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之眼 霸王之眼
关注数: 41 粉丝数: 1,579 发帖数: 34,355 关注贴吧数: 17
来个干的,DS回答05湖人和19湖人哪个没进季后赛更丢人 从球队历史地位、核心球员表现、外部竞争环境以及后续影响来看,2004-2005赛季的湖人更令人唏嘘,但2018-2019赛季的湖人更具争议性。以下是具体对比分析: 一、核心球员的困境与责任 2005年湖人:科比的“孤胆英雄”与团队崩塌 个人表现:科比场均35.4分(联盟第一)+5.3篮板+4.5助攻,但球队仅34胜48负,西部第十二。 伤病与阵容:科比因脚踝缺席16场,奥多姆缺席18场,核心球员频繁伤病导致阵容支离破碎。 教练动荡:汤姆·贾诺维奇中途辞职,助教临时接班后战绩一落千丈(后39场输29场)。 评价:科比首次单核带队冲击季后赛失败,但个人数据已属历史级,更多是团队配置问题。 2019年湖人:詹姆斯的伤病与“背锅”争议 个人表现:詹姆斯场均27.4分+8.5篮板+8.3助攻,但因腹股沟拉伤缺席17场,球队战绩27胜55负(赛季中途)。 阵容缺陷:年轻球员(英格拉姆、库兹马)缺乏经验,交易流言导致更衣室动荡,鲍尔被交易后攻防体系崩塌。 舆论压力:詹姆斯因“轮休策略”和“季后赛出勤率”被质疑,甚至被部分球迷指责“拖累球队”。 评价:詹姆斯的伤病是直接原因,但管理层操作和阵容深度不足更受诟病。 -------------------------- 二、球队历史背景与外界期待 2005年湖人:OK组合解散后的阵痛期 湖人在2004年总决赛被活塞击败后,奥尼尔离队,科比被迫扛起球队,但管理层未能有效补强,仅以“过渡阵容”应对。 历史定位:被视为科比从“巨星”到“孤胆英雄”转型的阵痛期,后续2006年湖人仍能打出45胜(科比场均35.1分)。 2019年湖人:詹姆斯加盟后的“高开低走” 詹姆斯2018年加盟湖人引发巨大期待,但管理层未能围绕他打造合理阵容,交易流言和伤病导致赛季目标崩塌。 历史定位:成为詹姆斯生涯唯一一次“未进季后赛”,直接促使湖人2019年交易得到戴维斯,开启“双星时代”。 ------------------------------ 三、外部竞争环境与运气因素 2005年西部:群雄割据,容错率低 西部有马刺(59胜)、太阳(62胜)、小牛(58胜)、超音速(52胜)等强队,湖人仅领先森林狼(44胜)14个胜场。 关键问题:湖人输掉与森林狼的直接对话(4-0),最终因赛区规则(前六名直接晋级)被挤出季后赛。 2019年西部:勇士王朝的统治 勇士以67胜登顶,掘金、火箭、爵士均超50胜,湖人需在“乱战区”(第7-10名)争夺附加赛资格,难度更大。 关键问题:湖人最后阶段连败给掘金、爵士,彻底失去希望,暴露出关键时刻缺乏韧性。 ---------------------------- 四、历史影响与后续发展2005年湖人:短暂低谷后的复苏 2005-2006赛季湖人取得45胜,科比场均35.1分带队进入季后赛,2007年再进季后赛,2008年开启科比时代末期复兴。 遗产:被视为“科比独自带队证明价值”的过渡阶段,未对球队长期规划造成根本打击。 2019年湖人:战略级调整的转折点 失败直接导致湖人放弃“即战力老将”策略,2019年休赛期豪赌戴维斯,开启“詹眉时代”,最终2020年夺冠。 遗产:成为湖人管理层“豪赌巨星”政策的起点,重塑了球队未来十年的竞争力。 -------------------------------- 结论:2005年更“悲情”,2019年更“争议” 2005年湖人的失败是团队崩塌与时代更迭的牺牲品,科比以个人英雄主义对抗体系缺陷,更具悲情色彩。 2019年湖人的失败则暴露了现代NBA巨星依赖症的弊端,管理层短视操作与伤病风险被无限放大,争议性更强。 历史评价:若论“丢人程度”,2005年因团队努力付诸东流更令人遗憾;但2019年因巨星“未达预期”引发的舆论风暴更持久。
【转自张佳玮】当皮彭说乔丹是“一个糟糕的球员,糟糕的队友” 这两天吧,皮彭又念叨了,搁《Gimme The Hot Sauce》节目里说,自己到公牛之前,乔丹是一个糟糕的球员,是一个糟糕的队友(He was a horrible player,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 乍看像是要整出“我来之前,你XXXX”的皮彭公式…… 话说,皮彭如果刚退役时这么说乔丹,信的人会多些。 但这几年,他对乔丹各种明枪暗箭之后,他说乔丹的话,大家估计都会打折扣听了——这方面,他快跟刺客并肩了。皮彭说自己到公牛前,乔丹“He was a horrible player,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 ——乔丹1982年大一绝杀夺冠,大三横扫全美所有最佳奖项,奥运会带美国夺冠,NBA一年级场均28+7+6,命中率52%,总得分单季全联盟第一。 二年级伤到只打18场,然后季后赛对史上最伟大球队之一1986年的凯尔特人,第一场49分,第二场创纪录的63分,伯德说“上帝穿了23号”。 三年级场均37分拿到得分王,场均37+5+5,还有2.9抢断和1.5封盖。MVP选票仅次于魔术师。 1975-1984,公牛进过两次季后赛。 乔丹入行前三年,公牛三次季后赛。 说一个MVP选票次席球员、伯德说上帝穿了23号、魔术师说“全联盟分为两群人:迈克尔和其他人”、是一个horrible player——总觉得皮彭在顺便骂当时的整个NBA…… 当然咯,皮彭的重点大概是,乔丹当时不是个好队友,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 这方面,恰好1987年伯德也说过。 1987年伯德说: “我不喜欢看到同一个球员投每个球。篮球不该是这样的。” 乔丹的回答: “我身边并没有一堆联盟级别的伟大队友。魔术师身边有天勾和沃西,伯德身边有丹尼斯·约翰逊和麦克海尔。”乔丹大学在北卡念的,1982年大一夺冠时是队里老三。 一年级他每场20次出手28分,真实命中率球队老三——比他高的,一是出了名的黑洞,奥兰多·“时不时要跑到场边看自己数据”·乌尔里奇,一是扣篮机器斯蒂夫·约翰逊。 二年级受伤不提。 三年级乔丹身边围着的是: 蓝领奥卡利,定点射手木暮的原型约翰·帕克森,吃饼都不太顺的中锋科兹尼(命中率48%)、带伤的库雷顿和新来的塞勒斯。 ——这些人后来除了奥卡利在尤因身边发光发热,帕克森跟着乔丹拿了三个戒指,其他人都湮没于NBA历史了。塞勒斯生涯28场季后赛有26场是跟着乔丹打的;科兹尼生涯68场季后赛有36场是跟乔丹打的。 伯德身边有DJ和麦克海尔,魔术师身边有天勾和沃西,乔丹身边是这几位。好,进入到皮彭的新秀年。 他打了79场比赛,全替补,每场21分钟8分4篮板2助攻。 那年公牛是个什么情况? 奥卡利+塞勒斯双塔,球队甚至摆出过奥卡利+塞勒斯+科兹尼的三塔。 后场能用的只有文森特——缺席了53场比赛——再就是帕克森。 就是这么个头重脚轻的怪阵。 结果这个赛季,公牛打出50胜。 乔丹全年场均35+6+6,而且是3.2抢断1.6封盖。 他是全队的得分王、助攻王、抢断王、封盖王(一个后卫!)。 于是年度防守球员+得分王+常规赛MVP。 一个球队,组织后卫缺了大半个赛季、得经常排出三塔首发,靠一个得分后卫当球队得分王抢断王助攻王盖帽王,拿到50胜,这多不容易?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那球队怎么50胜的呢?那年季后赛对骑士第五场,是皮彭的成名战。那天皮彭得了24分6篮板5助攻3抢断。 但那年季后赛,知道乔丹怎么过来的吗? 对骑士第一战,乔丹50分。第二战,55分。第三战38分,第四场44分,第五场39分。 所以皮彭在第五场发挥后,乔丹比谁都高兴。 “教练在一直努力,让球队不要太依赖我。我们的进攻里,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得分。但有时其他人就是不习惯自己接管。我们得需要更多的队友站出来。”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不再是一人球队了。” 之后皮彭逐渐接过公牛球权,1990-91季甚至成了公牛首席持球人、三角进攻启动者。 ——就在1990-91季到来前夜,皮彭自己做了什么?1990年东决第七场,过了活塞就有望夺冠的公牛,被皮彭第七场著名的偏头痛10投1中给毁了。 当然咯,乔丹1990年前后的打法,确实有巨大的变化。 但皮彭说乔丹“He was a horrible player,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 意味着: 一个大学就作为团队成员拿过冠军、1987年的NBA常规赛MVP选票第二、下一年的常规赛MVP,带着一支阵容偏瘫后场伤病的球队打到50胜、得分王+年度防守球员+本队助攻王封盖王,之后还会慢慢把球权让渡给(并没有证明过自己的)皮彭,就这么个家伙,是个糟糕的球员、糟糕的队友。 总觉得像是在……嘲讽当时的整个NBA? 话说,老公牛迷都会记得这两件事。 1994年东部半决赛第三场,公牛对尼克斯最后时刻,需要一个绝杀球。 禅师让皮彭边线发球给库科奇投篮,皮彭觉得自尊受了打击,愤而拒绝出场,不肯为库科奇作嫁衣裳——皮彭是个很团队的球员,但偶尔涉及到自尊和安全感时,他很容易走极端,甚至可以把全队都抛弃。 结果库科奇投中绝杀,让公牛取胜。 -------------------------------------------------------------------------------------------------------------- 三年后,乔丹在总决赛第六场最后时刻,主动传球给空位替补射手科尔,科尔射中关键中投,公牛拿下第五冠。 Horrible to play with,huh???????
【转自张佳玮】当皮彭说乔丹是“一个糟糕的球员,糟糕的队友” 这两天吧,皮彭又念叨了,搁《Gimme The Hot Sauce》节目里说,自己到公牛之前,乔丹是一个糟糕的球员,是一个糟糕的队友(He was a horrible player,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 乍看像是要整出“我来之前,你XXXX”的皮彭公式…… 话说,皮彭如果刚退役时这么说乔丹,信的人会多些。 但这几年,他对乔丹各种明枪暗箭之后,他说乔丹的话,大家估计都会打折扣听了——这方面,他快跟刺客并肩了。皮彭说自己到公牛前,乔丹“He was a horrible player,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 ——乔丹1982年大一绝杀夺冠,大三横扫全美所有最佳奖项,奥运会带美国夺冠,NBA一年级场均28+7+6,命中率52%,总得分单季全联盟第一。 二年级伤到只打18场,然后季后赛对史上最伟大球队之一1986年的凯尔特人,第一场49分,第二场创纪录的63分,伯德说“上帝穿了23号”。 三年级场均37分拿到得分王,场均37+5+5,还有2.9抢断和1.5封盖。MVP选票仅次于魔术师。 1975-1984,公牛进过两次季后赛。 乔丹入行前三年,公牛三次季后赛。 说一个MVP选票次席球员、伯德说上帝穿了23号、魔术师说“全联盟分为两群人:迈克尔和其他人”、是一个horrible player——总觉得皮彭在顺便骂当时的整个NBA…… 当然咯,皮彭的重点大概是,乔丹当时不是个好队友,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 这方面,恰好1987年伯德也说过。 1987年伯德说: “我不喜欢看到同一个球员投每个球。篮球不该是这样的。” 乔丹的回答: “我身边并没有一堆联盟级别的伟大队友。魔术师身边有天勾和沃西,伯德身边有丹尼斯·约翰逊和麦克海尔。”乔丹大学在北卡念的,1982年大一夺冠时是队里老三。 一年级他每场20次出手28分,真实命中率球队老三——比他高的,一是出了名的黑洞,奥兰多·“时不时要跑到场边看自己数据”·乌尔里奇,一是扣篮机器斯蒂夫·约翰逊。 二年级受伤不提。 三年级乔丹身边围着的是: 蓝领奥卡利,定点射手木暮的原型约翰·帕克森,吃饼都不太顺的中锋科兹尼(命中率48%)、带伤的库雷顿和新来的塞勒斯。 ——这些人后来除了奥卡利在尤因身边发光发热,帕克森跟着乔丹拿了三个戒指,其他人都湮没于NBA历史了。塞勒斯生涯28场季后赛有26场是跟着乔丹打的;科兹尼生涯68场季后赛有36场是跟乔丹打的。 伯德身边有DJ和麦克海尔,魔术师身边有天勾和沃西,乔丹身边是这几位。好,进入到皮彭的新秀年。 他打了79场比赛,全替补,每场21分钟8分4篮板2助攻。 那年公牛是个什么情况? 奥卡利+塞勒斯双塔,球队甚至摆出过奥卡利+塞勒斯+科兹尼的三塔。 后场能用的只有文森特——缺席了53场比赛——再就是帕克森。 就是这么个头重脚轻的怪阵。 结果这个赛季,公牛打出50胜。 乔丹全年场均35+6+6,而且是3.2抢断1.6封盖。 他是全队的得分王、助攻王、抢断王、封盖王(一个后卫!)。 于是年度防守球员+得分王+常规赛MVP。 一个球队,组织后卫缺了大半个赛季、得经常排出三塔首发,靠一个得分后卫当球队得分王抢断王助攻王盖帽王,拿到50胜,这多不容易?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那球队怎么50胜的呢?那年季后赛对骑士第五场,是皮彭的成名战。那天皮彭得了24分6篮板5助攻3抢断。 但那年季后赛,知道乔丹怎么过来的吗? 对骑士第一战,乔丹50分。第二战,55分。第三战38分,第四场44分,第五场39分。 所以皮彭在第五场发挥后,乔丹比谁都高兴。 “教练在一直努力,让球队不要太依赖我。我们的进攻里,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得分。但有时其他人就是不习惯自己接管。我们得需要更多的队友站出来。”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不再是一人球队了。” 之后皮彭逐渐接过公牛球权,1990-91季甚至成了公牛首席持球人、三角进攻启动者。 ——就在1990-91季到来前夜,皮彭自己做了什么?1990年东决第七场,过了活塞就有望夺冠的公牛,被皮彭第七场著名的偏头痛10投1中给毁了。 当然咯,乔丹1990年前后的打法,确实有巨大的变化。 但皮彭说乔丹“He was a horrible player, he was horrible to play with”。 意味着: 一个大学就作为团队成员拿过冠军、1987年的NBA常规赛MVP选票第二、下一年的常规赛MVP,带着一支阵容偏瘫后场伤病的球队打到50胜、得分王+年度防守球员+本队助攻王封盖王,之后还会慢慢把球权让渡给(并没有证明过自己的)皮彭,就这么个家伙,是个糟糕的球员、糟糕的队友。 总觉得像是在……嘲讽当时的整个NBA? 话说,老公牛迷都会记得这两件事。 1994年东部半决赛第三场,公牛对尼克斯最后时刻,需要一个绝杀球。 禅师让皮彭边线发球给库科奇投篮,皮彭觉得自尊受了打击,愤而拒绝出场,不肯为库科奇作嫁衣裳——皮彭是个很团队的球员,但偶尔涉及到自尊和安全感时,他很容易走极端,甚至可以把全队都抛弃。 结果库科奇投中绝杀,让公牛取胜。 ----------------------------------------------------------------------------------------- 三年后,乔丹在总决赛第六场最后时刻,主动传球给空位替补射手科尔,科尔射中关键中投,公牛拿下第五冠。 Horrible to play with,huh?????
[转自张佳玮] 乔丹、科比和库里那么能得分干嘛不每回合都让他打 之前提到过了:2022年NBA总决赛前五战,库里的持球摆脱强投,真实命中率高到65%。库里在总决赛前五场打了186次持球挡拆,勇士每回合得1.06分。如此神准,如此致命。 实际上2022年整个季后赛期间,库里的持球摆脱强投,有效命中率57%,每场11分——对比其他人:卢卡51%每场13分,杜兰特40%每场11分,德罗赞42%每场10分。塔图姆42%每场7分。实际上2022年整个季后赛期间,库里每场持球单挑+持球挡拆接近12次——常规赛,8次开外。常规赛,库里二分球受助攻率37%,三分球受助攻率57%——季后赛,30%和54%。 常规赛多打无球,季后赛就持球上了。明明库里持球攻击致命到这地步,大可以每个回合都让他持球打嘛——为啥科尔还让他打无球? 熟悉的都知道,这一切从2014年就开始了。2013-14季,库里场均17.7投篮得到24分助攻8.5次。他自己二分球受助攻率20%,三分球受助攻率46%。勇士51胜。科尔上任。 2014-15季,库里场均16.8投篮得到23.8分助攻7.7次。二分球受助攻率33%,三分球受助攻率58%。他球权少了,数据跌了。但克雷从生涯前三年场均13分、17分、18分变了场均22分。追梦坐稳首发主导勇士防守。于是勇士67胜。2015年季后赛,库里场均28分带队夺冠。 按照538网站的计算,2013年以来,联盟仅有十人完成过一万次空切,库里其中之一。而且他是联盟唯一一个完成6000次空切、球队每回合得分超过1的球员。总决赛前五场,库里做递手传球时,勇士每回合得1.13分。他执行无球切出时,勇士每回合得1.24分。俗称库有引力。当然,不止这么简单。 说个名字:阿德里安·丹特利。数据爱好者都知道。两个得分王。曾经连续四年场均30分开外。生涯命中率54%。骗罚球之王。曾经单场29罚28中。生涯场均36分钟里投篮16个命中率54%罚球9个命中率82%得到24分。真实命中率是爆表的62%。真正的高效得分大魔王。这么个得分狂魔,一辈子没有总冠军。甚至1988-89季,活塞的以赛亚·托马斯想尽办法把他交易走。换来一个得分还不如丹特利的阿奎尔。妙在搞走了丹特利,1989和1990,活塞两连冠。 丹特利离开活塞前一年,还场均13次投篮得到20分呢。依然是效率大魔王。为什么要他走? 因为看比赛就知道:丹特利很少无球走位,总是伸手要球单打。基本每次单打,要晃8秒左右的假动作,然后得分或骗罚球;球队每次进攻都做不了别的,只能看他打了。活塞其他人都没啥参与感。 对一般球员,我们要求他有点效率;对明星球员,有点效率的同时,最好别黏球?再让队友有点参与感? 下面这段话,七年前写的了——当时我完全不知道哈登和库里未来各自会如何,只是做了这么个判断:哈登是以2号位的身份行1号位之实,主打组织创造,是完美高效的持球创造机。这个角色,近古以来,最好的例子是2009-10季的勒布朗。但2012年夺冠时,勒布朗是另一种样子。众所周知,他与韦德一起减少持球权,是热蜕变的开始。库里本季,也在按这个套路来:以1号位身份,而减少传统组织后卫的粘球。上季,库里已经是个场均拿球6.9分钟,送出24分8助攻的创造机了;而本季,他还是这样的数据,只是占用资源更少了。恰是这一点,让勇士能够运转完美,而在需要他时,他就随时提供火力解决对手。伟大的球员能够为球队创造价值;更有价值的球员则是:提供球队需要的一切,同时在需要的时候为球队创造价值。比如库里。 说另一个例子。 1986年乔丹二年级,打常规赛67胜、防守联盟第一、主场40胜1负的史诗球队凯尔特人。对面是1979年总决赛MVP、六届防守一阵丹尼斯·约翰逊,老DJ。凯尔特人不夹击乔丹。乔丹第一场49分。赛后老DJ洗完澡后,看着49分这个数字发呆,然后跟队友西奇汀说:还好我们赢了,迈克尔不会再来这么一场了。第二场乔丹63分,季后赛单场记录。伯德承认“上帝穿了23号。”1987年3月,底特律。乔丹暴打活塞砍了61分。1988年4月,底特律。乔丹暴打活塞砍了59分。不夹击乔丹,他就打死你。 查克·戴利教练受不了了,搞出了乔丹规则。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当乔丹一对一时,防守者尽量逼他朝左移动,因为他的右侧突破更为可怕。当他试图搞个挡拆时,包夹他(经常是211公分高的黑手萨利或坏蛋兰比尔),使他无法传球,保持身体接触。当乔丹背身单打时,用三人包夹,杜马斯在后,托马斯在前,内线巨人封锁底线。当乔丹依靠掩护无球跑动摆脱时,杜马斯贴身紧逼,兰比尔上步逼迫乔丹远离篮筐。当乔丹被迫在翼侧接球时,托马斯与杜马斯上前双人包夹。也包括让刺客和罗德曼用尽各种联防擦边球套路(当时不许联防)来非法防守乔丹。总之吧,用各种擦边球的、凶猛的、恶心人的套路,对付乔丹。效果极明显。 1988年首轮,公牛打联盟防守第五的骑士,乔丹场均45分命中率56%。次轮公牛输给活塞,乔丹场均27分命中率49%。1989年乔丹对骑士和尼克斯,场均40分和36分,输给活塞,场均30分命中率46%。1990年公牛过雄鹿和费城,乔丹场均37分和43分,打活塞,乔丹场均32分。 那些年,不打活塞时,乔丹场均36分到45分不等;打活塞,场均27分、30分和32分。活塞不惜一切代价锁死他,乔丹队友起不来。乔丹那些年为公牛负责一切。得分王。抢断王。还要传球。1988-89季场均8助攻。但公牛总还差一点。 于是1990-91季,禅师要求公牛开打三角进攻。三角进攻这玩意挺复杂,当时公牛组织后卫约翰·帕克森自己都搞不清。乔丹也不喜欢,说就是个“三角玩意”。 用最简单的方法说就是:一边三人,上线一个,翼侧一个,内线一个;一边俩人。三人边,彼此站个三角,彼此拉开一定距离,这样对面三防三,不敢夹击你,你可以跑三人传切战术;如果对面倾斜一边守你三人呢?那就转移到另一边,二人直接打对面二人。大量临场阅读,大量强弱侧转移,大量空间拉开,逼对面没法夹击你。但这玩意很费事,所以禅师后来从公牛到湖人,一直念叨队员“不理解三角进攻”。禅师和公牛不止一位助教也承认过,“迈克尔不需要三角进攻,这玩意对他是种限制。”为什么要这么打? 因为三角进攻能拉开空间,能转移球,能避免乔丹被夹击;与此同时,能名正言顺地,让除了乔丹的其他人,知道自己该干点啥,而不是站着发呆。把球从乔丹手里拿出来,让队友们一起有条有理地玩玩。 1989-90季,公牛助攻王乔丹场均6.3助攻,皮彭场均5.4助攻。公牛败给活塞。1990-91季,公牛助攻王皮彭场均6.2助攻,乔丹5.5助攻。公牛开始冠军。皮彭负责启动进攻。乔丹由攻防一把抓变成了主攻点。公牛其他人也把战术跑起来了,而不是站原地看乔丹发威。 换个我们熟悉的例子。2013-14季,勇士助攻王库里场均8.5助攻,追梦是个替补。克雷场均18分。勇士51胜。2014-15季,库里助攻跌到场均7.7,追梦3.7。克雷场均22分,勇士67胜夺冠。2015-16季,库里助攻跌到场均6.7但专注得分拿到生涯第一个得分王,追梦7.4成为勇士助攻王,克雷场均22分,勇士73胜。 当然,乔丹的传球并没丢。比如1991年总决赛,他5场送出57个助攻。最后一场,乔丹给帕克森连续送助攻,让皮彭自己打。夺冠战乔丹30分10助攻,皮彭32分,帕克森12投9中20分。于是夺冠。 1986-1990,乔丹场均37分5助攻、35分6助攻、33分8助攻、34分6助攻,没夺冠。1990-91季,乔丹场均32分6助攻夺冠;下一年,场均30分6助攻,球队67胜夺冠——数据跌了,冠军来了。到1993年公牛老化,乔丹才又场均33分6助攻,总决赛场均41分夺冠——他不是不能得分,等着时候呢。 许多人都知道:乔丹自己,前三冠能耐比后三冠大。但为什么前三冠,公牛61胜、67胜、57胜夺冠;到后三冠,乔丹都33岁往上了,皮彭也过30了,罗德曼比乔丹还大,可公牛可以72胜、69胜、62胜夺冠呢?怎么越老越赢球呢? 实际上后三冠,乔丹场均30分4助攻、30分4助攻、29分4助攻——助攻数字一直在跌。乍一看,以为乔丹多独多不传球似的。 但看球的诸位都记得:早年乔丹夭矫如龙,什么都接管。前三冠乔丹让皮彭做主策动,自己自由发挥。后三冠的乔丹,有了更多的背身单打和弱侧切出跳投。球权越来越少,打得越来越简洁。那是个中锋说话的时代,四大中锋、巴克利和邮差统治时代。但乔丹一个后卫,后三冠的背身威胁,让他起到了类似于中锋的作用。乔丹在最后两冠时,常规赛两分球受助攻率50%——一半的两分球是吃队友助攻。本季维金斯在勇士,二分球受助攻率50%。什么?难道乔丹的吃饼率和维金斯相当?但今年季后赛维金斯二分球受助攻率61%,而乔丹最后两冠季后赛,受助攻率44%。——常规赛大家都玩玩,养养打球习惯;季后赛王牌接管。1997年的乔丹如此,2022年的库里也如此。 乔丹年纪越长,打得越简洁精炼,越放弃飞扬自在,越把自己作为一个球队的运转核心在塑造,打得越来越有纪律。老了肯定没少年时能飞了,但越来越相信队友。常规赛多让队友玩,关键时刻亲自接管。 所谓相信队友,并不只是说自己拿个球吸引注意力,比如乔丹1997年助攻科尔,让他投关键球。还在于,科尔自己说过,乔丹经历了(不成功的)棒球生涯后,越来越能体会普通人的心情了。 所以生涯越到后来,乔丹越少全面接管,越来越肯让朗利、温宁顿、科尔、布伊奇勒、兰迪·布朗这些平民队友摸摸球参与一下球队进攻。他自己打得越来越简洁,拿球越来越少,越来越多地靠一两下解决问题——但球队胜率反而越来越高。 甚至1997-98季,皮彭只打了半个赛季,公牛还是有办法62胜——乔丹身体力行地教会了那帮老老小小的人,怎么赢球。至于需要他接管的时候,就是1998年季后赛对网场均36分,对黄蜂场均30分,对步行者场均32分,对爵士场均34分。 我们都知道,NBA史上得分王和总冠军难以兼得,张伯伦连续七个得分王无冠,偏是放弃了得分王那个赛季拿了个冠军,当蓝领的1972年拿了第二个冠军。也就是麦肯老爷子、1971年天勾的雄鹿、2000年鲨鱼的湖人,以及乔丹那六冠做到过。其实乔丹那六冠,也是放弃了许多球权,只是他得分能力过强,放低了球权和得分,还是能拿冠军。 又得说到另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科比2000-01季和鲨鱼抢出手权,场均22出手得到29分,气得鲨鱼大叫“如果你养了条大狗却不给他喂骨头,休想他给你看门!”2002-03季科比场均24出手场均30分,打马刺系列赛每场26出手得到32分,但湖人被马刺终结,三连冠就此结束。 到2007-09季,科比每场出手21次上下,得分28、27、27。2009年夏天去跟大梦学背身后,老鱼说他打得很干净,尽量落位选点,接球直接走。2007-10三年季后赛,科比场均22次出手,30分。三连总决赛,两连冠军。 最有意思的事:2008年拜纳姆受伤前,科比场均27分;拜纳姆受伤后,科比场均29分。2009年拜纳姆受伤前,科比场均27分;拜纳姆受伤后,科比立刻单月场均31分,包括在麦迪逊花园37分钟轰了61分。 都知道拜纳姆进攻端是会迟滞科比进攻,都知道湖人摆出加索尔+奥多姆内线进攻更流畅,但打(假想敌)凯尔特人又需要拜纳姆扛肉,所以湖人和科比将就着拜纳姆用着。为了赢球,为了冠军,忍着吧。说来说去,都是一回事:超级得分手们,减少了球权、让队友参与、自己减少了花式炫耀和数据追求,更重视团队,通过胜利锻造球队文化,让球队学会自己被夹击时怎么打球,拼防守,拼肉搏,然后胜利。 话说,科尔就是这样,跟着乔丹,耳濡目染,拿了三个总冠军。所以科尔后来当了教练,很喜欢让自己球队拥有的史诗级进攻手,至少在常规赛,多打无球,让大家都摸摸球,让许多别处不得志的人,在这个团队里找到了信心、套路和赢球的感觉,于是打造出冠军团队——也就顺理成章了吧? 乔丹、科比和库里起点不同,性格不同,打法不同。但到得老来争冠时,无一例外地,变到生涯最简洁、最强硬、最不在意个人数据而胜利至上的姿态。这就是赢家的最终姿态:真正想赢的人,都会或多或少,朝这个形态变化。 一切到最后,无非是决定取舍,求仁得仁:你全情投入要得到胜利,就逼近胜利。你不惜一切想拿到个人荣耀,就得到个人荣耀。如果瞻前顾后大目标小心思什么都想要,那就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转自张佳玮] 乔丹、科比和库里那么能得分干嘛不每回合都让他打 之前提到过了:2022年NBA总决赛前五战,库里的持球摆脱强投,真实命中率高到65%。库里在总决赛前五场打了186次持球挡拆,勇士每回合得1.06分。如此神准,如此致命。 实际上2022年整个季后赛期间,库里的持球摆脱强投,有效命中率57%,每场11分——对比其他人:卢卡51%每场13分,杜兰特40%每场11分,德罗赞42%每场10分。塔图姆42%每场7分。实际上2022年整个季后赛期间,库里每场持球单挑+持球挡拆接近12次——常规赛,8次开外。常规赛,库里二分球受助攻率37%,三分球受助攻率57%——季后赛,30%和54%。 常规赛多打无球,季后赛就持球上了。明明库里持球攻击致命到这地步,大可以每个回合都让他持球打嘛——为啥科尔还让他打无球? 熟悉的都知道,这一切从2014年就开始了。2013-14季,库里场均17.7投篮得到24分助攻8.5次。他自己二分球受助攻率20%,三分球受助攻率46%。勇士51胜。科尔上任。 2014-15季,库里场均16.8投篮得到23.8分助攻7.7次。二分球受助攻率33%,三分球受助攻率58%。他球权少了,数据跌了。但克雷从生涯前三年场均13分、17分、18分变了场均22分。追梦坐稳首发主导勇士防守。于是勇士67胜。2015年季后赛,库里场均28分带队夺冠。 按照538网站的计算,2013年以来,联盟仅有十人完成过一万次空切,库里其中之一。而且他是联盟唯一一个完成6000次空切、球队每回合得分超过1的球员。总决赛前五场,库里做递手传球时,勇士每回合得1.13分。他执行无球切出时,勇士每回合得1.24分。俗称库有引力。当然,不止这么简单。 说个名字:阿德里安·丹特利。数据爱好者都知道。两个得分王。曾经连续四年场均30分开外。生涯命中率54%。骗罚球之王。曾经单场29罚28中。生涯场均36分钟里投篮16个命中率54%罚球9个命中率82%得到24分。真实命中率是爆表的62%。真正的高效得分大魔王。这么个得分狂魔,一辈子没有总冠军。甚至1988-89季,活塞的以赛亚·托马斯想尽办法把他交易走。换来一个得分还不如丹特利的阿奎尔。妙在搞走了丹特利,1989和1990,活塞两连冠。 丹特利离开活塞前一年,还场均13次投篮得到20分呢。依然是效率大魔王。为什么要他走? 因为看比赛就知道:丹特利很少无球走位,总是伸手要球单打。基本每次单打,要晃8秒左右的假动作,然后得分或骗罚球;球队每次进攻都做不了别的,只能看他打了。活塞其他人都没啥参与感。 对一般球员,我们要求他有点效率;对明星球员,有点效率的同时,最好别黏球?再让队友有点参与感? 下面这段话,七年前写的了——当时我完全不知道哈登和库里未来各自会如何,只是做了这么个判断:哈登是以2号位的身份行1号位之实,主打组织创造,是完美高效的持球创造机。这个角色,近古以来,最好的例子是2009-10季的勒布朗。但2012年夺冠时,勒布朗是另一种样子。众所周知,他与韦德一起减少持球权,是热蜕变的开始。库里本季,也在按这个套路来:以1号位身份,而减少传统组织后卫的粘球。上季,库里已经是个场均拿球6.9分钟,送出24分8助攻的创造机了;而本季,他还是这样的数据,只是占用资源更少了。恰是这一点,让勇士能够运转完美,而在需要他时,他就随时提供火力解决对手。伟大的球员能够为球队创造价值;更有价值的球员则是:提供球队需要的一切,同时在需要的时候为球队创造价值。比如库里。 说另一个例子。 1986年乔丹二年级,打常规赛67胜、防守联盟第一、主场40胜1负的史诗球队凯尔特人。对面是1979年总决赛MVP、六届防守一阵丹尼斯·约翰逊,老DJ。凯尔特人不夹击乔丹。乔丹第一场49分。赛后老DJ洗完澡后,看着49分这个数字发呆,然后跟队友西奇汀说:还好我们赢了,迈克尔不会再来这么一场了。第二场乔丹63分,季后赛单场记录。伯德承认“上帝穿了23号。”1987年3月,底特律。乔丹暴打活塞砍了61分。1988年4月,底特律。乔丹暴打活塞砍了59分。不夹击乔丹,他就打死你。 查克·戴利教练受不了了,搞出了乔丹规则。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当乔丹一对一时,防守者尽量逼他朝左移动,因为他的右侧突破更为可怕。当他试图搞个挡拆时,包夹他(经常是211公分高的黑手萨利或坏蛋兰比尔),使他无法传球,保持身体接触。当乔丹背身单打时,用三人包夹,杜马斯在后,托马斯在前,内线巨人封锁底线。当乔丹依靠掩护无球跑动摆脱时,杜马斯贴身紧逼,兰比尔上步逼迫乔丹远离篮筐。当乔丹被迫在翼侧接球时,托马斯与杜马斯上前双人包夹。也包括让刺客和罗德曼用尽各种联防擦边球套路(当时不许联防)来非法防守乔丹。总之吧,用各种擦边球的、凶猛的、恶心人的套路,对付乔丹。效果极明显。 1988年首轮,公牛打联盟防守第五的骑士,乔丹场均45分命中率56%。次轮公牛输给活塞,乔丹场均27分命中率49%。1989年乔丹对骑士和尼克斯,场均40分和36分,输给活塞,场均30分命中率46%。1990年公牛过雄鹿和费城,乔丹场均37分和43分,打活塞,乔丹场均32分。 那些年,不打活塞时,乔丹场均36分到45分不等;打活塞,场均27分、30分和32分。活塞不惜一切代价锁死他,乔丹队友起不来。乔丹那些年为公牛负责一切。得分王。抢断王。还要传球。1988-89季场均8助攻。但公牛总还差一点。 于是1990-91季,禅师要求公牛开打三角进攻。三角进攻这玩意挺复杂,当时公牛组织后卫约翰·帕克森自己都搞不清。乔丹也不喜欢,说就是个“三角玩意”。 用最简单的方法说就是:一边三人,上线一个,翼侧一个,内线一个;一边俩人。三人边,彼此站个三角,彼此拉开一定距离,这样对面三防三,不敢夹击你,你可以跑三人传切战术;如果对面倾斜一边守你三人呢?那就转移到另一边,二人直接打对面二人。大量临场阅读,大量强弱侧转移,大量空间拉开,逼对面没法夹击你。但这玩意很费事,所以禅师后来从公牛到湖人,一直念叨队员“不理解三角进攻”。禅师和公牛不止一位助教也承认过,“迈克尔不需要三角进攻,这玩意对他是种限制。”为什么要这么打? 因为三角进攻能拉开空间,能转移球,能避免乔丹被夹击;与此同时,能名正言顺地,让除了乔丹的其他人,知道自己该干点啥,而不是站着发呆。把球从乔丹手里拿出来,让队友们一起有条有理地玩玩。 1989-90季,公牛助攻王乔丹场均6.3助攻,皮彭场均5.4助攻。公牛败给活塞。1990-91季,公牛助攻王皮彭场均6.2助攻,乔丹5.5助攻。公牛开始冠军。皮彭负责启动进攻。乔丹由攻防一把抓变成了主攻点。公牛其他人也把战术跑起来了,而不是站原地看乔丹发威。 换个我们熟悉的例子。2013-14季,勇士助攻王库里场均8.5助攻,追梦是个替补。克雷场均18分。勇士51胜。2014-15季,库里助攻跌到场均7.7,追梦3.7。克雷场均22分,勇士67胜夺冠。2015-16季,库里助攻跌到场均6.7但专注得分拿到生涯第一个得分王,追梦7.4成为勇士助攻王,克雷场均22分,勇士73胜。 当然,乔丹的传球并没丢。比如1991年总决赛,他5场送出57个助攻。最后一场,乔丹给帕克森连续送助攻,让皮彭自己打。夺冠战乔丹30分10助攻,皮彭32分,帕克森12投9中20分。于是夺冠。 1986-1990,乔丹场均37分5助攻、35分6助攻、33分8助攻、34分6助攻,没夺冠。1990-91季,乔丹场均32分6助攻夺冠;下一年,场均30分6助攻,球队67胜夺冠——数据跌了,冠军来了。到1993年公牛老化,乔丹才又场均33分6助攻,总决赛场均41分夺冠——他不是不能得分,等着时候呢。 许多人都知道:乔丹自己,前三冠能耐比后三冠大。但为什么前三冠,公牛61胜、67胜、57胜夺冠;到后三冠,乔丹都33岁往上了,皮彭也过30了,罗德曼比乔丹还大,可公牛可以72胜、69胜、62胜夺冠呢?怎么越老越赢球呢? 实际上后三冠,乔丹场均30分4助攻、30分4助攻、29分4助攻——助攻数字一直在跌。乍一看,以为乔丹多独多不传球似的。 但看球的诸位都记得:早年乔丹夭矫如龙,什么都接管。前三冠乔丹让皮彭做主策动,自己自由发挥。后三冠的乔丹,有了更多的背身单打和弱侧切出跳投。球权越来越少,打得越来越简洁。那是个中锋说话的时代,四大中锋、巴克利和邮差统治时代。但乔丹一个后卫,后三冠的背身威胁,让他起到了类似于中锋的作用。乔丹在最后两冠时,常规赛两分球受助攻率50%——一半的两分球是吃队友助攻。本季维金斯在勇士,二分球受助攻率50%。什么?难道乔丹的吃饼率和维金斯相当?但今年季后赛维金斯二分球受助攻率61%,而乔丹最后两冠季后赛,受助攻率44%。——常规赛大家都玩玩,养养打球习惯;季后赛王牌接管。1997年的乔丹如此,2022年的库里也如此。 乔丹年纪越长,打得越简洁精炼,越放弃飞扬自在,越把自己作为一个球队的运转核心在塑造,打得越来越有纪律。老了肯定没少年时能飞了,但越来越相信队友。常规赛多让队友玩,关键时刻亲自接管。 所谓相信队友,并不只是说自己拿个球吸引注意力,比如乔丹1997年助攻科尔,让他投关键球。还在于,科尔自己说过,乔丹经历了(不成功的)棒球生涯后,越来越能体会普通人的心情了。 所以生涯越到后来,乔丹越少全面接管,越来越肯让朗利、温宁顿、科尔、布伊奇勒、兰迪·布朗这些平民队友摸摸球参与一下球队进攻。他自己打得越来越简洁,拿球越来越少,越来越多地靠一两下解决问题——但球队胜率反而越来越高。 甚至1997-98季,皮彭只打了半个赛季,公牛还是有办法62胜——乔丹身体力行地教会了那帮老老小小的人,怎么赢球。至于需要他接管的时候,就是1998年季后赛对网场均36分,对黄蜂场均30分,对步行者场均32分,对爵士场均34分。 我们都知道,NBA史上得分王和总冠军难以兼得,张伯伦连续七个得分王无冠,偏是放弃了得分王那个赛季拿了个冠军,当蓝领的1972年拿了第二个冠军。也就是麦肯老爷子、1971年天勾的雄鹿、2000年鲨鱼的湖人,以及乔丹那六冠做到过。其实乔丹那六冠,也是放弃了许多球权,只是他得分能力过强,放低了球权和得分,还是能拿冠军。 又得说到另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科比2000-01季和鲨鱼抢出手权,场均22出手得到29分,气得鲨鱼大叫“如果你养了条大狗却不给他喂骨头,休想他给你看门!”2002-03季科比场均24出手场均30分,打马刺系列赛每场26出手得到32分,但湖人被马刺终结,三连冠就此结束。 到2007-09季,科比每场出手21次上下,得分28、27、27。2009年夏天去跟大梦学背身后,老鱼说他打得很干净,尽量落位选点,接球直接走。2007-10三年季后赛,科比场均22次出手,30分。三连总决赛,两连冠军。 最有意思的事:2008年拜纳姆受伤前,科比场均27分;拜纳姆受伤后,科比场均29分。2009年拜纳姆受伤前,科比场均27分;拜纳姆受伤后,科比立刻单月场均31分,包括在麦迪逊花园37分钟轰了61分。 都知道拜纳姆进攻端是会迟滞科比进攻,都知道湖人摆出加索尔+奥多姆内线进攻更流畅,但打(假想敌)凯尔特人又需要拜纳姆扛肉,所以湖人和科比将就着拜纳姆用着。为了赢球,为了冠军,忍着吧。说来说去,都是一回事:超级得分手们,减少了球权、让队友参与、自己减少了花式炫耀和数据追求,更重视团队,通过胜利锻造球队文化,让球队学会自己被夹击时怎么打球,拼防守,拼肉搏,然后胜利。 话说,科尔就是这样,跟着乔丹,耳濡目染,拿了三个总冠军。所以科尔后来当了教练,很喜欢让自己球队拥有的史诗级进攻手,至少在常规赛,多打无球,让大家都摸摸球,让许多别处不得志的人,在这个团队里找到了信心、套路和赢球的感觉,于是打造出冠军团队——也就顺理成章了吧? 乔丹、科比和库里起点不同,性格不同,打法不同。但到得老来争冠时,无一例外地,变到生涯最简洁、最强硬、最不在意个人数据而胜利至上的姿态。这就是赢家的最终姿态:真正想赢的人,都会或多或少,朝这个形态变化。 一切到最后,无非是决定取舍,求仁得仁:你全情投入要得到胜利,就逼近胜利。你不惜一切想拿到个人荣耀,就得到个人荣耀。如果瞻前顾后大目标小心思什么都想要,那就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