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如水001 坚硬如水001
像平凡人一样去生活,像诗人一样去体验,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
关注数: 9 粉丝数: 22 发帖数: 2,017 关注贴吧数: 10
冬季的校园 此次的母校之行成于宿舍老大要去石培训,我和小九推掉了所有的计划,匆忙间登上4452次列车,去完成一个关于情谊与记忆的重逢。 老大是在我们的教唆下逃课出来的。当年为了看世界杯,他曾在门口辅导员组织班长点名的情况下领着我们几个人从后窗逃课。后来比赛输了,他拎了捆啤酒,领着大家在泪水中为国足默哀。往事一幕幕,似乎就发生在昨天。站在校园的小路上,看着老大从行政楼拿手机东张西望着的样子,我的心里蓦然涌上一股酸楚,老大老了,他的身上已经有了风尘的味道,才不过毕业三年啊,工作,结婚,买房,装修,他那略显臃肿的身躯如今再回到操场上恐怕已经不能再令看台上的女生为他欢呼雀跃了。我呢,面对镜子时,恐怕也要唏嘘感慨一番了。 拥抱,问候,呼喊着曾经用过的粗俗的昵称,不怕引来身边走过的后辈的侧目。我们曾经也是这里的主人啊!是的,我们人生中最美的四年曾在这里度过。甚至当时会说“回石家庄”,俨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了。可如今看来,我们终究不过是过客。母校依然以她博大的胸怀,吐旧纳新。 在母校的重逢,似乎永远要去看看那些承载着我们共同记忆的地方——宿舍楼、操场、小花园、教室、图书馆…… 初冬的校园,在天气微阴的周末似乎显得更加萧瑟。路边瘦骨嶙峋的黄叶在风中划着地面发出吱吱的响声,显得非常刺耳。三个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校园里,述说着曾经美好的记忆。宿舍楼没有变,还是那么破旧,只是楼下卖烟的小店已经易主;操场已经换上了塑胶跑道,不再让人随意进出,恐怕如今的学生们再也不会有晚上10点多在篮球场上摸黑打球呼喊的回忆了;小花园里依然有用功的女生站在甬道上或坐在花池边读书,只是我们走过时的脚步很轻,不敢再如当年那样故意弄出动静,吸引别人的注意了;教室里还在搞什么讲座,似乎我们谁也没有当年提前占座甚至在楼道里站着听讲座的激情,那刻在书桌上的名字也许早被别人抹去又或刻上了新的名字;图书馆的门口赫然矗立着一个写着“凭证进入”的牌子,它已经彻底地把我们排斥在外了…… 路过乒乓球台时,那位曾经和我们打过球的老爷子依然如当年矍铄,还在挥舞着球拍,姿势也和从前一样。我们本能地躲开,似乎害怕触发当年的记忆,但他还是认出了我们,只是微笑着说,回来看看母校!我们嗯了声就默默地走开。或许他已经见多了如我们一般回校的人,又或许在他心里已经没有了因岁月流逝而产生的伤感。 路上,大家都觉得校园里看不到美女了。是啊,如今在我们身边走过的人,都还是稚嫩的孩子。那些装束和身材对我们来说太青涩了。我们心中的漂亮女生,如今都已嫁作他人妇,她们是不是还记得那些曾经注视她们走过的轻狂的少年呢?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老狼的那首《冬季的校园》。虽然词已经记不太清楚,但在这个时候,用我沙哑的嗓音唱出来,平添了些许惆怅与伤感。 我亲爱的兄弟/陪我逛逛这冬季的校园/给我讲讲那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趁现在/没有人/也没有风…… 还记得当年,我们带着离别的伤感还有对新生活的憧憬,挥手匆匆告别,如今想来,我们告别的不是某个人某个城市,而是一段美好的生活,一段青葱的岁月。 还是让我用老狼的这首歌告别母校吧,带着永远的情谊,永远的回忆,告别这冬季的校园。 我离开的时候 也像现在一般落叶萧瑟 也像现在 有漂亮的女生 白发的先生 几个爱情诗人 几个流浪歌手 记得校门口的酒馆里 也经常有人大声哭泣 黑漆漆的树林里 有人叹息 那宿舍里的录音机也天天放着爱你爱你 可是每到假期 你们都仓皇离去 这冬季的校园 也像往日一般安祥宁静 也像往日 有漂亮的女生 白发的先生 只是再没有人来 唱往日的歌
偷得浮生半日闲 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周末,但是利用这两天干点什么,让人颇费踌躇。 本打算去香山的,可同事们因为种种的原因都去不了,想想没有了那种相唱相和的情趣,香山也不过是一座插满红旗的土丘。 如果留在家里,无非是喝酒睡觉看电影甚至是看电视剧,似乎放假的哨音一响就闭上了眼睛,等睁开眼睛时已经开始上班,这样混沌的假期不要也罢。 其实最近很想回老家,渴望听听乡音,踩踩故乡的土,看看故乡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孝敬一下那依旧早出晚归含辛茹苦的父母,好让我这个塞外来的小子不要丢掉在寒风中承袭的坚毅和刚强。我知道,故土与亲情是一个身心疲倦的游子疗治伤痛最好的药,但,我又怕,不是怕两天内奔波千里的劳累,而是怕在父母面前情不自禁滴下酸楚的泪,让老人耽心。我不能,更没有脸面以目前这样的状态还乡。 石家庄也是不能去的,虽然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是在那里度过,但那里也承载了太多的美好的回忆,物是人非,我无法去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获得些许的慰藉。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香山,一个人去,在这片刻的闲暇中,希望香山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但愿那醉人的红叶能消解我些许的烦忧,能给予我于瑟瑟寒风中饱满的热情。 浮生半日偶偷闲,香山红叶解心愁。
一个离婚男人的单身日记(争取坚持到再婚)——流水账 (一) 今天得到确切的消息,我们彻底的分了。 似乎她还在阴影中,又似乎终于过她所期望的生活了,我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说实话,在逼问她做出准确的回答后,我心里没有喜也没有悲。将近五年的感情,酸甜苦辣啥都尝过了,能走到今天似乎已经是个奇迹。我还必须承认,最后的分手是我造成的。但很多矛盾早已经为今天埋下了祸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今天一个同事跟我说,你老婆真漂亮。我窘的说不出话,只能感慨——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试想前几天还一起参加朋友的婚宴(那个同事就是在婚宴上看到她的),前几天还能于一天偷闲往返于石市与定州之间玩的情投意合,如今却劳燕分飞,跟谁解释似乎都会让人觉得是玩笑。更何况我们分分合合的已经太多次,谁又相信这会是最后的分手呢?只有我知道,这次是真的,因为连我都已经不再坚持(从前的分手,都是以我的妥协复合的)。 我也曾经问过自己,这次我该不该再去坚持。虽然这次是因我造成的,但是我觉得或许冥冥之中注定我们不能在一起,否则怎能一次又一次由如胶似漆一下子变成决裂呢。 我记得我以前曾写过一篇文字,讲婚姻需要学习,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学习好就已经失去了婚姻,希望朋友们以我为鉴,从我这里吸取教训。
有个人的电话号码你永远不用保存——转自石家庄吧——石家庄阿三 打开电话,手指就会不自觉的按出,当听到对方的声音后,你又惊觉自己的仓促,于是笑着解释其实并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问问你今天过的好不好,遇见了谁,吃了什么。 朋友的电话,怕搞忘了,于是存在电话薄中,要联系时,直接翻出名字,打过去,知道一定是他。假如有一天,手机掉了,所有人的联系方式都没有了,怎么办呢? 只有心爱的人,他的电话号码,你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也许你们的交往还不到公开的时候,对方的姓名跟电话号码不方便被别人看见,于是,不用存进电话薄里,只需每次一个一个的按键,他的电话你便已记得滚瓜烂熟。 每个人的手机里,都存了几十上百个号码,心上人的名字淹没在其中,每次查找起来甚为麻烦,不如,直接拨出那十一位号码,省去那查找的时间。 听着每个键按下去时的响声,想着他此刻的模样,丝丝的甜蜜感觉难以言表。 当有一天,你的手机掉了,你头脑中一片空白,首先就是给他打电话,那个号码你不会掉,因为它记在你的心里。 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他了,你克制自己不要拨那十一个数字,你干脆尽量少用手机,那个号码会随着他被遗忘而被遗忘,直到有一天,你脑海中突然出现熟悉的号码,你确信这曾是你非常重要的号码,然而你已经忘记这个号码代表着什么。你终于拨通了电话,他的声音远远的传过来,你隐隐约约的回想起,当时的甜蜜,后来的苦涩,以及之后的流沙岁月。
发脾气与宽恕 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夜的黑让我浮想联翩?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的。其实在我的脑海里用宽恕还是用原谅我斟酌了很久,这两个词意思本差不了多少,或许在我的感觉里,宽恕更能显出我的胸襟和情怀——这或许就是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区别。因为我知道乱发脾气不好,更知道宽容是美德。咳,不知不觉我又提到了宽容,但我还是喜欢宽恕,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恕”更能显出我高人一等的精神优胜,故题目确定为“发脾气与宽恕”。 小的时候我不敢发脾气,只能乞求别人的宽恕。爸妈教育我要孝顺,要温良恭俭让,所以哪怕是受了委屈,在挨批评的时候我总是立正站好低头忏悔,绝对不敢有任何小动作,哪怕是抬头看一眼正对我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长辈这样的动作也不会有。记得有一次犯了错误,无法承受老妈一遍又一遍的训斥,我忍不住说了句——要不你打我一顿得了,结果是一个嘴巴让我眼冒金星。从此我铭记犯上只有死路一条,循规蹈矩才是生存之道。 循规蹈矩是中国所谓好孩子的标志之一。在我明白了这个生存之道后,才发现好孩子的特权。只要不是屡教不改,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受到上纲上线的教育,甚至偶尔反驳几句也不会遭到横眉冷对和拍案而起。或许从这个时候就种下了发脾气的祸根。我肯定对父母发过脾气,虽然不记得是为了什么,但温良恭俭让的教诲让我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我绝对不应该对父母发脾气的。这就是自省吧。 应该说自省也是中国所谓好孩子的标志,或许很多好孩子并不知道罢了。正是由于发脾气与自省之间的矛盾让人学会了宽恕。 不敢对父母发脾气,却可以对其他自己亲近的人发脾气,比如兄弟姐妹朋友恋人学生等等。我打过妹妹,骂过朋友,训斥过学生,甚至打骂过恋人——妹妹还是妹妹,朋友还是朋友,学生还是学生,恋人变成过路人又变成老婆又变成路人或者其他(这或许是在那组并列词语中我把恋人排到最后的原因吧)。这样的经历似乎验证了一句话——因为亲近所以不加掩饰。 因为是亲近的人,你就可以对他们恣意的发脾气吗?不可否认,发脾气可以让人郁积的情绪得以发泄,但谁都不是情绪的垃圾桶,你惬意了你就得反省自己给别人带来了什么。我会想到是否给妹妹的生活带来什么阴影,是否跟朋友产生什么隔阂,是否和学生发生什么矛盾,是否与恋人之间存在什么芥蒂,我还会想到在这样的阴影隔阂矛盾芥蒂之下,我的良心如何安宁。我是受不了所谓的灵魂的谴责的,于是我选择宽恕,宽恕一切。这是一种成熟还是自保,又或许所谓成熟不过是学会自保的过程,谁知道呢。 爱发脾气的人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跟你脸红脖子粗,也会因为你犯下别人无法忍受的错误而宽恕你,但你千万不要因为这点宽恕而恣意妄为,因为这样的宽恕其实是一种疏远,疏远到路人甚至草木空气。 我不知道自己是成熟还是麻木了,只是一切在我的眼中都成了草木与空气,没有脾气更没有了所谓的宽恕。我只祈求平安、平和甚至仅仅是片刻的平静,让我的灵魂获得安宁。
发脾气与宽恕——原创 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夜的黑让我浮想联翩?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的。其实在我的脑海里用宽恕还是用原谅我斟酌了很久,这两个词意思本差不了多少,或许在我的感觉里,宽恕更能显出我的胸襟和情怀——这或许就是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区别。因为我知道乱发脾气不好,更知道宽容是美德。咳,不知不觉我又提到了宽容,但我还是喜欢宽恕,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恕”更能显出我高人一等的精神优胜,故题目确定为“发脾气与宽恕”。 小的时候我不敢发脾气,只能乞求别人的宽恕。爸妈教育我要孝顺,要温良恭俭让,所以哪怕是受了委屈,在挨批评的时候我总是立正站好低头忏悔,绝对不敢有任何小动作,哪怕是抬头看一眼正对我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长辈这样的动作也不会有。记得有一次犯了错误,无法承受老妈一遍又一遍的训斥,我忍不住说了句——要不你打我一顿得了,结果是一个嘴巴让我眼冒金星。从此我铭记犯上只有死路一条,循规蹈矩才是生存之道。 循规蹈矩是中国所谓好孩子的标志之一。在我明白了这个生存之道后,才发现好孩子的特权。只要不是屡教不改,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受到上纲上线的教育,甚至偶尔反驳几句也不会遭到横眉冷对和拍案而起。或许从这个时候就种下了发脾气的祸根。我肯定对父母发过脾气,虽然不记得是为了什么,但温良恭俭让的教诲让我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我绝对不应该对父母发脾气的。这就是自省吧。 应该说自省也是中国所谓好孩子的标志,或许很多好孩子并不知道罢了。正是由于发脾气与自省之间的矛盾让人学会了宽恕。 不敢对父母发脾气,却可以对其他自己亲近的人发脾气,比如兄弟姐妹朋友恋人学生等等。我打过妹妹,骂过朋友,训斥过学生,甚至打骂过恋人——妹妹还是妹妹,朋友还是朋友,学生还是学生,恋人变成过路人又变成老婆又变成路人或者其他(这或许是在那组并列词语中我把恋人排到最后的原因吧)。这样的经历似乎验证了一句话——因为亲近所以不加掩饰。 因为是亲近的人,你就可以对他们恣意的发脾气吗?不可否认,发脾气可以让人郁积的情绪得以发泄,但谁都不是情绪的垃圾桶,你惬意了你就得反省自己给别人带来了什么。我会想到是否给妹妹的生活带来什么阴影,是否跟朋友产生什么隔阂,是否和学生发生什么矛盾,是否与恋人之间存在什么芥蒂,我还会想到在这样的阴影隔阂矛盾芥蒂之下,我的良心如何安宁。我是受不了所谓的灵魂的谴责的,于是我选择宽恕,宽恕一切。这是一种成熟还是自保,又或许所谓成熟不过是学会自保的过程,谁知道呢。 爱发脾气的人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跟你脸红脖子粗,也会因为你犯下别人无法忍受的错误而宽恕你,但你千万不要因为这点宽恕而恣意妄为,因为这样的宽恕其实是一种疏远,疏远到路人甚至草木空气。 我不知道自己是成熟还是麻木了,只是一切在我的眼中都成了草木与空气,没有脾气更没有了所谓的宽恕。我只祈求平安、平和甚至仅仅是片刻的平静,让我的灵魂获得安宁。
敏感 向来以敏感的人自许,似乎总是能在纷繁和芜杂中比别人更早地预知一些事情,比如春的消息,夏的灿烂,秋的寂寥,冬的期待,又比如在别人举手投足间揣摩他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想法。但这些感觉似乎都随着岁月的磨砺而麻木。一个曾经多愁善感的人,如今只能在此细说仅存的一些感触了。 对文字或者说对言语的敏感虽然有所减弱,但似乎并未全部消失殆尽,这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哪天我连这个都没有了,估计要被饿死。每当看到矫情的文字,我会霎时间打个冷颤,起一身的鸡皮疙瘩。我会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以此来掩饰精神上的折磨。比如某时某刻,听到别人信誓旦旦大声呼告却心不在焉,如果谁在我的身边绝对可以用簸箕收集我的疙瘩弄一盘好菜。 对故事的敏感依然如初。这或许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这点,我还在坚守着我的职业。没办法,我能由一个字想到一个情节,由一个情节想到整个的故事,由整个的故事联想到自己,联想到生命,联想到宇宙……我无法不为之唏嘘感慨,即使他们喜极而泣,即使他们热情相拥。如果你看见我的眼角挂满泪水,很多时候它不是为我自己而流。 对谎言的敏感依然如故。我觉得我都可以去做侦探了。这似乎不是件什么好事——我所有的不快乐都源于此。人说难得糊涂,偏偏我太清醒,把什么都看的那么明白,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的。如果你看到我嘴角的笑容或者如薛大傻子般咧嘴,那一切都与我无关。 可惜的是,如今功利心太强,我的眼里渐渐看不到文字,看不到文字背后的故事,看了太多的花言巧语,只能一目十行,只有匆匆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敏感-原创 向来以敏感的人自许,似乎总是能在纷繁和芜杂中比别人更早地预知一些事情,比如春的消息,夏的灿烂,秋的寂寥,冬的期待,又比如在别人举手投足间揣摩他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想法。但这些感觉似乎都随着岁月的磨砺而麻木。一个曾经多愁善感的人,如今只能在此细说仅存的一些感触了。 对文字或者说对言语的敏感虽然有所减弱,但似乎并未全部消失殆尽,这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哪天我连这个都没有了,估计要被饿死。每当看到矫情的文字,我会霎时间打个冷颤,起一身的鸡皮疙瘩。我会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以此来掩饰精神上的折磨。比如某时某刻,听到别人信誓旦旦大声呼告却心不在焉,如果谁在我的身边绝对可以用簸箕收集我的疙瘩弄一盘好菜。 对故事的敏感依然如初。这或许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这点,我还在坚守着我的职业。没办法,我能由一个字想到一个情节,由一个情节想到整个的故事,由整个的故事联想到自己,联想到生命,联想到宇宙……我无法不为之唏嘘感慨,即使他们喜极而泣,即使他们热情相拥。如果你看见我的眼角挂满泪水,很多时候它不是为我自己而流。 对谎言的敏感依然如故。我觉得我都可以去做侦探了。这似乎不是件什么好事——我所有的不快乐都源于此。人说难得糊涂,偏偏我太清醒,把什么都看的那么明白,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的。如果你看到我嘴角的笑容或者如薛大傻子般咧嘴,那一切都与我无关。 可惜的是,如今功利心太强,我的眼里渐渐看不到文字,看不到文字背后的故事,看了太多的花言巧语,只能一目十行,只有匆匆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