去挖掘,才能带给世人无限的精彩。 【转载前请联系墨兮】
【知识普及】陆羽小壶茶法 1, 备巾, 茶巾叠放齐整,置右边。 2, 翻杯, 于“U”型顺序取茶盘内杯,以“一”字型于桌前排开。 3, 备水, 双手轻移茶船于左侧,左手取电水壶于桌正中,注水。水壶归位。茶船归位。 4, 行礼, 起身行礼。手型归位。 5, 温壶, 水入壶内八分满。 6, 备茶, 右手取茶罐交至左手,于胸前开罐,置于右侧备用,茶灌图案始终正对于人。 7, 识茶, 右手轻取茶荷交至左手,右手取茶罐,将茶叶旋转倒入茶荷。罐归位。 8, 赏茶, 自赏茶荷。轻转茶荷,放置桌前,请人赏茶。 9, 温盅, 提壶沾巾,注水入盅。持盅手法。 10, 置茶, 右手轻取茶荷交至左手,右手取渣匙,轻拨茶叶于壶内。用渣匙量茶,茶叶于茶壶三分之一满。渣匙归位。 取茶拂轻刷茶荷。归位。 11, 闻香, (汤前香)自赏闻香。壶身打正,壶把朝左,轻送桌前,请人闻香。 12, 收罐, 右手交罐至左手,于胸前盖罐,轻置于茶车右下侧。 13, 注水, 注意水温。向内打圈注水,九分满,轻盖壶盖。 14, 计时, 铁观音第一泡时间:1分10秒。 15, 烫杯, 提盅执盅,沾巾,依次烫杯。倒空茶盅内水,等待时间。 16, 倒茶, 提前10秒准备。茶汤出壶速度适当。(最后约两秒一滴收壶。)干壶。 17, 备杯, 依次将茶杯中水倒出,沾巾,再以“U”型将杯归位回茶盘。 18, 分茶, 提盅,沾巾, 茶汤入杯中8分满。平均分茶法。 19, 奉茶, 起身,端杯奉茶(与人方便的距离和高度)。喝茶礼节。 20, 调整, 每奉完一杯,即要调整茶盘内茶杯的位置,一直以最美的画面于人。 21, 自斟, 归位,提壶沾巾,自斟。 右手提杯托交至左手,右手取杯。眼神与人交流共享之意。观色。闻香(汤香)。尝味。 22, 计时, 铁观音第二泡时间:35秒 铁观音第三泡时间:55秒 铁观音第四泡时间:1分30秒 铁观音第五泡时间:2分30秒 注意水温及置茶量(酌情而定)。 23, 奉茶, 茶汤入盅。右手提盅执盅。沾巾轻放茶盘上,双手取茶巾置于茶盘下,起身奉茶。茶食供应或品泉。怀纸。 24 去渣, 壶身打正,左手持壶,右手取渣匙。 渣匙由前弧度取出茶垫置茶巾右侧。 以渣匙拨清茶渣,茶壶的流微微向上。看叶底。 壶身打正,壶把朝右,渣匙右搁于茶巾侧下方。 25, 涮壶, 水入壶二分满,向内轻轻打圈,倒水于茶船内,沾巾,置壶于茶盅前。 涮盖,右手持渣匙压住茶船内茶叶轻推至左上,双手持茶船倒水。 以渣匙取茶垫归位茶船。 擦干净渣匙并归位回茶巾盘。 先以双手持茶船,再以左手单持,右手取茶巾,轻擦茶船上下,及桌面。 茶壶归位。 26, 收杯, 起身收杯,致谢。 27, 归位, 一期一会。 28, 清盅, 清盖置,清盅,清杯。 擦拭干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