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粉蝶翩翩
婴宁粉蝶翩翩
关注数: 0
粉丝数: 16
发帖数: 4,950
关注贴吧数: 7
澳大利亚每年因动物而死的人数 求教,我在悉尼的博物馆看到一个数据,说每年澳大利亚有120,000人死于动物,以此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蛮危险。不过,想想这个人数好像太多了。有人注意过这个数字吗?到底多少?
[宣言】我终于被关注了 如题
〔宣言〕昨晚《我为歌狂》战果如何呢? 有结果了吗?我昨天,还是没撑住。摇滚队是输了吗?
桃太郎上春晚喽 如题,蔡明说的
我中招了!无意顶了坟贴! 大家小心! 看后就删了本贴吧,大坝坝。
那个可爱的头像,到底是什么? 小肥,看在我都追到这里的份上,你就告诉我,你那个胖脸脸头像到底是什么?
#我的贴吧10年足迹,共同成长,深藏功与名 贴吧十年,时光匆匆,再回首,白驹过隙一分钟。 那些褪色的青春梦,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玩贴吧的都懂。 贾君鹏,追贴,抢楼,往事如风,足迹不留空。 http://tieba.baidu.com/home/zuji
我的成长足迹 在诺顿大神的指引下,追随小肥大神,东施效颦一下.不过,我直觉得觉得,我大概会搞得四不像…… 我的贴吧足迹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home/zuji
恒大,亚冠冠军 请允许我说句题外话,亚冠,恒大赢了,冠军! 最希望看到的是里皮,睿智而风度翩翩。意大利足球,最著名的,不是球员,是教练! 还有,本来以为现场会放We are the champion,结果放的是汪峰的 我爱你,中国!第一次发现,这首歌怎么这么时候绿茵场呢?
【宣言】听歌编故事——《梦里的泪》 也效颦一下,一楼防偷窥。
【宣言】小肥的那个头像,是什么啊? 这是我迄今为止,最水最水的一贴。 但是,不这么直接地、醒目地问,就没人答啊! 请问,小肥的那个头像,是什么东西啊?为什么总是揪自己的肉脸脸呢? 实在太可爱啦!最近特别喜欢看到小肥的发言。
生日快乐!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宣言】清理和删除也是很重要滴…… 很久以来,如烈叔所说,一直猫在“我的新发现”帖子里当“宅女”。 以致燕子想给我助攻都助攻无门。 今天,发个帖,提个小建议——及时删除过期的信息。 吧里有一些帖子,是号召或通知在某日期以前做一件什么事的;有些置顶、有些未置顶。这些帖子,是有时效性的,一旦过了那个时间,就无用了。但这些帖子还留在吧里,会让那些对吧里情况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看了误会;也会使贴吧看着杂乱和拖沓。 所以,建议能及时删掉这些帖子。 毕竟,要维持环境的整齐有序,必要的清理也是很重要的嘛。 当然,只是个建议。 还有,那些曾经扬言要助攻我的人,可以兑现承诺喽
我的新发现,我们的新发现 上海103.7有个节目,叫“早安新发现”。节目好不好不在这里讨论,但我却觉得,如果能时常谈谈我的、我们的新发现(关于张赫宣和众宣纸)的,那岂不是很有趣的事? 我时常碰到这种情形,有些小小的、有趣的想法,很想说出来,和大家讨论、或者让大家乐一下、或者炫一下。但是,真的太“小”了,太琐碎了,单独开一个贴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把这些小想法汇聚在一起,应该还是蛮有价值滴…… 所以呢,我就决定开这么一个贴。 欢迎大家都来这里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先不@一众宣友,看看这个新帖能不能被大家关注。
秀一下今年过年你的原创贺年短信 这个时候发帖,虽然不是什么好贴,但是仿佛很酷的样子。^_^
什么是坟贴? 我,很不好意思地问下,具体点说,多老的帖子就叫“坟贴”呢? 我的那个帖子,最近没什么动静;我呢,春节期间也得消失一阵子;等我回来,帖子是否就成坟贴了?如果我还想继续往里面补充内容怎么办呢?我是觉得,相似内容的东西,最好写在一个帖子里,要不太散乱了。 哪位,给我答疑解惑一下? 先谢过!
啦啦啦,我也橙名啦! 真是不好意思,发这样的贴;不过,看大家都发,我也就效颦一下。 终于橙名啦!过不了几天,等我回老家后,就不可能天天签到了,就没有橙名喽所以,趁还是,先乐乐。——唉,想到当年学过的法布尔的《蝉》:半年的苦工,只换来3个月阳光下的欢唱,仿佛就是在说我呀! 顺便问下,帖子如何可以加精呢?
忽然发现,我如此强大 我进这个吧,大概也不超过50天的时间。当初进来,也是一时兴起,想找人问下,有没有人也觉得张老师像“张江男”。我周围,找不到可以讨论这件事的人,而我又觉得这个想法挺有意思。所以,某天,灵机一动,百度到了这个贴吧,进来,发了个贴,求证此事。 帖子第一天无人回复;但后来还是有了些回复。虽然不多,但我终于看到,有人和我有同感,心里很高兴。还发现,有人居然不很清楚什么是“张江男”,但此人仿佛很认真的研究了这个名字,然后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解释基本正确),这种态度,让我挺高兴。当然,也有人反对。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达到了讨论的目的。 当时,吧里有些挺有意思的讨论帖,我也就不知不觉的留了下来。看见有人一再提到《无言》和那场PK,我专门搜来了视频,于是,找到了我的大爱《无言》。 其间,正是直通春晚,大家热情高涨,都很积极地讨论,问答。我的问题,即使浅显,也总有人答; 我的回复,有人觉得有同感或者有趣,就会跟帖赞同、补充。总之,我觉得大家都很友善,我和很多人都有共同的感受和相似的思维方式。我感觉,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该说正题了。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标题,大致是,进了贴吧50天,一个人都不认识。我还想,奇怪呀,我进了最多也50天,仿佛认识了很多人。当时也没在意。昨晚,看到一个我觉得挺熟悉的ID,发帖让“孤单的宣纸进来认识一下”,我进去一看,居然很多人觉得孤独什么的。 我于是,终于想到,原来我如此强大,一进门就觉得不孤单。——当然,这是玩笑了。 我真正想说的,是我曾经的一位年轻有为的老板对我说的话“不要把自己当外人”;我又想起《士兵突击》里,袁朗对成才说的一句话“你太见外”;还有早年最爱看的《飘》里的郝思嘉的父亲,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南方人”,虽然他的邻居是在10年后才真的把他当作“南方人”。 这些年的工作生活经历告诉我,如果你不想别人把你当外人,那你就首先不能把自己当外人。 希望大家都不再孤单。
又有”活该” 好像,张老师喜欢的歌里,”我活该”这个词常出现。 发现没?
那些歌儿,歌词诉说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本来听歌是不注意歌词的。但是呢,有些歌听得太多了,加上唱的人又唱得实在太清楚了,所以呢,也就听明白歌词了,所以,反而有些困惑了。想和大家讨论下,这些歌,都在诉说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首先,是大爱的《无言》。我听来听去,仿佛是这么个意思:A暗恋B,B也知道,但B不喜欢A;由于A只是默默地暗恋,不说出来,所以B也无法拒绝。B觉得承不起A的情。我还百度过,也说是这个意思。 我觉得有些奇怪之处在于:1,一般,这样暗恋,大家都会觉得暗恋着(A)比较受伤、比较值得同情,都站在A的角度。这歌,却站在B的角度,比较罕见。2,B觉得有些不自在可以理解,但非要说A给他的爱是“苦涩的大海”,仿佛有些过了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觉得,这歌词写得太好了,也很有新意。 大家以为如何?下面附上百度来的歌词: 无言-张赫宣&卓义峰 lrc歌词 演唱:张赫宣,卓义峰 你静静无言看着我 已是很久的期待 我不知是否那就是 满心涟漪的爱 不知从哪天起 不知从哪年止 你总是无言等待 无言地等待 我早已经明白 但我却难以躲开 只因你无言不说出来 难摆脱你无言的爱 难承受你无言关怀 只有我知这个苦涩的大海 你静静无言看着我 已是很久的期待 我不知是否那就是 满心涟漪的爱 不知从哪天起 不知到哪年止 你总是无言地等待 无言地等待 我早已经明白 但我却难以躲开 只因你无言不说出来 难摆脱你无言的爱 难承受你无言关怀 只有我知这个苦涩的大海 不知从哪一天起 不知到哪年止 你总是无言等待 无言地等待 我早已经明白 我却难以躲开 只因你无言不说 说出来 难承受你无言的爱 难承受你无言关怀 只有我知这个苦涩的大海 只有我知这个苦涩的大海
新浪投票,次次有惊喜 我并不想发新帖,可是原来,也就是我早上看的那个贴找不到了。 当时,新浪投票,张老师已经大概第6了。也有人说这个投票没有用;楼主也说“随心随力”。 可是,近1、2个小时以来,我每次投之后看结果,次次有惊喜!现在,张老师已经回到第2了。 忍不住发这个贴,是因为,我觉得大家实在太有战斗力了!而且,我也忽然了解了曾经发类似贴的人的心情。
接龙,喜欢张赫宣的理由 咱们玩个小游戏吧,大家为什么喜欢张老师呢?一楼一个理由,好不好? 建议大家写点特别的理由,特别欢迎别出心裁的小理由。不要重复哦^_^ 我先来,保证是没人说过的: 因为,他淘汰了也不哭。 大家接哦。
请教,央视节目回看 昨晚,被误导,没看到张老师出场。虽说后来看了整首歌的视频,但对于我这样喜欢细节的人,没有出场,实在太遗憾了。 可是,CNTV的回看,是否需要权限什么的?为什么我点不进去呢? 请赐教。
被误导啦,呜呜呜•••••• 央视的跨年真的没有浙江卫视好看,所以看着浙江卫视等张老师。 大家都说,得十点张老师才能出来,我信了,放心地看浙卫•••••• 结果,悲催啦! 幸亏看到千晓生的消息,赶快调过去,张老师已经在台上啦! 错过了出场了! 哪位好心人,详细描述下出场状况?
张赫宣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做事,不同的目标,会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过程。就比如,一个运动队参加比赛,如果为了夺冠,会派出有经验的老将压阵;但如果是要锻炼队伍、演练阵容,为了在之后的更重大的比赛中夺冠,那就得上有潜质的新人。所以,当我们评说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是否成功,应该搞明白,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张老师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在直通春晚的比赛中获胜、上春晚?还是别的什么呢? 如果,他以“直通春晚”为目标,那么他的确有失误。比如,选歌,他为什么不拿出大家期待的“大杀器”呢?有人说,他对形势判断有误,打算把《你把我灌醉》等成名曲留到最后的“ 5 进 3 ”。真是这样吗?平安都祭出《我爱你中国》了,连我这样从不投票的人都开始为他手机电脑一起投票了,难道就他不知道形势凶险吗?他又不是只有一首成名曲。还有就是,比赛期间太多的商演。之前,曾听金池说过,为了准备比赛,她推了很多商演;超风(大家该知道是指谁,咱们别老指名道姓的,不太好)也说,她整天在苦练参赛歌曲;踏实的张老师难道不知道要好好休息、认真准备吗? 所以,我觉得,理性地分析,张老师的目标应该不是“直通春晚”。他应该有更长远的打算和更高远的志向。 张老师带给许多人最初的感动,就是那种有沧桑感的爆发力;很多人,包括我,听他的歌,就是为了高潮段的那几嗓子;“ 8 进 5 ”的评委张扬导演就说,“我听了你前两场比赛的歌,感觉这首(《好男人》)没有那么大的震撼”。可是,真能“一招鲜吃遍天”吗?如果一、两年后,他还是只有这个特点,大家会不会审美疲劳?当大家对他的期望越来越高,会不会苛责他的其它方面的缺陷? 张老师在直通春晚中,不断地小小改变风格,很多人说那些歌和风格不适合他;但,让他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呢?不试、不练、不琢磨,怎么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呢? 《你把我灌醉》是好,可是,如果是个唱,不能唱一个晚上的《你把我灌醉》吧?如果是个唱,不可能从头爆发到尾吧? 所以,张老师说,“多大点事啊?”直通春晚,其实大家一早都知道,张老师是很难走到最后的,除非奇迹出现。他本人何尝不懂?所以,他此次参赛的目标应该是“锻炼队伍、演练新阵容”。 张老师,一向有自己的音乐态度(那姐语),他是可以“死而无悔”的人,就是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态度的人。他说他最喜欢的是在舞台上唱歌,舞台很多也很大也可以很长,春晚不是唯一的、不是最大的、更不是最长的。他还很年轻啊,远没到吃老本养老的时候。 他耐得住寂寞、有耐心、有更长远的志向,所以他才说“多大点事儿啊”。都是桃太郎了,不再乎再多一次。 说了这么多,都是我的猜测。而人心,是世上最难测的,你无法用自己的心揣摩别人的心。我曾一遍遍地探究,为什么张老师在复活赛的时候不唱《无所谓》呢?很多人都给了我回答,但我老在想,真的如此吗?对于以上种种,我也不确定,但我希望如此。
董卿的态度 如果你的离开,引来了所有人的遗憾,那你就可以没有遗憾了。 反正,他是可以死而无憾的,那么,我们也就别遗憾了。 我们大家都很努力了,他,现场的宣纸,还有我们,都尽力了。 那么,就这样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人生很长,还有很多可以期待。 有的失意,带来的是颓废。有些失意,开启的是新的天地。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关注这样一件事,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投票。 不过,真的还是有些伤心啊。
我忽然觉得,巫启贤说的还是有些道理。 话说张赫宣就是让人可以心潮澎湃。所以,特惊讶有人可以边听张老师的歌边编程。
这次,大概得靠运气啦 如题。
选歌和比赛策略 据我到现在的理解,直通春晚选歌是不能重复的,所以对于走得远的选手就得准备很多首歌,因此不可能每首都很拿手。 我发现,张老师第二轮的选歌一般偏弱,第三轮比较强势爆发。估计是比较保守,准备打持久战。也可能是不想把实力过多耗在好声音内部Pk上。比如,和平安的那次对决。而今天,抽到平安,金池也很可能的。再反观平安,第二轮唱的是最拿手的洋葱,那是想直接进呀。 所以,整个好声音团队的选歌,是有整体战略的,要保持实力到真正关键的时刻。其实,这场本来是很有把握的,只是被评委渲染得很有悬念。 不知道的是,对张老师而言,什么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刻要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这吼声又是怎样的?
终于,忠诚于自己! 虽然喜欢听他歌,不过,还是先让他为梦想再进一步吧。实话实说,评委的点评还是有点道理的,还可以更好些。但是,但是,如此正气,宏大的歌,大情大爱,够震撼人心。 我也蛮喜欢孙伯伦,可惜他抽到张老师。下轮他肯定会进的。
竞争好激烈 后面几个的实力真的都很强啊!
有100的 有人看到吗?
为什么不能把导师考核中的PK搬上舞台? 不知大家感觉如何,我特喜欢张老师和卓义峰Pk的那首 无言,特别痛快淋漓不说,两人的声音和风格挺互补的,而且可以相互激发。就好像,武术表演也有对打形式的。 还有,据说,春晚邀请张靓颖和杨坤合唱一曲,太浪费了,为什么不是张老师,或者金志文和杨坤合唱呢?
努力到最后 看到吧里很多人在纠结,投票还是刷票?能上春晚还是不能?央视有内定还是没有?央视喜欢张三还是李四?何必呢? 去努力吧,权当没有黑幕。 去战斗吧,权当从来不曾被黑过。 也许,不经意间,奇迹变为现实。
昨天,我听了无言 昨晚很有空,上网找了张老师和卓义峰PK时的视频,无言。真是太爽啦!这种飙歌,唱的人痛快,听的人过瘾。他们的演绎,真比很多成名歌星唱的好多了! 而且,我觉得张老师真在不断进步,真是那英教的吗?看来选个好老师还是很重要的。 我昨天发帖说张老师像张江男,结果帖子仿佛被删了。大家别误会,张江男是泛指理工科出身,多从事IT行业,为人实在,踏实,有修养,的斯文男士。大家觉得像吗?见到张老师前,我从未想到一个搞音乐的人会这么像理工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