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VPCK5N 新庄新区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28 发帖数: 9,133 关注贴吧数: 15
一个烟头找出盗墓贼 宜兴警方侦破一起盗窃西晋墓葬案 近日,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通过现场勘查、技术对比、情报研判、循线追踪,成功破获全市首起盗掘古墓葬案,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追回西晋青釉瓷碗三件、西晋青铜弩机一件,东汉青铜镜一件。 去年12月31日,宜兴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该市湖滏镇东兴村一处古墓被盗掘,现场有2个盗洞,墓中随葬品已经荡然无存。 接报后,宜兴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指令属地派出所立即派员组织现场保护,刑警大队技术员迅速到场勘查,并第一时间联系该市文化部门开展联合调查。经文化部门现场初步鉴定:该处古墓由甬道和墓室组成,形成年代距今在1500年以上。宜兴警方判断该盗掘行为已经触犯《刑法》,遂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 因案发地位于半山腰,现场面积大、地势崎岖、道路泥泞,侦查员虽进行了大规模细致勘查,但未能提取到嫌疑人完整足迹。经过复勘,办案民警终于在草丛中寻获一枚新鲜烟头,疑为嫌犯所留。 通过研判分析,警方明确瞿某居住地址并通过蹲守伏击将瞿某成功抓获。经审讯,瞿某供述了伙同丁某峰、陈某英盗掘古墓葬的行为,侦查员连夜对余犯组织抓捕,兵分两路将二人抓获归案,并追回全部被盗文物。 经江苏省权威部门鉴定:本案中被盗古墓为西晋砖室墓,是典型的六朝墓葬;青釉瓷碗、青铜弩机的出产年代均为西晋,青铜镜的出产年代则为东汉,均属于珍贵文物。 发布时间:2018-05-26 20:35 星期六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国内最长最宽!太湖隧道打下第一桩 昨天中午12时许,国内最长最宽的水下隧道——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主体工程打下第一根方桩,这标志着太湖隧道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这条长10.79公里的隧道不仅长度是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1.6倍,而且净宽超过40米也创下国内之最。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石小磊 现场 抽水后围出2个足球场大的基坑 无锡马山,滨湖区的西南角,淼淼太湖的北岸水面,国内最长最宽的水下隧道工程太湖隧道的西侧起点就从这里开始。首先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个超过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平平整整的“大坑”,这是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太湖隧道马山段临时大堤围堰现场。 太湖隧道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在深约1-2米的太湖中,用钢板桩围出一块区域,将其中的水抽走,开挖基坑,继而在坑里浇筑隧道结构,将土方回填后,再将湖水注回。由于生态环保的要求,围堰一次性只能围2公里左右,所以采用了从两头向中间,逐段抽水,随时回填的方法推进。记者眼前的这个大基坑,就是隧道西侧最顶头明挖段部分,可以理解为隧道的出入口。 长24米、重18吨长桩打入水下40米 眼前,围堰钢板已从岸边向水中延伸了600多米。“砰、砰、砰……”中午12时许,伴随着强劲而有力的打桩声,停泊在临时围堰大堤前不远处的液压式打桩船“桩9”号上,高达几十米的桩机,正将一根长达24米,粗半米,重约18吨的方桩穿过湖水打入湖底。
宜兴敲定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确定宜城城区、丁蜀城区为中心城区,以荆溪路-陶都路为城市发展轴,打造三氿水系廊道和画溪河遗产廊道,划定8个平原地区镇和宜南生态涵养区。“一核双城、一轴两廊、多点一区”,这是《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对城乡空间的最新规划。据了解,宜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近日通过专家论证,规划在特色资源挖掘和利用、旅游规划、景观风貌上充分彰显宜兴特色。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兴在做好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同时,重点打造画溪河遗产走廊。该走廊沿线包括青龙山、黄龙山、古南街、葛鲍集聚地、紫砂厂等多个富有宜兴陶文化特色的遗址。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擦亮“陶都”特色名片。   宜兴具有丰厚的生态与旅游资源,宜南山区和湖荡地区尤为明显,基于这些资源,并以陶、竹、茶、洞为特色,进一步整合生态景观资源,推动全域旅游,打造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城市。借用项目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南部以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两大项目引领宜南山区旅游迈向新台阶。东部以湖滨小镇周铁为中心,发展太湖沿线旅游。北部依托圩区滆湖、西氿等湖泊型湿地,发展水域生态旅游,增添城市旅游新亮点。
第三届宜兴周铁古镇文化旅游节开幕 5月17日,一年一度的周铁古镇文化旅游节再度来袭,在周铁镇历史文化街区以城隍庙民俗活动拉开帷幕。在前两届古镇文化之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活动精准地定位为文化旅游的节庆活动,深入推动周铁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致力打造文化+体育+旅游三位一体的品牌活动。 本届文化旅游节以“我与竺西有个约会”为主题,分文化、体育、旅游三个板块。文化板块先后举办了城隍庙民俗活动、道教文化展示活动、老街书场、宜兴非遗文化摊位展示、优秀传统戏曲展演、开幕式;体育板块举办了 2018年周铁镇风筝制作、放飞培训班和宜兴市村(社区)风筝邀请赛;旅游板块举办了渎区生态农业观光游和竺西胜景评选。在三天时间里,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太湖西岸千年古镇的文化魅力。 周铁镇党委书记陈忠强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旅游是文化的体验。具有文化基因的旅游,才能拥有更难复制、更可持续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周铁镇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挖掘,大力推动“文化周铁”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了周铁转型发展的新亮点。举办古镇文化旅游节,不仅是为了弘扬历史文脉,展现古镇风貌,也是为了进一步推介和展示周铁文化资源,提高周铁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创一条文化兴镇、旅游强镇的特色发展之路。
“北平定”能否重振“紫砂梦” 世人皆知“平定砂锅亮晶晶”,殊不知数百年来,平定的紫砂也曾名重天下,享有过“南宜兴 北平定”的“江湖地位”。 如今,作为资源型经济大县转型发展的探路之举,平定县从历史积淀中,重拾“平定紫砂”这张王牌,再次启程出发。 宜兴来访,平定紫砂打出“感情牌” 平定县重振紫砂的梦想,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启动。一直进展不大。平定县把突破的目光放在了号称“中国陶都”的宜兴市身上。 古州平定和陶都宜兴虽南北相隔千里,但平定、宜兴结缘紫砂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民国时期的1914年,宜兴紫砂大师吴云根就千里迢迢北赴平定,共同研习制作、改良工艺。第二年,平定选送的紫砂器即在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世界赞誉,见证了两地紫砂合作的灿烂历史。 建国后,在60年代和80年代,宜兴又多次派人赴平定交流学习,传授技艺。改革开放以来,平定又先后聘请吴亚平、董亚芳等宜兴紫砂大师传授技艺,紫砂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制作工艺和水平显著提升。可以说,这些历史缘源为今日平定重振紫砂产业发展埋下了根基,点燃了火种。 在随后的联系中,以中国宜兴紫砂收藏与鉴赏专委会周汝平会长为首的宜兴一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很快来到了平定县,双方的合作进入了实操阶段。 优质原料,平定紫砂发展的“底气” 由于历史发展环境、市场及传承等因素,平定紫砂的发展,出现了几十年的断层。这也使得原先与宜兴紫砂并称的平定紫砂没能发展成今日宜兴“中国陶都”的地位。 但当宜兴来访的一干紫砂大师看到平定方面挂出的“南宜兴 北平定紫砂产业发展合作论坛”的横幅时,却并没有感到过多的不适。也许,在他们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每一代老师傅都会和他们不厌其烦地谈到遥远的平定,让平定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神圣和尊敬。 铸就平定这种神圣感以及平定重振紫砂产业的“底气”,关键就在于平定独一无二的紫砂土资源。 中国紫砂资源丰富,唯平定、宜兴独特。说来也怪,宜兴与平定远隔数千里,然而,两地紫砂泥相比较,其主要化学元素却最为相近,且平定紫砂泥中还拥有宜兴紫砂泥中目前未发现的硒等微量元素。 目前,平定境内已探明紫砂储量达20多亿吨,分布在冠山、冶西、张庄、锁簧、柏井等乡镇。更令人稀奇的是平定紫砂土的种类之多,尤甚宜兴。不仅拥有宜兴所有的紫泥、红泥、绿泥(本山绿泥)、锻泥等品种,还有独特的白泥、基泥搭配,千变万化。
商丘市民反映宜兴路不长却设了6道减速带 造成很大不便 家住睢阳区的刘先生,看到长征南路至平原路之间的宜兴路安装了6道减速带的情况,向《京九晚报》热线反映。他说,这段宜兴路并不长,但是不知道哪家单位在道路上安装了6道减速带,对车辆和行人的过往造成很大不便。 “家住附近的居民,每天出入都要从这些减速带处经过,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刘先生说,这些减速带和交警部门安装的并不一样,不但是金属制作的,而且高度也比交警部门安装的要高,对行人和车辆的过往造成很大影响。刘先生气愤地说:“交警部门安装的减速带是橡胶材质的,而且高度没有宜兴路上的高。行人不注意就能被绊倒,而一些老年人骑着人力三轮车经过的时候都过不去。” 刘先生说,他就遇到过多次老年人骑着人力三轮车过不去减速带,他还帮忙推过车子。 接到刘先生反映的情况后,记者来到了长征南路至平原路之间的宜兴路进行走访,发现在该段道路上确实安装了6道减速带。而且,这6道减速带为三组,每组由两道减速带组成。 在该段道路上的商丘师范学院第三家属院、商丘师范学院第四家属院、文泰茗苑三个小区门前,大门的东西两侧均分别安装了一道减速带。这些减速带为金属材质,并且高度也比一般道路上交警部门安装的橡胶材质的减速带要高。 记者看到,因为减速带材质和高度的原因,过往的车辆在经过这些减速带的时候,颠簸的比较厉害。 记者了解到,道路上的减速带应该由交警部门根据道路情况进行安装,其他单位均不能在道路上私自安装减速带。希望在宜兴路上安装这些减速带的单位,尽快妥善处理减速带,避免给行人和车辆的过往造成不便。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一平莅临中环股份8-12英寸抛光片项目现 5月8日下午,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一平一行莅中环股份下属公司中环领先8-12英寸抛光片项目考察。中环股份副总经理、中环领先总经理王彦君,无锡中环资产总经理齐进青,中环领先财务总监薛飘等热情接待。 中环股份副总经理王彦君向徐一平主任介绍项目情况   座谈会上,在先后听取了宜兴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裴焕良关于宜兴半导体材料产业园区规划、项目难点的汇报,中环股份副总经理、中环领先总经理王彦君关于中环领先半导体产业战略规划及项目进度的汇报后,徐一平主任表示中环领先半导体8-12英寸抛光片项目对于国家发展以及无锡微电子中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困难与挑战,是需要政府方、企业等多方全力配合。对于政府所涉及的资源配套、政策手续等方面进行表态,各部门不要带着问题回去。   随后无锡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环保局等相关领导针对项目存在难点,分别从环评指标申请、区域排放总量等相关政策作出具体安排。   最后,徐一平主任充分肯定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商业理念,并对中环领先8-12英寸抛光片项目寄予厚望。   宜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亚民,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黄蓉华,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张淇铭,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主任龚聘,无锡市经信委主任周文栋,无锡市环保局局长任栋,宜兴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裴焕良,无锡市发改委副主任钱喜中,无锡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建平,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罗进等陪同考察。
宜兴环科园: 引外脑提升创新力 5月4日,记者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获悉,该园又成功引进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在园区重点企业三强环保设立院士工作站。将围绕国家环保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加强污水深度处理与安全再生、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整治、水质安全保障与风险智慧管控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形成系列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标准。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是以环保产业为特色的高新区,也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的重点园区之一。该园始终将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将创新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动力,相继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同时搭建了面向全国的服务沟通平台,促进政策、资本、技术、人才及市场等资源的有效对接,已成为国内产业最集中、产品最齐全、技术最密集的环保产业集聚区。 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晓进说,“今后,环科园和市相关部门将在政策、机制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全力支持院士工作站建设和运行,致力将院士工作站打造成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地,建成全市校企合作共赢的‘先行区’、环保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器’,推动宜兴环保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8-05-08 00:00:00来源:科技日报作者:记者过国忠
智慧能源预计大部分电动两轮车市场将使用于圆柱体锂电池 近日,智慧能源召开了投资者沟通会,就投资者主要关心的问题做了交流。其中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智慧能源透露,能量密度220Wh/kg的18650三元电池已经批量生产,系统能量密度已达到140Wh/kg;预计大部分两轮市场都将使用18650、21700等圆柱体锂电池。   智慧能源称,公司今年将在江西宜春和江苏宜兴两地持续打造包括圆柱形电池、软包电芯和方形铝壳锂电池为主的总产能超12GWh的电池产业,并与在中国云母锂储量最大的宜春设立的碳酸锂生产企业南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南氏规划2020年碳酸锂产能达6万吨,有效保证了电池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此外,公司今年还会在数码、两轮、低速四轮车特别是一线品牌车企市场上扩大开发。   在子公司远东福斯特21700型电池的产能布局基础上,智慧能源设立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落户江苏宜兴智慧能源产业园,规划用地1000余亩,将投资50亿元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自动化、智能化软包电芯及方形铝壳锂电池生产基地。该一期项目已于2017年第三季度举行了开工仪式,预计于2018年12月底达产。   远东福斯特是国内三元18650型锂电池的领军企业,现正在升级成为新型21700型电池生产商。在技术上,智慧能源通过改进正负极材料性能、采用轻量化材料、结构优化等措施提高单体电芯容量,使得单支电芯能量密度超过220Wh/kg。目前220Wh/kg的18650三元电池已经批量生产,通过轻量化设计系统能量密度已达到140Wh/kg。   智慧能源还称,鉴于圆柱体锂电池在技术、经济、保存等各方面优势,预计大部分两轮市场都将使用18650、21700等圆柱体锂电池。
中美博弈到了关键时刻,中国集成电路怎么办? 集成电路被称为“现代工业粮食”,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监管机构宣布,禁止移动运营商使用联邦补贴购买中国企业生产的任何电信设备。这个消息,令人担忧,更是给中国企业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集成电路是典型的人才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产业,也是国际竞争最开放、最激烈的一个行业。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发布,为行业的发展描绘了明确的目标,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的成立,则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到2020年,全球将有62条集成电路生产线建成投产,其中26条在中国。 然而,在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安君看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虽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整体实力与美国、欧洲和日韩等比较,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装备和材料,关键的几乎100%依赖进口,且短时间内无法自主。目前,我国整体水平还处于第三方阵。可以说,任重道远。 问题到底在哪? 集成电路设计业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最前端,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我国集成电路连续5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特别是CPU/DSP、存储器、FPGA和高端AD/DA等大宗核心产品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黄安君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虽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国家也一直高度重视,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长期技术封锁禁运,加之过去对产业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致使产业整体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至今处于“追赶”的困境之中;国内集成电路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加之培养周期较长,造成企业招人十分困难,成为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黄安君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地方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的地方不管是否有条件有基础,“盲目”把集成电路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重复布局建设,也使国家有限的资源未能有效的集中。 有业内人士提醒说,“就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封装测试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投资要认真考虑市场、成本控制、产品竞争力、工艺技术、专利等多因素。不然钱‘砸’了下去,买回了一大堆设备,最后做不出来产品,或者产品没有销路,最终‘苦酒’不得不自己‘喝’。” 2017年,无锡全年集成电路实现产值892.7亿元,同比增长11%,模拟芯片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企业总量全国第一,产值在江苏占到50%以上。 在无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钦眼里,集成电路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工业,需要有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强大的资本和良好的产业配套基础。无锡之所以能够把集成电路产业做起来,不断做强做大,关键是在于由于“908”工程的落地实施,集成电路与相关配套产业在无锡快速得到发展,形成从集成电路设计业、制造业、封装测试业、配套设备与材料业等多个领域,打造出了集成电路的先发优势。 受到我国集成电路新一轮大布局的影响,该行业人才争夺处于“白热化”状态。目前,该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高层次人才,企业常常付出百万年薪也难觅得。 中科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梅滨说,“集成电路是高投入、高融合的产业,也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产业。按照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达到一万亿元产值来算,至少需要70万名相关人才,但现在不到30万人,缺口超过40万人。其中,仅无锡就需新增3万名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业内人士呼吁,“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与材料,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短腿’,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集成电路实现赶超的关键问题。 该如何破解? 黄安君说,“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不是一般的普通人才,它横跨40多个学科。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部分专业脱离产业实际,致使与企业需求‘不对口’,特别是高校缺乏实战化的平台和产品进行操练,很多学生毕业后需要“回炉再造”。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一起尽快解决。 黄钦说,科技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占据集成电路产业“金字塔”的顶端。今年起,无锡将通过深入开展产学研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来解决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消除人才供求的短缺和“不对口”的“苦恼”,为我国高速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培育和储备更多“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人才。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