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68 轻风68
喜欢旅游
关注数: 172 粉丝数: 314 发帖数: 40,905 关注贴吧数: 167
微观盘县】娘娘山:风景这边独好 2016-06-16 里飞易俊 微观盘县】娘娘山:风景这边独好 2016-06-16 里飞易俊虎光李宁 微观盘县 提示:点击上方"微观盘县"↑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近年来,位于盘县娘娘山下的普古乡舍烹村围绕农旅一体化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三变”改革,让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山旮旯摇身一变成全省闻名的大健康生态旅游目的地。   这几天,村民张雨国正忙碌着扩建装修自己的农家小旅馆,在2013年以前他一直是在跑运输。在看准了娘娘山开发前景后,将运输车辆卖掉,入股20万元参与娘娘山景区的开发, 自己也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同时用自家的房屋开了一家旅馆,随着景区的不断完善,旅游业不断升温,张雨国是赚得盆满钵满。   今年65岁的陶阳书老人将自家的10多亩土地入股后,成为了园区的环卫工人,除了每年不低于4000元的入股分红外,每月还有1200的工资。她深有感触的说,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舍烹村村民 陶阳书:“已经到小康生活了,走到哪家都有几碗菜,我们在合作社里面,一天上班三顿饭都是在里面吃,一天三餐,3个菜有肉、有油,都是说好的,没有什么说的。现在我们这个地方我们以前想不到的现在都变成现实了。   村民口中的陶老板就是娘娘山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负责人陶正学,对于陶正学来说,娘娘山是一份永远的牵挂,16岁外出闯荡,30年的商海打拼,他成为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当看着依然贫穷落后的乡亲们,他决定回乡带领娘娘山老百姓开始第二次创业。随后,他陆续关停了外面的企业,将30年经商积攒下来的资金和个人银行贷款3.5亿元全部砸在娘娘山这个山沟沟里,建起了合作社、公司、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去年以来,贵州全省上下掀起了以“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浪潮,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农村产权制度变革首先是在娘娘山山脚发起的。   现在,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已经在娘娘山建成,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温泉度假小镇等18个景区纷纷出炉,成为国家3A级景区。2015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曾经贫穷落后的娘娘山华丽转身,成为集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大健康生态旅游目的地。优美的环境,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还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编导们的目光。今年五一前夕,央视“五一乐三天”节目组将娘娘山景区作为节目录制地。众多明星嘉宾都对娘娘山的风景及“三变”改革赞誉有加。
昆明长虫山,陪你看日落到天荒地老 乐途旅游网 6-13 17 昆明长虫山,陪你看日落到天荒地老 乐途旅游网 6-13 17:8 长虫山是距离昆明市区最近的山,位于城市北郊,站在山顶能俯瞰整个春城。山顶上视野开阔,城市尽收眼底,遥望西山日落,风景独好。尽管在山脚下树林茂密,可在山顶周围却怪石林立、草石丛生,看不到一棵树木。孙髯翁那首脍炙人口的大观楼180字天下第一长联“北走蜿蜒,南翔缟素”中的“北走蜿蜒”就是指的长虫山。 长虫山是登高望远、攀爬运动者的不二之选 长虫山距离市区很近,从岗头村登山至山顶仅需1个小时,山路不算陡峭却也起伏不平,一路穿梭树林直至空旷的怪石区。这里是户外运动登山爱好者们的天堂,独特的溶岩地貌吸引了众多的户外登山运动爱好者。节假日里也有很多露营爱好者留下了五颜六色的野营帐篷。在长虫山的西面,山崖陡峭,开阔宽广,很适合滑翔运动的开展。 长虫山最美的季节当数春天和夏天,山上的嫩绿草地和遍山的怪石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日落是长虫山最美的时光,只想陪你到时间的尽头 长虫山的日落很特别,日落时分阳光撒在怪石林立的杂草上,形成温暖柔软的光彩。眺望远处的城市,升起的白烟让人感觉仿佛身处梦幻这种。昆明云彩变幻多样,在落日的余晖下婉转成一道道绚烂的奇妙之光。日落和晚霞,美轮美奂,令人词穷,已经难以用更华丽的语言来形容变幻云彩的壮美,只想静静站在山顶,陪着心爱的人到时间的尽头。 近处的怪石和远处的夕阳包围着发展中的城市,构成一幅和谐精妙的画面。 人站在这里俯瞰整个城市,一览众山小。 云彩变化莫测,犹如一匹野马。 夜幕长虫山,静观城市之夜 长虫山顶上视野开阔,城市尽收眼底,遥望西山日落,风景独好。尽管在山脚下树林茂密,可在山顶周围却怪石林立、草石丛生,看不到一棵树木。夜幕降临,灯火通明。此刻,整个城市尽在脚下,无论是热闹喧嚣的北市区、还是灯火通明的市中心、或者是南面万达双塔、甚至是远处的滇池都尽在眼前,昆明的魅力在这里尽享。和朋友在这里可以尽情撒欢,一起体验这城市的本源。 城市灯火通明,诉说着不夜的故事。 打了一束奇怪的光,看着诡异中带有一些神奇。 和小伙伴们在山顶的平台尽情搞怪玩耍,别有乐趣。 风吹云流映城光,山定林立人仰望。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
微观盘县】探寻白龙洞深闺资源 2016-06-07 许波易俊虎 微观盘县】探寻白龙洞深闺资源 2016-06-07 许波易俊虎光李宁 微观盘县 提示:点击上方"微观盘县"↑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随着全省全域旅游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盘县保田镇紧跟全县旅游业发展,积极探寻、储备境内旅游资源,为全县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做准备。 近日,记者就跟随保田镇有关工作人员,在保田扯拖村一带开展境内旅游资源挖掘整理工作。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白龙洞。 白龙洞,当地人也叫它大洞,位于扯拖村的一处半山腰上,洞口约十多平方米,进入洞口,沿坡下行十多米后,便来到一个有五六百平方米的大厅,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洞中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像飞流直下的瀑布,有的像一块块的梯田,村民告诉我们,洞里这大大小小的梯田共有九十九块,田里如果有水,当年洞外庄稼就无忧,若没水,则有旱情。    白龙洞已探明的洞长约300多米、洞宽从1米到20米不等、洞高约10米左右。往东深入寻去,一路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遍布洞中,如:观音莲台、十八罗汉、麒麟戏水、通天宝塔、乌龟老人等等,栩栩如生,一步一景,景上添花。相传洞里的主人是随唐僧西天起经的白龙马,当年被贬凡间,洞里白龙马的床榻和他酒醉后掀翻的桌子等都还依稀可见。一路上,村民石云不断的给我们解说洞里洞外的传说。 收集完白龙洞的相关资料,工作人员又来到离洞不远处的发谷大天坑,天坑成椭圆形,直径约三四百米,坑深约一百米,四周植被葱绿,坑底有一面湖水,村里人说:“从来不知水有多深,但干旱的时候,水不会少;雨季的时候水也不会增加。” 目前,村民民自发从天坑的崖壁上开凿一天条路下坑底去,为日后的旅游开发做准备。 保田镇境内森林资源、天坑、溶洞、山塘、水库等丰富。目前,保田镇正在积极收录规划,为保田镇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微观盘县】盘县刘官水上乐园5月底正式营业 2016-05-1 【微观盘县】盘县刘官水上乐园5月底正式营业 2016-05-18 朱雯何兰白萍 微观盘县 提示:点击上方"微观盘县"↑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位于刘官的水上乐园项目各项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作为盘县胜境温泉和周边旅游的有益补充,游客们将可以在水上乐园体验各式各样的水上娱乐项目。水上乐园预计5月底正式营业。   记者来到刘官水上乐园,选择水上乐园的电动4人轮船。坐在这个轮船上,可以感受大自然,也可以在水上游玩一下。 刘官水上乐园位于刘官镇,与盘县胜境温泉相接。水上乐园总投资130万元,呈8字形,目前已完成整体项目的75%。水上乐园内包括休闲广场、停车场、观景亭、水上木栈道等基础设施和游船、水上行走球等水上娱乐项目,可满足游客们的不同需求。  为确保人工湖水上乐园项目的顺利实施,贵州宏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调动当地百姓参与,通过农民入股、农户入职的形式,把“三变”改革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让小城镇经济能发展、好发展,让当地农民能致富、稳得住。   刘官水上乐园售票员方有芬:“我在这里是售票员,我们在这里离家又近,又能照顾小孩,还能拿到一点工资,在这里又好玩,所以我非常喜欢在这里工作。”   刘官人工湖水上乐园为周末短途旅游和节假日中长期旅游的客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项目,建成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将达到50万人以上。
盘州旅游】加快妥乐古银杏景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16-05- 盘州旅游】加快妥乐古银杏景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16-05-08 盘州旅游 5月6日,妥乐搬迁工作会议在妥乐古银杏旅游公司接待中心召开。 石桥镇党委副书记、人民政府镇长秦道江,副镇长刘铸、陈荣,妥乐古银杏旅游公司副总经理段恒,武装部长陈杰,石桥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朱明花,副主任胡俊,妥乐村党支部书记路林桂,村委会主任卜珍超参加了会议。 刘铸主持会议。秦道江作讲话。 秦道江在讲话中要求,要进一步加快妥乐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鲁番温泉、老年养护中心、景区交通环线、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等建设。主要是要在妥乐核心景区内建设东盟十国不同国家风格的建筑,要求现居住在妥乐核心景区的农户进行搬迁。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在今年10月份之前竣工投入使用。迎接东盟十国峰会在妥乐的顺利召开。 秦道江要求,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支持搬迁,支持建设,珍惜这次百年不遇的机会。坚定信心和决心,形成强大合力,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组织力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以会战之势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秦道江强调,党委政府一定会下大力气实施这次搬迁,尽快解决原景区建设中征、拆、补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下一步的征地拆迁也尽快兑现。同时也会及时解决好你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秦道江强调,要立足长远,谋划未来,克难攻坚,做好建设快速,保障有力,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做好宣传,推动可持续,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 (路俊鹏)
盘县民俗“三月三” 丹霞山上“游民”多 2016-04-11 盘县民俗“三月三” 丹霞山上“游民”多 2016-04-11 邱丹李佳袁钦 微观盘县 提示:点击上方"微观盘县"↑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三,是盘县民俗游玩丹霞山的日子,相传这一天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来自云南、广西、贵州兴义、普安、晴隆及盘县本地的香客游人上万人齐聚丹霞山游玩踏青、烧香礼佛,   早上十点多,丹霞山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一路上游客一直往丹霞山山顶走,有的带着老人和孩子,有的和朋友结伴同行。在山顶的临时停车场,道路两旁都挤满了销售旅游商品、香火、纸钱和特色小吃的临时摊点,许多商贩都抓住当天的商机出售各式各样的商品和美食,上山路石梯侧面的树上,已经挂满了游客们的祈福彩带。   在丹霞山护国寺,男女老少成群结对,或是欣赏山川美景,或是祈福求签,处处是一派人声鼎沸、香火旺盛的景象。在大雄宝殿和其他佛堂里早已挤满了前来祈福许愿的香客,有的烧香、有的抽签占卜一下自己的运势;寺庙进口处的前堂里放满了餐桌,香客们除了烧香礼佛之外,还能品尝到庙里特意准备的素饭。   据了解,今年游玩丹霞山的游客人数较多,相比往年也创下了一个新高。而在近年来,盘县借助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转型之路的契机,投入巨资对丹霞山护国寺进行修缮,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整治,使景区景点面貌焕然一新。   在丹霞山山脚,为保证游客安全,避免交通拥堵,县公安局抽调警力150人和交通部门以及丹霞镇干部职工对上山道路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辆上山,不间断疏导游客,确保庙会安全、有序、顺利进行。
全省项目建设现场会观摩组到盘县观摩 2016-04-11 董 全省项目建设现场会观摩组到盘县观摩 2016-04-11 董宇万文贤 微观盘县 提示:点击上方"微观盘县"↑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4月8日,副省长陈鸣明、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率2016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九观摩组到盘县观摩。市委副书记魏雄军、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付国祥、副市长付昭祥,及省市相关领导,各市(地)、县(区)负责人参加观摩活动。   观摩团先后来到英武欧式风情小镇和虎跳河旅游景区项目,羊场乡那木村美丽乡村和产业项目,淤泥乡岩博村党建扶贫项目。在各个观摩点,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杜军向与会嘉宾介绍我县在项目建设和脱贫工作上的具体措施,取得成效。各乡镇介绍了观摩点项目建设详细情况。   英武镇特色小镇项目共投资2.96亿元,小城镇建设为交通集散型、乡村旅游型、就业多样型、生态宜居型,多位一体。英武镇虎跳河景区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普安高铁站特殊的交通优势和虎跳峡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旅游景区。景区建设跨区域联动,与普安临近片区合作开发,并利用“三变”模式,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羊场乡纳木村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包括村民房屋改造,环境卫生整治,景观河道建设,产业建设等多个内容,是我县集中连片开发项目的典范。它充分整合小康六项行动,棚户区改造、光伏扶贫等多项政策,多措并举,以“三变”改革为载体,集中优势资源,决战脱贫攻坚。   淤泥乡岩博村在村党委书记余留芬的带领下,通过盘活土地等资源,引导村民入股办企业,让群众走出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如今岩博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和全国文明村、基层党建扶贫示范村、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单位。2015年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00元,村集体资产5600万元,村集体经济累积428万元。   观摩团边走、边看,在听取介绍的同时,详细了解项目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措施。   副省长陈鸣明点评说,盘县在扶贫开发上,思路新,措施有力,跨区域形成联动,集中连片,融合多个元素,在项目建设和扶贫开发上形成较强合力,把项目建设与脱贫工作有机结合,很有创造性,是对省委省政府“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生动实践,很值得其它类似地区借鉴。   陈鸣明要求,盘县在项目建设和扶贫工作上,要再接再厉,从“互联网+”的理念拓宽至“三变+”的理念,并利用“三变”这一理念,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的发展的新路。陈鸣明强调,各级党组织是扶贫开发的坚强保证,要求各级党组织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昂扬的斗志,带领大群众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中央和省级30余家主流媒体到盘县采访“三变” 2016-04- 中央和省级30余家主流媒体到盘县采访“三变” 2016-04-08 万文贤 微观盘县 提示:点击上方"微观盘县"↑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4月7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贵州广播电视台等30余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到盘县采访“三变”改革。 媒体记者们先后来到普古娘娘山农业和旅游园区,淤泥乡岩博村,就农村“三变”改革,村级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等相关内容进行采访。娘娘山农业和旅游园区负责人陶正学,岩博村村支书余留芬向记者们介绍了运用“三变”模式如何打造农旅一体化,如何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何让老百姓增收致富奔小康,以及今后发展的一些打算。 媒体记者深入田间地头,科技大鹏和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实地采访,对老百姓入股情况,分红情况,以及三变改革前后的生产生活变化进行了解。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盘县能够从人们脑海中一个煤矿傻大黑粗的形象变成一个山川秀美的这样一个旅游县,归结底还是要靠“三变”的这个好办法,好经验。” 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盘县推进这个农村“三变”改革,在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调动了农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做这个探索对于贵州这个西部山区,甚至对于全国类似地区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位花爷的牡丹世界 2016-04-06 赵康华 微观盘县 一位花爷的牡丹世界 2016-04-06 赵康华 微观盘县 提示:点击上方"微观盘县"↑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牡丹有花之“君子”之称,是百花之首,是富贵的象征,也是我国的国花,有“要去洛阳时,待到牡丹开”之说。 牡丹花开富贵,谁都喜欢,可洛阳此去数千公里,谈何容易,你若爱牡丹,就来乌蒙小镇,我带你去乌蒙小镇看牡丹花开、花落,一对70多岁的夫妇带你品读他们的牡丹花世界,这是他们的私家花园,有10亩之多。 听 70余岁的花爷介绍:他叫朱石龙,在矿上干了30余年,在2008年离矿回家,由于祖辈都喜欢种牡丹,自己也喜欢牡丹,特别是它的绚丽和清香,便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家人一起用自家的土地育种牡丹,投入达20万元左右,现在已经发展到10亩左右,单花、复花品种达10余种之多,共有10余万株三年以上的牡丹苗已经成型待售,按目前三年以上的牡丹苗市场价4—8元每株计算,总价值达60多万元。 老朱开心的说:咱家花园的牡丹一进三月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花香四溢,沁人心扉,你们每天来闻闻牡丹花香、品一品花酒、喝喝花茶,将心胸开阔、延年益寿! 下一步老人将引进红牡丹和黑牡丹,扩大规模,在本村流转200亩左右土地种植牡丹,除了出售成型苗、提炼牡丹精油、药物加工,可以带动一些人发展起来,还能将村寨周围变成花园,到时候你们会迷醉在牡丹的花丛中!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