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鹰 刘季鹰
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爱探险。
关注数: 6 粉丝数: 69 发帖数: 1,719 关注贴吧数: 29
我对项羽的新见解 史记所载,项羽有如下攻城战绩: 1. 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 2. 还攻外黄,【外黄未下】。 3. 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 4. 齐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项羽与刘邦合力进军的时候,当时这支军队应该也有数万人(因为当时项梁的总兵力有六七万),却至少有三处城池未能被攻克,我想这也是章邯在巨鹿之战前轻视项羽的原因之一。 而巨鹿之战时,项羽军团独自击退章邯军团,但王离军团则是由项羽及各路诸侯剿灭的,诸侯联军更是有 35 万人之多。所以太史公用了一个“围”字,来说明当时诸侯军队围困王离孤军。 因为项羽攻城不下的战绩较多,攻城能力方面稍逊色,且有垓下之败,所以我认为项羽的统帅值 96 到 97 为宜。 另外,《项羽本纪》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 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紧接着,太史公又在后面写到: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我认为项羽少时的这一段有可能是后人添附,因为项羽无论在剑术、军事方面都是极高水准的。
定陶之战项梁死于兵少 项梁起东阿,西,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於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史记·项羽本纪》 从《项羽本纪》来看,项梁似乎是犯了骄兵的兵家大忌,而那个宋义似乎还有那么两下子,能预测项梁之败。但是事实却都记载在了《田儋列传》里。 项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项梁使使告赵、齐,发兵共击章邯。……楚、赵不听,齐亦怒,终不肯出兵。章邯果败杀项梁,破楚兵,楚兵东走——《史记·田儋列传》 事实就是,秦二世大力增援章邯,章邯兵力大增,楚军处于下风。此时项梁感觉不妙,派出使者去向赵、齐两国求救兵,但齐国不愿发兵相救。项梁兵力不足,章邯趁机发起进攻,击杀项梁于定陶。宋义必定就是去齐国求救兵的使者之一,可能是项梁看他嘴皮子使得不错——事实证明宋义嘴皮子耍的确实不错,后来靠他的嘴捞到个将军混了。宋义应是对项梁委派他去齐国求救甚为不满,心想我兵法学得那么透怎么不让我在前线参与谋划?于是,他就在高陵君面前把项梁诋毁了一番,事实上宋义对楚军的困境肯定非常清楚,若救兵不至,项梁必败无疑。高陵君不明就里,倒以为宋义真神了,事实上宋义跟赵括无疑是前世今生的关系。 宋义的嘴皮子能忽悠当时的人,甚至能把太史公蒙了。但事实毕竟是事实。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