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画笔 微笑的画笔
关注数: 0 粉丝数: 0 发帖数: 546 关注贴吧数: 0
北川县城已封城 救援人员暂时撤离 昨日,记者从北川抗震指挥部获悉,为防疫情发生,北川县城已于昨晨封城。目前,救援人员已暂时撤离北川县城城区。据了解,指挥部已急调5000套防化服,以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而据央视报道,已发现北川县城旁一山体渗水,救援可能临时中断一到两天。这个汛情警报目前仍没有解除。  进北川设两道封锁线  昨日上午,北川县城外,警方设两道封锁线。距县城约3公里处,设第一道封锁线,警方只对有通行证的车辆放行。  而在距县城2.5公里处,由武警和警察设立了第二道封锁线。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批军车停在一道封锁线与二道封锁线之间,随车战士或列队等候,或原地休息。而在之前,进入县城的公路上都是轰鸣驶入的各种重型机械和成队的军车。  在第二道封锁线,警方对进入者管制极为严格,即使有绵阳市委下发的通行证也不得进入。此外,四处巡逻的武警也不时劝返试图从小路进县城寻亲的人们。  疾控人员也不准进入  “不知道怎么回事,早上就不让进了。”来自浙江的一名抢险人员说,他们的任务是疾病控制,平时都可自由进入县城新老城区,不过昨晨他们也不准进入县城。  在第二道封锁线外,几名来自重庆的消防队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暂时从北川县城城区撤出,随时待命。  前来北川县城寻找亲属的张先生说,19、20日他曾数次徒步进入县城寻亲,不过20日早上他发现县城内已空荡荡几乎看不见什么人。  使用过的防化服进行焚毁  昨日,北川县抗震指挥部新闻发言人说,20日早上,指挥部决定对北川县城进行封城,救援人员也暂时撤离了救援现场。撤离原因,第一是近期可能有强余震发生;第二,北川周边的多个堰塞湖已出现险情。  针对近期北川县城可能有疫情的传言,该负责人予以否认,他表示,目前灾区状况一切良好。不过为确保万无一失,指挥部已决定对在县城城区内使用过的防化服进行焚毁。  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尽管已禁止人员进城,但对从县城出来的人员消毒程序十分简单,仅有一名工作人员流动消毒。  据了解,目前指挥部已紧急调遣5000套防化服,以确保北川救援人员身体健康。  震区降雨堰塞湖水位上涨   本报讯 昨日,四川震区开始降中到大雨,多个堰塞湖水位上涨,原本已经预警的堰塞湖将再次面临考验。记者从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成员、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处获悉,国土部已派9个工作组,奔赴北川等地对隐患再次调查。  昨天下午2点多,北川县城开始下雨,雨越来越大,昨晚转为中雨。北川县上游有两个水库,由于水库持续不断有来水,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有关部门也正在加强监测。昨天,已有武警部队进行全面监管。昨晚,绵阳市为此已召开紧急会议,会商堰塞湖的情况。  鉴于降雨量大可能导致堰塞湖存在溃坝危险,昨日,国土部已派出9个工作组,奔赴北川、安县、江油、平武、什邡、绵竹、青川等地,对这些地方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监测。一旦出现危险情况,将与水利部门一起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并给出解决方案。  综合本报记者蒋彦鑫 央视报道  遗体腐烂可能威胁水环境   本报讯 (记者 马力) 当前,灾区被埋遇难者遗体以及禽畜尸体的腐烂渗出液等,对水环境存在威胁。昨天,环境保护部出台3项技术规范,指导灾区水环境保护。  昨天,正在灾区的环境保护部西南环保督查中心主任马宁介绍,当前灾区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废墟中被埋遇难者遗体以及禽畜尸体的腐烂渗出液、废墟清理等威胁水环境。为此,环境保护部紧急出台了灾后重建饮用水保护技术指南、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水环境与水源地监测技术规范。  据介绍,规范要求饮用水厂必须加强出水水质的监控,特别是对病原菌的监控,注意沉淀、消毒工序的效果。对于距地震废墟较近的地下水饮水水源地,应尽可能减少取水量或停止抽取地下水。
女孩痛失亲人猛咬空降兵 钢铁士官血染胳膊 撕心裂肺,莫过于生离死别。这一幕,从前天到昨天,一直在地震遇难者遗体掩埋现场的什邡市洛水镇青峰墓地上演。昨日,在执行维护墓地秩序的子弟兵中,空降兵某团黄继光生前所在连的一级士官李武手臂上一排深深的牙印,格外引人注目。当地百姓凡是知道这排牙印由来的,无不唏嘘感叹。 昨日下午,当里圈负责掩埋的战士们准备将一具遗体下葬时,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从人群中哭着冲了出来,一头撞在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钻入掩埋现场。李武和战友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拦她进入,一面好言好语安抚她。眼见无望冲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只胳膊,猛地咬了上去。面对情绪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强忍身上的剧痛和心中的悲伤,纹丝不动。小姑娘见李武没有反应,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针,对着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霎时间,涌出的鲜血迅速染红了他整条胳膊,顺着肘部滴淌下来。 但李武就像没有感觉一样,继续安慰着小姑娘,脚下还是一步不退。在场的所有老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有的当场就哭出声来。一位老大爷走出人群,轻轻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着啊,我们回家吧。” 小姑娘凝视着李武汗流满颊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随着老大爷向后退去……后来战士们掩埋遗体时,就再也没有过群众冲撞警戒的情况。李武后来告诉笔者,“当时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里,小小年纪一下子失去了亲人,能不伤痛吗,只要我的伤痛能减轻她的一点伤痛,那就让她咬吧!” 中 新
南京乞讨老人搜遍全身零钱为灾区捐款105元(图) 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昨天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工作人员郭小姐说,“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图片。”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小姐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小姐已经哽咽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