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uliuli pkuliuli
没时间闲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问
关注数: 332 粉丝数: 1,043 发帖数: 14,206 关注贴吧数: 20
【转】生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经常碰到学生充满焦虑的问我这些问题。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出国念博士。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在才要出去?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做不得了的事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着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期间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做悲喜。可是对我来讲,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 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添加。 常有学生满怀忧虑的问我:“老师,我很想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 “很好,这样子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你念研究所时会比别人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愿的。” “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于这种话的感慨。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 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迳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橡实是“早上四颗下午三颗”,后来改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改回到“朝四暮三”。其实,先工作或先升学,期间差异就有如“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得不知如何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可能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越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的盯着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长则八、九十,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完兵又工作后,再花一整年准备研究所,又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说:“我当完兵又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所?”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两个可能: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无须感到遗憾。不是吗?”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转】六月,我想你要去高考了~ 写给那些正在等待的孩子们,写给那年一起走过的你们,写给自己栀子花落的伤痕。 每个六月,青春在焦躁。考试,升级,十多年的六月一直如此。 初夏的那三天又快到了,你在等待吗,像去年的我一样在日记中写着:决战的日子,等待是漫长的,走过呢?像去年的我一样,在这个时节,忽然不想复习,只是一遍遍看着这一年的日记,看着自己每一刻的脆弱与倔强,看着自己记录的,每一天的微笑与阳光,看着自己写下多少人的故事,安静的,美丽的,忧伤的,阳光的,看着最后在学校的日子里写着:原来,生命中的每一秒,都是绝版。然后疯一般地泪流满面,不为了逝去的青春,不为了自己的坎坷,只是这么快,我们的绝版高三,成为了历史,只是记得,我看着你们的故事,觉得世界可以如此美好,只是记得,有些终究没有说的话,有些真心的祝福,有些真的值得纪念的东西,那样急匆匆地随风而逝,成为了青春的遗憾,怀念的惆怅,你会那样怀念,却不会悲伤,即使那时你才明白为什么会“含着泪,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然后,对自己微笑吧,我们就要各奔东西,我们都要去追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啊,多好啊,只是对不起,只能陪你走到这里。不过“说好了,这一次不掉眼泪。”
同学们!!北大比清华好多了!!!!大家一定要相信啊!!!! 根据新上北大的高考高分学弟反应:“我已经被高三的问了好多次了,为什么不去隔壁(指清华)云云” 那就贴个排名出来吧!! 据国际权威排名,2011年,北大理科第17名,清华26名,港大46名。工科,北大34名,清华第10名,港大45名。人文,北大第18名,其他高校皆50名以后。社科,北大21名,港大23名,清华44名。北大17个大学科稳居全球前1%(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在大陆遥遥领先。孔和尚告诫校方要继续低调,埋头进取,让别人的色去。” 所以,高中生们,不要非得哭着喊着去清华学理科了,好么! 理科工科的区别还用解释么? 更重要的是,北大的女生都狠漂亮啊!!!有语云曰:清华男生谈到校花的时候只会想到奶茶mm,而北大每个男生眼里都有自己的北大校花啊!!!!我本科期间就特别中意物院院花和外国语学院的某个PP得一发不可收拾的mm啊!!! 此外北大的男生都很体贴啊!!!!网络上某视屏证明,淘宝上情人节买巧克力、鲜花什么的最多的是北大男生啊!!!北大男生人均每年送女朋友13件礼物啊!!!谁求视频的话我贴一下~现在网上众女生都求北大男朋友啊!!!! 发这贴主要是帮以后考上北大的孩子们分担一点压力……每年回去被问为什么作为理科生结果去北大了北大不是文科学校么什么的很烦的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