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寞七
茗寞七
关注数: 9
粉丝数: 20
发帖数: 11,079
关注贴吧数: 11
【跟哥说些小话】那座城堡里住着的所有纯粹 给百度,祝胃口好!给战友们,祝心情好!给自己,少嘚啵些好!
不行,我这儿的度度还在疯狂打击我……
度度你好,为啥我不能浏览贴子了? 度度,偶自游荡贴吧以来自觉米有对不住你为啥偶现在不能浏览贴子了???这不好,让人心里堵得慌……
【译见钟情】〖原创〗此岸史今,彼岸张译——将牵念延长…… 重新发~~~~~~~~~~~俺滴前一个格式太没水准鸟,呵呵~~~~~~~~~
给一个空间,为了我们默默的想念 一楼送给海量的度度,笑纳~~~~~~
此岸史今,彼岸张译——将牵念延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似乎三十年,总是人生的一个旅程,在即将迈入三十阵营的时刻,我假模假式的回望了一下自己的第一个三十年。结果错愕了,以至木讷。因为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的国家在神速地发展,进步,而我人生却满是侥幸和丢人的经历。以我的历史,换谁看见都该脸红,而我自己做不到,因为脸皮太厚。也好,我至少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去,决定记录下来这些侥幸和丢人的事情,到我六十、九十、一百二十、一百五十岁、二百七十岁的时候,再回望对比,看看有何进步抑或沦落……祝生命科学在我这辈子有长足的进展——我不贪生,却是真的很怕死。我也知道没什么事而单纯活着挺没劲的,可就是无法想象死那一刹那多恐怖……想想都哆嗦。我是谁?怎么会死?——看,这就是我的侥幸思维。拾掇生命科学的大师们呀,给你们跪下了,求你们让我们长寿!——嗯,这就是我丢人的习性。” 这是一段在张译blog里的文字,犀利直白的文风,不失幽默的真诚。《士兵突击》之后,看上了里面的班长,一个曾被高城叫做“今儿”,一个中途无比决绝地转身而去的引得无数观众泪水汹涌的小人物,史今。从此便多了很多牵挂,多了很多惦念。于是感谢249,让我积郁已久的情感得以释放。但是请原谅,我是如此懂得克制的一个人,我知道,我牵挂的只是史今而已,而不是张译,一如我喜欢《飘》里的白瑞德,《简·爱》里的罗切斯特,而不是电影中的他们。我很理智地将故事的主人公与现实分开,然后淡淡地将自己的心思延长,空闲的时候封闭起来细细玩赏。之后很偶然的一天我打开了张译的blog,很负责任地使用了我赖以生存的耐心看了他写的几篇文章,然后我便发现,“耐心”这个词用在那时简直多此一举接,下来的事情不用多说了,我迫不及待一口气看完他blog上所有的东西,包括他的猫(虽然我极其厌恶那种动物)。 我发现我是可以完全跳过史今喜欢张译的,虽然如果没有史今我无法认识张译,虽然如果没有史今如今的张译不会这般红火,可是我谢天谢地,我可以不计较史今地看待张译。然后我发现,张译相比史今,是一个更加值得我们欣赏的人。对于张译,我所了解到的不过枝节罢了,但是哪怕只是这些枝节,就足以令我掂量许多时日。他不帅,可是能够给予我们温暖,他亲和,可是我仍旧觉得与他的距离,这距离不是别的,是对于人性,人格的一种敬畏,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气质,可能还有一种情感倾向就是不忍打扰。张译的身上遍布棱角,他在blog上写的“就不回帖”的飞扬跋扈,他文章的字里行间一种无声的反叛固执的坚持,他的幽默,他的努力,他的细腻,他的迷茫,他的喜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张译,不矫揉,不造势,一直认真生活,一直不抛弃,不放弃。 那天看了何东老师的《凤凰非常道》采访张译,提到了“根”的意义,提到了中国的民族意识的积淀,若是换作那些腔调阴柔毫无阳刚的流俗的男明星,我保不定会立马跑到厕所来个千般呕万般吐的,可是张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平凡的但却真实的人文情怀,一种其实是大多数演员不会具备的对于更广泛社会的思考。听着他们的谈话,我一直在勾画张译二十几岁的那些生活片段,他怎样在只有五十块钱的境况下维持生计,怎样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房东大娘端来的一海碗饺子,怎样看到女朋友喝醉后怒火中烧对自己的队长拳脚相加大声谩骂,怎样扬着年轻的脸说着“我选择辞职”而不是道歉,怎样被骂作没有反应的群众演员,怎样在北广校园里回望自己的理想然后对自己说不过如此。太聪明了吧也许,太聪明可能就会导致太敏感,张译如是。有时候会想,张译的笑容里,可能根本不像高城所说的也不是译迷们一致认同的暧昧和俗气,这样觉得的人们,也许都是混淆了史今和张译吧,那笑容,就是简单的述说,简单的表情,比如照相时非笑不可,比如问候时笑脸相迎,比如看到果子和布袋的调皮,比如又赚了一笔钱。因为我这样觉得,张译是个普通人,我们没有必要将他夸大其词地神化,之后千万人毕恭毕敬顶礼膜拜,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面对成堆的不知道是谁送的礼物觉得很歉疚,因为那些送礼物的人喜欢的也许只是史今而已,而他自己却要如此享受到底是凭什么。不管是张译自己一再提到的“心慌”,还是我时常感觉到的他时而显现的卑微感都让我有很想表达欣喜的想法,不是我幸灾乐祸,也许张译自己也会感到“心慌”可能不是坏事,虽然时而惶恐倍感压力,可是自己却能够更加谨慎地朝前走,这是我欣喜之一,另外,卑微感使他更加真实而真诚,让我觉得喜欢张译是一件值得并且乐意的事。所以最好,可以把他视作普通人,跟我们一样,只是他被更多的人认识罢了,站在这个立场上,再去看张译,这是个更耐人寻味的人,可以不必认识,可以不必张扬,就像欣赏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一样去欣赏他,可能有时候你会觉得,这样精致的一个人,做演员是不是可惜了(对演员没有偏见)…… 很多人依旧跳不出史今的束缚,将史今身上所具有的大义和悲悯以及其他附加在张译的身上,这只能说明大家认识了史今而不是张译,当然,那些大义,那些悲悯同样适合张译,只是除了这些,我们能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当你对虚无的班长的痴迷随时间而淡化那么这段热情追逐的岁月你可以收获什么呢?只是当时的满足真的足够吗?我很庆幸我认识的是张译,我很庆幸,我能够看着张译的面孔张译的文字张译的作品感受张译这个人,如此才情万丈如此羞涩低迷如此认真努力,他说不要给他投票,他说你能奈我如何如之何,这般直白也许只因真诚,也许带有些玩世不恭,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张译,如此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耐人寻味,每次看见他,一个很坚定的念头出现在脑海里,认真地好好地活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