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雨后彩虹008 爱雨后彩虹008
关注数: 0 粉丝数: 14 发帖数: 967 关注贴吧数: 5
7岁女童称拿了邻居万余现金被直接带至派出所 “咦,我的包呢?”8月17日中午,马先生一觉醒来后发现,他放在床铺下面的包不翼而飞了。据他称,包里除了一些证件外,还有1.4万元现金。事后,他赶紧报了案,正当警方介入调查时,马先生的邻居、7岁女童菲菲说,包被她拿走了,藏在她家附近的一个盒子里。意外的是,马先生后来并没有在这个盒子里找到丢失的钱,难道又被其他人拿走了?   有点着急的马先生随后把菲菲带到了派出所。在外地打工的菲菲爸爸赶回南京后表示,他愿意将钱偿还给马先生。   包丢了,里面据说有1.4万现金   马先生在南京做裁缝。8月17日中午,他突然发现自己压在床铺下的包不在了。“那里面装着14000块,都是我用来进货的钱。”马先生在家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怀疑可能是被偷了。   随后,他去派出所报了案。回到家后,有邻居说,在他家门口的地上发现了一张存折,正是马先生本人的,但是包和现金却仍不见踪影。这笔钱对马先生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他几乎彻夜未眠。   8月18日,还有邻居跟他说,他丢钱的那天,似乎看到一个小女孩进过他的家,这让他想起了存折的事。“如果是小偷,应该不会把这些东西留在现场的。”   马先生在附近“走访”后,找到了菲菲。让他意外的是,他刚开口,菲菲就承认那个包被她拿走了。据菲菲说,她是出于好奇,才将这笔钱拿走的,不过她只拿了其中100元,买了点玩具。剩下来的钱,她都藏在家门口一个装着垃圾的废盒子里。   马先生松了口气,以为这下总该物归原主了,可等他找到菲菲所说的盒子时,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一分钱都没有。这下,马先生彻底傻了眼。   他直接带着小女孩去了派出所   面对这一状况,马先生也有点不知所措。于是,他带着菲菲一起去了派出所,当时菲菲的家人并不在现场。菲菲被带进派出所后,一直低着头,可能是因为害怕,还哭了出来。   民警随即联系上了菲菲的爸爸,她爸爸原本在上海打工,听到这一消息后,8月18日晚上特地赶了回来。   据了解,菲菲今年只有7岁,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爸爸说,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可家人并不知道女儿拿了马先生的钱,如果确实是孩子拿的,他愿意偿还。对于菲菲爸的这一态度,马先生表示接受。   疑问   菲菲究竟有没有拿钱?   据了解,当马先生找到菲菲时,小女孩称是自己拿走了钱包,并花掉了一小部分钱。   不过,菲菲只有7岁,她的话可以采信吗?一位检察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虽然菲菲是未成年人,但她的话也是有一定的采信价值的,不过,单单依靠她的证言可能不够,还需其他证据进一步补充和佐证。“一般来说,警方还要根据她所交代的拿钱地点、大致金额和马先生交代的情况是否一致等。”这些信息是否吻合,对于证实这件事的真实经过,也是十分关键的。   不过,对于马先生具体损失的金额,马先生可能还需提供相应的证据。“一般想要证明自己丢的钱具体是多少,对失主来说,确实也有点难度。” 2013年8月20日08:09现代快报
超一成儿童有精神障碍 专家建议适度亲吻拥抱  晨报讯(记者 徐晶晶)儿童精神障碍患病率正在逐年提高。昨日,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崔永华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时透露,目前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0%至12%。其中,重症患者能占到3%。   据崔永华介绍,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往往是患病的前兆,常见发病有多动症、孤独症、抽动症、情绪障碍等。目前尚未查明儿童期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因此治疗仍以控制症状为主。崔永华认为,性格决定命运,7岁以前是人格健全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及时治疗,成年后将存在重大隐患。总体来看,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能够达到10%至12%,就是100个孩子里面可能会有10至12个人,其心理健康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或轻或重、或长或短的心理健康问题。"当然,这个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和咱们老百姓说的精神病是完全不一样的。精神病是指精神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类,它不是全部的。"崔永华解释说。   目前,在儿童精神障碍中,严重的比例大概能占到3%左右。常见高发病症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双向情感障碍等。   ■专家建议   适度亲吻拥抱 让孩子有安全感   据介绍,儿童精神障碍发生的环境因素影响超过成人,是重要的诱因之一。针对市民提到孩子经常哭闹,睡觉不踏实,胆小且逆反,崔永华提醒家长,这可能是儿童精神障碍的症状,"有的小孩总晃头眨眼睛,不自主地做动作,这属于抽动症。孩子在5岁后尿床也不正常,可能是因为情绪紧张压抑,也属于精神障碍。"   现在很多很小的孩子对iPad爱不释手,一玩就是五六个小时。崔永华认为,这种行为常见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应带其走出家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尽可能让孩子的生活更有规律。   而对于孩子过度逆反,崔永华表示,这是儿童吸引关注、宣泄不满的一种方式。如果不加以重视,到12至18岁时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因此,家长应主动寻找原因,切忌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崔永华建议,家长可适度亲吻、拥抱孩子,让他们不焦虑,有安全感。(责任编辑:王淼)
黑暗童话让孩子“毁三观”:丑小鸭变烤鸭(图) 9“一只丑小鸭的悲剧”故事书。图片来自网络   原标题:“黑暗童话”让孩子“毁三观”   原本应该变成美丽天鹅的丑小鸭却成为烤鸭大餐。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中晒出新版“丑小鸭”故事,引发热议。   “太可怕了!现在的幼儿读物延续了黑暗的传统!”14日,网友“lemurben”在微博中晒出一组丑小鸭童话故事:丑小鸭并没有变成美丽的天鹅,而是在离家出走后被宰杀,成为了“烤鸭”。   该故事一出引发网友极大关注,截至昨晚8点,微博转发量达11752次,不少网友大呼:“接受不了!”   除了网友“lemurben”展示出的“一只丑小鸭的悲剧”外,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雷同的黑暗系童话故事还真不少,不少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也被“黑暗”化。   在黑暗版的“睡美人”中,公主并不是被王子叫醒,而是变成了邪恶的复仇女巫,而黑暗版的“灰姑娘”中,灰姑娘遭遇火刑成为了王子的陪葬者。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学龄前儿童家长,其中8人表示自己从未注意过“黑暗童话”的存在,但都表示了对此类童话故事的担心。家住汉口的杨女士看过“黑暗故事”后表示,故事结局太残忍,自己不会让小孩看。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说,经典的儿童故事教育了几代人,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其中表达的美好内容。此类新编童话,不仅没有传达美好,反而展示残酷结果,不利于幼儿在观看后感受美好,是“毁三观”(网语,指违背常理,毁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说法等)的反社会作品,有关部门应予禁止。    中国童话现状:打捞失落的传统 2013中国童话 "翻身仗"   数据显示,近50年来已有100多家国内出版社出版了300多个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发行量高达1000万册;《哈利·波特》曾连续27个月名列全国少儿读物发行榜首;而日本动漫类图书也日益火爆。某著名图书网站2011年童书年度畅销榜前100名,欧美的童书占了61%,日韩占了25%,而中国本土的童书只占了13%,其中大部分是科普和教育书,童话寥寥无几。但是2012年这种情况正在悄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拿起笔来表现中国孩子身边的世界、中国的文化传统,2013年众多优秀的中国童话脱颖而出。
中小学书法教育不能形同虚设,要纳入教育督导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汉字书写水平急剧下降。虽然一些中小学校安排了书法课,但也如同“聋子的耳朵”,形同虚设。 根据教育部网站日前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 其实,我国曾颁布实施了多项政策意见,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写字教学。教育部2002年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但至今收效甚微,几乎是一纸空文。 在近年的地方“两会”上,多地的代表委员多次呼吁通过教育行政等手段,制定科学有效的书法教学标准,指导基层学校更好地把握书法教育。因此,《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但也希望这次能真正落到实处,摆脱一切与升学无关的课程就不受重视的尴尬处境。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罕有专业书法师资队伍,大多数开设书法课的学校,书法课都是由美术老师或语文老师兼任。因老师缺乏专业知识和系统知识,学生不但没有从中学到真正的书法知识、提高书写水平,而且知识结构的建立也会被误导。 为此,要将纲要落到实处,师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举办各种书法比赛,引导中小学生广泛参与,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书写状况,寓教于乐,培育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杜绝校车事故 支持村办幼儿园 起起惨不忍睹的幼儿校车事故,让我们追问:谁是事故的最大责任人?!事故原因到底是什么?! 每每出了事故,马上有教育官员站出来大声喊着:这个学校是非法的,是没有经过审批的……. 行内人员和有脑子的人们听到这话,苦笑了,愤恨了,这样的官员真不要脸!! 曾经,国家鼓励村村办幼儿园,那时孩子们不出村享受学前教育。村办幼儿园往往由村里出工资,孩子们交很少的钱就能就读,早饭后送去,中午接回家吃饭,孩子很幸福,很安全。不像现在,某些地方政府和教育局打着“集中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幌子,几乎取缔了所有村办幼儿园,逼迫农民的孩子风雨奔波,走很远的路去所谓的镇上的公办幼儿园,还很有可能一去不返!!而其实,教育质量未见提高,只看到农民为了孩子上学费力费钱,孩子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给折腾,大人筋疲力尽、分身乏术,孩子温饱都成问题,真正的劳民伤财! 孩子们为什么要坐校车?!因为不能就近上学!为什么不能就近上学,因为村办幼儿园不让办!为什么不让办村幼儿园,因为当地政府、教育局有利可图!!! -------说白了,那些地方政府和教育局不是为了群众着想,而是处处为自己打算,好大喜功,减少管理责任和负担,更为了多吃多占孩子们的学费! 公办学校同样的老师、班级,多塞上些学生,那就是白赚的!为了孩子们的经济利益,哪里还管孩子们的死活?! 如果能就近入学那还坐什么校车?! 事实是,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局不支持村办、民办幼儿园,不予审批,即使原来合法的、经过审批的幼儿园,只要他们不再给年审通过,就被动成为“未经审批”了!而这才是造成农村幼儿不能就近上学的根本原因!不支持的深层原因是为了获取孩子在公办幼儿园上学的经济利益!和好大喜功、管理图省事! 如果让出事故的江西省贵溪市当地政府、教育局出500万经费恢复建设乡村幼儿园,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干!即使建设的会很好。甚至,一分钱不让他们出,让他们支持一下村办幼儿园,他们也不会肯啊!但是,现在,把11个孩子淹死了,500万赔偿款迅速筹集发放!-----为了什么,为了农村幼儿教育吗?!非也!还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可是,500万能买回孩子们的生命吗?!能抚平对家长的伤害吗?!能对农村学前教育起到一点作用吗?! 请有头脑的领导大人们想一想吧! 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过度撤并农村幼儿园的错误,那中国农村儿童的教育和生命就不能得到保障!校车事故何时了?!只要孩子们不能就近上学,那事故就会不断重演!去年是甘肃,今年是江西,明年呢?! 建议国家立即以实际行动支持农村幼儿园,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这个问题不能再耽搁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