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人 交大·新人
关注数: 1 粉丝数: 99 发帖数: 9,522 关注贴吧数: 10
近日看了点关于诗词的文章 特别是涉及平仄问题的 有一疑问 诗词格律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现代汉语里不是说 有的字单独开始的声调与其成词的声调往往有出入吗?这样多平仄就不是绝对的对称而且 我们现在读的声调与古代的读法也不尽相同 这么看平仄问题是不太浅陋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