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鸢蓝 北窗鸢蓝
想看书,想学习。
关注数: 164 粉丝数: 397 发帖数: 37,269 关注贴吧数: 21
【秦建山河】14-12-31关于始皇帝子女的问题求解 跨年打扰大家真的很抱歉,可是的确有些事情搞不懂,就是关于始皇帝子女的一系列问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 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将闾昆弟 三人囚於内宫,议其罪独后。 ☆→:六公子戮死于杜(6),公子将闾兄弟三人后议罪(3)结局是自杀。 《史记·李斯列传》: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於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 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 十公主矺死於杜,财物入於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十二公子戮死咸阳市(12),十公主矺死於杜(10),均是被动死亡。 《史记·李斯列传》: 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於世,臣请从死,原葬郦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书上,胡亥大说,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 ☆→:公子高主动求死(1)。 《史记·李斯列传》: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 皇帝二十馀子,皆君之所知。 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高受诏教习 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於心而诎於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 ☆→:始皇帝二十余子(20+),包括扶苏(1),胡亥(1)。 于是小的问题来了: 1、《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的六位被戮死的公子和《李斯列传》中提到的十二位被戮死的公子 是否有重叠的可能? 2、顺便求地理大神指教 “杜”在什么地方(竖排史记加下划线表示就是地名喽,可惜水经注疏检索起来太难了已被楼主玩坏T^T)。 3、假如两者重合(虽然我觉得李斯列传里面两者并提的话应该不是一个地方,待解决),那么始皇帝的儿子就是包括六公子的十二公子(12)+公子将闾兄弟(3)+公子高(1)+扶苏(1)+胡亥(1)=18<20+(不知道这种算法有没有误),所以是不是就可以得出胡亥并未将始皇的所有儿子都处理掉的结论? 假如两者不重合,那么我很好奇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如果戮死于市有杀鸡儆猴的示威效果,那么为什么之前的六位公子要在“杜”处死,而在李斯列传里却绝口不提,反而只说死于“杜”的公主呢?虽然这样的话可以算成六公子(6)+十二公子(12)+公子将闾兄弟(3)+公子高(1)+扶苏(1)+胡亥(1)=24>20+,符合赵高对始皇子嗣的描述,但是这样的话,《李斯列传》和《始皇本纪》的出入岂非就很难解释了? 4、我看到有人说76年在秦陵东侧上焦村附近发现过一组陪葬墓群,由于躯体受到损害很严重但是陪葬品却非常丰厚,怀疑是秦始皇的子女的墓葬,然而只有17座,无论怎样计算都对不上以上的任意一种数字组合,请问这种猜测又靠不靠谱呢? 满地打滚求大神……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