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化百姓 辽化百姓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关注数: 777 粉丝数: 355 发帖数: 8,635 关注贴吧数: 84
【俱乐部摄影学习贴】 人像摄影写真前期拍摄经验总结 其实很早之前就有过写此类教程的想法,无奈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提笔,正好借此机会进行一个总结。网络上新手向的后期教程很多,质量良莠不齐,很多都会对摄影新手造成误导,将大部分的精力寄托于“化腐朽为神奇”的后期,我想说,摄影的关键恰恰在前期拍摄,后期只是润色,没有一个优秀的前期拍摄作为基础,再精湛的后期技术都是在做无用功。 从最初钟爱糖水小清新到现在偏爱复古情绪类的人像风格,一路走过弯路,碰到过瓶颈,技巧在提高,审美在改变,始终不变的是对摄影的这份执着与热爱。以下结合我所拍摄的一些人像作品,分享我在人像摄影中前期拍摄的完整流程。 一、与模特的沟通和道具准备 1、沟通 每次拍摄前,我会提前至少一周与模特沟通拍摄题材或者风格,发几组样片给模特,更直观的传达自己想要的拍摄效果,同时,模特也能提前把握拍摄效果。 2、服装与妆容 在与模特沟通时,我一般会同时确定拍摄的服装与妆容,鉴于我所偏爱的拍摄风格,服装一般以模特自己的衣服为准,通常会选择纯色系,吊带,长裙或者古着,避免杂乱的图案和颜色,如果没有适合主题的服装,就准备网购。服装尤其要早确定,因为网购需要时间。妆容的话,没有特殊拍摄题材,比如古风类,一般模特自己能搞定,期间我会叮嘱,毛发类,如睫毛,头发等一定要加倍注意,如果处理不好,后期会浪费不少时间。 下图中我利用婚纱的头纱,营造出一种私房写真中的性感。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6 快门:1/125s ISO:160 3、道具 道具的点缀效果不容忽视,如私房拍摄中的花儿、水果,外景中的帽子、雨伞等,根据拍摄题材准备相应道具,为作品画龙点睛。尤其对于新手模特,道具还能很好地缓解“手足无措”的尴尬。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50mm f/1.4 Art光圈:F1.4快门:1/320s ISO:500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 光圈:F1.4 快门:1/500s ISO:100 下图中,我在拍摄现场找到了一个铁锹,让模特拿着它,显得俏皮可爱。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门:1/1000s ISO:100 除此之外,相机本身也可以使用一些道具来增加特殊效果。比如镜头前套***或丝巾,或是在UV镜上抹一层凡士林,尤其在私房摄影中利用这些特殊效果,会使你的照片变得柔和而朦胧,提升作品的感染力。丝巾*** 下图便是在镜头前套了一层红色纱巾的效果,增加了照片的氛围感与感染力。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门:1/125s ISO:400 注意这种纱巾或者***一定要在光线比较好的情况下使用,否则不仅对焦极慢,而且效果太夸张,喧宾夺主,失去了点缀的效果。 凡士林的效果与***跟纱巾不同,***与纱巾就是隔了一层纱,而凡士林更像后期柔焦的效果或者图层模式中的滤色,它会让高光溢出,所以只要抹上薄薄的一层即可。还有,一定要抹在UV镜上,空出镜片中间的位置留作对焦。凡士林 有人会想,既然效果后期能实现,为什么还要前期这么麻烦?首先,后期的柔焦效果会略显生硬,其次你的作品一定是根据你事先构思好的主题,配合着这些道具的运用来完成的,而不是没头绪的拿着相机拍一通 ,拍完以后后期再去构思风格。 下图便是在UV镜上抹了薄薄一层凡士林的效果,是不是很梦幻呢?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2 快门:1/160s ISO:320 二、拍摄场地与时间的确定 1、拍摄场地 根据拍摄题材确定场地,内景还是外景。内景的选择一般会是民宿、酒店或者工作室的棚子,文艺复古或是时尚现代,民宿与酒店需要提前预定,租用工作室的棚子也是一种选择。外景的选择就更为多样,近的可以选当地的特色场景,远的960万平方公里任意挑选。平时我们要注意收集适合拍照的地方,我的习惯是,看到其他摄影师的作品我会留意一下他们的拍摄场景,然后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有时间的时候就去现场踩点。 下面这张照片的选址便是一家文艺复古的酒店。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4 快门:1/200s ISO:100 确定好拍摄地点之后,如果不熟悉,我会提前一到两天去现场踩点。踩点既是为了保证拍摄质量,也可以提前熟悉环境,考虑机位,毕竟时间是最宝贵的! 2、拍摄时间 外景一般选择下午档拍摄,夏天通常4点到太阳落山,这个时间段的光线柔和,光影更具魅力,其他季节则提前一到两个小时,保证日落之前的那一个小时尽情出片。如果不是特殊题材,尽量选择在晴天拍摄,有了充足的光线,才会有漂亮的光影,才会有通透的皮肤,胶片摄影更是如此。 下图便是在日落时分的拍摄,落日余晖洒在镜头前,形成了梦幻的光晕。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 光圈:F2.2 快门:1/1000s ISO:100 内景拍摄的时间相对更自由,保证光线的方向是你想要的效果即可。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8 快门:1/400s ISO:100
【俱乐部摄影学习贴】 人像摄影写真前期拍摄经验总结 其实很早之前就有过写此类教程的想法,无奈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提笔,正好借此机会进行一个总结。网络上新手向的后期教程很多,质量良莠不齐,很多都会对摄影新手造成误导,将大部分的精力寄托于“化腐朽为神奇”的后期,我想说,摄影的关键恰恰在前期拍摄,后期只是润色,没有一个优秀的前期拍摄作为基础,再精湛的后期技术都是在做无用功。 从最初钟爱糖水小清新到现在偏爱复古情绪类的人像风格,一路走过弯路,碰到过瓶颈,技巧在提高,审美在改变,始终不变的是对摄影的这份执着与热爱。以下结合我所拍摄的一些人像作品,分享我在人像摄影中前期拍摄的完整流程。 一、与模特的沟通和道具准备 1、沟通 每次拍摄前,我会提前至少一周与模特沟通拍摄题材或者风格,发几组样片给模特,更直观的传达自己想要的拍摄效果,同时,模特也能提前把握拍摄效果。 2、服装与妆容 在与模特沟通时,我一般会同时确定拍摄的服装与妆容,鉴于我所偏爱的拍摄风格,服装一般以模特自己的衣服为准,通常会选择纯色系,吊带,长裙或者古着,避免杂乱的图案和颜色,如果没有适合主题的服装,就准备网购。服装尤其要早确定,因为网购需要时间。妆容的话,没有特殊拍摄题材,比如古风类,一般模特自己能搞定,期间我会叮嘱,毛发类,如睫毛,头发等一定要加倍注意,如果处理不好,后期会浪费不少时间。 下图中我利用婚纱的头纱,营造出一种私房写真中的性感。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6 快门:1/125s ISO:160 3、道具 道具的点缀效果不容忽视,如私房拍摄中的花儿、水果,外景中的帽子、雨伞等,根据拍摄题材准备相应道具,为作品画龙点睛。尤其对于新手模特,道具还能很好地缓解“手足无措”的尴尬。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50mm f/1.4 Art光圈:F1.4快门:1/320s ISO:500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 光圈:F1.4 快门:1/500s ISO:100 下图中,我在拍摄现场找到了一个铁锹,让模特拿着它,显得俏皮可爱。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门:1/1000s ISO:100 除此之外,相机本身也可以使用一些道具来增加特殊效果。比如镜头前套***或丝巾,或是在UV镜上抹一层凡士林,尤其在私房摄影中利用这些特殊效果,会使你的照片变得柔和而朦胧,提升作品的感染力。丝巾*** 下图便是在镜头前套了一层红色纱巾的效果,增加了照片的氛围感与感染力。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门:1/125s ISO:400 注意这种纱巾或者***一定要在光线比较好的情况下使用,否则不仅对焦极慢,而且效果太夸张,喧宾夺主,失去了点缀的效果。 凡士林的效果与***跟纱巾不同,***与纱巾就是隔了一层纱,而凡士林更像后期柔焦的效果或者图层模式中的滤色,它会让高光溢出,所以只要抹上薄薄的一层即可。还有,一定要抹在UV镜上,空出镜片中间的位置留作对焦。凡士林 有人会想,既然效果后期能实现,为什么还要前期这么麻烦?首先,后期的柔焦效果会略显生硬,其次你的作品一定是根据你事先构思好的主题,配合着这些道具的运用来完成的,而不是没头绪的拿着相机拍一通 ,拍完以后后期再去构思风格。 下图便是在UV镜上抹了薄薄一层凡士林的效果,是不是很梦幻呢?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2 快门:1/160s ISO:320 二、拍摄场地与时间的确定 1、拍摄场地 根据拍摄题材确定场地,内景还是外景。内景的选择一般会是民宿、酒店或者工作室的棚子,文艺复古或是时尚现代,民宿与酒店需要提前预定,租用工作室的棚子也是一种选择。外景的选择就更为多样,近的可以选当地的特色场景,远的960万平方公里任意挑选。平时我们要注意收集适合拍照的地方,我的习惯是,看到其他摄影师的作品我会留意一下他们的拍摄场景,然后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有时间的时候就去现场踩点。 下面这张照片的选址便是一家文艺复古的酒店。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4 快门:1/200s ISO:100 确定好拍摄地点之后,如果不熟悉,我会提前一到两天去现场踩点。踩点既是为了保证拍摄质量,也可以提前熟悉环境,考虑机位,毕竟时间是最宝贵的! 2、拍摄时间 外景一般选择下午档拍摄,夏天通常4点到太阳落山,这个时间段的光线柔和,光影更具魅力,其他季节则提前一到两个小时,保证日落之前的那一个小时尽情出片。如果不是特殊题材,尽量选择在晴天拍摄,有了充足的光线,才会有漂亮的光影,才会有通透的皮肤,胶片摄影更是如此。 下图便是在日落时分的拍摄,落日余晖洒在镜头前,形成了梦幻的光晕。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 光圈:F2.2 快门:1/1000s ISO:100 内景拍摄的时间相对更自由,保证光线的方向是你想要的效果即可。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8 快门:1/400s ISO:100 三、拍摄器材 目前我使用的器材是佳能EOS 5D Mark IV,镜头主要为EF 50mm f/1.2L USM与EF 35mm f/1.4LII USM两个定焦,胶片机EOS3,人像摄影中,佳能会带来优秀的摄影体验。 然而我并非器材党,无论是专业单反还是微单,甚至是手机,无论是数码还是胶片,一切能出优秀作品的器材都可以使用,除非特殊的场合,比如夜景人像需要高感或者体育摄影中需要高速连拍的情况,否则器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我们的作品质量更应该依靠前期的拍摄想法,拍摄时对光影的把控,对模特的引导,后期的修图思路等。 四、光线的选择 很多时候,在一些摄影师眼里,理念性的东西乏味空洞,虚无缥缈,乍看一无是处,但其实它是带给你长足进步的基础,是最有用的干货。 正如我在人像摄影之初,虽经常听说摄影是光影的艺术,也明白光线的重要性,但到实际拍摄的时候,却极易忽视光线带来的影响,至少不会考虑的那么细致,比如光线的方向性,顺光平淡无奇,逆光或者侧逆光更易带来出彩的作品,不同方向的光线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光影变化跟作品感受。有光必有影,有了光影的对比之后照片才有质感跟立体感,毕竟人像摄影里,谁都不希望人脸平的像一张纸。而光影的对比把控就需要长期拍摄经验的积累,我也在不断学习,让我改变最多的是报了摄影班之后,老师们无一不强调光线的重要性,也致使我在每次的拍摄中重新审视前期对光线的运用。而在私房摄影里,光影带来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这里我很欣赏的摄影师是@柔7大神,私房人像中对光影的运用非常到位,也是我一直研究与学习的榜样。 下图中,阳光透过窗户上的栅条照在模特身上,产生了美妙的光影,而且是利用手机拍摄,后期简单修饰。其实利用百叶窗也能做到类似的光影效果,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小道具来手动制造光影效果。我曾经带过鸟笼,带过三棱镜,或是外景拍摄时利用树叶的阴影。手机:OPPO R11t 光圈:F1.7 快门:1/140s ISO:33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8 快门:1/500s ISO:160 五、模特的引导 1、眼神引导 除了对光线的运用以外,最让我关注的便是模特的眼神。它就像是一张照片的灵魂,诉说着照片里的故事。毫不夸张的说,一张眼神不到位的照片,纵然构图与光影再完美,它也不会出彩,选片的时候也会被我删选。而眼神的到位与否也是衡量一个模特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拍摄之前多与模特沟通,给她发一些优秀的样片,告诉模特你想要表现的感觉,这个提前量相当重要!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门:1/125s ISO:400 拍摄时,我很少会让模特直接看镜头,而是在抓拍过程中让模特听口令给眼神,以一种最自然放松的姿态面对镜头,拍完几张便让模特的眼睛离开镜头,避免眼神尴尬。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0 快门:1/160s ISO:400 拍摄前与模特的沟通是传达摄影师的拍摄意图,而此时的沟通引导则是为了将你的拍摄意图付诸实施。拍摄的前半个到一个小时,模特跟摄影师基本都处于热身的状态,不用追求此时的出片质量。拍摄中,我们可以放一些轻音乐让模特放松,当模特与摄影师的节奏达到一致时,出片的速度跟质量会大大提升,而这个阶段一般发生在拍摄的最后一个小时。 2、Pose引导 对于模特的Pose,我并不喜欢刻意的摆拍,所以我一般会让模特在一个可把控的范围内动起来,然后进行抓拍,这里一定要注意,让模特动起来并不是无规律的乱动,而是在你确定了光线方向,构图及背景等之后,模特在此范围内的微动。当然,在抓拍过程中遇到模特比较好看的瞬间,我也会让模特摆拍一下,此时的效果会比你指导模特刻意摆拍自然的多。 下图是让模特不停的低头向上甩头发,利用相机的高速连拍抓到了这样一张照片。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门:1/160s ISO:250 下图是让模特往前方45°方向轻推手中的雨伞,同样利用高速连拍进行抓拍,当然需要尝试很多次,但只要抓到一张,那便成功。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1.4 快门:1/1000s ISO:100 下图是让模特往前慢跑,然后听口令回头进行高速连拍抓拍,便得到这样一张照片。这样的抓拍废片很多,往往是从几十张照片里挑选一张满意的,但这就是数码的优势,不用心疼你的快门。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门:1/800s ISO:100 3、情绪引导 你的一组作品中一定会包含某种情绪,而眼神的表现一定是配合着这种情绪。EOS 5D Mark IV 镜头: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1.4 快门:1/160s ISO:400 拍摄中,我们可以设定情境与场景,伤感或是快乐。假装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无需台词,无需过分的表演,无需夸张的表情,摄影中的表演是一种情绪的展现,恰到好处即可。尤其在室内私房人像中,由于场地的局限性,不会有很多的环境来烘托氛围,所以这就更加依赖模特情绪的表现。想象下,听着音乐,幻想着一个情境,模特的情绪自然流露,眼神也随之而来,Pose也会舒展自然,此时就赶紧按快门吧。 六、构图与背景 除了光线与眼神这两个我最关注的因素外,以下方面也是前期拍摄中必须要注意的地方,一幅出彩的作品,绝对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 1、构图 在拍摄中,我很少采用对称式的构图,因为它让我感到古板,不生动。当然,有很多对称式构图特别成功的作品,比如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将此用到了极致,对称构图的摄影作品也有很多。但对于我所偏爱的情绪片而言,用的极少。我所常用的无非是大家熟知的三分法,对角线等。EOS 5D Mark IV 镜头: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2.5 快门:1/250s ISO:1600 另外,不同视角与焦段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构图方式,特写,半身、全身像及环境人像所用到的构图不尽相同,一组作品中将这些视角结合,会让你的作品变得丰富。其实构图并无特定的法则,一切能更好地表达作品意图的构图都应该被推崇。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这些法则,而是从来没有思考过照片的主体、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总之记住一条,去掉画面中与主题无关的因素。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1.8 快门:1/250s ISO:1200 从构图引申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二次裁剪,虽然这属于后期的内容,但二次裁剪带来的功效太神奇,别以为只有黑白才能拯救废片,它的效果不亚于黑白。它能将全身变半身,半身变特写,反之,也能将狭隘空间的环境人像变得更加大气。 第二个引申--拼图。拍摄的时候可以尝试着顺带拍一些环境,或者小静物,后期将人像与环境或者静物拼接成一张照片,这样的片子别有一番滋味,也能丰富你的作品。或者,当你觉得几张片子平淡无奇时,试着将它们拼接起来看看效果吧。下图中,将特写与常规构图的照片拼接,是常用的手法。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门:1/125s ISO:400 2、背景选择 人像拍摄中,背景的选择也相当重要。游客照跟优质写真照的很大差别就在于背景,其选择要稍作考究。第一,选择与拍摄主题相关的背景,第二,考虑色彩的搭配,撞色效果等。 有人会觉得环境杂乱时利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即可,事实上,过分依赖大光圈的作品并不耐看。所以,背景的选择一定是做减法,将不必要的元素去除,突出照片的主体或主题,保留与之相关的元素与色彩,尤其是在室内环境杂乱的私房中。不然,杂乱无章或者色彩搭配混乱的背景一定让会你的照片质量大打折扣。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2.2 快门:1/100s ISO:800 七、审美积累 以上都是在讲拍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然而,一次成功的拍摄是建立在完整而周到的构思之上,即你的拍摄想法。而拍摄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审美积累,这里便提到了人像拍摄中最重要却最易被忽视的环节——审美的积累与提升。 首先,如果没有足够的审美,你如何能构思出一组优质的拍摄,保证出片的质量?再者,拍完出片后,若是没有足够的审美,你又怎能保证正确的修片思路?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多看其他摄影师的优秀作品,多看多思考,将它变成你的一日三餐,不断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不断丰富摄影作品的形式、内容和内涵。 这里推荐的图片网站有很多,国内的如POCO,图虫,CNU,***等,国外的如500px,flickr等比较知名的网站。 事实上,无论摄影的哪个领域,审美都是一切优秀作品诞生的前提与基础。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门:1/125s ISO:400 八、注意细节 这里我要提到一个影响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细节,细节成就完美。比如,为了营造发丝的动感,我会在拍摄中开一台电扇,不用太大,风量足够让发丝飘动即可,一旦发丝舞动,整张照片就有了生气。你不会想像,我会在外景拍摄时,启动汽车,利用车载逆变器来启动一台电扇,目的就是为了那舞动的一缕发丝;又如,在私房拍摄中,我常会用水将模特的头发打湿,营造一种居家又性感的味道。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门:1/1000s ISO:100 在拍摄过程中,我会特别注意模特的发型、服装及妆容。拍摄时,模特的碎发很有可能散的到处都是,这会给你后期浪费很多时间,所以一定要及时提醒模特梳理头发。服装的整理同样如此。妆容方面,及时提醒模特补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妆容易化的时候,这样做同样会给你后期的皮肤处理省下时间。 一个细节的影响或许很小,当所有的细节你都注意到了,那作品还会差吗? 九、拍摄结束,及时备份 当你拍摄完成,关了相机,那绝不意味着此次前期拍摄的结束。回到家第一时间将片子拷贝到电脑,注意是复制拷贝,而非剪切拷贝,拷贝完成后也别忙删除相机里的照片,可以在下次拍摄之前再格式化存储卡,格式化之前也请简单浏览下相机里的照片,这样能够避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此处有过一次惨痛的教训——拍摄完成并没有第一时间拷贝到电脑或硬盘,第二天拍摄之前直接格式化了存储卡,手按下去的那一刻才体会到生无可恋。无奈,只能重新约模特拍摄,而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极大,既浪费了时间跟人力,还会让模特失去对你的信任,最关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会让你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十、总结 每次拍摄完成,坐到电脑前选片时你会发现,很多照片如果当时稍换个视角会更出色,或者此时你有了更好的想法,然而摄影就是不完美的艺术,正因为它的不完美才促使我们不断的追求完美,不断的进步。每次拍摄完成后,都要认真的去总结,在下一次的拍摄中改善上一次的不完美,那样才会带来质的变化。以上所有分享都是我人像摄影前期拍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如果用心去看并付诸于实际拍摄中,我相信定会给你带来帮助。 最后我想说,一切的不足都可以归结为——你拍的太少,说的太多了! 这是人像写真教程的第一篇——前期拍摄,后面我会陆续写一些前期拍摄小技巧或者人像后期方面的教程,敬请期待!希望能够帮助摄影路上的你少走一些弯路,早日进阶,若你觉得有所收获,点个赞让我知道吧~ 另外,感谢样片里出境的模特!
熟练使用自然光拍时尚人像 在人像摄影中,使用自然光拍摄所得的景深和柔和度是闪光灯无法轻易达到的,因此,熟练使用自然光也是摄影师的必修课。本期我们为大家翻译了摄影师Dani Diamond的一篇英文教程,他谈到了使用自然光源的一些注意点和一些适用自然光源的地点。What Your Mom Never Taught You About Natural Light(Dani Diamond ,January 30, 2015) 当用自然光拍摄人像时,常常会有一个关键的因素会被忽略掉。注意到这个因素要比严格限定自己只在一天中的黄金时刻(日出/日落)拍摄重要得多。在研究如何拍出一张令人惊艳的自然光照片之前,更重要的事情是了解并熟知使用闪光灯和自然打光之间的差别。使用闪光灯和使用自然光源(太阳光)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是否是“定向光源”。定向光源是指来自一个特定角度的强有力的光源,这通常被称为主光(Key Light)。它在人像摄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带给皮肤立体感,也可以高亮突出模特的某一特征。如果没有定向光源,模特的皮肤和脸部特征就会显得平面且平淡。阳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定向光源,但是阳光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候都会非常直接和强烈,造成不好看的阴影。而在使用人造光源时,摄影师可以使用柔光设备去照亮模特的特定区域的皮肤,达到立体且柔和的效果。 和很多人认为的不同,虽然阳光在正午时候是最强烈的,但当你意识到定向光源这一概念时,你常常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它。当然,它不会出现在一片玉米地里或一个公园里,但是你可以想象到更多的可能。就我个人而言,当我走在街上的时候寻找最佳拍摄地的时候,我会集中寻找柔和定向的光线。一个例子就是小巷,它们虽然看起来很灰暗,不会是一个吸引人的拍摄场所,但巷子两端传来的光线其实是非常柔和的。你可以让模特站在巷子的入口处阴影里,面朝着入口进行拍摄。另一个技巧,和找到柔和定向的光线一样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可以从一侧拦住光线的“墙”。这个“墙”可以是在任意建筑旁。我们需要在模特的脸的一旁塑造出阴影,来加深光线的深度。这个平时使用闪光灯拍摄时拿一块黑板放在模特身旁的道理一样。它加深了模特的脸和身体一侧的阴影。阴影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突出另一侧的光源,带来更多立体感。这里是一些我个人最喜欢的地点的例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光线从一个或两个狭窄的方向而来,易利用周围物体给被摄对象打造出阴影。在门廊里永远是可行的。大门的效果接近一个巨大的柔光箱带来的效果。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在南迈阿密海滩的林肯路。 有着高高的建筑和地下通道的小巷或窄街在光源上有着极好的效果。因为从它的另一端打来的光可以照亮被摄对象的背后。一个例子就是这幅图片。以上讲到的诀窍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在找到自己心仪的光源之前甚至是连镜头盖都不会打开的。
人像拍摄如何让画面更有动感 人像拍久,第一个遇到的就是为什么你拍的和我拍的都一样,我拍了一百张后也不知道该怎么挑,因为前前后后也都差不多。首先,要先学着跳脱定点摆拍思维,不再一个定点站着不变,再厉害的模特儿在同个定点换姿势换久了,也会没有梗,所以请试着动起来。动起来拍,可分为二动,一是模特儿动,二是摄影师动。 模特儿动 其实模特儿的摆拍,也算是一动,但此种摆拍比较常见,故在此不做讨论。以我的拍摄经验,模特儿动,大致上可尝试着捕捉如下三种动态画面。 模特儿跑动 跟着模特儿跑动的拍摄方式,也可以说是追拍。方法就像是小时候在玩红绿灯的游戏,当快要被鬼抓到时赶紧转身回头说:「红」。摄影师跟着模特儿的时后,可以下指令请她不时地回头看镜头,或者请她自然地转身,压低身子同时拨弄头发,比较容易的捕捉到活泼动感的画面。▲MD:黄琳 模特儿转圈 模特儿在转圈时,头发随之飘逸,若穿着裙摆的衣服,亦可呈现伞状的画面,拍摄时可请模特儿像个小女孩自然地转圈圈游戏,旋转时手尽量不要往上摆,否则有可能会挡到脸部的画面。旋转时,也需看模特儿的运动细胞,有的模特儿适合简单的180 定点转身,而有得模特儿适合不断的跳动旋转,视其特性,引导她旋转,尽量避免过于强硬的指令,有时候并不会有好的效果。▲MD:薇安 配合风的捕捉 风,是动感的精灵,但此类画面的捕捉也最为不易,因为风的强度与方向,甚至是风起风停的时间都难以掌控,摄影师可以尝试先让模特儿在顺风的位置,微微往前跨步,捕捉发丝飞扬的画面;亦可请模特儿正面对着镜头,抬起头后,慢慢地放下头发,让发丝随风飘逸,盖住脸部局部的画面,也是轻写真常用的手法之一。▲MD:薇安 摄影师动(镜头动) 当模特儿很努力的在「动」时,摄影师也不要太懒,试着让自己动起来拍,以摄影师的观点来说,也分为二种动法,一种跟着模特儿动,当模特儿一直往前跑,如果摄影师还是站在原地,焦段是有极限的,一定跟不到好画面,所以建议摄影师追着模特儿拍(当然这时候,要注意相机光圈、快门的数值设定)。另一种方式,模特儿可能经验不足且运动神经较为普通,只能在定点位置让摄影师拍,则摄影师可以尝试变换镜头角度及远近,引导模特儿,用不同的角度,捕捉不同的镜位。当一个位置拍久、拍腻了,不要懒,换个角度拍摄,绝对会带来不同的惊奇感。
如何拍摄与人物环境呼应的倒影 在照片中拍摄倒影(镜像),利用倒影与人物及环境相呼应,往往可以构成极具形式美感的画面;或者借助视错觉效应产生宽阔的视野,令画面显得更为壮阔,气势十足;倒影也是非常有趣的视觉元素,能够成为画面中最生动的点缀。摄影师格子可以算得上深谙此道,在拍摄时充分应用各种环境因素,在反光物上描绘精彩的倒影世界。 适合拍摄倒影,或者说能够产生镜面反射的环境主要是水面、玻璃或反光的建筑墙面、路面以及各种有着光滑表面的小物品。水面和玻璃材质最适合拍摄倒影,影像也最为清晰。特别是取景环境十分简洁的情况下,倒影效果更佳。如果是在户外拍摄,要着重考虑在倒影中融入风光、环境,与人物相映成趣。如果是具有某些立体形态的光滑表面,其上形成的倒影有一定变形,应用得当可以产生非常有趣的效果。总之拍摄倒影要善于发现环境中的细节,调整角度把握好倒影的比例及形态是拍摄此类照片的重点。在画面中拍摄倒影 1、水面/地面 拍摄地面/水面上的倒影,低角度取景可以融入更多的环境。因为倒影的呈现和拍摄角度有关,改变相机和地面的夹角可以改变倒影在画面中的大小及形状。此外还要考虑倒影和拍摄者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远,倒影与实景的比例更为接近,这时拍摄角度的影响就不明显了。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以太低的角度取景,避免因人物畸变而影响画面美观。光圈:f/7.1,速度:1/80s,ISO:100,焦距:12mm 人物位于两个建筑元素中间的空隙处,高低错落有致。拍摄时紧贴水面以低角度取景,人物与倒影比例均衡,构图对称。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水面显得很宽阔,且突出了前景中水底的鹅卵石,增加了画面的层次细节。 2、位置较高的反光平面 高于地面的桌子或是其他反光平面也经常用来拍摄倒影,由于一般只能拍摄人物半身,与倒影的结合上更要注重角度与比例的控制。光圈:f/6.3,速度:1/640s,ISO:100,焦距:24mm 整体采用对称的画面形式,融合框架式构图,在对称中又有变化。利用光滑桌面形成倒影,虽然细节不够清晰,但作为前景的同时与人物相呼应,增加了视觉张力。 3、玻璃墙面 拍摄玻璃墙面上的倒影,要注意观察,根据人物所处位置调整拍摄角度,让玻璃上的倒影更加清晰。此外,应该注意避免直射强光,玻璃上的反光会破坏画面完整;太阳角度比较低的时候,应避免人物的影子投射到反光墙面上掩盖住倒影,影响画面美感。光圈:f/2.2,速度:1/800s,ISO:100,焦距:24mm 真实场景与倒影紧密衔接,视野完整地展开,能够给人亦真亦幻、分不清何处真何处影的感受。光圈:f/1.8,速度:1/8000s,ISO:100,焦距:24mm 墙壁上的隔断或是造型将真实场景与倒影分割开来,线条和层次更为丰富。 4、反光小物 生活中有很多玻璃或其他光滑表面的物体可以形成倒影,加之物品形态的特性往往令画面极富趣味感。能够产生倒影的物体很多,比如汽车、水珠、玻璃或金属制品等, 这种倒影可能出现在任何位置上,只有多多留心、仔细观察才能拍摄出有创意的照片。 拍摄此类照片一般会对焦在产生倒影的物体上,焦距和光圈的控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能够辨认出前景或远景中的人物,才能在倒影和人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光圈:f/5,速度:1/160s,ISO:160,焦距:70mm 灯泡上的倒影颠倒变形,看起来十分有趣,光圈不要过大,人物的虚实处理要以能够辨认为宜。 - 重点- 倒影意味着对称,要视拍摄需要选择均衡结构或偏重结构 倒影意味着对称,因此拍摄时更要注重“平衡”,既可以是比例均衡的居中对称,也可以在对称的同时改变整体结构,寻求更多样的形式变化。 要达成画面的平衡,构图上要多花些心思,主要还是视拍摄环境及表现重点而定。一般来说,开阔的风景、简洁的环境比较适合采用对称构图,有些环境太过空旷或是难有规律可循的话,不妨尝试大面积留白,将人物主体及倒影放到一边,给人以想象空间。光圈:f/2.2,速度:1/4000s,ISO:100,焦距:50mm
黄金时间拍出梦幻人像的5个技巧 所谓「黄金时间」(Golden Hour),也就是一天中阳光最柔和最温暖最金黄的时间,其中一次是在清晨,另一次是在黄昏。这段时间拍出来的相片感觉相当梦幻,配合逆光、边沿光等效果拍摄更能令相片充满唯美感!以下就是五个在黄金时间的拍摄贴士,趁今天天气晴朗,在黄昏时间出去试试看吧!选址 太阳由东边升起到西方落下,选址就一定要选到在这些时间无遮无挡被太阳照到的地方了。如果你想温暖的阳光打在你拍摄对象的脸上,或许是你想阳光从你的拍摄对象发丝间透出,选址时你就应该选择一个开扬空旷的地方拍摄,在森林或公园树间透出的光线也是一样充满惊喜。留意曝光设定 要在黄金时间测光并不容易,因为光线打在不同物件表面上的差距及折射率大,测光并不一致。如果你要拍摄对象的曝光准确,你就应该对准拍摄对象的脸,而不是全画面测光了。测光方法可以参考这篇:摄影新手必学测光是什么? 运用边沿光 边沿光是包围着拍摄对像的金色线(上图就是女生的头发),通常是当太阳在你拍摄对像后方出现,是不少女生都十分喜欢的拍摄效果。运用耀光 所谓耀光(Len flare),其实就是上图中下的光圈圈。一般拍摄相片时我们都不会想耀光出现,因为会影响相片的质素。但在夕阳时份拍摄,耀光为相片增添了一种神祕梦幻的感觉!你可以让更多阳光直接进入镜头来产生更多耀光,例如对向太阳,或卸除镜头遮光罩拍摄。用尽现场环境的每一分阳光 黄金时间的阳光很美好,亦很短暂,就像人生一样,基本上你很难控制,有时一朵云飘过,光线的质感可能也变成你不想要的了。但即使暗了一点,黄昏时份的光线仍然是柔和漂亮。好好和他的朋友享受在夏日黄昏拍摄的美好时光吧。
如何拍出清新淡雅日系文艺人像 每一种艺术形态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日系写真我觉得可以把日系和写真分开讲述,写真通俗的讲就是艺术照吧,用摄影的手段纪录生活纪录画面。日系的概念是很大的,基本上我们所说的日系就是在日本的摄影范围,而在日本,写真其实就代表了摄影,他们更注重的是摄影里的真实自然的状态,和展现个体拍摄对象独特真实的一面。 日系写真,我觉得它试图让观者更真实更身临其境地进入画面里,这是有别于其他一些摄影艺术让观者离画面之外给人高大上的一种感觉的。我拍摄日系风格的原因很简单和直接,就是觉得照片好看又真实,看了很多喜欢的作品,然后潜移默化地就形成了自己的拍摄风格。 故意城,知名90后独立摄影师,喜欢摄影而转为职业,擅长拍摄日系、清新、文艺人像风格。从事拍照时间2年左右。 我最看重的是拍摄对象情绪的表达 很多日系的写真作品都是在旅行中完成的,似乎日系和旅行也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旅行中的欢乐、放肆、不期而遇,拍摄对象最真实的情绪等等都会被纪录下来,同时旅行中的美丽景色,风土人情都会有呈现。我觉得还是拍摄对象在环境中的情绪最重要吧,人像摄影的灵魂就是人像本身。崇尚采用自然光线,营造清新视觉 日系写真的光线几乎无法捉摸,无处不在,都是利用自然光线。照片呈现的第一感觉非常真实自然。 光线在拍摄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由于是旅拍,很多行程是早安排好的,难免会在正午这种太阳当头照的情况下也需要拍摄,甚至碰上下雨天,旅拍时候对天气和时间段的选择变的很被动。不过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在早晨或者傍晚的时候进行人像拍摄,拍摄会更加从容。我最喜欢傍晚五六点的光线,这时候和早晨时候有些像,光线柔和温暖,非常适合拍摄人像。旅行中往往可以遇到迷人的落日,利用逆光拍摄,绝对是不可错过的美丽画面。当然如果遇上阴天雨天,光线都是漫射光,光线变化很少,整个天空就是天然的柔光箱,随时都能够按下快门。场景的选择一定要记住游客多的地方不一定是好看的地方,反而很多游客稀少的地方,或者未被开发的地方,却更适合旅拍人像的创作。 构图上这里分享两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在空旷的环境下,如海边和公路上,多拍环境人像就是全身照。这种构图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环境拍进去,人景结合,试想照片上的人物如果去掉还是一张不错的风光照就可以了。 二在复杂环境下,如街市,利用大光圈镜头虚化背景,突出人物,甚至拍一些模特表情特写都是可以的。
胶片感光度和摄影器材 根据胶片感光度,我们可把胶片归纳为三大类:快速胶片。中速胶片和慢速胶片。快速胶片具有较高的ISO(国际标准协会)数值。慢速胶片的ISO数值较低。快速胶片适用于低照度下的摄影。相对而言,当感光性能较低的慢速胶片可能引起曝光不足时,快速胶片获得正确曝光的可能性就更大,但是,感光度的提高会降低影象清晰度,增加反差。慢速胶片在照度良好时,对获取高质量的照片非常有利。 胶片的强制显影:如果采取额外延长彩色负片的显影时间加以补偿。彩色负片就可以按标定ISO数值的2倍进行曝光。 慢速胶片:这张大理石半身雕像的照片是用慢速胶片(ISO32)拍摄的。请注意雕像脸部细致的米色质地以及明亮的右侧是和阴暗的左侧之间柔和的色调过渡,即使放大后,景象的颗粒度也微不足道。 慢速胶片的选用:慢速胶片适用于拍摄明亮的被摄体,或在记录被摄体的动感和模糊痕迹时使用。它常用于静物摄影,因为静物照片需要放大后仍保留细节丰满,颗粒细腻的影象,即使在不良照明条件下,也中以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对慢速胶片进行长时间曝光。 中速胶片:这是在上图照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中速胶片(ISO200)拍摄的半身雕像。,请注意,胶片的感光速度越快,影象的颗粒越粗。此时,胶片的感光速度快得多(ISO数值增加1倍,表示感光性能提高1倍),但影象质量仍旧令人满意,颗粒不明显。 中速胶片的选用:中速胶片适用于多种多样的被摄体和多种多样的光照条件。针对这幅地中海风光照片,其周围环境亮度很高。但仍可在早晨或傍晚太阳稍低时阳光并不十分强烈的情况下使用中速胶片拍摄。 中快速胶片:当胶片感光度提高到ISO400时,整幅半身雕像的情况就稍稍不同了。半身像的脸部显得不够细腻,亮部和暗部的肥差开始逐渐增大。正像预料的那样,在使用较快速度的胶片时,影象放大后的颗料相当明显。 中快速胶片的选用:拍摄这只飞翔的海鸥需要用高速快门速度,以捕捉被摄动感和防止照相机抖动,同时,又需要采用小光圈,避免聚焦上的失误。中快速胶片能使你十分暗弱的光照条件下抓取被摄体。 超快速胶片:拍摄这张地身雕像使用了ISO1000的胶片,其感光性能是ISO400胶片的1.5倍,此时,胶片乳剂的颗粒十分显著,同时请注意,在使用慢速胶片时显得十分柔和的影调层次现在比较粗糙,而且色彩也有所改变。 超快速胶片的选用: 在光照亮度十分低的情况下,例如,在暗弱的室内或黄昏时分的户外,可选用超快速胶片拍摄。这种胶片对光非常敏感,即使在火柴光下也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产生的景象颗粒度可营造画面的戏剧性氛围,获得引人注目的效果。 基本摄影器材对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用者来说,应该拥有一套适用于拍摄各种题材的设备和附件。就镜头而言,你的照相机可随带一只安装好的50毫米标准镜头。另外,你应考虑配备一只28----35毫米的广角镜头,用于拍摄广场面或在狭窄的地方使用。90---135毫米的长焦镜头对拍摄人像和远距离的景物非常合适。而变焦镜头灵活性强,可免去变换镜头带来的麻烦。三脚架在保证静态景物影象清晰的同时,对长时间曝光时防止照相机抖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的摄影包还有余地,你还应放一些滤光镜,一套基本的照相机清洁用具、一本笔记簿和一支笔。一只轻便型闪光灯和一些不同感光度的备用胶片。 快门线:用于释放固定在三脚架上的照相机快门,同时避免照相机移动。 滤光镜:在镜头上安装一块吸紫外线滤光镜,对镜头有保护作用。深色滤光镜对黑白胶片或彩色片有特殊的效果。 胶片:常备几卷空白的胶片,如果你带着快速胶片,能在低照度环境下从事摄影。 照相机养护工具:你所需要的照相机和镜头的养护工具包括:一块不起毛软布,一些专用除尘纸,一瓶镜头清洁液,一把气刷,一把镊子,一把小螺丝刀。 前、后镜头盖:镜头不用时,都应盖上前镜头盖,镜头从照相机上卸下来后还应盖上后镜头盖。 照相机背带:装上背带,套在颈部,可防止照相机滑落,较宽的背带可分散照相机和镜头的重量。 电子闪光灯:在低照度下,在室内摄影时,或当你想给暗部加光减小反差时,电子闪光灯能起重要的作用。 35毫米照相机:机身是一系列附件和镜头和中心,对没有安装镜头的机身一定要盖上机身盖,以保护照相机内部零件。 笔记簿和笔:这两件东西记录特殊摄影场所和特殊被摄体的详情非常有用。 摄影包:摄影包的内层应垫衬完好。其固定器材的空间可调整。 三脚架:当你需要稳定地拍摄影象时,一副轻便的三脚架必不可少。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什么单反相机合适? 数码相机拍摄效果不是很理想,感觉单反真的不错,以前不知道,突然想培养自己捕捉大自然跟生活的点滴。谁能推荐一个适合新手的单反相机? 佳能?索尼? 尼康?我对这些都不了解,看了一个松下的GF2 的广告,也不知道松下机子的口碑怎么样,高手或者行家指点一下 谢谢了 看你的摄影需求应该是拍摄大自然为主,这样建议选择Nikon的单反系统。nikon系列单反和镜头是公认在风光摄影方面表现出色的镜头(锐度高,色彩艳)。 单反相机还是看佳能和尼康,比较专业,产品丰富,可选择余地大,镜头也比较多,如果不想选主厂镜头,还有大量支持尼康或佳能接口的副厂镜头供选择。 选择什么档次相机基本上与摄影的人是初学者还是高手无关,主要看你的预算,预算充足的话建议你买高端的全画幅,预算有限的话就买中端或入门,这里的入门是指相机档次是入门,而不是摄影入门。 在镜头方面,初学者选一个变焦镜头比较好,aps-C画幅相机配尼康的18-105或佳能的18-135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体验镜头在不同焦段的摄影效果。全幅相机可选择24-70镜头。慢慢熟悉后再根据自己的摄影需要和爱好扩充镜头。 推荐:入门机型:尼康D3200配18-105镜头,大约五千多,优点:像素高; 中端机型:尼康D7000 全幅机型:尼康D800或佳能5dIII
巧用倒影让风景拍摄更加分 风景拍摄中常会加入倒影的元素,让画面看起来更具张力,关于这一类型的风景摄影创作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或说你遇到过什么样的疑问呢?在《慢速快门的极致》中请到Clonedbird克隆鸟和Iris艾莉丝,为大家解答一些可能遇见的疑惑。 Q:如何拍摄完美的倒影? 拍摄一幅有着完美倒影的晨昏美景,相信是许多摄影人都喜爱的题材。但要有完美的倒影,先决条件就是要找到一片能倒映天空的表面,这个表面在大多数的状况下通常会是水面。所以在拍照之前就必须先观察当地环境,如果是在海边、湖边甚至是鱼塭池塘等水边就单纯许多,但如果不是在水边时,有时一滩不起眼的积水,或是个小水漥,也常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可以利用构图的技巧加以充分运用。除了水之外,有时利用一些如玻璃或压克力之类的反光表面,也能营造出类似的倒影效果。但在面对天然的水面时经常遇到的就是风的干扰,在有风的状况下,就算只有微小波纹也常会使得倒影模糊甚至变形,此时,本书所讨论的慢速快门就会是一个相当好用的技巧。▲如同镜面般的海天一色晨昏美景是许多摄影人的最爱。看好潮水的时间,利用有水的浅滩把天空中的美丽云彩倒映出来,同时利用减光镜放慢快门速度让水面更加地平静无波。(拍摄参数:Nikon D700+AF Nikkor 20mm F2.8 D定焦镜头,M模式,F16 3.8秒[B快门],ISO200,阴天白平衡,使用ND8,搭配三脚架拍摄) Q:拍摄时的想法与技巧为何? 在面对一幅有着美好倒影的景象时,笔者往往会先问自己:我要拍一幅让观赏者颠倒莫辨的镜像呢?还是仍旧要保持明确的上下之分?如果想要的是前者的话,那么尽量地让倒影面平静到与天空一致最好,只要是在风并不太大的情况下,利用缩小光圈甚至加片减光镜,适度地放慢快门至数秒的长度,如此一来便能得到近乎平整的水面倒影。如果想要的效果是后者,除了能缩短曝光时间至不超过一秒,来适度地保留水面的波浪感以外,也可以在画面中安排会吸引观赏者目光的小物,例如一个人、一艘小舟、一根枯木或是一块石头,让观赏者对画面产生方向感,得以容易地分辨出天空与地面的上下关系。这两种设计画面的想法各有其吸引人的地方,不妨在拍摄时分别都尝试看看。▲日落后才准备上演的澳门赌场繁华夜景,把握喷水池表演节目之间的间歇空档,利用平静的水面配合稍慢的快门,以便捕捉下完美的倒影。通常面对此种场景时,水面的曝光值会比实际建筑物的曝光值不足许多,此时就必须搭配渐层镜或是黑卡来将上下的曝光值加以平衡。(拍摄参数:Nikon D700+AF-S Nikkor 18-35mm F3.5-4.5 G ED,18mm端,M模式,F10 1.3分[B快门],ISO200,自动白平衡,使用ND8,搭配三脚架拍摄) Q:拍摄时可以运用的小工具为何? 拍摄倒影时,天空等实际影像与倒影之间往往会存在着不小的曝光值落差,此时需要用到的小工具就包括了渐层减光镜或是黑卡了。再加上如果又希望能以较慢的快门速度来营造出平静水面的效果,或是希望能有较慢的快门速度以方便黑卡的操作时,适度地加上减光镜会使拍摄变得较为容易。所以建议多准备几片具有不同减光值的减光镜,如:ND8、ND64甚至是ND400,这一些都会是喜爱晨昏摄影的你所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此外,在风景摄影中经常使用的偏光镜,在拍摄倒影时也会是个好用的小工具。在正常的使用中,偏光镜的目的是为了要滤除被摄物表面的偏振光,让被摄物表面的反光消失,令影像更鲜明与更立体。但在拍摄倒影时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故意将偏光镜旋转到使水面或是反射面呈现出最强反光的角度,使倒影更趋近真实,也让镜面更加明显。▲利用一面小池塘,倒映出建筑物的小小一角来做为画面的点缀,而把视觉的重心留在华灯初上的建筑物本体上。采用非常慢的快门,使得就算池塘中有个小小喷泉在扰动水面,仍然可以用长时间曝光营造出平静的倒影。(拍摄参数:Nikon D700+AF-S Nikkor 18-35mm F3.5-4.5 G ED,18mm端,M模式,F7.1 25秒[B快门],ISO500,自动白平衡,搭配三脚架拍摄) Q:构图时的想法为何? 要营造出一幅上下莫辨的完美镜像倒影,在视觉上最佳的效果应该就是将画面均分为上下两半,采用1/2构图。但在很多摄影前辈的口中甚至是摄影书籍当中,总是建议摄影者采用1/3构图或是任何其他构图法,就是不要用1/2构图法。但是在笔者个人的观念中,要采取何种构图方式,取决于你所拍摄的对象以及你所想表现出来的感觉。既然想表现的是一幅完美的镜像,那采取最直觉的1/2构图法有何不好? 另外,拍摄倒影时,也不是非得一定要将画面的下方满满地呈现出宽广的倒影,利用一个小池塘或是一滩小水漥,将画面中主体的一部分安排出现在倒影里,也是表现镜中世界的另一个手法。 笔者想给大家的建议是:面对倒影这样有趣的主题,千万不要去局限你的创意,不要拘泥在传统的摄影构图思维,请大胆地发挥你的想像力,拍摄出更多有趣的画面。▲在有着完美上下对称的场景中,打破暨有的旧思维与传统规范,以1/2构图法来进行取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耐心地等待合适的前景(此图为两个嬉戏中的小孩)出现,可以让画面更加地生动。(拍摄参数:Nikon D700+AF-S Nikkor 18-35mm F3.5-4.5 G ED,24mm端,A模式,F8,1/500秒,ISO200,日光白平衡,手持拍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