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几何为何 难几何为何
我愿能朝着太阳生长,不卑不亢,清澈生活,早安!
关注数: 152 粉丝数: 105 发帖数: 14,644 关注贴吧数: 92
展开灵魂的翅膀带着伤回家 放空心中的一切,将自己于天地之间平放,或站,或躺,整颗心便顿然觉得自己像极了一棵青青的小草,或者像是一条可以咀嚼石头的山路,或者像是一弯月,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头上戴着满头的银灿灿的月光,趁着夜晚的璀璨,掉落下一片破碎的清香,陶醉那些十里八村的居民。 我相信此时的你们一定还在故乡等我。而我却是辜负了你们的一片心,已经只身在这样的背景下流浪,漂泊,感受着春秋的冷与暖,感受着人心的悲与欢。 就这样,当老乡江淹才华倾尽,当庄子的梦里消失掉蝴蝶,当宋祁的红杏不在墙头上偷笑,我却来了,一个人,带着一个影儿,静悄悄地溜达在灰色的土墙下,溜达在一个叫故乡的地方。我不敢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去惊扰别人的生活,我相信每个人此时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繁华与宁静。此时,我也好害怕惊扰了我的村庄的安宁,惊扰你们的一个好梦啊!因为在我的心里你们都是我的亲人,都是我的心灵所不能割舍的一种牵绊。而正是有着这样一种牵绊,我才感受到了幸福与美好。 当有一天闭上眼睛,想象着在如此美好的一个地方,我有一个叫故乡的宝盒,在那里有我梦着的牛羊,炊烟,乡音还有一地的幸福。在那里,在袅绕腾起的丝丝缕缕的白色草地上氤氲而起的蟋蟀声中,我看到爹娘的笑,兄弟姐妹的笑,我已经丢失的儿时的笑。那所有的恬静与静好组成了一泓温泉,那便成了我的家。那样该有多好! 不过,我此刻并不在那里了,我变成一个背着小房子的蜗牛,成了一个寂寞的没有了根的蒲公英花。此时此刻,我完全成了一棵草,因为我没有了属于我灵魂的家;我成了一片浮游不定的云,每时每刻只是变着各种形状摸索着前进的路;我成了一滴水,在流过了无数条条框框之后,我变成一个关于爱的标本。 然而不管我成为了什么,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礼物,好托从故乡来的人将我带回远方的家。倘若有一日我实现了这样一个愿望。亲爱的,当你见到我,不要惊讶,还请你叫我的名字,看着我,听我给你说一句咱家乡的土话! 还有我的母亲,那时的你可是一泓温泉吗?让儿子总觉得,有你的地方,就是家!我的父亲,你可是一个悬崖吗?让儿子总觉得,你的一个眼神,便可以让我努力向上攀爬!
成长,在不知不觉间;未来,始终会来 2015年,真是漫长而又短暂的一年。说它漫长,是因为这一年里我做了太多事情,一回首,有了太多此前从未想到过的成就;但它又太短暂,以至于我仍旧有太多事情未完成,太多心愿未实现。 这一年的前半年,算是碌碌无为。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我对此毫不后悔,我庆幸当时能让自己停下来,休息了挺长的时间,正如我一再告诫自己的——追求的是让自己满意的生活,将来不后悔即可,而并非是一味追逐着向前的路。而事实证明上半年的时光安排得恰到好处的是:从我在下半年踏上职业生涯之后,我就太长时间没有停下来过,连我这样工作极度拼命的人都感到疲惫了。 6月,我开始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第一份工作,在用友集团品牌与战略合作部实习,担任集团网络营销总监助理。我仍旧记得在当时,看到手机里发来的消息,通知我去面试,我是多么激动。即使当时对用友并不了解,我也知道这是一家相当大的企业,至于到底有多大,并无概念。那时正和浅凉看完电影,在华联的一家饺子店吃饺子。我告诉她,这是我目前投递的最大的公司,同时也是工资最低的公司。别的企业给的实习工资都比这个高,甚至高得多。但我从来没想过能被录用,准确的说,我仅仅当做海投而已,并不十分在意,几乎忘记了这件事情。她说,你开心就好,那就去吧,把握这个机会。 我记得那顿饺子,险些没有吃完...... 和家里略加商量之后,拿来几千块路费,当晚就买上了去北京的机票。而那只是去面试而已,至于成功与否,我甚至没有太大概念,只是想着,我总得去试试,如果失败,我就去当天下午的一家投资基金公司面试,而那家的工资是5000。 那是第一次见到贾琼姐——这个真正给我职业道路最真切的指引的人。到公司的时候,她很忙,忙着和一个人在办公室谈工作。也许是吴寒当时告诉我,琼姐是一个女强人,所以一踏进办公室,我就感受到一股极为强大的气场,按照小说的说法来解释,应该叫上位者的威压。但她是微笑着的,微笑着让我坐下,甚至给我倒了一杯水,整个面试环节几乎不像是面试,问题很简单,我答得略有紧张,但之后更多的时间里,几乎都是她在给我讲用友的企业结构,集团和分子公司的关系,这样的大型企业如何保持高效运转,像她这样的企业高管身处其中,又是如何施展拳脚。 说起来,那应该算是她给我上的第一堂课。 毫不意外的,面试结束,直接敲定了上班时间。于是在期末考试完休息两天后,就启程去了北京,这个拥挤而又充斥着无数机会的城市。那时还不算太热,半夜到的软件园。我原以为自己要费尽周折解决宿舍问题,至少,在当时找不到路的情况下,这么大的园区,我必定是需要大费周折的。意料之外的是,贾琼姐找了信息技术部的同事带我完成了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丹丹姐,这个虽然并不在同一部门,却在集团新闻审核发布工作中同处于第一线的同僚。 真正入职后,从日常事务的熟悉,到阶段性工作的开展,执行的时候并无太深刻的体会,回过头来,才发现,正是这些工作一步步将我推着成长。当我做这三期半的CIO专访,晚上加班到深夜,白天需要和供应商对接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自己的工作是那么像一个正式员工。当然,正如贾琼姐所说,这就是正式员工的工作,不同之处在于,别人或许会有KPI考评,而我,只管努力做就好。从专访到用友和阿里签约,再到用户调研,每一次的工作完成一个小阶段后,我都会得到像课堂学习一样的培训指导,我在其中所做的事情,优劣之处都会被指出,从而不断成长。我仍记得专访工作接近尾声的一次谈话,贾琼姐告诉我,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它做到极致,如何去学习,又如何朝着把事情做到极致去努力。 几次的谈话,希望让自己找到职业方向,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到最后我发现自己不是不知道要去做什么,而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什么都希望能去尝试。所以当下,我只是在进行着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职业罢了。或许我这一生都将在互联网行业,又或许,我会把自己所希望尝试的行业和工作,都试过一次。未来那么远,会发生什么,谁又知道呢? 我相信,这段在用友实习的经历,将让我终生受益。 辗转到了十月,找了一些实习工作,放弃了一些机会,也努力了一些时日,正当我考虑接下来要去做什么的时候,贾琼姐一通电话打来,给了我进入崔牛会的机会。 从十一月到今天,高强度的工作让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在校毕业生,正参加实习工作,而是下意识以为自己已然是一个多年的职业工作者。得益于在用友这家亚太最顶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有过一段学习,让我能快速适应新的工作,从一个新人成长为如今的牛透社首席编辑。 我深知,自己需要快速成长,需要快速强大起来,于是拼命工作,努力把所有事情做到极致。当然,我知道,我仍旧没有把很多事情做到极致,那会让我太过疲惫,无法应对接下来更多的工作。实际上,这是我自身能力还不够,倘若我做每件事都能更加轻松自如,那么,所谓“极致”,就不那么困难了。 我认为自己第一次真正进入崔牛会成员企业大佬的视线中,是在做完码客那一期《崔牛八点半》的文稿编辑。几乎没有人相信,我在半夜十二点才收拾回酒店,第二天七点起床工作完之后,当天熬通宵完成了这篇文章。所有人都认为,这项工作至少还得几天后才能完成,至少不会是第二天。当天上午,群里一个大佬给我发了88块红包,说是对我的工作表示肯定。在王甲佳老师他们表示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由我这个90后完成的,所有人都表示了震惊和肯定。而我,只是想着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如此而已。 而后,我不断尝试把90后思维融入这份专业度极高的工作中,开始赢得了越来越多人得认可。崔牛会的这几百家成员企业中,越来越多人知道,崔牛会有个90后年轻人,出任牛透社首席编辑。写得了文案,办得了活动;拿得出创意,,做得出原创。以至于到了现在,大家在介绍我的时候,可以说“这就是著名的牛透社首席编辑张科”。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着那么丰厚的回报。 12月31日,我像往常一样早起工作,雾霾太严重,并没有出门。用友的亚林姐打来电话,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你的工作定了没?我有些不明所以,回答,先在崔牛会学习,没有定,因为我并没有签协议,只是贾琼姐说可以在这里学习,我就来了。她问,你愿意会用友工作么?我有些诧异,虽然自己并未办理离职手续,但毕竟已经离开用友有些时日,而此前毛姐的帮忙也并没有奏效,郑总对于应届生的留任是坚决否定的。在这位拥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高级副总裁眼里,我这样的年轻人是没有能力胜任这个部门的工作的。或者说在她眼里,集团品牌与战略合作部必须由行业大咖来主导工作,像我一般的所谓潜力股,于他而言,都还差的太远。亚林姐回答,应届生不留任只是相对一般人,而你,我们认为你有着太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原来,这通电话的由来,是我对Google公司在企业级市场的布局与变革的盘点,部门领导们对这样一篇成熟的文章都是由我原创而感到震惊。而在知道整个牛透社的运营工作,都是由我完成,他们开始真正肯定了我。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当初从用友离开的时候,除了贾琼姐,其他人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也许心里只是认为有一个看着还不错的年轻人将离开这家有着几万名员工的企业级巨头,不能留下也无关紧要。恰逢贾琼姐调任新道运营总监,他们也就更不可能为我做些什么。 我仍记得当时离开前,他们曾承诺推荐我去别的部门,比如新起的超客。而我心里想的是,如果不能留下,我就直接离开用友,倘若去别的部门,我的职业发展路径又会是怎样呢?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在用友这家已经略显老迈的公司里,如果没有贾琼姐那样的领导能予以支持,没有这个部门这样高的权威,恐怕我得在很多年之后才能实现我的理想,甚至可能最终就淹没在这数万人的洪流中。 贾琼姐说,我现在刚过去,虽说执掌大权,但根基不稳,不能太随意从集团调人跟我。但你放心,姐至少能保证给你找个不差的工作,这是肯定的。我最终选择放弃留在用友其他部门,转而投身校招。并不是因为贾琼姐的承诺,而是源于我对自身的肯定和傲气。我想着,你郑总无非是认为我还没毕业,学校也不是211、985,从心里就没在意罢了,我也不是找不到工作,难道一定要呆在你用友别的部门得过且过不成?离开用友,我真的就会失业么? 我当然不相信,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而在用友的经历和阿里宣布的拥抱变化后,我决心找一个不那么大的企业,真正发挥自身才能。这也是为什么仅仅和崔哥通了一次电话,我就决定返回北京,参加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毫无顾忌,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份工作。 直到元旦的前一天,这个来自用友高管的电话,让我坚定地努力着。婉拒这个被无数人惦记着的offer后,我突然觉得视野很开阔,未来变得更近了。 这似乎印证了:成长,在不知不觉间;未来,始终会来。
随笔—12 我不愿离去,哪怕前程似锦 时间太快,马上就到大四了。实习也即将开始。 随着实习的时间越来越近,心里越来越惶恐不安。我在想,自己是在担心工作的压力吗?是在为迷茫的前程感到不安吗? 也许有这些原因吧。 但我想,最令我失落的是距离,是独自远行,将与自己所牵挂的人产生的更大的距离。 最糟糕的结果甚至是此生再无交集。我绝不愿这样。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再给我一次高考的机会,能考去更好的大学,有更好的前程,你会愿意么? 大一的时候回答不愿意,感觉我们学校还是充满了青春气息,丰富多彩的,我很喜欢。 大二前半段的时候回答不愿意,我熟悉了这个校园,喜欢这里带给我的感受。 大二中的后半段直到今天,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愿意,我对这里的人有了牵挂。 如果我去了别的学校,很可能就将错过一场终生难忘的邂逅。哦不,邂逅太文采,也许只称得上相遇罢了。而这之后的点点滴滴更是和我无关,这太令我害怕。 如今,我还是得面临着远行,面临着离这份牵挂越来越远。我宁愿能有所选择,假如能当个铺路者,为心里牵挂的人指出一条锦绣大道,也是极为不错的。 我不奢求其他,只是希望我所牵挂的人也能时而想到我。 哦,还记得我面对别人可以侃侃而谈,而面对这份牵挂的时候,心慌意乱,不知道该微笑着说些什么好。 如果能留下,我倒是不觉得闯荡江湖有了什么更大的吸引力。 我不愿离去,哪怕前程似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