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布里尼附身 希女王的不呐呐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209 发帖数: 38,807 关注贴吧数: 277
本来婚姻就越来越像一桩交易,此案后索性不装了,就是交易 我们这里的。好多年了。大同是婚介所,我们这里是通过媒婆。所谓媒婆的嘴,金刚石都能被吹碎。作媒拿谢礼,婚介所拿业务费,本质上都一样。为了达成交易,媒婆就会到处吹,男方处吹女方,女方处吹男方。婚介所应该也一样。这还是正常的,不过就是夸张式说别人长处。而坑爹的媒人,会虚构一些东西达到交易达成的目的。大同案会不会也是这种原因引起的?因为各种逻辑推演包括开始时确实提到“房产加名”了。 大同案不许评论,因为二审终审,说了也白说。 我们这里一对人在媒婆的吹嘘下结合了。男方有一套商品房,价值不菲。不过后来两人不合,一直争吵,在离婚边缘游离。 争吵内容很有意思,可以借鉴看一下。 女:不是说你有一套房子,市值上千万吗? 男:是吧,我们这套就是,虽然没有上千万,但也差不多了吧,卖七八百万玩一样? 女:房本不是你的名字怎么能说是你的房子啊? 男:房本上名字我爸妈的。但是实际上是我住的,说我有一套市值上千万的房子,也没说错啊 为啥说处于离婚边缘,因为男方还是属于多金的,不容易再找(可以使劲啃老)。关键是女方大概把男方有一套上千万的商品房这句话理解成房子是未来老公名字的。按当时说法离婚分一半,少说也有500万。 大同案,因为类似误解,在自愿性行为初期导致矛盾爆发,行为终止。之后关人烧窗帘跑出去喊救命男方去拉人等等,都是误解导致的矛盾爆发引发的。逻辑上是否更加说的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