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洛克 謝洛克
关注数: 129 粉丝数: 586 发帖数: 28,206 关注贴吧数: 59
漫画<<森罗博物馆>>21期心得 <<森罗博物馆之事件目录>>21期心得<<冬木先生的一天>> 基本上就是教导大家看事物的方式, 不同观点角度出发, 体会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倒是各位读者, 也试一下跟著书中狒狒丸的指示, 玩一下冬木先生的魔术吧~!!!! (我跟我朋友都试玩了一下, 同时中招了, HAHAHAHAAAA) 另外, 难得的名句, 被七濑立树抢了来说了~!!! XD 她一定很快乐吧~~!!!! 作者真是明白立树小姐的心啊. <<湖底>> 故事没特别, 森罗倒是难得的正式接工作来干啊. 酬劳应该很惊人才对, 当然, 那个勾玉也不可能便宜就对了. 故事其实很简单, 诡计我就看不穿了, 因为解说了, 我还是不太明白如何可以成功. 另外, 这诡计我就当成可行吧, 其他人经过呢~?? (不要忘了还有人在钓鱼....... T___T) 只能说, 这事件的实行也太多不稳定因素了~~ IDEA一流, 至於实行性........又没有其他资料协助分析, 就当成有可能吧, 我不是怀疑这计划做不做得到, 而是中招的到底是谁啦. 另外, 如果中招时比较近岸, 一样会Mission Fail啊. <<妖精之门>> 玛乌大作战, 大家一起来当配角~~!! 巧妙的利用森罗? 还是会被森罗看破呢? 不过, 这麼大的牺牲真的合乎玛乌个性吗? ^__^ 但有时不付出就无法得到巨大回报啊, 所以只能说, 玛乌万岁了. ^__^ 同时这故事, 也带出这位艺术品黑市主人的一段过去啊. <<瓦勒他的烛台>> 这次是想带出圣约翰骑士团以及马尔他共和国 (Republic of Malta / 马尔他语: Repubblika ta' Malta)这南欧国家的历史典故. 而不知是否作者刻意而为, 好像21期有把森罗的智能下调的倾向? ^__^ (难度是为了保护灯马想的至尊地位??) 因为我觉得森罗应该更早的时间看出「凶手」的意图才对, 毕竟完全是历史典故相关, 这绝对是CMB戒指主人的强项才对啊. 至於立树小姐的多功能性以及神级的武艺, 相信大家都深表明白, 早已没有怀疑的了!! 只是连森罗也活用这一点可是比较少见呢. ============================== 这本书我朋友代我买了好久好久, 终於能到手了, 真是万分感动是也!
迟来的中秋灯谜!! 反正打台风也没什麼地方可去, 就顺便玩一下灯谜吧! 图文 转载自网络谜面~!! 1. 九十九 (猜一字) 2. 一点一横长,两人站中央,十字来垫底,非相也非将 (猜一字) 3. 一人腰上挂把弓 (猜一字) 4.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 (猜一字) 5. 一口吃掉牛尾巴 (猜一字) 6. 一斗米 (猜一字) 7.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猜一字) 8. 昨天的太阳不见了 (猜一字) 9. 2110 (猜一字) 10. 虫入凤中凤去鸟 七人头上长鲜草 大雨落在横山上 半个朋友不见了 (猜一成语) 11. 军火外销 (猜一成语) 12. 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 (猜一字) 13. 禽 (猜一成语) 14. 错了一半,用心弥补 (猜一字) 15. 牵牛星现日西沉 (猜一字) 16. 左边是绿,右边是红,右边怕水,左边怕虫 (猜一字) 17. 因小失大,猜一字 (猜一字) 18. 读新书,读好书 (猜一成语) 19. 十五天 (猜一字) 20. 一又七分之一 (猜一字) 21. 衣锦还乡 (猜一诗人) 22. 十六两多一点 (猜一字) 23. 真丢人 (猜一字) 24. 欲言又止 (猜一字) 25. 车子开错路 (猜一用品) 26. 老婆是别人的好 (猜成语) 27. 何需杀人灭口 (猜一字) 28. 目字加两点,别作贝字猜 (猜一字) 29. 半部春秋 (猜一字) 30. 三人骑牛,牛无角 (猜一字) 31. 十五的月亮 (打一成语) 32. 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 (打一汉字) 33. 月亮底下看影子 (打一成语) 34. 三十六计皆用尽 (打一成语) 35. 喜获雙胞胎 (打一成语) 36. 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打一成语) 37. 一路平安 (打一中国地名) 38. 重男轻女 (打一中国地名) 39. 风平浪静 (打一中国地名) 40. 高度危险 (打一深圳地名) 41. 爱好旅游 (打一成语) 42. 农产品 (打一成语) 43. 神仙放屁 (打一成语) 44. 九点 (打一字) 45. 上了年纪话题多 (打一成语) 46. 伞兵 (打一成语) 47. 照相底片 (打一成语) 48. 圆寂 (打一成语) 49. 哑巴打手势 (打一成语) 50. 鑫 (打一外国古迹)
(水)电影 激战 X 狂舞派 X 波西杰克森:妖魔之海 激战:勇者不败 X 狂舞派 X 波西杰克森:妖魔之海 电影 激战 (Unbeatable) (台译: 激战:勇者不败)前拳王程辉(张家辉 饰)生活潦倒, 因赌博欠下巨债, 到老友的拳馆打杂维生, 遇上了希望参加MMA(Mixed Martial Arts = 综合格斗技)比赛的青年思齐(彭于晏 饰). 思齐看见了程辉的身手后, 决定拜他为师学习. 两师徒在不断的练习与训练中, 友谊渐渐深厚, 而思齐亦终於打出成绩来. 可辉的债主追上门的事件, 把辉跟同屋主一家以及徒弟的比赛都破坏了. 辉觉得是时候为了自己的人生做点什麼, 决定挑战MMA大赛.前拳王程辉,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会否再次站上格斗的擂台? (那身肌肉真是让人羡慕啦~!)思齐的武术修行也不简单, 看他拿起这巨型车胎推上山, 也会为他觉得辛苦吧. (大家老实人, 很多女观众除了看张家辉的肌肉, 就是为了看这位大只肌肉男无误.)MMA格斗也有很多特别的训练方式, 以应付地面战时作战之用. 辉的同屋女孩小丹虽不算可爱, 但像个小管家婆的照顾妈妈跟程辉, 好像粤语残片的冯宝宝啊. 小丹跟程辉的关系由普通同屋主发展至近父女的关系, 也让人觉得自然亲切, 为整部动作电影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氛以及温馨感, 也使程辉的人格更为立体. 导演完全没有浪费张家辉的搅笑演艺细胞, 在与各人的对手戏中也让他有所发挥, 作为<<激战>>润滑剂, 使观众的情绪得以从绷紧中放松.思齐为了给失意的老爸重新注入斗志, 决定鼓起勇气参加MMA格斗大赛.想也想不到一部格斗电影的大发现, 居然是这位小女孩小丹啊.
<<邮差总按两次铃>>读后心得 ---- 正义必张 詹姆士.凯因 James M. Cain <<邮差总按两次铃>> 法兰克是一位浪人, 在一次流浪之中, 看上了快餐店的美女老板娘, 於是开始了一场孽缘. 为了能夺取希腊老板的财产, 两人决定合谋干掉他而后风流快活, 但世事往往是『尽如人意』!? 运气也太好了吧! 到底最后又会往哪个方向走呢? 首先, 这不是一个邮差故事啊, 如果你期望看到一位邮差如何当杀人凶手的话, 恐怕你就恐失望了, 此故事甚至没有一位邮差登场! ^__^ 『邮差总按两次铃』的意思, 就是正义就算不会即时降临, 但最终还是会再次报应在犯罪者身上的. 不单没有邮差, 甚至连名侦探, 或是查案也没有, 基本上也没有什麼推理可言, 但电影感很强烈(事实上也拍成电影两次了, 分别在1946年与1981年, 以及在1982以歌剧的方式上演.)1946年电影版<<邮差总按两次铃>>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剧照. 最左边的是希腊仔尼克, 驾车的是美女老板娘蔲拉, 后座的就是流浪俊男法兰克. 最后的谋杀, 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的呢? 而法兰克的内心, 是真的爱上了蔲拉, 还是一切都只是为了脱罪而自我催眠的狡辩? 我倒相信他是真的爱上了她吧, 因为他有多次可以离开或放手的机会, 但法兰克始终还是留了在这毫无生气的小小油站餐厅之内生活, 可以说, 那也是一种来自死者的诅咒, 又或正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吧. 此书也是『谋杀专门店』推介的其中一本, 话说此作者的小说曾被分类为「冷硬派作品」, 但以现代来看, 倒应归入犯罪小说一类. 与他相近的作者, 可能就算是赤川次郎吧? 不过赤川至少也还有『名侦探』这元素呢, 所以还是不太一样. 以故事来说整体还是很不错的, 故事流畅且节奏很快, 人物性格鲜明, 精明但痴情的快餐店希腊老板尼克, 为了钱可以嫁自己讨厌的人, 为了爱郎可以不择手段的美女老板娘蔲拉, 以及风流成性又喜好流浪, 对女孩子很有一手但却迷恋蔲拉美色的俊男法兰克, 他们的故事就像在文字中跳出来一样, 读者很快就能了解他们. 但问题是, 却缺少了那麼一点推理元素, 甚至连杀人的诡计也是破绽百出, 不过对於普通人能想出来的方法, 大概就是这种情度吧, 所以也有一定亲切感就对了. 对於推理迷来说, 感觉就是少了那种可以挑战的乐趣, 但纯粹想看一个快乐的爱情仇杀故事, <<邮差总按两次铃>>是不错的选择, 绝对能带给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时光啊. 评价: 6分 推理小说而言虽不合格, 但胜在情节人物刻划细致, 算是休闲时的良伴.
【闲聊】树林伸——有7个名字的人气漫画家 转载自 日经中文网 2013年4月28日 树林伸——有7个名字的人气漫画家   首创推理漫画《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的原作者天树征丸 (编者按: 原作者之一才对, 因此作可说是由金成阳三郎跟佐藤文也开始的.)、让葡萄酒爱好者激增的《神之水滴》作者亚树直、已达到35卷的足球漫画《足球骑士》的作者伊贺大晃,实际上是同一个人。他的原名为树林伸(50岁)。树林伸用本名和6个笔名的漫画总发行量超过1亿1千万册。这位能让作品风格截然不同的独一无二的故事讲述者到底是个什麼样的人?  树林伸是《周刊少年Magazine》的前著名编辑。任职期间参与了以足球为题材的《足球风云》、以史无前例的教师为主人公的《麻辣教师GTO》等作品。1999年辞职成为原作者,经常同时进行3~6部作品的连载。   树林与每个合作的漫画家合作都会改变笔名,主要笔名就有6个。《巨人之星》的原作者梶原一骑曾以高森朝雄的笔名创作《明天之丈》,但有这麼多笔名的树林伸的做法很少见。为何每次都抛弃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笔名呢?   对此,树林伸的回答是:「我不想依靠知名度,而是希望以新人身份,让读者在毫无成见的前提下阅读我的作品。我不希望读者说‘是这个人的作品,一定要读一 下’,而希望读者说‘虽然不知是谁的作品,但我被深深吸引了’,如果做不到这样,就不算是大获成功。我喜欢自己提高标准,以保持作品的新鲜度。这也是从编辑的角度得出的结论。」   只要想到将要创作的内容,绝不会再执著于原来的热门作品。在小泉纯一郎当日本首相之前的2001年开始连载的政治漫画《国光之政》就是在停止创作上一部作品后开始连载的。   「自民党政权当时面临极限。主人公国光自称中学退学,头脑也不聪明。我将站在国光的角度对难以理解的政治进行了有趣的描写,希望引起读者的兴趣。为此,有些勉为其难地结束了与同一位漫画家合作创作的《感应少年EIJI》。那是一直跻身前5的热门作品,因此曾遭到反对,但作为漫画,当时就应该挑战政治题材。那才是真正的战斗。」   树林伸横跨多个领域,创作多部作品。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加深有关新领域的知识的呢?   「既有一口气可以画10页的作品,也有在画完每个场景后需要进行调整的作品。在工作时,有时会考虑其他工作,同时要避免错过交稿日期。这就是所谓的‘关注工作周边因素’,而这有助於新创意的产生。」   「例如我在一部作品中描绘了一位计算机专家。而在另一部作品中描写了黑客的故事。在深入进行学习后,我构思了天才黑客挑战恐怖组织的《血色星期一》。也就是说学习在创作的同时即可进行。」   在收集日常的信息时重视的是「关注周边因素」。其中一本树林伸有份参与的作品, 就是以天树生丸之名出品的<<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   「如今的创作者缺乏想象力。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犹如不看世界地图,而只看县级行政区地图。由於信息就在眼前,容易被欺骗,容易采取行动,也容易感到厌倦。这样就无法创作有趣的作品。」  「我在创作陷入困境时就会翻看报纸。一边看著各种信息,一边思考同时发生的事情的相关性。例如在音乐中古典音乐最流行,而在汽车中则是跑车最流行。表面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如果能制造出车内非常安静适合听音乐的跑车就可能会畅销。被动阅读信息是不够的。而要放宽视野主动进行阅读。」   现在漫画作品发表的网站日趋发达,任何人都能成为创作者。但树林伸却从这种便利性中却难以感受到积极的未来。   「这种便利性不会新的才能产生。作品发表在YouTube上之后,受到欢迎就感到高兴,而遭到批评后就容易放弃。因为有其他可去之处,因此总会逃跑。虽然有很多载体,但内容却空洞。因此很容易走向好像社交网站的人与人的交流。因为人是意外性的集合。要创作好的作品,需要在不断碰壁中得到锻鍊。」   「在网络上作品长度不受限制,这也不好。这可能让作品又臭又长。虽然掌握大量信息是好事,但反过来进行删减才是专业的工作。我在小说中只采用采访素材的3~4成,在漫画中只使用1~2成。只有挑选真正有趣的部分才更能打动读者。以制造产品为例,这与将按钮减少到只有一个的iPhone完全相同。」
【心得】东川笃哉系列 <<推理要在晚餐后>> 东川笃哉系列 << 推理要在晚餐后>><<推理要在晚餐后>>这本短篇推理小说, 的确是近来最有趣的短篇推理之一. 上一本让我看的超愉快的短篇推理小说, 应该要算到白罗的短篇《赫尔克裏的十二道任务》(The Labours of Hercules). 虽然东野的汤川学短篇也不错, 但总觉得有时著实太神了, 少了点可认同感. 推理要在晚餐后不说别的, 纯书名已经很有笑点. 怎麼样的推理要在晚餐后才展开? 推理发表前给毒死了怎麼办? 当然, 还有常常装作帅气的风祭警部, 到处吐嘈的大小姐宝生丽子, 以及口不择言, 专门凭智慧来欺负大小姐取为乐, 也就是本故事真正的名侦探 ---- 影山管家, 全都令这作品充满著笑爆, 以及别具一格的魅力. 但纯搅笑才不至於这样引人入胜, 影山跟丽子也还未没帅到美到使人折服. 完整的故事性, 完全公平的推理, 独到事件切入点, 以及无可反驳的推理解谜, 才是令人爱上这部短篇推理小说的主因. 诡计有时是实在的, 有时却充满意外性, 影山管家最厉害的除了其无可救药的毒舌使读者捧腹大笑以外, 他高强的分析力, 把日常生活细节发生的事, 联系上案件的内容, 才使身为刑警的宝生丽子不得不服, 读者也自然对这位能力高强的高乐椅神探影山管家宠爱有加啦. 推荐的案件有《杀人现场请脱鞋》, 《请小心劈腿》, 以及《请看来自死者的留言》. 三件案件也各有其独到之处. 而各读者自然会跟主角宝生丽子有同一疑虑, 那就是. 要如何才能胜过这位毒舌管家, 才能在影山他一往情深的倾吐出:「请恕我失礼, 难不成大小姐您的眼睛是瞎了吗?」这句以前, 把案中唯一的真正凶手跟犯案诡计, 推理出来? 你愿意接受这赤裸裸的推理挑战? ^__^
(转载) 猜名字谜题 (也算是推理题吧? ^__^) 转自巴哈 侦探推理板 jcange(牡丹) ============================================================= 有四个人在一起代号ABCD,分别叫「张三、李四、王五、朱六」 但不确定谁叫什麼名字,他们也不会回答某人叫什麼名字。 他们只会回答是非题型式的问题。 如可以问A:「你是不是叫张三?」(但不能问「你叫什麼」)是的话会回答「我是张三」,不是的话不会回应。而一个人只能问两次。错了两次后,第三次他就不会回答你了,不管你问得对不对。 也可以问A:「张三!你右边的B是不是李四?」(也可以一次连问「对面的C是不是王五、左边的D是不是朱六。」)如果A是张三他会回答:「我是张三,B是李四。」若A非张三,则他不会回应。(不管B是否真的是李四)若A是张三,但B非李四,则A会回答:「我是张三。」 但这样的问题牵涉到别人的问句等同对当事人发问一次。(即,问A:「张三!你右边的B是不是李四?」时,等於问了B一次问题) 请问如何用最少的发问次数,确认所有人的名字?(或有更好的发问题型方式) 本题是否无解?除了最多确定其中二人外,其余皆只能二选一? ================================================================ 我是不会问大家没有答案的问题的, 所以我已有自己的答案. 我要问5次问题, 才可找出4人的名字. 那看看大家能否用更少的问题, 又能得出4人名字的答案? 来研究看看吧. ^___^
【讨论】古典推理, 本格, 分类的准则 ※ 引述《tomtu (张海诚)》之铭言 > 其实我之前就有在思考这个问题,加上昨天刚好有人问我,於是我决定把这问题提出来讨论XD > 同样都是本格派,读起来的感受却不一样,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差异性 ====================================================================== 本格推理什麼的, 我本来也很想写一篇说说, 但后来越来越多说该作是「本格」推理, 却令人难以理解的作品不断涌现, 所以就算了. 但要分辨那些是古典推理作品, (不要用古典本格了, 「本格」是岛田庄司自家的.) 也有一个比较简单可行的方法. 1. 首先, 请把「本格」这名词忘了吧. (因为你看了岛田庄司老师自己的解说, 也有太多不清不楚的地方, 要外人再来解读「本格」一词, 就只会变得更不知所谓了, 这也可说是为什麼这麼多年来争论不休的原因之一. 最开心的应该是写推理评论的作家们吧, 只是讨论以及解说这「本格」一词, 已经可以写不知多少篇评论文章了.) 2. 再来, 一本本小说分开来决定, 不要随意把作家分类. (这是出版社宣传的做法, 我们是读者不是出版商, 可以以他们为作家作的代号参考一下, 但就没必要跟足他们的宣传代号以把作品或作家分类.) (例如: 阿嘉莎, 东野圭吾等多产作家, 你就无法把他分类了.) 3. 忘掉什麼是「社会派」吧. (某程度上, 「社会派」是松本清张自成一家的设定, 根本就是在说他自己, 所以他死后, 「社会派」推理作品会没落也可说是必然的. 而就算是松本清张, 也有些作品完全属於古典推理之列, 倒过来说, 就算是福尔摩斯, 阿嘉莎, 艾勒里也好, 同样会在推理小说中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哄时代背景, 当代社会的实况, 以至人民精神面貌, 用文学手法呈现於读者眼前. 简而言之, 好的作品, 自然而已就会有当代社会的描写, 把真实的面貌作出一定程度的反映, 不论经由案件人物之中, 又或在故事各层面中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硬要分成什麼派别本就来没意思.) 4. 只要完全合乎以下三点准则, 基本上都可列为「古典推理」的作品了. A. 合乎公平原则: 就是说, 在解谜以前, 小说/漫画/动画/电影/剧集内有足够的资料, 可供给读者作为推理的素材, 以得到最后的答案, 那就算是合乎公平的原则. B. 真相只有一个: 就跟柯南说的一样, 真正的结果只可以有一个, 如果会出现多重结局, 那就不是「古典推理」. 「不只一个真相」的例子有不少, 以电影来说, 黑泽明导演会称之为《罗生门》, 以游戏来说, 那就是多重结局的AVG, 以小说来说, 就是《寒/暮蝉鸣泣之时》, 这些都是真相不只一个的例证; 古典推理的话, 就应该只可出现一个可行的方法(诡计), 以及只可以有一种可行且人数确定的凶手/凶手组合, 即一个或多个可行的犯人(凶手), 但绝不可以是随意的凶手组合. C. 凶手就在我们之中: 这句金田一一的名句可适用於所有古典推理之中. 这句金田一一的名句可适用於所有古典推理之中. 就是凶手一定是曾经在故事中出现或提到过的的人物, 又或至少可供推理范围之内一定存在的人物(甚至是已死者也可以, 因为情报总有错误时.) 但是, 就绝不能把故事中从来不存在, 从不出场, 甚至从来未提及的人物作为凶手. 反面教材的话, 电影作品《Saw/夺魂锯/恐惧斗室》就是一个好例子.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