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30 大年30
关注数: 1 粉丝数: 2,097 发帖数: 81,301 关注贴吧数: 7
=======关于阜新十家子玛瑙发展之我见 2005年,阜蒙县十家子镇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授予阜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2012年,十家子玛瑙园区和太平区玛瑙城分别被评为辽宁省首批试验园区和示范基地;2013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玛瑙之都”荣誉称号;2014年6月,阜新市正式启动“世界玛瑙之都”申报工作;2016年1月,世界手工艺理事会确定受理……这一项项荣誉,代表着十家子镇和阜新市的骄傲,但是这几年因经济滑坡、疫情肆虐,十家子镇的玛瑙产业光辉不再。镇上很多生产企业减员或是关闭,玛瑙市场基本都是外埠进货,比如广州的花件、福建的手镯、河南的假冒伪劣商品等充斥着十家子市场,看上去很好的直播产业,不仅体量没办法和国内其他宝玉石产业基地比,而且基本都是外地倾销进来的廉价假冒伪劣产品,一度把阜新十家子玛瑙市场的商誉搞得一地鸡毛。没有了本地的基础生产企业,没有了本地的产品,十家子市场的优势就渐渐消失了。镇上的领导们也发觉到了这个危机,所以一直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奈何疫情当前,困难重重。 那么,十家子的困境是因为疫情或是经济大环境不好造成的吗?我想这不是主因。 主要是以前我们没有做好产业布局。一个产业要良性发展,必须要做到产、学、商、研全链条的一个生态闭环,缺一不可。在河南南阳,或是我们的近邻岫岩,都有自己的玉雕学院,不断的培养人才,而我们十家子镇乃至阜新市,培养雕刻人才的院校几乎没有,即便有一些院校开了相关专业,也没有招生,一切都停留在纸面上,而相关的研发机构和设计单位更是缺失,所以造成了阜新玛瑙产品样式老化,款式单一,内卷严重。的确有一些网络主播通过直播销售很好,但是基本都不是阜新本地产品,而且有一些主播因为拿货便利,已经搬迁到其他玉石产业基地,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阜新人,但是创造的价值与阜新的GDP没有一点关系了。 由此本人的愚见是:首先要抓人才培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我们要办阜新玛瑙行业的黄埔军校,要培养自己的人才,为了以后的十年、二十年……没有条件,可以先办各种短训班,有针对性的突击教学,比如培养从业者的美术知识,系统的玉雕知识。我们十家子其实没有玉雕的传承,大多数人都是看着别人怎么做,然后去模仿,真正科班学过的人很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单一,很少有创新的原因。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办职校,目前业内常说90后就没有人学雕刻了,如果真的人才断代,这个产业就危险了! 其次是注重先进技术的研发。多年前我来十家子上货,在一个熟悉的店铺里看到新到了很多包裹,里面都是新做出来的手镯。当时我很好奇,问店主:“你不是说自己的工厂吗,怎么手镯都是外地邮来的?”老板回答我说,工厂确实是自己家的,不过不在十家子,是在厦门。我不理解,那么远邮来邮去,为什么不在十家子本地生产直接销售呢。他向我解释说,批量做手镯需要很多先进的设备,他采购了,准备在十家子建厂,可是找成手工人很难;而最致命的是,让他选择把设备搬到厦门建厂的原因是这边没有相关配套的技术,如果设备坏了,没人会修,也没有零件。 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几乎有玛瑙产业的地方就有阜新人,但如果让他们回家乡来发展,他们会说回来没有生产生活的条件。 我是做机雕的,机雕技术原来也一直掌握在南方人手里,我带领团队用了三年时间,买了南方的设备拆了装,装了拆,现在终于可以自己研制电脑雕刻机了。我不想背井离乡去南方发展,更不想让南方在技术上卡了脖子。 另外我觉得就是要做产业集群。把相关企业、作坊集中在一个区域,方便大家互相帮助,也方便商户来挑选进货。目前玛瑙园区好像一直在闲置着,物不尽其用,怎会产生效益?为何不搞搞特惠招商,把生产企业和电商主播召集到一起,把产销供应链做好,做活市场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