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811127 wh811127
关注数: 2 粉丝数: 9 发帖数: 816 关注贴吧数: 14
2011计划 目前已知获批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有: 1,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 2,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3,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4,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5,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9,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10,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11,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协鑫集团 12,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   13,拓扑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等 14,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15,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16,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7,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8,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20、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 21、“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2]   22、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23、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4、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25、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 26、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河海大学、清华大学、长江三峡集团 27、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 28、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29、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30、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   31、阻燃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部四川消防研究所、**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 32、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 33、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 34、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   统计截止于2012年8月22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