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叠石 七星叠石
关注数: 19 粉丝数: 12 发帖数: 1,480 关注贴吧数: 1
“自由”惯了的中国人未必懂自由 很多中国人一说起“自由”往往就底气不足,就有点心虚,好像这不是咱们的“强项”。但却有人指出,跟美国相比,中国不是没自由而是太自由了,比如:中国人可以自由地打孩子,可以在大街上喝酒,可以随便问别人的年龄……这些事情美国人都不敢做,做了就会受到惩罚。轻则罚款,重则关监。“自由”惯了的中国人若是没有思想准备,一旦到了西方国家,用“动辄得咎”来形容恐怕一点儿也不夸张。韩寒在2011年底引发广泛争议的博文中直言,“大部分国人眼中的自由,与出版、新闻、文艺、言论、选举、政治都没有关系,而是公共道德上的自由,比如说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的人,能自由的喧哗,自由的过马路,自由的吐痰,稍微有点社会关系的人,我可以自由的违章,自由的钻各种法律法规的漏洞,自由的胡作非为”。但与此同时,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忍受诸多的不自由,比如不能自由迁移户口,不能自由地参加高考等等。在追求幸福生活的今天,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由”未必能真正给人舒畅感,种种限制倒是越来越多地让人感受到约束和无奈。黑格尔曾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看不清边界的自由只是虚妄的概念,真正的自由则暗含了秩序与文明。西方社会为之奋斗了几百年的“自由、平等、博爱”三元价值不只是简单的并列,更有逻辑上的传承:有自由方有平等,有平等乃有博爱。当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为自由这个熠熠生辉的理念而呼喊时,我们有必要先静下心来读懂它的内涵。因为文明意义下的自由向来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需要一定的素质才可以驾驭的。
奥运结束了,反省请继续 2008北京奥运,中国以51枚金牌名列世界第一。时隔四年,我们以38个冠军,获得伦敦奥运金牌第二。这个数字,与北京作为主办方时有较大落差,但这个数字,更接近中国今天的真实。这一次,我们固然也有遗憾:刘翔因伤摔倒,悲壮挥别奥运:羽球虽夺五金,但有一场消极比赛,队员被奥委会取消比赛资格;举重忽视选拔机制,造成个别运动员奥运无成绩的尴尬。我们正在慢慢习惯自己民族成长中的烦恼。 中国人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那样,全民深入探讨金牌的意义。今天,除了数量之外,我们更看重的是获取金牌的方式。姚明用平静的语调说出了大家的心声:金牌之上还有价值取向。理解、自省、善意地批评,我们已渐渐学着如何正确看待自己身上的优劣。奥运结束了,自我反省仍需要再接再厉。 重提反省精神,是因为我们在新问题上看到了老影子,我们在同样的坎上栽了太多跟头。我们嚼了三聚氰胺,又大吃地沟油;我们偷工减料塌了楼,又急于求成垮了桥;我们植树节次次种树不见绿,我们的城市年年下雨回回涝。 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如果只顾亢奋向前,而不懂回首反思,那所谓“前进”只能沦为自以为是的原地徘徊。依赖投机取巧和偶然性因素的成功,只能是暂时的,不可持续,正所谓爬的有多高,就会摔的有多重。 学会反省,善于反省,我们引以为傲的将远不只是奥运金牌。
今天,我们还敢不敢坐下来谈一谈理想? 这是一个理想匮乏的时代。我们拼命地读书,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和上个好大学;我们拼命考公务员,只是为了当官掌权或拿个铁饭碗;我们周围的老师、医生、律师等等,所有曾被我们视为正义和崇高的人,也在为了挣钱而绞尽脑汁。就像前不久有个本科毕业生所说的“为了生计,无暇谈理想”那样,我们太忙了,忙得不敢坐下来谈一谈理想;也像我们常听到的“理想多少钱一斤”那样,我们也不屑于谈理想。其实,我们并非没有理想,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总会有那么点理想,无论它是什么,都能给我们带来动力和激情。只是当我们进入社会,似乎一夜之间理想破灭了,现实无情的摧毁了我们曾经的理想,大多数人选择了与现实妥协,按部就班地走在自己既定的人生道路上,工作、升职、买房、结婚……在当下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谈理想似乎显得有些奢侈。看看自己周围,同龄人似乎早就被社会同化,沦为了赚钱的工具。如果和他说理想,只会遭到嘲笑。不禁要问,我们还能谈理想吗?今天,我们不愿谈理想。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理想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浇灭,还有一部分人则打着理想的旗号追逐着恶俗的私欲,仅有最后一小撮人,还守着理想,在世俗的洪流和嘲笑中,茕茕孑立,惴惴不安,随时都有失守的可能。但,正是这最后的一小撮,是我们这个社会残存的希望。我们怎样对待理想,便是怎样对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社会。今天,不妨坐下来谈一谈理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