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In君 传说中的In君
关注数: 1 粉丝数: 27 发帖数: 1,886 关注贴吧数: 20
又发现一个猎人套路 如题,这个是猎人套路,但是主角不是任何一个猎人,而是露娜,也就是月骑。我给这个套路起个名字叫终极蛇皮之上帝视角之切坦克如脆纸之莫名其妙死于aoe之自带银月之晶圣剑流月之骑士大哥露娜。 首先说阵容,六无情三猎四警卫,二警卫也行,小黑风行或者小黑白虎,无所谓,我们的大哥是露娜。 之前无意间玩了一局小精灵链卡登美杜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完全不输虚空猎,切骑士坦克贼快,但是之后打野兽召唤流就打不过了,因为召唤物太多了,卡登打召唤物太废,那么怎么能改进这种打法?有没有哪个英雄远程平a还有aoe?答案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大哥,月骑。 众所周知,月骑作为两费棋子,攻速攻击力都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而刀塔霸业一个英雄只能带一件装备,所以单依靠装备很难让月骑打出大哥的效果。但是别急,我们有小精灵啊,二星小精灵就能提供80攻速,这就是占一个英雄格子但不占装备栏的银月之晶啊!攻速解决了,攻击力怎么办?难道非得等圣剑?本着稳定恰分的原则,这种事当然是要不得的,我们可以用石塘城长枪自己合成圣剑啊。 废话说了很多,直接上打法。首先要前十回合左右吃连败,攒所有的亡灵和小黑风行小精灵月骑,二星即可,不要追三,我们要速10。装备方面,石塘城长枪必须有,没有一切无从谈起,实在拿不到长枪就拿个补刀斧吧,因为开发这个打法本来就是为了针对召唤流,效果也还行,缺点就是得另找大哥。拿到长枪后,至少上四亡灵,露娜才能比较高效率的拿人头,这时候最好再链个小精灵,前期的话小精灵没二星也行,没有小精灵没有攻速,效果也不是很好。六人口的时候四无情二警卫,七人口四无情二警卫三猎人,八人口最好六无情二警卫。这儿阵容的优先级是六无情最高,因为我们要保证露娜的发育,一星的亚巴顿,噬魂鬼之类的也行,因为阵容强度非常足,棋子质量不是很关键,前排有两三个两星就够锁血了,如果实在打不过人还有早逝的风险就稍微提一提棋子质量,因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十人口。 大概从十回合开始到二十多回合是露娜的发育期,而且这时候我们的输出位其实除了露娜就一个小黑风行,露娜有攻速有aoe,所以你会发现这一阶段露娜的伤害占比越来越高,甚至比其他几个小弟加起来还高,当然,这就是我们想要到的。等露娜拿到五六十个头,差不多也到二十五六回合了,如果我们没d速升的话,差不多九人口过点了,这时候快打不过人了,我们可以选择有美杜莎上美杜莎链小精灵,装备最好给卡登之刃。碰到召唤流,露娜四百攻击力清场快的一比,碰见坦克前排,小精灵卡登美杜莎就像切纸。当然,我们最好上十人口,给潮汐留个位置。 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需要六亡灵?或者说它和虚空猎的强度相比如何? 第一个原因,六亡灵比较好凑,能提供前排,同时阵容的强度非常高,可以说对于物理输出流大哥来说强度最高的羁绊,比虚空的强度高得多,虚空只是切坦克有用,两个脆皮站撸还是得看护甲攻速暴击攻击力,附带的那点真伤没卵用,-16护甲的概念相当于每一个平a都是两倍暴击。三猎相当于猎人提升30点攻速,六猎相当于猎人提升68点攻速,能真正稳定有效打出输出的只有小黑风行白虎美杜莎,六猎要么上不太稳定输出不高的猎人,要么拿鹿角,所以我们能得出结论,阵容强度六无情六猎>六无情三猎>=四无情六猎>四无情三猎。 第二个原因,没有四无情甚至六无情,露娜不容易恰到头发育不起来。
【原创】浅谈爱钱与拜金 我绝对不会在文章开头就写出我的观点,这是我一贯的作风。对于不符合自己观点的论点一律开喷是不是一种很傻逼的行为? 一说到拜金,相信很多人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远坐在自行车上笑。 你可能觉得爱钱就是拜金,我不这样认为。拜金是爱钱,但是爱钱就一定拜金? 我们看看什么叫拜金。拜,首先是一个动词,我联想到了匍匐,卑躬屈膝等等一系列词,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就叫跪舔吧。金如果理解为金钱,那么跪舔金钱好像有点说不通。好在我们都学过小学语文,这里是指有钱人,那么拜金就是跪舔有钱人。好的,解释的通了。爱钱自然就是想拥有钱,和跪舔有钱人是同一回事?(虽然我认为,如果跪舔是得到金钱的最有效途径,跪舔又有何不可?) 我们看看跪舔这一充分市场化又被人鄙视的行为吧。跪舔者提供服务得到回报,有钱人付出金钱获得精神或者物质上的享受,和第三者有一毛钱关系?我之所以没有选择跪舔是因为我认为受到别人鄙视造成的损失超过我得到的收益。就像前面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跪舔是最有效的获得收益的选择,又有何不可?这和骨气没有关系,人为什么会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有骨气的人?因为人们觉得让别人觉得我是个有骨气的人是有好处的。我也愿意让人觉得我是个有骨气的人(这也是我没有选择跪舔的原因,只要收益能大于我的损失,我依然会选择跪舔)。 钱确实是个好东西,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不会不爱。那么我们为什么爱钱? 废话不必多说,有钱我就可以住海边别墅,开香车抱美人等等,这和没钱比,到底多了些什么?我来概括一下,多的是自由。有钱后就可以多很多选择,我可以在今天到底是为了赚今天的午餐而工作还是去和朋友打一场网球两个选择之间选择后者,我不必在今天是为了孩子学费而兼一份职和陪孩子去游乐场两个选择间被迫选择前者,这才是自由。(为什么好多人狭隘的认为自由就是杀人放火胡作非为?) 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不会不爱钱,因为拥有越多的钱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最大的追求。 换句话来说,人们为什么会有仇富的心理?我没钱,我不能享受,我就不愿意看到别人比我有钱,那些有钱人的钱都是来路不正当的。那些仇富的人就是抱有这种强盗逻辑。 在自由市场中,你可以想象到,那些愿意付出的人会得到更多回报,那些能洞悉市场行情的人会站在市场的顶端,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仇富的人是不是也暗含了这样一种逻辑:我不聪明,我见不得别人比我聪明;我不愿意付出,我也见不得别人比我付出的更多。 钱包含了对人性最深层次的解析,钱让人们愿意为别人付出,因为为了得到钱我必须为别人提供服务。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结论:在自由市场中,那些最有钱的人,是最愿意对别人付出的人。仔细想一想,哪些收益不是为别人提供服务获得的呢?貌似只有抢劫,印钞之类的非自由自愿交易行为了。(可能有些人就觉得投资不是为别人提供服务而获得收益。仔细想想吧,投资是在用已经拥有的资产或者信用为别人提供服务。)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仇富,是品格低劣。 爱钱,所以为了得到钱,为别人提供服务,这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了,这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 来自网易云阅读自媒体:有一毛钱关系
【原创】有能力的人反而不应该进国企 我绝对不会在文章开头就写出我的观点,这是我一贯的作风。对于不符合自己观点的论点一律开喷是不是一种很傻逼的行为? 昨天和舍友聊天,没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观点:有能力的人更应该去国企,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我们为了得到报酬才工作,而且我们还会选择我们认为利润最高的工作。(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月薪只有5000但是离家进的工作而没选其他工作,是因为你认为另一家的高薪酬不能弥补你在时间和交通上支付的成本,其他条件也是一个道理。这貌似是很简单一个道理,简单到我认为我在说废话) 怎样的工作才能得到更多的报酬?劳动创造价值,你的报酬就是你创造的价值,你有多少能力,你就应该创造多少价值并得到相对应的回报。 能力的大小,广义上来说就是你能创造价值的大小。一个企业的效率就是把能力转化为价值的比率。 众所周知的,国企效率很低,究其原因就是国企没有生存的压力。对于一个私企来说,不能盈利,他就只能等着倒闭。但是对于国企,尽管不能盈利,或者说尽管工作效率不高,他也能存活下去,因为他能得到政府专项补助或者他所在的行业被政府行政垄断了,这个行业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样的企业当然没有动力去努力提高生产效率,自然不会想着优化资源配置,就像人力资源。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能力的人,国企不能将他的能力最大化的变为价值。 如果你的能力不能最大化的变现,你怎么能得到最大化的报酬?就像一个大学数学系教授却在扫地。如果我是老板,我也只会给他一份清洁工的工钱,因为他并没有创造出比一个清洁工更多的价值。 在私企,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现象:一个有能力有眼光的人在做搬砖等类似的重复性劳动,而当ceo的人却才智平平。如果有,那么在你发现这个公司之前,它就已经倒闭了。 私企在竞争压力下,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成产效率,以免被竞争对手击败。也就是说,你的能力会被更有效率的转化为价值。你还会觉得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国企待遇会更好吗? 你可能觉得就算我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是我得到的报酬却不多。如果你真这样认为,我建议你换工作,看看你是否能得到更多的报酬,因为你并不是只能在这里工作。如果你觉得所有老板都在压榨员工的劳动,那么,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你发财的时机到了。 那些没有多少能力的人才应该去国企,因为在国企,没有多少能力的人也能得到不错的待遇。 这不废话么?这是常识! 来自网易云阅读:有一毛钱关系 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
你应该知道的几个经济学常识 在大多数经济学入门书籍中,“经济学十大原理”或“十大观念”或“经济学十大关键要素”之类颇为典型。一组细微观点却往往会带来经济学上的巨大改变。在大多数经济学入门书籍中,“经济学十大原理”或“十大观念”或“经济学十大关键要素”之类颇为典型。在本文中,我基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一章,提出以下的九大原理。 1. 人们行动。人们选择目标(即目的),并且选择实现他们目标的方法(即手段)。你的一个目标或许是得到全面的自由教育。上经济学基础课是你为此目标选择的一个手段。这也是意味着次一级的“手段—目的”关系。假如你的一个子目标是通过经济学课程的考试,则阅读教材、做作业、上课、拜访老师和辅导员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 2. 每个行为都有成本。你做某件事的同时,就放弃了做另一件事的机会。比如,现在你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你可以吃饭、睡觉、工作或者和朋友聊天,但是你却选择做阅读作业。你次优的替代选择就是你为了完成阅读作业付出的成本。如果预习第一课要花费5个小时,而你次优的替代选择是去打工,每小时可挣8美元,那么预习这堂课的成本就是你挣40美元的机会。你也会听到人们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实际上,免费食物并非免费。如果你花费30分钟排队等候,以领取一块免费的披萨,而你次优的替代选择是8美元每小时的工作,因此这块披萨的成本是你挣得4美元的机会。 3.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促使人们行动。当做某件事的成本下降时,人们就会做的多些,成本上升时就做得少些(需求定理)。类似地,他们会努力扩大某种高报酬物品的供给,减少低报酬物品的供给。经济学中,价格是某种最为重要的激励因素。价格是为买到某样东西必须支付的美元数额,例如一杯咖啡卖两美元。市场价格产生于买卖双方的互动。 4. 人们依据边际效应作决定。人们进行(得失)权衡。经济分析是增量式的:当人们作决定时,他们会比较成本和收益的微弱增加或减少。你通常不会对什么是好什么事坏分门别类地作出全方位的决定。你一般不会认为学习经济学总是好事(那么你就会一天到晚24小时都在学习经济学)或总是坏事(那么你压根不会学经济学)。你会比较,比如,增加一晚上学习物理的成本和用这晚上学习经济学的收益。通常,人们会做任何边际收益超出边际成本的事,而不会做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事。你最终将作出的决定取决于你的目标和你的评价。经济学本身不能告诉你是否应该花费下一分钟、下一小时或下一天去学经济学、还是学物理,或者更新你的facebook主页,或睡觉,但是它能告诉你,你正在进行得失权衡。 5. 贸易会改善人们的生活。贸易是一种自发的合作,而它让我们更富裕。这有两种方式:第一,我们知道,人们既然会行动,他们就只会在期待改善他们境遇时行动。如果你花了一百美元买张票去看乔纳斯兄弟乐团和汉娜·蒙塔娜,我们推断这是因为你更喜欢这场音乐会,超过了你花100美元能得到的其他任何东西。这并不是说人们不会时不时地犯错误——我们都曾为一场糟糕透顶的电影买票,或在一个我们不喜欢的饭店点菜 ——但通常而言,贸易会改善我们的生活。第二种方式是贸易通过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让我们过得更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当人们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时,他们在相同的投入下能得到更多的产出。同理,相同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在以上的两种情况中,人们都会有更多的资源以达成他们的目标。在此有某种重要的含义,吻合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的思想:如果你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目标,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帮助你实现你自己的目标。 6. 人们是理性的。对此有太多不应有的争议。当我们说人们是理性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他们趋于做预期能给他们带来净收益的事。我们并不是说,他们总是能英明决策,或者他们拥有完全的信息,或者他们永不犯错。我们是说,他们有目标,他们偏向于选择他们认为能实现目标的合适手段,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并且他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7. 利用市场有成本,但是利用政府成本更高。交易的成本是衡量商品或服务价值的成本,也是订立和实施合同的成本。因为贸易有代价,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会去从事那些能改善他们境遇的交易。原则上,政府能够修正“市场失灵”。但是,为政府工作的人同样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国家政策如价格控制、税收和补助也会阻止人们交易。因为面对激励时,政府人员常常有动因让事情弄糟,无论他们是否故意。 8. 盈利告诉企业,它们正在帮助别人,而亏损则告诉企业,它们正在浪费资源。若私有财产权安全有保障,则盈利和亏损是市场的反馈机制。你以有吸引力的价格提供人们所需的商品或服务,就能赚取利润。而当你以人们认为不具有吸引力的价格提供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人们需求时,你遭受损失。市场中的无形之手会淘汰那些使人们的状况变糟的企业:它告诉那些企业,他们正在使用的资源会在其他企业得到更好的利用。资源会从无法盈利的企业流向盈利的企业。 9. 我们不应忽视政策和行动意料之外的长期后果。某种意义上,谨慎的经济分析是对任何政策和行动都问“然后呢?”的过程。在托马斯·索维尔的《实用经济学》一书中,索维尔称之为“超越第一阶段的思考”,而在经典的《一课经济学》中,亨利·赫兹利特把追踪行为和政策的结果,看清它们如何作用于每个人而非某一特殊人群,定义为“经济学的艺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则将经济学定义为“选择理论和它的无意后果”,并且实际上,大多应用经济学的分析由分离和探究行为和政策的无意后果组成——无论其是好是坏。 文章来自网易云阅读自媒体米塞斯日报
不喜勿喷,我不是传教士,不需要你认同我的观点。 骗人当然必须否定,被骗可能被人同情,但是我认为可能更可耻。可能你还觉得被骗是一件高尚的事?让别人看到你还是相信陌生人的?让别人看到你愿意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好吧,这些暂且放下,看看你被骗都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骗子骗人当然需要成本,比如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不管哪一行,投入大于产出自然不会有人继续从事这一行业。骗子可能物色了好多人才找到一个目标,并且成功了。如果没失败一次,需要投入时间10分钟,被200人拒绝就要浪费1000分钟,也就是说,接近5个小时左右才能得到200元,在得到利益之后,可能还要接受法律以及自身道德的制裁(愧疚也是成本),这也造成骗子在行骗中得到了一个激励,激励他继续行骗(因为5个小时能得到200元比他搬砖要强多了)。如果接触2000人才能行骗成功一次呢?成本当然很高,高到绝对不会有人认为行骗是能带给他比靠自己劳动得到更多利益的事(除非他追求的是在行骗中得到的乐趣),自然不会有人再去行骗。诚然,你的反驳似乎也很有力,老人该不该扶呢?拜托,这是法治社会,讲的是证据,手机有木有?拍个照片会不会?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其实我反而觉得利己主义者更有人情味,因为利己主义者都是更理性的人,他们绝对不会觉得蝇头小利是在占便宜。 这个帖子不是为骗子说话,我只是没有写谴责骗子的语句而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