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斗士沙加 黄金斗士沙加
关注数: 0 粉丝数: 16 发帖数: 1,234 关注贴吧数: 3
爱情与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千古侠客文人梦 金庸浙大辞职事件大调查 千古侠客文人梦 金庸浙大辞职事件大调查   2004年12月21日,浙江大学校方证实,著名作家金庸提出辞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职务。此前一月,金庸在深圳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收了几个博士生,不够好,我现在也不教了,还把院长的官辞了。”   对此说法,金庸学生、浙大人文学院2003秋季博士生朱晓征女士通过《外滩画报》发表声明:“查先生(即金庸)辞去博士生导师职务,跟我反抗他的教育方式是有关系的。我希望与查先生和解。”   至于其中内情,朱女士表示不愿多谈。   然而《外滩画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到,金庸作为人文学院院长和古代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其教学方式和学术水平,早已遭到浙大人文学院相关专业的部分教授和学生的批评,其博士生导师的资格评定,也存在着程序上的争议。   此外,金庸辞职事件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浙大本身的范围,成为当下学术文化界的焦点,有多名国内权威历史学家向《外滩画报》发表看法,对金庸在浙大的任教提出自己的观点。   2004年12月28日,一场多年来罕见的风雪席卷杭州。街道上不时可见因打滑而相撞的汽车,西湖断桥边,观景的人们却排起了长队。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所在的西溪校区就在西湖北面不远,大雪使得校园异常沉静。   1999年3月,金庸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在当时被誉为文坛大师与名校学府的天作之合,也是金庸在学界获得的最高认可。   这桩姻缘的主要牵线人——浙大前党委书记张浚生,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是1998年4月,刚刚从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职务退下来的张浚生回到母校,负责当时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事宜。9月新浙大成立后,领导班子决定向外聘请著名学者出任新组建的21个学院院长,而金庸就是被邀请的第一位。   张浚生和金庸的私交可追溯到1985年,当时张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分管联系文化新闻界人士,认识了在文化界极为活跃的金庸,两人交情甚好。因而当1998年张浚生在媒体上看到金庸表示有意投身学术研究,选择目标是北大或者浙大时,立即写信邀请他来浙大,金庸当即应允。   “查先生是大学问家,只不过他武侠小说家的名头盖过了学问家,我觉得请他来浙大做人文学院院长是最合适的。”张浚生说。   学生不够好还是导师不够好   出任院长以后,2000年,金庸获得了浙大博士生导师的资格,2001年开始招收历史系古代史专业的隋唐史、中西交通史方向的博士生,后来又增加了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的“历史和文学”方向,后者则是和在浙大做兼职教授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合招的一个博士点。   从2001年开始,金庸连续两年未招博士生,直到2003年秋季,才招到首批3名博士生,这在当时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   42岁的卢敦基攻读的是在职博士,他在考入金庸门下前就已经是浙江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作为成名学者重新投考博士,其成本可谓不菲,当时的卢敦基表示,“文化大家,胜于学术名家”,愿意花几年的时间,在先生的指导下好好做博士论文。   硕士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的王剑是曝光度最高的一名学生,曾被多家媒体称为“侠女”、“小师妹”。相比之下,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朱晓征则一向少与外界接触。   就是这三名学生,2003年10月,金庸在故乡嘉兴还对当地媒体表示:“他们都是高材生,非常优秀。”浙大人文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何春晖也证实,金庸曾特别表扬卢敦基学术功底扎实,然而事隔仅一年,金庸的评价就变成了“不够好”。   记者分别联系了这三位博士,希望听取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卢敦基的回应是:“我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对此没有什么想法。”   王剑的回应是:“谢谢你的关心,但是我不能接受你的采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