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之人印 巨之人印
关注数: 0 粉丝数: 38 发帖数: 1,311 关注贴吧数: 12
骑行单车时十大禁忌骑行方式 做好万全的准备,骑行就可以开始上路了。但在骑行的过程中,以下归纳出的事项是要特别去避免的:1、使用煞车不当 煞车时请先煞后轮,避免煞车力道过大而摔车。可因个人习惯不同更改后煞车手把的位置。在上路前应该请专业技师调整煞车线松紧度,检视煞车块与车轮间隙及磨损程度。2、不当的转弯方式 在转弯时车身会倾斜,这时内侧的脚踏版应保持水平或置于上方,以免碰触地面。在进入弯道前就应先减速,在转弯过程中煞车是很危险的事。3、错误的上下坡方式 有些人在骑乘上坡路段时,会站立起来踩踏板。但除非是特别陡的坡段或需要加速冲刺,否则此种姿势应该避免。除了较耗费体力之外,骑乘重心提高造成操控不佳,后轮也容易打滑。正确的方式应为:上坡时,坐姿往前移,上身压低保持重心,以轻齿比踩踏前进。下坡时,身体重心往后移,身体压低,大腿夹紧坐垫。注意控制速度,应采用渐进煞车的方式,严禁紧急煞车。4、未保持安全距离 若跟随车队进行团体骑乘,应随时保持车辆间的安全距离。在长途骑乘中会以前车进行挡风,以利骑乘;宽广笔直的路段时,较容易让骑乘者精神涣散,建议骑乘者间需至少间隔一台单车的距离,以策安 全。5、碾压路面突出物 公路上的路面状况众所皆知,骑乘时需将视线放远,避免车速过快,观察路面有无障碍或坑洞。若闪避不及,建议可上拉把手,配合脚踏力量让前轮跃起越过。减轻冲击力道。6、佩戴耳机骑乘 佩戴耳机难以得知外界的讯息,如后方车辆的喇叭声或队友的提醒,耳机线过长也容易造成意外。若想聆听音乐或广播,可以使用扩音器等装置。骑乘时严禁佩戴耳机聆听音乐。7、精神不济(身体不适)勉强上路 若身体不适或者精神不济,注意力无法集中,应规划以替代方式前进或延缓行程以免造成危险。8、车辆故障禁止强行 车辆故障若无法在当下做紧急修复,应以其他替代方式前进,或者请求道路救援。特别是煞车或轮组(轮胎)等组件有不正常的状况,切勿勉强骑乘。9、遇恶劣天气停止骑行 若遭遇台风、豪大雨、雷击、强风等激烈天气因素,应更改行程或取消。若骑乘途中遭遇激烈天气状况,应就原地等待风雨趋缓再行前进。也应避免正午时间骑行(中午12点至下午2点),或摄氏超过35度 的高温下骑乘,也要适时的补充水分。10、做好行程规划避免夜骑 由于车灯照明光源不足,只能当作辅助以提醒其他用路人。建议行程规划应及早出发,增加中午休息时间,在太阳下山前抵达今日旅程终点。尤其团体骑行应避免夜间骑乘,以免因视线不佳、路面不熟等因素发生意外。
穿骑行服不能穿内裤、戴手套不是为了耍酷! 骑行上衣透气就行,长途骑行别穿内裤一套炫彩的骑行服可不是为了耍酷,它确实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可以减小风阻、排汗和保护的作用。骑行服上装的作用是比较小的,爱好者没有必要买太贵的,透气、合身能快速排汗保持身体干爽就可以了,也不用太在意风阻。但是骑行裤必须要好好挑选,因为骑行时间长了之后,一点不舒服的地方都会变得比较严重,骑行裤上坐垫决定了能不能在车上坐得住。骑行坐垫的材料目前有海绵、硅胶等很多种,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最好,坐垫的大小和厚度也是也是看个人习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长途骑行时不要穿内裤,否则内裤的边缘容易造成对大腿内侧的磨损。至于选择背带款、连体还是松紧带式的半身骑行裤主要还是看个人习惯,对骑行没有太多影响。骑行裤穿着的目的有三:减少风阻、增加屁股与坐垫的舒适度、减小摩擦。最后一条:减小摩擦。之所以要减小摩擦,是因为长途骑行裤子长时间摩擦皮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发炎或者其他皮肤问题,而骑行裤的材料就是能够有效地减小摩擦力。如果再穿内裤的话,则将骑行裤的减小摩擦力的效果给隔离,无法起到作用而且内裤一般是全棉的,排汗功能差,潮湿加大的摩擦力,对人体有害无益。 有图有真相:骑行裤里面是不需要穿内裤的当地时间7月10日,2011环法自行车赛进入第9赛段比赛,来自荷兰的车手胡戈兰德在比赛中冲出赛道,撞上带刺的护栏,双腿重伤,鲜血直流。坚强的荷兰人带伤比赛,最终获得穿上了象征爬坡王的圆点衫。 骑行手套虎口部分的毛巾擦汗很方便,骑行手套的有什么作用?手套在骑行过程中可不光是为了保暖,而是以保护为主,自行车是一项全身的运动,在骑行中长时间握着车把会磨手肤,同时连续的冲击容易损伤手腕,骑行手套掌部带有缓冲护垫,可以吸收车首传来的震动。而天热时骑行,脸上会有大量的汗,骑行手套一般虎口周围是一块毛巾,可以擦汗急舒服又安全。另外,骑行中摔车总是难免的,摔倒后手套可以防止皮肤擦伤。骑行过程中头盔、骑行服和手套是必备的,其他骑行装备骑友们可以随意选择,例如骑行头巾、夜间反光带、束裤腿等等。不过,对于骑行鞋,建议初学者不要使用。我们叫卡鞋也叫锁鞋,虽然它对于骑行有很多好处,比如提高稳定性、矫正不正确的姿势,但是初学者对自行车驾驭能力较差,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穿。
千万别带头盔了,我是认真的 1.千万别带头盔,因为自行车头盔太重!—— 其实再也不是这样了,今天的头盔只有150克左右。2.千万别带头盔。因为你不骑快车,不需要头盔。 —— 现在的“马路杀手”:是指没有掌握驾驶技能却驱车上路、危及他人安全的各色人等。那么多,你懂的。3.千万别带头盔,因为自行车头盔它们太贵了。—— 但是比起你到急症室里面去缝合头皮以及领取的药物便宜多了,而且不痛。4.千万别带头盔,因为头盔会搞乱我的头发。 —— 是,这个是事实。但是,如果摔车没有自行车头盔会真正的搞烂你的脑袋。你可以考虑选择:乱头发的一天或者烂脑袋的一辈子。5.千万别带头盔,因为看起来很丑。 —— 错误。戴了头盔,你才看起来专业。司机们才会尊重你,给你更多的骑行空间。而且,科学家研究发现:戴头盔的回头率比不戴头盔要多很多个百分点。6.千万别带头盔,因为戴自行车头盔太热。 —— 头盔轻,有很多的散热孔,有超多通风孔,不会热。7.千万别带头盔,因为我不在交通繁忙的公路上骑车,不需要头盔。—— 这个不是正确的概念。只有10%的自行车伤害和汽车有关系。由于压倒石头、辗到坑等摔。倒是更大的问题。这些事故的发生可能出现在任何路上。8.千万别带头盔,因为我从来不会从车上摔下来。 —— 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每个人都有摔车的时候。而且,一些严重的伤害也就是一次摔车就造成了。不要有侥幸心理。9.千万别带头盔,因为戴头盔看起来好可笑哦。 —— 现在的自行车骑行头盔的色彩和设计有很多,你完全可以找到一个让你看起来很帅的头盔。10.千万别带头盔,因为你的朋友都不戴头盔。 —— 也许你的朋友并不知道头盔的重要性,如果你是朋友当中第一个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并且第一个带领戴头盔,想一想哪天要是哪个朋友摔车因为跟你学戴头盔而救了一命,他会有多感激你吧!实例:山间柏油窄路,45km左右速度过弯,前轮被石子颠了一下,马上失去控制,向右侧飞到人行道上,左腕右肘支地,地面反弹一次,滑前,右肩撞上人行道上一突出水泥墩,头顺惯性摆下,甩砸在水泥墩上。左腕骨裂,完全不能用力;右肘大面积擦伤,这个是皮肉伤还好;右肩肿痛,右臂不能提重物;右颊肿大,张嘴吃个饼都疼;一直未有硬性规定“骑单车须戴头盔”,香港一研究小组分析去年864宗单车意外引致伤亡个案,当中有4人死亡,151人出现脑创伤,严重残障及中度残障也各有1宗。当中仅7人(约4.6%)有戴头盔,而脑创伤伤势较轻的人均有佩戴头盔。研究小组分析当中40名脑创伤病人,发现即使被评为“康复良好”者,部分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一名没有佩戴头盔的年轻业余单车手,被另一单车从后撞上,被抛离单车、前额先着地,致头部右侧硬膜外血肿及右额颅骨骨折。即使后来康复良好,仍出现持续头晕以及精神迟缓。另一单车手,同样因没戴头盔,从单车跌下时头部先着地,致急性脑血肿导致严重残障,需住院3个月,出现严重认知及沟通问题。专家表示,单车意外受伤者多因高速骑车,下斜坡时失控撞车。交通意外撞击时,即使头部没着地,也可能因猛烈冲击致脑震荡,使脑部受创伤。而根据外国研究,佩戴头盔可降低63%至88%的脑受伤风险,也可减少面部受伤,呼吁单车迷佩戴头盔。从自行车王国来到美国的中国人,在街上骑自行车时被警察叫住, 指责你怎样违反了交通规则,这是一件十分“窝火”的事。可能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想,我在中国骑车的历史不比你一个美国警察长?的确,中国人会骑车,一般也会遵守交通规则,但是当一个中国人骑车被美国警察抓住的时候,违反的往往是他想不到的自行车交通法规。
有了这些设施,还开什么车啊 中国自行车近年来有个悲哀:路宽了一倍,自行车道却变窄;想骑行,无奈自行车道被挤占;自行车道成了收费停车场……与这种种残酷的现实相比,网站gizmodo推出的《世界上最好的15大自行车设施》莫过于天堂了。它选取了世界上各类先进的自行车设施,它们都是通往美好骑行世界的路径,也告诫了人们:发达的骑行设施是人们骑车工作、生活的基本和关键。有了这些设施,还开什么车啊。废话少说,就让我们一起去观摩观摩吧~~The Hovenring,坐落在荷兰埃因霍温,这座自行车天桥由设计室ipv Delft设计而成,桥塔高70米,有24根钢电缆以及一个圆形桥面组成,耗费了大约1000吨钢材;The Weerdsprong Bridge,位于荷兰的芬洛,也是由设计室ipv Delft设计而成Bikedispenser,位于荷兰的埃因霍温,是供停放、共享自行车出租服务的自动化系统;The Don Burnett bicycle pedestrian bridge,又名Mary Avenue Bridge,位于加州的Cupertin,于2009年竣工;Nescio Bridge,是最长、也可能是荷兰最巧妙的骑行大桥,竣工于2006年;The Big Dam Bridge,位于阿肯色州的North Little Rock,它横跨于Arkansas河上。该桥于2006年竣工,有1288米长,是北美供行人和自行车使用的最长的跨海大桥;Centraal Station bike garage,位于阿姆斯特丹,它共分3层,能容纳2500辆自行车,竣工于2001年;Bike bridge,位于荷兰的恩斯赫德,还是来自ipv Delft的设计,竣工于2011年;该自行车隧道位于荷兰兹沃勒的繁忙街道;这是位于荷兰小镇祖特尔梅尔的一个自行车停车库;在丹麦的哥本哈根,这个看起来像粉红色汽车的玩意实际用途为停放单车;The Second Heinenoordtunnel,在荷兰的Oude Maas河下,为了方便行人和骑车人通往Heinenoord和Barendrecht之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公共汽车的车头能够停放自行车(而我们的自行车都不能带进地铁);在日本,由Giken Ltd研发的地下生态自行车停车系统;日本神奈川县,Giken Ltd设计了一个自行车停车塔,可容纳720辆自行车。
妹纸们,骑车时你的杯杯选对了吗? 因为女人的胸部有许多韧带来塑造保持胸部形状。如果使这些韧带拉伸,它们不会回到原来的形状,那么后果即将很严重。说多了都是泪啊有木有~世界上大概有75%-80%的女性穿着错误大小的胸罩,那么你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该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如何挑选胸罩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你大部分骑行的道路是公路还是林道?根据你骑行的路况来挑选,一般而言,公路车手应该选择拥有可调式肩带、材质通风的文胸,山地车手则建议穿戴紧压型胸罩,这种类型的胸罩可以在上下起伏的路段给乳房提供支持。 ⊕剪裁是关键当你寻找一个运动胸罩时,要时刻记住包覆性。“中或高领的运动胸罩拥有最好的包覆效果,尤其是用空气动力学姿势的时候。” ⊕按照自己的尺寸选择合适的胸围如果不是最重要的,但在买运动胸罩的时候绝对是个重要的因素。尽量买特定罩杯的胸罩,而不是那种从小罩杯到大罩杯都适用的胸罩。而无论你的尺寸如何,穿上文胸之后,你要感觉到依托,不是受制。 ★挑选时注意细节: A、透气材料  确保你的胸罩是透气材质的。通常这种面料是由涤纶、尼龙和氨纶组成,而且还有一个不错的名字,比如酷美适coolmax、黛菲DriFit。不要买100%纯棉的,因为会被汗水浸湿紧贴你的皮肤。 B、平滑的接缝 如果你不希望连接处扎进你的皮肤或者发炎,就选择一个没有连接的文胸,或者捆绑连接的。 C、肩带 为了更好地支撑选择宽大肩带型的,特别是如果你有相当傲人的身材,肩带就不会滑落或者是压进你的皮肤。 D、底带就像肩带一样,越宽的底带,越好的支撑。 E、Racer back文胸设计   Racer back式文胸是那种两条肩带在你的背部交叉(或者连成一片)的设计。 F、合适度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胸罩足够合身!你的胸罩应该贴身而且面料没有褶皱(这也许说明你的胸罩太大了)。多余的材料堆在一起可能会引起皮肤发炎。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皮肤从文胸两侧露出,这可能说明你的胸罩过小。 G、填塞物你也许需要一个带填充物的运动胸罩以防止凸点。 H、加大码   如果你要买一个加大码的运动胸罩,确保杯罩够大可以包住你的整个乳房。★如何购买运动胸罩? 1、亲自去购物亲自去购物,这样你可以在买前试穿。这就像买鞋时试穿找到最合适的鞋子一样重要,也值得花时间。 2、试穿不同尺码的胸罩为了确保你买了合适的尺码,试穿不同尺码的胸罩。运动胸罩的尺码号和普通胸罩不大一样,所以试穿你平时穿的尺码和邻近的一些尺码。 3、选择体育用品专卖店  如果有自行车装备店当然最好,实在条件有限,那么体育用品专卖店,百货公司也可能会出售运动胸罩,但是一般来说,这些胸罩比较适合低强度运动。笔者发现了捷酷之类的骑行服品牌也出售相关的运动内衣。
计成——环法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身影 6月26日,荷兰捷安特-禧马诺车队(Giant-Shimano)发布了出征环法的9人参赛名单,中国车手计成顺利入选。继参加环西和环意之后,计成又一次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先后参加三大环赛的中国车手。从一个国内初出茅庐的年轻车手到现在屡屡创造历史的中国车坛旗帜,计成过去7年的经历可谓不同寻常。他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既得益于自身的努力,也和良好的机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禧玛诺上海公司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2006年他们开始选送中国车手到欧洲训练比赛。当时黑龙江队的年轻车手计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了去国外学习锻炼的机会,走上了一条与多数中国车手不一样的道路。  从2007年开始,计成先后效力于Skil-Shimano、Argos-Shimano、Giant-Shimano车队。尽管这支由禧玛诺赞助的车队先后三次更替主赞助商,车队阵容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计成始终都在队中,而且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计成这7年的海外车坛之旅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Skil-Shimano时期的适应与摸索,Argos-Shimano和Giant-Shimano时期的提高与突破。2008年至2011年,这段效力于Skil-Shimano的日子里,计成经历了由国内到国际训练模式的过渡,并通过参加列日-巴斯通-列日、E3、环波兰等世界顶级赛事,增长了自身的阅历。计成从亚洲比赛和欧洲小型比赛起步,逐渐完成了参加高水平赛事的身体、技术和心理准备。 从2012年到现在,随着车队更名为Argos-Shimano和Giant-Shimano,并升级为顶级车队,计成获得了更多参加顶级赛事的机会。2012年3月,计成出战五大古典赛之一的米兰-圣雷莫,并且顺利完赛。2012年9月,计成更进一步,成为第一个参加环西并完成全部比赛的中国车手,而且还得了该项赛事的敢斗奖。2013年5月,计成代表车队征战环意,又一次创造了属于中国人的历史。通过不断参加大赛,计成的水平和信心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还找准了自身的定位:平路赛段副将。他在环西和环意为车队主将德根科尔布服务,帮助队友拿到多个赛段冠军。计成凭借强大的追逐突围车手(兔子)的能力,被海外媒体称为“兔子杀手”。他在平路赛段的实力得到了基特尔、德根科尔布等核心车手的称赞,也提升了中国车手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禧玛诺上海公司始终对计成鼎力支持。从适应海外生活到提升训练水平,从比赛准备到后勤保障,禧玛诺给计成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而作为一名职业车手,参加环法是计成最大的梦想。禧玛诺在这方面和计成可谓志同道合。如今,计成入选了车队的环法名单,职业生涯迈出了重要一步。而作为中国自行车在海外的旗帜,能够出现在环法赛场不仅对计成本人,而且对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相信在计成的带动下,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中国车手出现在环法的舞台上。
新人必看:山地车到底选碟刹还是V刹? 首先拍死的一个观点就是碟刹比V刹更好,更高档——似乎大部分对于运动自行车陌生的新手往往认为碟刹一定比V刹要好。 我们听到过这样的话:“都2000多的车了,还没有碟刹”——这样的话实在让人哭笑不得,看看不论是国外的比赛还是国内的专业比赛,如果是晴天的比赛,V刹车还是占了大部分的,当然目前也有碟刹车增多的趋势,但是对于大部分休闲骑行和不参加业余级别比赛的车友的来说,V刹尤其是好一些的V刹还是够用的。当然对于喜欢下坡,喜欢剧烈骑行,喜欢摆酷的车友碟刹还是合适的选择,但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碟刹还是V刹的取舍本身我们还是建议车友从使用的角度从自己的预算来选择更加合理一些。碟刹与“V”刹都是通过对物体的作用力,而产生摩擦使车速下降。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V”刹是通过刹车块对自行车圈进行制动,碟刹则是专门设置有碟刹片,通过刹车夹器内的制动片对刹车片产生摩擦压力来制动。 1.‘V’刹的优缺点:   A.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重量轻   B.容易丢失手指发出的刹车作用力,特别出现在外围环境不好的情况(如:下雨)   C.刹车时间不宜过长,只适合低强度使用。(如:长时间下坡时使用刹车容易使其V刹刹车块焦糊)实际应用效果:   从现在来看,V刹还是比较普及的,但是V刹最好只用于低强度的骑行当中。如城市休闲骑,或者公路路面赛。这样一个能保证你有足够的刹车,还能减轻车子本身重量,提高骑行乐趣。如果你是一个狂热的山地爱好者,那么避免不了的会选择一些比较崎岖的道路和一些恶劣环境去体验山地越野的乐趣。但是在这些复杂的道路上,V刹的弱点自然的就暴漏出来。如长时间的使用刹车,造成刹车块焦糊因其刹车失灵;雨天泥地中因车圈沾有泥沙和水造成刹车失灵,等等......2. 碟刹的优缺点:   A.重量上不可避免的会重一点,结构复杂较难维护   B.怕油污,怕对碟片碰撞   C.强度大能更好的适应恶劣的环境 实际应用效果:   安装碟刹之后,不可避免的就会比V刹要重。但是牺牲重量的同时,你却得到了足够的刹车保障。碟刹对环境的要求几乎没有,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碟片的爱护。千万不能让你的碟片上沾有油污,同时也要保证你碟片的形状不能变形。3. 设计上的区别   碟刹是通过夹器(或者叫做卡钳)作用在固定在花鼓上的钢制盘片制动的;V刹是通过V刹夹器抱紧车圈来制动的,相对而言,车圈半径要比碟刹碟片半径大太多了,因此碟刹的制动力臂要小的多,因此理论上更加不容易抱死,抱死对于运动自行车的刹车要求来说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越容易抱死越好——除非玩攀爬这样的要求立刻抱死的技巧性自行车运动。   3.1 重量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低价位的碟刹车要比V刹车车重800g到1kg左右,高档车差距要小些。单独列出重量,可以看出这对于骑行还是有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4. 工作特性上看区别   v刹的摩擦是橡胶混合物和车圈接触摩擦(一般说是铝合金车销工艺的边,低档的是抛磨的边,所谓的车边和抛边,车边的更好一些),一般制动效果还是很强劲的,除非在持续高速下坡,持续刹车,比如我们下到黄马岔路口的时候你用手摸一下车圈,也是非常烫,这样的温度下刹车的力道会有所减弱。温度越高,刹车效果也随之越下降得厉害。 碟刹是金属的盘片(一般是钢制的,高档的也有铝合金制的)和碟刹摩擦块儿之间摩擦来制动,这样的制动非常强劲了,和汽车和高档摩托车类似,特点是不受雨水和恶劣路况天气的影响, 因为碟刹摩擦块儿是金属烧结物,这样和钢片摩擦,即使是雨天,和有泥浆的情况下,工作情况依然良好,制动力下降虽然明显,但是要强于V刹的橡胶和铝合金车圈摩擦。还有就是因为碟刹盘片是钢制的,而且一般带孔,在持续下坡刹车过程中随着热量的增加的衰减也比V刹车要好些。5. 从价格上说,即所谓的性价比   如果是1000多元的车和2000多元的车 ,建议用V刹,几乎所有的有经验的人的说法都是:“低价位的碟刹还不如中等价位的V刹好用”。先来解释这句话,低档的碟刹价格在200多元到300多元,包括一些台湾品牌比如assess 亚色丝,promax等等,甚至包括shimano的475,495这样官方价格在500多元的碟刹,这些碟刹效果很一般,其中shimano的质量好些,但是手感非常硬。一般如果顾客要装碟刹,虽然这些碟刹车行都有备货,但是一般我们推荐,除非是一定要摆cool的小孩就只有这么多钱财又要摆酷,也不得不卖,新装车的顾客很少推荐; V刹由于除了shimano以外可选择的品牌很多,所以很容易达到中档刹车效果耳化不了多少钱财,比如非常经典的Avid FR5 双面浮雕刹把+ shimano M430刹车夹器, 这样的一台套车的刹车的价格不过247元,但是手感要远远比上面的那些碟刹系统要好太多太多。如果再多些预算,同样的avid fr5刹把,但是配合avid 的sd7 的高档v刹(简装刹车块儿版本的在300元,精装的380元,这已经是性能非常好的V刹了),这样整个刹车系统花费价格不过400多元,但是已经属于高档刹车系统,不用再升级了,当然也可以选择avid 的刹把加上shimano老款的Lx级别的V刹配合使用,当然shimano高档V刹官方价格昂贵,所以老款的LX 还是这里比较划算的,而且刹车力道比较大,这些搭配都很好。 反观同价位的碟刹系统:比如我们常见的shimano EF 29,EF35,EF50系列的手闸联播如果配合shimano 475碟刹——这样的话官方价格680元,依然是一塌糊涂,手感非常硬,一趟山路下来可以捏的手发酸,车行在日常的维修中遇到许多这样搭配的顾客,遇到这样的车友升级往往代价比较大,痛苦啊。   如果是2000到3000多元的车装碟刹要从容一些(好的碟刹花鼓也很重要,不过这牵扯到行走系统的问题了),我们推荐的入门级别的碟刹也就是所谓性价比好的碟刹比如hayes 的2004one黑色版本、hayes的mx2、Avid的BB5 ,前者价格在520元,后者价格在620元, 这两家专门做碟刹的公司的产品还是很严谨的,手感可以接受,当然比如Avid的BB 7 碟刹手感还是差了一大节儿,但是质量稳定,手感力道控制还是很清晰的碟刹感觉的,再加上稍微好些的碟刹花鼓,整车价位在3k以上比较理想,当然更加高档的碟刹,比如再往上的价位的avid的BB7 的线碟,shimano deore 的525的油碟,都是不错的选择。6. 总结性地从实际选购新车和升级刹车系统上说   对于年轻人,肯定要在山里骑行山路的,而且预算到位的,可以选择碟刹,如果预算在1k到2k多,还是V刹实惠些, 毕竟总的预算在哪里,拆了东墙补西墙,对吧?如果一开始觉得以后就用碟刹就把花鼓选对,否则以后升级麻烦啊!   对于女生和老人和休闲骑行的人,V刹更合适些,重量轻,维护方便。对于升级来说要从原车的配置和价格上总体考虑, 许多人说想花些钱,升级一下刹车系统,“给我换碟刹!”后来发现花鼓、车架、前叉等等都要换, 唉,代价太大了, 退而求其次,还是少花些钱财,200、300元, 换套中档的V刹, 很不错了。
运动后食欲更大了肿么办? 运动之后是否会吃得更多,跑步相比较而言对食欲的影响是否比较大,而又如何控制食欲?——选对运动,选对食物,让运动产生丰硕成果。跑步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保持身材或减肥瘦身而存在。但对于即将开始或刚刚开始跑步的朋友们来说,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就是:运动会不会让我吃的更多?运动之后如何控制食欲?是否能控制食欲?哪种运动最能促进食欲?跑步相比而言对食欲的影响是否比较大?运动之后人会消耗能量,但食欲上升之后多吃食物又会多摄入能量。要想让运动发挥减重作用,就必须保证身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前提自然是不多吃。不过人们大可不必过度担心,因为按照目前的研究证据,和不运动的情况相比,适当的运动不仅不会让人吃的更多,反而有利于短期内的食欲控制。也有研究证明,运动之后,人对食量的感知更准确,更不容易糊里糊涂地吃过量。为什么呢?机理虽然没有研究清楚,但有研究提示,可能是因为运动能调控一些有关食欲控制因子的产生数量,如饥饿素(一种促进食欲的激素,由胃组织产生)、PYY(一种与抑制食欲有关的肽类)等。∞运动不同,对食欲影响不同   拉夫堡大学的一项研究测定发现,有氧运动可以降低人体的饥饿素分泌量,同时增加PYY的分泌量。而相当量的无氧肌肉锻炼也能降低饥饿素,却没有改变PYY的数量。这种效果可持续2小时左右。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研究发现,强度较大的运动,如:爬山、长跑之后,食欲会暂时性下降。其实,人们都有这种感觉,在长时间的跑步、快走之类有氧运动之后,很少有大吃大喝的欲望,这种作用在休息一段时间之后逐渐消失,但一日饮食量,与运动之前并无显著差异。若换成游泳,感觉就大不一样了。人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游泳之后好像特别饿,特别想吃东西?其原因还不清楚,但有人怀疑可能是因为水中温度较低,激发了人体希望增加能量供应的本能。∞个体差异,运动后个人反应不同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中一位澳大利亚研究者的一项研究发现,同是消耗500千卡的运动量,有些人运动之后感觉吃早餐更有满足感,而另一些人却觉得比开始运动之前更容易饿,而且整天都觉得饿。的确,有一些人发现,运动之后自己变得更能吃了,甚至运动后体重并没有显著下降,因而感到十分沮丧。不过,先别着急放弃运动,因为其中有两个原因要细细探讨:一方面.因为肌肉的增加抵消了脂肪的分解,体重变化不大.但并不意味着运动没有成效;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食物选择不太正确,饱腹感不能达到足够水平的缘故。令人开心的是,哪怕体重不变,运动也照样是卓有成效的。因为肌肉的比重明显大于脂肪,在同样体重下,会让人们显得紧实而苗条,身材曲线更漂亮更顺畅。多吃进去一点东西,如果是天然食物,能够起到补充营养、促进活力的效果,同时不妨碍减肥,因为减肥就是减脂肪,而不仅是减体重。∞肌肉含量不同,内脏功能不同   一个女研究生说道,与她同宿舍的两个女生,体重一样是55公斤,身高也都是1.66米。但是,看起来的胖瘦,却是大不相同。一个女生看起来苗条又有活力,另一个女生看起来臃肿又松垮。差异在哪里呢?就在于体内的肌肉含量不同,内脏功能不同。肌肉比例低的女生,虽然体重不高,却总显得胖,因为体内脂肪含最过高。脂肪比重小于肌肉比重,自然同样重量下体积就更大。运动减肥在体重不变的情况下,让人更显瘦,看起来体形更好。当然,对于体重超标的人来说,如果能够在运动的同时避免饮食过量,是最为理想的效果。除了选择长跑这样不会增加食欲的运动方式,还有一个关键技巧,就是提高食物的饱腹感。食物的饱腹感,是用单位能量的饱腹能力来评价的。比如说,一块450千卡能量的蛋糕,虽然体积很小,但吃完之后并不觉得饱;而一大盘焯拌小白菜加上一大盘蘑菇炒豆腐,再加半碗米饭,吃起来会非常饱,却也只有450千卡。一般来说,脂肪和糖含量越高,食物单位能量下的饱腹感就越差;而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越高,饱腹感就越强。∞提高食物饱腹感   所谓提高食物饱腹感,就是选择那些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再用水分来充体积的食物。比如:没有加油烹调的粗粮粥、炖煮豆类、蔬菜、水果、低脂烹调的蛋、鱼、瘦肉。只要食物选择正确,无需刻意少吃,吃到饱也没有关系。相反,如果选择甜食、甜饮料、精白米、精白面、各种香脆零食小点,那么哪怕自己觉得没吃多少,也有能量过高的危险。最糟糕的是,这些食物不仅会让体重无法下降,还会妨碍身体提高肌肉比例,让你的辛苦运动成果付之东流!所以,选对运动,选对食物,就会让运动产生丰硕成果。记得要做让自己能接受、喜欢做、有时间做的运动,同时又不让自己过分饥饿和营养不良,这样的健身计划才是可持续的。坚持运动、健康生活,不仅会让人逐渐远离赘肉、找回活力,还会让人日益自信,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
风吹雨打都不怕的骑车防扑街教程 最害怕碰到雨天,因为天雨路滑,又加上穿雨衣不好骑车,一不小心衣角就会踩进踏板里、卷进轮子里,一大堆的问题,令人头痛!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麻烦找上门呢?? 『骑乘技巧』⊙“控制速度”是关键   速度是会不会摔车的关键,不管技巧再好,要是速度过快,还是可能会打滑,建议大家雨天骑乘的速度控制在10到20km/h,还有轮胎在雨天的抓地力很差,所以不管如何,雨天骑车“减速”是必要的。⊙避免“紧急刹车”   建议骑车的时候,尽量把重心往后压,然后用两手一起点刹的方式刹车,最好不要一次刹到底,才会比较安全。另外,在紧急刹车时千万要冷静,因为单车的刹车系统和机车相反,大部分属于“前左后右”,若一不小心刹错边,就不免会翻车翻好几圈。⊙滑溜溜的“白线”   因为材质的关系,雨天骑在白线上打滑的机率倍增,所以路上看到白线,最好闪远一点为妙,还有路面上的交通标志、水沟盖等,以及骑楼地面若是大理石、磁砖的材质,都是一样的道理。⊙“水洼”陷阱多   通常我们都不知道水洼有多深,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颠簸,所以看到水洼能绕开就绕开,不过,绕开的同时要注意左右侧后方的来车,免得躲过水洼却和旁边的车擦撞,就不好了。⊙拉长红绿灯的距离   地面湿滑会让轮胎抓地力变差,所以要拉长刹车时间。尤其现在很多红绿灯都有秒数倒数装置,可以抓好自己刹车的秒数和距离,以策安全,最好采用提前刹车减速。 『装备安全』▲“雨衣”要选好   建议可以找比较合身的雨衣来穿,如果是单车专用就更没问题,穿一般雨衣衣角容易卷进轮子里,一旦卷进去,真的就不妙了!▲“车灯”得够亮   车上除了要有“反光装置”之外,平常一定要选择够亮的车灯,如果雨衣上面又有反光条最好。另外雨天最好戴上防风镜,可以挡雨视线也较清楚,选择防雾的镜面,又更加安全。▲“挡泥板”帮你挡麻烦   特别是通勤族必备!下雨的时候没有挡泥板,车友们也只能认命,回家洗衣服了。 『简易保养法』φ车架倒放   到达目的地之后,记得把车身擦干,虽然单车都有消水孔的设计,但水却不一定可以排出,就算只有极少量的水也会让车身锈,所以建议大家,把座杆抽出之后,并把车架倒放让雨水流出。φ链条保养步骤   链条是单车最容易生锈的部分,若不清洁容易造成以后骑车会有卡卡的感觉,也会发出令人不悦的噪音。①若链条真的太脏,可先用专用刷或牙刷将大型脏污刷掉。 ②接着在清洁布上喷上“链条油”。 ③轻捏链条上下两侧,慢慢转动脚踏柄,直到擦拭干净。φ自然烘干皮制品   有许多车友会把座垫绘成皮制的,如果有防雨罩当然最好,但如果没有,当皮制品淋到雨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吹风机吹干,先将座垫擦干,让它自然阴干,按照一般皮件保养程序即可。
今天,我去买自行车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丢失了我们的初衷,投入了欲望的海洋,在无边际的欲望中挣扎着。一面怨天尤人,一面又极力地想要占有更多的欲望。今天去买车了,因为觉得上班走路有点累,想去买辆自行车,结果去了一看要2500块。旁边的人说,2500都掏了不如加点钱买辆电动。遂问电动车价格,3500块,决定买!却被告知不如加点钱买小踏板摩托划算。于是看小踏板摩托,4000块,决定买!又被告知说小踏板不安全,不如买大摩托。于是再看。大摩托要6000,决定买!挑来挑去,发现看上眼的居然靠近1w。不料听说1w可以买个二手车。于是改作买汽车。挑来挑去,二手捷达要将近3w,决定买。可是隔壁奇瑞的说3w可以买他们的新车了。遂改买奇瑞。上去一坐,有点挤,不要紧。加钱换A3,觉得车子矮。又去看瑞虎。下来一算10w多。不如不买奇瑞,买合资的。看上Polo,被告知简配。去订高尔夫,人说加价。一咬牙,决定买CRV。反正和高尔夫价格差不多。结果听说途观好像也是那个价格左右。遂去看途观。不料看中了新passat,决定买。 一算价格,似乎可以买奥迪,于是又反悔去看奥迪A4。结果路过宝马4S店看了3系,遂改选3系。前前后后看完决定买时一算,要30w左右,不禁又想买SUV车型。于是到了隔壁雪佛兰去看科帕奇,看完觉得牛逼想买。门口却开过一辆Jeep指南者。一问价格差不多。改!去Jeep店,快订车时碰到熟人。看熟人开着福特锐界,眼红要买。去了一问,40w,OK!准备掏钱。又一想,尼玛40w都花了,不如加点钱一步到位买路虎?!于是去看极光。对外形满意,决定买。咨询单位司机,被告知越野性能不如普拉多,价格只差9w。好!买普拉多!去丰田。看了普拉多觉得丑,妈的咬牙买兰德酷路泽~~最后100多w。我靠,不买SUV了。买宝马7系!一番折腾,最终买了辆劳斯莱斯!   提车的时候,开心的不得了,上去一坐才想起来,驾照还没考!MD,不对啊!我是来买自行车的啊!就这样,人慢慢陷入了贪得无厌的局面,有了好的还想要更好的。我们常常被别人的言语鼓动,做一些违背初衷的事情,最后甚至忘记了初衷。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丢失了我们的初衷,投入了欲望的海洋,在无边际的欲望中不停挣扎。
食物们的酷炫新吃法,这个夏天玩起来! 在这个全民吃货的年代,不学点酷炫新技能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啊!还不快跟着小编玩起来~~1、如何优雅地吃柿子,再也不用担心吃柿子弄得一手黏黏的汁了。2、盒装的酸奶顶部开一个小口,插入冰棍棒后放入冰箱冷冻至冻硬,然后撕掉表面的封口抽出来就能吃啦~3、疯狂晃动你手中的鸡蛋,煮熟后你便能得到一个黄金鸡蛋。顺便练练臂力哈哈~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宝宝把蛋黄吃得到处都是有木有!!4、把香蕉剥了皮之后装进袋子里放进冰箱,冻得刚刚硬后拿出来啃,有一股奶香,好吃解馋胜过任何冰淇淋,吃完肯定会上瘾。5、蘑菇蛋:将蘑菇去蒂洗净后放入碗内备用,将每个蘑菇里打进一个鹌鹑蛋,摆好盘后在蘑菇蛋上撒一些精盐,放入蒸锅里蒸10分钟即可上桌,可以按照家人的口味调些酱汁然后配上酱汁吃哦。6、鸡蛋加水煮熟,剥壳后在鸡蛋上划几个口子,加入适量啤酒、白糖、酱油、盐一起煮,煮到汁干了即可。一定比外边卖的卤蛋更好吃更健康。7、把土豆洗净蒸熟,挖空后塞点喜欢的蔬菜培根火腿之类的,然后打入鸡蛋,再放入烤箱烤熟,美味极了!8、把面包的中间部分切掉,打入蛋,等稍微凝固一些以后加入你想要的东西,例如黄瓜、芝士片、火腿等等。等鸡蛋熟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盖上切下来的面包,反过来再烘烤一下,浇上番茄酱切开即可。PS:小编必须以自己血淋淋的亲身经历告诫大家,面包中间部分可别全部切掉啊,不然蛋+火腿+芝士部分可是会边吃边掉啊!9、把草莓泡进酸奶里,放入冰箱冷冻之后就会变成美味的酸奶草莓。话说看着也很美腻啊~~ 10、将猕猴桃切成大概两三厘米的厚片,裹上巧克力酱,放入冰箱冷冻。如果木有巧克力酱,就把很多巧克力块放进锅里加热融化成巧克力酱吧。快跟家人朋友一起尽情享受这些自己亲手做的美味吧~~做好记得拍照跟车友们分享你的劳动成果哦。
你是哪一级的骑士呢? №骑士一级,比一般人更喜欢骑车一点,没事时喜欢骑着自已那辆老26或老28上街闲逛,周末偶尔会骑到郊区去散散心。基本没有任何自行车知识,也没有刻意为了骑行而专门买车,骑车主要还是在代步。№骑士二级,开始下意识想要骑好一点的车参加运动,但是对自行车品牌、自行车知识没有太多了解,认为自行车的结构越复杂就越高级、越昂贵。只要是山地车、公路车、前后避震车等,不管是什么牌子,都觉得适合用来运动。这个级别的许多人会花几百元买一辆二线品牌车,想要用来假日郊区骑游或是长途旅行。体能处在原生状态,一般骑半小时就开始想要休息。№骑士三级,有过几次半天或一天的郊区骑游经历。看到其他穿骑行服的车手就认为很专业,开始产生比较心理,关注别人的装备,讲究自行车质量,下意识地去了解自行车品牌,认识到普通牌子的车无法达到自已的骑行要求,时不时去逛当地的专业运动车店,广泛询问山地车还是公路车适合骑行。开始对自已将来的骑行进定位。№骑士四级,整车、码表、车灯、头盔、水壶、骑行服、手套、车包、头巾、工具等相继购入,心态产生变化,开始自视为专业车手。心情兴奋,急于炫耀,喜欢配齐一身行头,在城市大街小巷上溜达。大多时候是骑给行人看,并且渴望碰到认识的人。对骑行技术没有太多了解,随时想加速就加速、想停就停。每天都要出门骑上1-2小时,盲目进行爬坡与高速练习,每逢周末必外出骑行一整天。非常关注车速,骑行中喜欢时不时地低头看看码表。个人正常时速尚未形成,一般在10-30之间不断跳动。这一级别车手体能有所上升,但膝部刺痛感开始出现。骑行总里程1-200公里。№骑士五级,有过连续三日以内的近程骑行经验,骑行总里程200-1000公里,正常时速一般为15-22之间。平时广泛学习自行车运动综合知识,对配件知识、骑行技术、饮食结构、旅途经验等等无不认真研究。对他人所言缺少判断力,凡能见到、听到的技术简介、心得体会、经验介绍等皆视为真理,谦诚学习,处在一种盲目模仿的状态中。 同时也从盲目向专业化靠拢,自行制定训练计划,与本地同样半斤八两的业余车友们共同大运动量练车,遇坡强上、遇平快骑,追求速度,周末喜欢去挑战一些难度大的路段。开始制定长途骑行计划,安排时间与路线。№骑士六级,有过连续七日以内的中程骑行经验,骑行总里程1000-3000公里,正常时速一般为18-25之间。心里开始出现升级、换车、组装车等一系列想法,懂得换胎与补胎。对自已的骑行技术尚未有足够的认知,但能够总结出一些旅途经验,不再把别人的经验当成宝典,并开始把自已的经验、故事讲给其他人听,盼望与各地车友进行广泛交流。有意查询关注专业车手的比赛记录、专业等级情况,并有意识地与自已进行比较。渴望进一步挑战,产生了进藏、进疆、环省、环大区、或火车托运到某地的长时间、长旅程的骑行构思。№骑士七级,有过连续一个月以内的远程骑行经验,骑行总里程为3000-10000公里,正常时速一般为20-28之间。对自行车结构、配件、保养知识已相当了解,配件已升级换代过一次以上,能够自行拆装车。 已体会到每个人的身体特点、体能状态不尽相同,开始逐磨一套最适合自已的骑行技术,懂得根据自已的能力来应对不同路段。不再强求自已学什么,也不再强求他人学习自已。更注意保护自已,注重身体健康。№骑士八级,有过连续一个月以上的远程骑行经验,骑行里程为10000公里以上,正常时速在20-28之间达到极限。在得不到专业人士指点的情况下,不再把骑车视为一种体育运动。心态日趋正常化,把骑行回归到休闲状态,不再盲目追求专业性。骑车看场合,什么样的情况就选择什么的装备,在某些情况下连头盔也不戴,就和街上普通骑车者没有区别,不再刻意证明自已与他们不同。№骑士九级,下决心踏入专业门坎,为此自行聘请教练进行针对性、专门性指点,自费参加各种专业化的医疗、体能训练。所采用的一套骑行技术正是最适合自已身体特点的。在对自行车运动的认识、技术水平、体能素质、比赛经验等方面,接近专业青少年选手的水平。那么,快告诉吧主,你属于哪一级?
户外骑行葵花宝典 骑单车,有着其他旅行方式不易遇到的问题,应予注意: 1.大腿内侧与座垫摩擦,容易产生表皮擦伤;局部出汗多,易生浸渍皮炎。故骑一段路程后应下车休息、擦干。如已有溃破要按擦伤处理,重者要停止骑车旅行。2.两手紧握车把,以及坐骨、耻骨部神经受压,过久后易麻木。故骑车时应带手套,且有弹性为好,两手常变换握持角度及方式;坐时也应前后、左右“着力点”变化,有利于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使肌肉松弛。3.车座要有弹性、软,车座高度应低于车把(龙头)高度,车座前端略前倾,上面有软性垫物。旅游骑车者不要追求赛车那样以出速度为前提的设计要求,而以舒适、卫生为主。4.女性月经期一般不宜骑车长途旅行,如平时有锻炼基础,个人体质情况较好,也不必禁止。5.行车要保护好眼睛。在行驶过程中,车速快,公路上风沙大,异物容易侵入眼内,造成意外。应佩带防风太阳镜。患有沙眼、泪囊炎疾病的人,容易迎风流泪,更要保护好。如果发生眼内异物,应立即用干净手帕试去异物,或用口吹,切忌硬擦。异物取出后要闭目休息一下,并滴几点眼药水。6.防止骑车摔倒。长途旅行骑车要小心谨慎,下陡坡、急转弯最容易摔倒。万一发生,要采取正确姿势,保护身体,避免摔伤。要当机立断把车子抛掉,人向另一侧跌倒。全身肌肉要绷紧,尽可能用身体的一部分面积接触地面,切不可用单手、单脚、单肩着地,更不能让头部先着地。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旅行前要加强练习,学会防护技巧。练习的方法是:身体直立,上下肢向前伸,臂部迅速着地,右肘关节弯曲,身体向右侧倾倒,从臂部向左肩滚动。动作要敏捷、连贯,坚持每日锻炼,直至熟练掌握为止。7.骑自行车摔倒最常见的是擦伤、脱臼和挫伤,擦伤是皮肤组织被擦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小面积擦伤可用红汞或紫药水涂抹局部,不必包扎。若关节附近擦伤,处理创面要涂上一些消炎软膏,并包扎起来,因为暴露容易干裂,影响活动,一旦发生感染,还会波及关节。面部擦伤,可涂点红汞,不要用紫药水。 8.若发生大面积擦伤,须用盐开水清洗污染伤口,然后涂上消炎软膏,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9.挫伤:轻者为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挫伤;重者为头、胸、腹部和内脏器官挫伤。如损伤部位疼痛、肿胀、皮下出血等,可口服和外敷跌打损伤药物,然后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疼痛厉害时可服止痛药。脱臼是被外力冲撞后四肢某部分关节脱位。最好是立即复位。如果没有复位知识技巧,不要随意摆弄,而应迅速作临时固定,到就近医院处理。固定的方法,如肩或肘关节脱臼可以用绷带悬吊固定。注意劳逸结合。晚上要休息好,勤洗澡,勤换内衣。10.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休息时要平躺,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自行车上休息一下
慢生活,从骑行开始 我们一直在奔跑,社会也一直在奔跑,不断追求更快的速度,快无止境,城市交通也不例外。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以汽车文化为标志的“快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工作压力、空间仄逼、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等让人心烦意乱。正如英国歌手约翰·列侬所言,“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离我们而去。”所以,以步行、自行车为标志的慢行系统被重新认识、重新拾起。一些城市不但大修绿道、推广公共自行车,倡导市民“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个别城市还规划专门的“自行车区域”,譬如哈尔滨、杭州、厦门、深圳等城市。哈尔滨从去年开始就规划了9个“慢行区”,包括道里区的新一百、麦凯乐、曼哈顿等地,并计划在“慢行区”内设立专门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同时设置休闲椅、绿地、雕塑等。在“慢行区”,步行、骑行拥有更高的通行权,市民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绿色、安全、舒适、休闲、惬意……正是“慢生活”追求的品质。大城市已经走上快车道,“慢”下来不容易,要求交通主干道都辟出自行车道也不现实。我们可以做的有两点:一在存量,在一些有条件的区域,譬如城乡结合部、新的居民小区,多辟一些自行车道;二在增量,新规划、修建城市道路时,为自行车预留位置。只要城市管理者意识到位,慢慢来,慢行系统自然就会做起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人加入这项环保绿色运动!
这些自行车运动手部伤害你有吗 在骑行过后,手部是否曾有过麻痹、刺痛、无力的感觉呢?   假如你的答案是YES,那你可能就犯了手部过度使用的问题。运动伤害分为急性伤害(acute injury)与累积性伤害(overuse injury )两种,手部的问题便占了累积型伤害的大宗,最常见的状况为手握把麻痹(handlebar palsy)与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两种。  其实,只要透过动作的调整和装备的使用,就能帮助你远离伤痛发生。 一、手握把麻痹(handlebar palsy)  俗称“手握把麻痹”的症状,名为尺骨神经病变(Ulnar neuropathy),顾名思义,是因为压迫尺骨神经所造成。  尺骨神经控制你的无名指和小指,主掌手部的肌肉功能,抓握车手把时,压迫尺骨神经的状况,无论在休闲或竞赛型的车友身上都经常发生,主因为抓握下把时,尺骨神经的过度延伸,导致手部出现麻痹、无力,无名指或小指发生疼痛的状况。手握把麻痹症,是由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无名指的正中神经(Median nerve)所致。  这些症状不仅会个别来敲门,还可能同时来报到,演变为数日到长期的情形,虽然烦人,不过倒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只要透过适当的休息、配合伸展运动和消炎药物的使用,就能达到缓解的功效;骑行时,调整抓握车手把的姿势与力道,则可以帮助避免复发的状况再次发生。 二、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俗称鼠标手的腕隧道症候群,虽然不如手握把麻痹那么普遍,但在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却是屡见不鲜,举凡钢琴家、木工等需重复使用到手腕的职业类别,都应特别注意腕隧道症候群。  对自行车爱好者来说,主要原因是因为抓握平把时,压力直接传达到主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无名指的正中神经(Median nerve)所致,造成手麻、手指疼痛、无力的情况,车友们应该也不陌生。  其实,只要透过骑行工具的调校,如车手把、坐垫、踏板的调整,配合正确的骑乘姿势,骑车时不要把全身的力量都施加在双手和手腕上,就可以避免手部不适的情况发生;此外,长时间长途骑行,别忘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并且多调整骑行时的手部姿势,会是不错的开始!  小提醒:试着把重量放在手掌外围,而不是手掌正中心的部位。   器材部分,选用手把带或佩戴手套,都能有效减少能量直接传导到手部;在长途骑行前安装握持舒适的副把,可以在骑行过程中调整握持姿势,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此外,骑行前完成手部与腕部的伸展运动,就可以在上路后对抗运动时的压力。  骑行观念谨记在心,痛快飙汗之余,假如真的出现类似症状,车友可以到神经外科挂号,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
Avid BB7机械碟刹调校 在安装线之前确保桶调整器(barrel adjuster)全部旋进到底 碟盘应该偏向槽(rotor slot)的外侧(outboard side),理想的比率是1/3和2/3。顺时针转动在内(靠近车轮)的旋钮(inboard knob),直到碟盘处于卡钳体内正确的位置。注意碟盘在卡钳内不是居中的。转动外侧的调整旋钮(outboard knob),直到它稳固的将碟盘和内侧的刹车垫挤压在一起,目的是固定起动臂(actuating arm)。现在卡钳在最完美的位置,可以准备锁紧了。一会儿之后将要把刹车垫旋开。这时候锁紧两个CPS螺钉。交替的一个锁一下,轮番锁紧直到扭距8-10Nm(70-90in-lb)。逆时针转动两个刹车垫调整旋钮,直到刹车垫与碟盘到达期望的空隙(clearance),大约每边2、3个刻度对于刹车线的松弛,只使用刹车杆上的桶调节器来调整。对于刹车行程(lever throw),使用外侧的调整旋钮。对于刹车垫磨损调整,同时使用内外两个旋钮进行调整。 必要时,弹簧张力可以用2.5mm的内六角扳手转动弹力调整螺丝来调整。顺时针转动螺丝可以增强弹力,相当于用力捏刹车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都需要解决刹车垫的磨损问题。你可以通过两步简单的调整进行。 顺时针转动内外两个红色的调整旋钮,按需要转动一两个刻度,使刹车回到最佳的设定。不要调整刹车杆上的桶调节器。在每个旋钮的中心有一个刹车垫磨损指示器(pad wear indicator)。随着旋钮的旋进,指示器会缩回旋钮的深处,从而可以看的出刹车垫的大致磨损情况。 当刹车垫的总体厚度(total thickness),包括衬板(backing plate)和摩擦介质(friction material)少于3mm时,就需要更换了。
骑行技巧(二) 单车运动比的是速度,拼的是体力,赢的却是技巧。高超的骑行技巧,可以令你骑姿优雅、动作潇洒、快速省力、人车安全,充分感受骑行的乐趣。 骑姿技巧。上体略向前倾,躯干微向上躬,头部稍向前伸。双手握把用力适中,两臂自然弯曲。臀部稳定,动作顺滑有力。 蹬踏技巧。 前脚掌蹬踏,用力方向应尽量与脚踏板运动圆周的切线方向一致,蹬踏时应逐渐加力,在曲柄与地面平行时力量加到最大,再向下时力量逐渐减小。通过最低点后脚腕和腿部开始放松,并且顺滑放松地到达最高点,再进入用力阶段。两脚用力要均匀,两腿作100°-170°左右的蹬踏循环,两腿不要左右晃动,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平路踏频保持在每分钟70~80下之间,爬坡时踏频保持在每分钟50~65下为好,既快速,还省力。长途骑行时,可用脚的不同部位交替蹬踏,并掌握好节奏,以使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变速技巧。27速山地车,牙盘3档飞轮9档,一般采用牙盘1档对飞轮1、2、3、4档,牙盘2档对飞轮(3)、4、5、6、(7)档,牙盘3对飞轮7、8、9档。千万不要用1-9或3-1这样的档位,既费力又不出速度,还容易伤车伤人。平路骑行一般用:2-5、6、7档或3-5、6档均可。小漫坡用2-3、4档,大上坡用1-4、3、2、1档视坡度及长度调整。只要传动机构没有发出磨擦声就行了。下坡路档位可高些,用法和平路差不多。另外,一定要在爬坡或下坡前提早换档,否则,上坡用力蹬踏时换档困难并容易损伤齿轮或链条、变速器,下坡时换档因车速快会有一种跟不上车速而蹬空的感觉,很容易产生晃动,如果此时发生碰撞,那是相当危险的。如果你下坡时忘记了提前换档而又确实需要换档,你可以在车速还不是太快时轻轻点刹车闸,并同时迅速换档,此时注意既要看清前后左右的骑手,又不要刹车过猛,以免发生危险。总之,变速有两个原则:一是不要采用你难以承受的档位,二是不要频繁地变换齿轮比(即遵守上述的牙盘与齿轮对应关系)。 尾随技巧。集体骑行时,尾随在别人后面,既可以给你带来精神动力,还可以为你节省体力,因为你前面的人所形成的涡流会牵引你前行,使你能节省20%-30%的体力,这也正是专业选手爱跟在别人后面的原因。当然,尾随时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免发生追尾碰撞事故。 下坡技巧。对于骑行来说,下坡无疑是最轻松快乐的事情,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事情,千万不要得意忘形。下很长和很陡的坡时,最好先把车座放低些,这样会比较安全。刹车不要过猛,要前后同时进行刹车,单独使用前刹会把人向前抛出,单独使用后刹会使单车打转,把人向两边甩出。 爬坡技巧。骑行中,最苦最累最难的莫过于爬坡了。严格地说,爬坡没有秘诀,只有对你肌肉力量与心肺功能的考验,好的身体素质会给你一定的优势,长期刻苦的训练也会让你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但爬坡还是有一定技巧的,那就是正确的档位、合理的踏频、适当的速度、科学的体力分配、恰当的骑姿。另外爬坡时还应先关闭前叉避震器,以免因前叉弹性而卸力。 关于档位和踏频,前面已有表述,车速也是由档位和踏频决定的,这里都不再赘述。 科学分配体力对于完成爬坡任务十分重要,一是爬坡前要提早加速利用惯性可以让你多冲一段距离,节省一部分体力;二是不要过早地拼力,以免过早地进入疲劳期,要均匀合理地分配你的体力,必要时还可下车走一段,既可放松肌肉、缓解疲劳,又可避免肌肉、膝盖、脚踝,以及齿轮、链条的损伤。 骑姿技巧。爬坡时几乎全身每一个部位都在同时用力,各部位之间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充分发挥各自最大的能量,这时候的骑姿,比平路骑行时更为重要。 头部。头必须能抬起看前方的路况,切忌"埋头苦干",不但不安全,也会影响到你的呼吸顺畅。 腹部。爬坡时腹部的出力并不明显,但实际上腹部扮演着支撑的角色,就是当爬坡时腹部两侧有绷住的感觉,这就是腹部在支撑了上半身的出力,同时扮演平衡的角色,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骑士在爬坡站姿时的平衡反应较差,应该以仰卧起、后仰伸展、转呼啦圈等来补强此区域的力量。 膝盖。爬坡踩踏时尽量以膝盖靠近上管的姿势踩踏,这样一来在下动作时才能够利用到大腿及股外侧的肌肉,如果你习惯将膝盖在踩踏时远离车架,无疑是在浪费你的力量。 背部。公路赛车骑行时尽量保持背部平坦,这样才能让背部的肌肉及腹部侧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如果你无法让背部变成平坦,那么可能是车架太小或龙头太短。山地车骑行时也应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背部平直。若采用站姿骑行,背部姿势与公路赛车相近。 手肘。保持手肘略为弯曲,当腿部向前出力时,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后拉同时出力,这会让你的全身同时有效率的用力;站姿踩踏时,手拉的动作变成往后上方,并且配合脚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单边轮流出力。 臀部。臀大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并且延伸至大腿后肌,以坐姿爬坡时若能运用到此处的肌肉便会更有效率,出力的感觉是与你由椅子上仅靠腿部力量准备站起来时的感觉类似,在单车上要做到这样的出力则必须注意到脚部回转后勾的动作,但必须车座些,以免伤及脚后跟的肌腱。 骑单车并非难事,但学会正确地骑单车却并非易事。在平时骑车时主动地训练自己,改正一些错误的动作,会使你减少疲累和不适,更加轻松地完成旅程。 关于骑行技巧的文章,网上很多,但有很多都太过专业,有些看不懂,有些做不到,有些也用不上。本文所述多为借鉴网络文章,也有不少个人感悟,力争讲述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如有不当之处,还请骑行爱好者朋友批评指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