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归零 若是归零
关注数: 112 粉丝数: 583 发帖数: 17,443 关注贴吧数: 10
近日推书:《安史之乱》张诗坪、胡可奇 著 近日推书:《安史之乱》张诗坪、胡可奇 著 关键词节选: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史思明,唐玄宗,唐肃宗,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回纥骑兵,哥舒翰 这不是我看的第一本有关“安史之乱”的书籍,但大概率是近阶段的最后一本了,很多内容都包含到了。 打仗,打的是后勤;后勤,考验的是经济。懂了这两点,就能明白哥舒翰在潼关为什么会被逼着出战(当然这不是唯一原因,但 是重要原因),就能明白李泌一劳永逸的“正确战略”为什么唐肃宗不能采用,就能明白后来的淮西藩镇为什么一定要被平定。 说郭子仪“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那千百年来做到老郭这样的,还能平稳落地的有几人?不能说没有,但是极少。忧郁而死的李光弼,被逼反的仆固怀恩、李怀光 可能才是常态,更惨的可能要属 来瑱 了,想去京城当个富家翁,然后被砍了。 从来都是先有昏君,再有奸臣的,杨国忠之于唐玄宗,严嵩之于嘉靖,和珅之于乾隆,都是一样的,不过是皇帝意志的一个化身罢了。书里描述杨国忠的这段话也完全适用于严阁老、和大人。 提起安史之乱,官军这边的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张巡、颜真卿都耳熟能详,那叛军这边呢?知道个安禄山,史思明,好像整场叛乱就他俩一样,事实上燕军这边 安守忠、李归仁、田承嗣、高秀岩、崔乾佑 等,也都是名将啊,特别是安守忠,陈涛斜之战、永丰仓之战、清渠之战,绝对的名将之列。 很想不通封常清作为宿将,有坚城洛阳不守,居然会依靠募集而来的壮勇跟百战精兵的叛军去打野战。如果打守城战,倚靠坚城洛阳,毫无疑问可以拖更久,但存在像陈留失守那样被叛徒开城门,逃都逃不掉的情况。然后就是不出所料的野战一败再败,连带高仙芝都弃守陕郡,直接奔了潼关。高仙芝被砍可能冤枉,但封常清绝对不冤。 一场安史之乱,盛唐时期所有人的历史轨迹都因之而变:明皇幸蜀,马嵬驿贵妃殒命,李白牵涉进了永王之乱,杜甫写出了三吏三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高适做到了同时代诗人里的军功巅峰,王维被叛军堵在了洛阳城里,颜真卿写出了千古名篇《祭侄文稿》(如果可以,他一定不想),张巡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令做到了千古流芳,郭子仪、李光弼从此闪耀史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