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好的安F 安好的安F
现实,就是最远的距离!
关注数: 183 粉丝数: 317 发帖数: 6,605 关注贴吧数: 131
注意!!!!稻城亚丁十•一限流 3号门票已经售罄 稻城亚丁景区十·一限流,稻城亚丁景区门票预订唯一指定平台——溜溜康巴网上稻城亚丁10月3日门票已售罄。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建议广大游客安排好出游时间,错峰进入景区。   为保障广大游客在亚丁景区获得的愉快旅游体验感,有效维护良好的景区旅游管理秩序,9月初,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相关规定,发出十·一黄金周限流通知,10月1日至7日亚丁景区每日限5100人进入,且国庆期间门票只通过网络预订。据溜溜康巴网9月25日平台数据显示,国庆期间稻城亚丁门票的预订,多集中在10月3日,5100张门票已预订一空。由于临近十·一黄金周,预订门票的游客日益增多,给溜溜康巴网平台数据更新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还未准确统计出5-7日门票余量,但预计到9月29日,余票将紧张。   在此,提请广大游客安排好出行时间,提前预订门票,尽量错峰进入景区。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 溜溜康巴网客服电话:4000947666转1 亚丁景区票务处咨询电话:0836-5725201、5725202、5721209 门票在线预订平台: 溜溜康巴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66kangba.com&urlrefer=67a4a39f6249284165108549863a86b3 淘宝天猫甘孜旅游旗舰店: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zly.tmall.com&urlrefer=0e77ff518323b016a787900f5c3dcf38
能在高原待下奉献青春,已是你最大的贡献。 我们能在雪域高原待下,奉献我们的青春,这已经是最大的牺牲了!四川甘孜5年99名干部殉职 44人因车祸41人因疾病。 鲜为人知的是,在甘孜州,菊美多吉并非孤例,从2008年至今,甘孜州因公死亡人员达到了99人,其中87人为政府公职人员和乡村干部。 根据甘孜州委组织部的数字,2008年甘孜州因公死亡人员仅7名,次年就升至18名,2010和2011年都在20名以上。他们中有人因长期工作耽误治疗而去世,更有人死于调解纠纷中的冲突。 众多的死亡案例显示,自然条件和维稳形势是该地区基层干部面临的双重重压。高海拔工作环境侵蚀着他们的健康,高强度的群众工作则加剧着身心压力,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可能落在甘孜基层干部的身上。“殉职率比内地高多了”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四川省最大的民族自治州。事实上,干部死亡率并不是一个常规统计项目,这一数据是州委组织部在2013年3月临时统计的。 甘孜州委组织部干部培训科同志负责向各县收集数据,甘孜州下辖的18个县报了一百多人,考虑到有的干部去世时并非在工作岗位上,最后减至99人。“尽管我们也知道,他们去世都是因为在工作中积劳成疾。” 由于缺乏相关数据统计,甘孜州的干部殉职率并不好与外地量化比较。“但比内地肯定是要高多了。”甘孜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仁青说。 甘孜州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全州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与山东省相当。州内各地路途遥远,道路条件十分恶劣,州内主要通道国道318线几乎年年有险情。而深入基层,道路只能抵达各个行政村,众多自然村至今不通路。甘孜州因公死亡的99人中,44人都是因车祸丧生的。 另一大杀手是高原疾病。长年在高原生活,高血压、心脏病几乎成了干部们的职业病,菊美多吉就是身患高血压,因突发脑溢血而去世的。 2013年3月,石渠县真达乡党委副书记勒白同样死于脑溢血。“我检查出来是大脑多发性缺血梗塞,随时可能脑梗死。”仁青说。这并不少见,就是州领导也多有心室肥大等疾病。统计表明,99人中因各类疾病死亡的人员达到了41人,仅次于车祸。 突发疾病仅是一个方面,高原气候对人的损害隐性而致命。长年生活在高原的干部一俟退休,一般会回内地生活。此时他们的身体不仅一身病痛,而且不适应内地的气候,三至五年内的死亡率极高。 必须24小时待命,车祸和疾病这两类危险,并非是高原地区独有。然而比之内地,它们致命概率的增长,缘自甘孜州基层干部所远超内地的工作强度。 甘孜州面积相当于山东省,但人口仅有一百多万,仅与内地一个县相当。 据甘孜州委组织部统计,甘孜州村干部的服务面积为9.06平方公里,乡干部的服务面积为26.5平方公里。“像石渠县,县级公务员服务面积为34.36平方公里,乡镇达到了104.53平方公里,干部职工超负荷工作的情况非常突出。”州委组织部组织二科副科长说。 不止一位甘孜州干部反映,2008年后,民族地区的维稳成了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群众工作的要求提得非常之高,但难度也随之加大。2008年到2009年最为困难,干部在基层常被不理性的群众辱骂、吐口水。 对农民来说安家立命的农业生产居然也成为问题。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称,近两年多有农民“弃耕罢种”。尽管这违背了生活常识,多数群众虽不情愿却也多有犹豫,就需要基层干部一家一家说服,最后亲自下地才能让青稞种下。 “稳定”二字成为基层干部的紧箍咒。在乡镇一级,大到防火防汛,小到家庭和邻里纠纷,干部都必须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基层干部要化解一切可能危害稳定的苗头,在他们头上是沉重的压力。 群众不合理的要求,基层干部不可能答应,但也无法轻易拒绝,因为只要二三十人一聚集,那就牵涉稳定。“有些人算准了:人多就算赢。”乡上只要不解决,群众立刻就闹到县上,问责电话立刻打来,很多时候在照章办事和妥协之间,基层干部只能选择后者。 我们的工作已经难有激情了。稳定成了唯一的工作逻辑,想要做点事困难无比。在磨灭的激情后面,是无休止的加班,24小时待命,还有在特殊时期在高原的深山大川里奔波。 曾有内地干部作为援州干部来理塘工作他们形容内地干部是:女同志当男同志用,男同志当牲口用。本地干部接口说:“在我们这里,女同志当牲口用,男同志当奥特曼用。” 2012年6月,甘孜州提出了举全州之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这不失为稳定发展的根本之策,但也对干群工作的强度再次加码。如“结对认亲”,要求各级干部与全州的农牧民结对认“亲戚”,乡镇科级干部要结对12户,要了解“亲戚”的各种情况,解决其各种困难。然而过去5年以来的现实境况是,基层干部人才流失严重。 对于基层干部的状态,甘孜州非常重视。2012年7月,甘孜州出台了关怀干部的措施,包括全员体检制度、心理健康讲座制度、强制性休假制度等。但这些措施效果有限。高原上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做常规检查,很多人的病都是到内地检查出来的,查出来也晚了。干部们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心理辅导需要专业人士,县上也没有条件开展。 强制性休假制度在实际中也无法执行,州委机关或有机会实施,各县在维稳压力下干部们还是天天值班。按照制度要求,未强制休假的天数应给予300%的工资补偿。“县财政做不到。” 基层干部生活清苦。“我们的工资比内地可能高一些,但实际上是不够用的。”由于地处高原,路途运输加上中间环节增多,高原生活成本远高于内地。 多重压力造成甘孜州的人才流失严重。如白玉县,2010年以来调出干部116人、辞职19人。现在白玉还有200人在申请调动。这差不多是该县公务员编制的十分之一。一些地方不得不出台规定:干部必须在基层干满五年才能调离。 由于地方稳定亟需基层干部,甘孜州甚至为此改变了考核官员的标准。内地考核发展指标在甘孜很多地方不适用。就甘孜的现状来说,很多县维持稳定的重要性更高。理塘正是需要确保稳定的县,干部们群众工作的弦一直都绷得紧紧的。就像曾经来视察的领导说的:干部能在这里坐住,就已经是莫大的贡献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