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特稀乄
饭特稀乄
关注数: 65
粉丝数: 49
发帖数: 6,990
关注贴吧数: 25
恭喜"饭特稀乄"成为了"剑来"的第187位"盟主"
恭喜"饭特稀乄"成为了"剑来"的第203位"掌门"
恭喜"饭特稀乄"成为了"剑来"的第240位"长老"
恭喜"饭特稀乄"成为了"剑来"的第310位"护法"
恭喜"饭特稀乄"成为了"剑来"的第532位"堂主"
看了今天这章,老夫子讲到了顺序,心里有个问题想问大家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判断:一个坏人总做坏事,但当他突然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对他的看法可能马上会改变,会原谅他过去的种种,并对他做的这件好事大大赞赏,以至于认为他就成为好人了。相反,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我们往往就只看到他的这件坏事,而对以往的好事视而不见,认为他原来是个坏人,甚至会认为他原来做的好事都是有预谋的。 举个例子,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吐蕃国师鸠摩智和少林方丈带头大哥。大家都知道前者几乎是一个大魔头,无恶不作。作为出家人,本应六根清净,一心向佛才对,可他却带着一批手下到处找人挑战,弄得江湖上不得安宁,大理段氏的天龙寺因他而再无宁日。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在一个枯井中,鸠摩智武功尽失,而不再有争强好胜的念头,回去好好念他的经了。段誉就此原谅了他,大家也原谅了他,认为他改邪归正了。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既往不咎。我们再看看带头大哥的故事。33 年前,带头大哥得到消息,辽人要进攻大宋。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少林的高僧呢。于是带头大哥就带领一帮江湖豪杰,守在雁门关,等待着辽军的到来。可当时等来的只是普通的契丹百姓。我们知道,当时的情况,各种信息闭塞,中原的人很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辽人。于是悲惨的一幕就发生了,这也造就了乔峰悲剧的一生。这是错事其一。其二,带头大哥犯了佛教中的戒律之一,与叶二娘有了私情,生下虚竹。我们姑且不看他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就算是他做的坏事。他一生做了两件坏事。可是他做的好事呢,小说中没有直接提到。可是单从少林方丈这一头衔来看,他应是好人中的好人。那他的结果是什么呢?少林方丈被杖责吐血而死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句话没毛病。女鬼是不应该残害路过的书生,可是如果真的是那个书生负了她(假设的前提),那她该怎么办?去找书生?可是要镇压气运不得离开。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可是又不甘心,郁闷无处发泄。那该如何为之? (我这里不是为女鬼找可怜之处,她是可恨该死,可是也是世道所逼)就像药家鑫一样,即使不在复旦,在其他地方也注定了他的悲剧。可是追根溯源,导致这些种种果的因就没错了么?回到上面的例子鸠摩智被原谅,为何带头大哥就要被打死?顺序就可以决定一个的好坏生死?两种不同的顺序就会有不同的结局?凭什么?如果前面红衣女鬼残害路边读书人,后来遇到了心爱的读书人从此从良,帮助镇压气运,帮助百姓,那她到底算好人还是坏人?那她该死么?顺序是很重要,那该如何去定义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