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中寻找静谧
喧闹中寻找静谧
关注数: 9
粉丝数: 230
发帖数: 6,976
关注贴吧数: 56
T系列的11代酷睿什么时候上市啊? 我已经等不及了,看了评测,顿时对现在的10系列的本本失去了兴趣。
口音有遗传的成分,跟口腔构造有关 昨天在深圳的餐厅遇到几个高中生,都是深圳本地长大的,虽然都说着标准的普通话,还是能听出来他们的父母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就像美国的黑人口音,都已经在美国好几代了,听口音还是能听出来黑人白人。
T14的4k屏幕是不是有些多余 就算缩放200%的话,分辨率等于 1920x1080,在14寸的屏幕上字还是太小啊。 缩放300%正好,分辨率等于1280x720,这样在14寸的屏幕上字体刚刚好,只是,缩放300%对windows系统来说,难道不会出各种显示问题吗? 感觉14寸的花,2k屏刚刚好。
理解生苗为什么宁愿躲进大山里也不愿被统治了 他们躲避的不是汉人,而是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躲避的是人管人,人压人的层级管理制度。
amd的体验总感觉很漂 昨天去某笔记本体验店体验了一下intel和amd的本本,不得不说amd的速度很快,但操作起来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网页滚动的时候也有一些抖动。intel的笔记本感觉就很有质感。简单的说,就是手感不一样,如果两个电脑撕掉cpu标签,不看系统属性,光凭手感我就能分辨出amd和intel的电脑
【本地交流】省内和在外的山东人,不要被外人调拨了你们的关系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说黑山东的主力是在外工作的山东人,黑山东是因为“怒其不争”。 还有部分省内的受其挑拨开始看不惯在外的山东人。 老乡们呐,长点心吧,省内和省外的山东人互黑正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希望的。
想知道苍山是混济南的多还是混青岛的多还是混上海的多 还是混北京的多?
魏晋衣冠南渡是去的山东半岛 真相是衣冠东渡,当年没有GPS导航系统,他们一路向东还以为一路向南。
其实A车、B车、改装,都无所谓了,别太当回事 你用好车,系统就安排好车跟你比赛,你用垃圾车,系统就安排垃圾车给你比赛。你改装到什么程度,系统就安排改装到什么程度的车跟你比赛。 总之:系统会安排一群跟你装备差不多的人跟你比赛。 所以:别指望买了个好车就能鹤立鸡群。
看来firefox是铁了心要改地址栏样式了 每次那个胖胖的地址栏都让我眼晕
文字都被边框包围,这是啥毛病啊 不知道按错了哪里,请大侠帮忙看看怎么恢复正常啊
也谈向南方学习,山东该抛弃的和不该抛弃的 该抛弃的: 1、官本位 2、酒桌文化 3、孝道 不该抛弃的: 1、道德 2、实在 3、厚道
武极竟然给我用的199元的ssd硬盘 真是欺负我小白不懂硬件。
要解决电信诈骗必须在南方强推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越深的地方,诈骗越少。受儒家文件影响越少的地方,诈骗越多。
这站姿跟现在的中国很像 看当前中国大众的表情,言谈举止,跟俄罗斯很多方面很像,所以别再说中国是汉文化的国家了,也别提儒家文化了。
吃米和吃面确实会影响人的性格 我连着吃一星期的米饭,或者连着吃一星期的面饭,心里的想法就会变得不一样。 吃面以后: 1、没事的时候容易自己傻笑,想起好玩的事情就想笑。 2、更有想象力,更有有表达欲望。 3、更慵懒,乐呵着,冥想着,一天就过去了。 吃米以后: 1、更严肃、更内敛 2、更有时间观念,做事效率更高 3、更现实 吃米和吃面造就了南北不同的风俗和性格。我一个人连着吃一段时间的米都会产生不同的特质,以至于我自己都能感觉出来,何况几千年世世代代吃米,产生不同的文化习俗就不足为怪了。
在90后吧逛了一圈,发现90后比80后悲观的多,也现实的多 80后比较有梦想,比较爱做梦。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既然成年人近视不会减轻,为什么还会加深呢? 这说不通啊。如果说成年人度数已经固定,无法恢复,可以说的过去。 不过都固定了,为什么还会加深呢?
周末有没有一起爬山的? 爬羊台山
蔡司镜片可以用鹿皮擦镜布擦吗? 如果不能擦很不方便啊,总不能随身带一个超声波清洗器吧
南蛮不知礼义,餐馆等餐都是侧身翘着二郎腿 这是很不礼貌的表现,特别是翘着二郎腿对着别人的时候。 正确的坐法是正襟危坐,哪怕没上菜,也得面向餐桌正坐。山东酒桌的规矩更多的是就餐秩序,而不是灌酒,南蛮不懂。
对于没文化的人,故乡就是他的所有 他的所有认知,所有对人生的思考,都是基于故乡,如果去掉故乡的记忆,他的记忆就就是空白,就像个植物人了。所以,当他们在外面混好了以后,总是想回到故乡炫耀,让故乡的故人知道自己的成就。他们的人生意义来自于此。
北方人有矛盾会吵一架解决,南方人会陷入勾斗的死循环 不得不承认,南方人较劲比北方人有耐力。北方人有矛盾憋在心里憋不住,南方人特能憋的住。 比如楼吵,楼上不注意弄出噪音,北方会上去要求楼上注意点,一般说了就能解决,再不行吵一架,再不行打一架,总之北方人会速战速决。南方人不会上去说,因为南方人明白说了也没用 楼上反而会觉得楼下有求于他,故意制造噪音要挟楼下,所以南方一般会互相暗地里使坏,比如买震楼器制造噪音反击楼上。
酒是华夏人浪漫主义的源泉,凡是驾驭不了酒的都是蛮夷 商朝就有“酒池肉林”之说,古诗词更是跟酒密不可分:“花间一壶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贵妃醉酒”,酒文化贯穿华夏文化的始终。往往都是跟浪漫主义分不开,是酒给严肃的华夏人开了一扇浪漫主义的窗口。 这么重要的传统文化,竟然被南蛮攻击,为什么南蛮要攻击酒文化呢?因为他们驾驭不了酒,一喝了酒就“猴形毕现”,就像西游记里的妖怪,平时可以变作人形,喝醉了酒就现原形了。南蛮就是这种情况,一喝酒,他们必然会现原形,各种出丑,于是他们就痛恨酒,用他们南蛮歪曲事实的传统去歪曲华夏的酒文化。
费玉清越长越年轻了
从饺子之争,可以看出来部分北方吧友想统战南方吧友。。。 简单的说就是想套近乎、抹平隔阂,部分南方网友趁机狠狠的踩一下过来套近乎的北方吧友,增长一下优越感,因为聪明的南方吧友明白:别人过来跟你掏心窝子套近乎的时候是没有防备心理的,这个时候趁机占上风是最安全的。 然而,古华夏人就是靠着北方吧友这种朴素的以德报怨,把华夏的基本盘囊括了整个百越。
中国驻各国使馆纷纷包饺子庆祝春节 那些说上不了台面的可以闭嘴了
用你们的家乡话“胡搅蛮缠”怎么说? 在我的家乡,小时候,说别人“胡搅蛮缠”可能会引发武斗,因为那时候农民大都没多少文化,胡搅蛮缠被以讹传讹,传成了“胡*蛮缠”,就被传成了脏话。
外交官的海外中国年:异国升起国旗 他乡煮熟饺子 欢迎南方的朋友春节吃饺子,我们不会笑话你们东施效颦
看春晚不如看神雕侠侣 看我的小龙女去了
每年春节蛮猴都会在饺子问题上矫情一阵子 就像女人矫情的时候最喜欢说“不要”、“不要”
我的通知取消不掉,快疯了 好几年了
喜闻某宫斗剧被下架,国家终于出手了 这几年社会风气可被宫斗剧害的不浅,人人自危,人人勾心斗角,最后吃苦的还是所有人。
山东文化里应该抛弃的和应该继承的 应该抛弃的:官本位、孝道 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仁义礼智信、实诚 实诚是个很好的优点,一群实诚人相处起来,比一群狡猾的人相处起来要融洽的多,幸福的多。工作上同事之间真诚相待工作效率更高,并且还不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光工作做不好,还累,绝对比干活本身累的多。
河南跟安徽已经被江浙沪唱衰,山东要警惕 千万不要中了长三角的圈套,特别是浙江,现在正在从各方面唱衰做空山东
贫富差距是南方大还是北方大? 我感觉南方的贫富差距比北方大的多,大到穷人和富人都不像一个物种了。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除了金钱上有少许的往来。 北方没严重到这种程度,也可能北方的文化不以贫富划分人群。
赵忠祥长得像汉人还是满人? 他是满族,但看他那样子没有一点描述的那种满族特征:鹅蛋脸、窄鼻翼
辣椒不是好东西,吃辣椒痰多 辣椒是物质缺乏时代穷人的调味品。食材太少太没味道,只能用辣椒刺激味蕾。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辣椒应该从餐桌上消失了
南方卖的铁板鱿鱼都是坑人的 都是先放在锅里煮熟的,有人买的时候放铁板上加热一下,抹上辣酱了事。 山东的铁板鱿鱼才是实实在在的铁板鱿鱼,生鱿鱼串压在铁板上硬生生的煎熟的。
震楼器如同核捆绑,容易引起整栋楼的军备竞赛 震楼器 不管是敲墙的还是共振的还是马达的,都能穿透好几层楼。有时候你只是被楼上或楼下误伤而已,然后你为了报复他也用上了震楼器,然后你又误伤了左邻右舍。然后被你误伤的又报复。。。如此循环,最后整栋楼大家都用上了震楼器,一起玩完。
深圳消费真心实惠 坐标福田区,中档连锁餐厅,一份卤肉饭+银耳羹 = 12元 甚至比中国大部分县城都实惠,更比上海实惠。上海静安区黄浦区能吃到12元一份的快餐吗?怕是一碗粥都买不到。去年本官在上海的时候吃一顿饭动辄4、50元。
那些看见北方人肥头大耳就说蒙古人的,建议去蒙古天骄吧看看真正 特别是外蒙的,肥头大耳的很少,小眼睛的很少,双眼皮比北方汉人多多了。
普通话是书面语,不代表北方话。 只是发音采用的北京附近的发音。适合书写阅读,不适合口头交流。 比方说“不知道”,北方方言是“知不道”,说“知不道”的时候比说“不知道”的时候胸腔要舒服的多。 方言都是千百年来口头交流去伪存真总结出来的精华,从这个角度来看,方言永远有市场。
宁住二线富人区,不住一线贫民区 不管租房还是买房都是如此。同样的道理,宁住三线富人区,不住二线贫民区。 贫民区都是社会底层,淤积了太多的怨气。身处负能量集中营,想不受影响很难。
儒家的信仰使的山东人成为东亚最高的族群 纵观全世界,高个的族群都是有信仰的。 因为高个的人反射弧长,反应速度比矮个的慢,拼机灵肯定拼不过矮个的,这是生理上的差异,通过后天锻炼也很难弥补。 但是儒家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很好的保护了反应稍微迟钝的大个子,让矮个子的机灵善变失去了发挥的空间,经过两千多年的生存竞争,在山东这片土地上高个淘汰了矮个,占据了基因上的优势。
在深圳半年了,感觉广东人简直是另一个物种 非褒非贬,反应速度简直是北方人的10倍,就像猫和狗两个物种
从幼儿的发音来看普通话可能真的不是汉人的原本发音 幼儿的发音是符合口舌结构最原本的发音,北方汉人在幼儿时期也是“shi”、“si”不分的,这跟南方的发音很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被周围的环境纠正,shi和si的发音就分开了。
是不是1万的笔记本性能比不上5000的台式机? 我的笔记本1万多,i7的核,感觉还不如公司的组装机强悍,公司的是i5酷睿
只有北方的铁板鱿鱼才货真价值 北方的铁板鱿鱼,都是现买现做,你说做多少支,摊出就拿出多少支生的鱿鱼串,然后放在铁板上煎,用大铁抹子(工地上抹水泥的那种)用力的压在铁板上煎,其间不停的用铁抹子把沾在铁板上的杂质刮掉。可以说这是一个技术活也是力气活,只有强壮有力的北方汉子用匠心做出来的铁板鱿鱼才入味。 南方卖铁板鱿鱼就是把一大堆鱿鱼串煎熟,然后放在铁板上保持着温度,你买几串就给你拿几串,都不知道煎了多长时间了。 这就是南方人跟北方人做生意的区别,南方只讲多产,不讲质量。
有高铁是好事还是坏事? 京沪高铁沿线的城市去北京上海平均2小时以内,比一二线城市的远途公交用的时间还少,很多城市的公交车东头到西头都得2、3个小时。这些地方的人去北京上海方便了,但他们本地的青壮年劳动力被抽空了。本地的经济空心化,年轻人出去给北京上海当电池🔋,只剩下老弱病残在家里看家,高铁抽空了他们的经济,让他们有家却不可归,让他们像候鸟一样的生活。
难怪当年那么多人宁愿砍头也不留辫子,霍建华那么帅的男人换上满装都变成了丑八怪
5、60年代的时候南方也是顿顿吃米吗? 以前在北方吃一次面食是很奢侈的事情,农村在90年代后期才有条件顿顿吃馒头,此前都是以玉米红薯为主食。怎么面食现在被南方人污蔑的一文不值了。
食材很重要,南方的韭菜吃起来就像草 没有叶肉,全是纤维,这种韭菜吃起来就像吃草。不好吃,还塞牙。 山东的韭菜叶全是叶肉,基本上没有纤维,就像白菜、菠菜叶那样,不会塞牙。味道鲜美,只有在山东才能吃到正宗的韭菜饺子。
如果土地有产权,农村真的不比城市差 农民有地只是幻觉,本质上农民在农村种地也是打工
其实哪里都有好人坏人,就像草原会有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一个地方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官员、黑社会、地方势力、小偷、强盗、骗子、平民、乞丐。。。各种角色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少了任何一个行当,生态都会失衡。就像一片草原:毒蛇、猛兽、寄生虫、细菌、草食动物、植物,少了食物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对这片草原都是一场生态灾难。 所不同的是:各个地方好人和坏人的比例不同,有的地方好人多一些,有的地方坏人多一些。
当年的地主都是纯种汉人,贫下中农都是胡杂马来通古斯 土改的老照片镇楼,地主往往长的比较纯正,一脸忠厚,标准的汉人长相,那些贫下中农长啥样的都有,简直就是大杂烩。以前门当户对,地主不跟贫农通婚,也有种族的考虑
我要表扬一下广东的气候 现在应该是炎炎夏日的节气吧,广东这边30度左右,这几天一直阴天或小雨,本以为越往南越热,原来不是这样的。 最变态的是长三角的气候,夏天热死,冬天冷死。冬天冷飕飕的阴风吹得人阴盛阳衰,长三角盛产娘娘腔估计也有气候的原因。
这社会,让人变得冷漠 刚刚去1楼取快递,回来上电梯的时候,我跟一个大爷在里面,快关上门的时候大厅进来一个小姐姐,温柔的喊了一声“等一下”,我和大爷都心照不宣的装没听见
中国人确实在某些方面不如西方人看得远 确切的说是东亚人,不知道这是文化差异还是基因差异。 比如“官商勾结”,中国人看到的是见钱眼开的官员和吃人不吐骨头的奸商,看到的是二者的狼狈为奸。 西方人却看到的是权利和资本的勾结,看到的是权利不被制衡和资本扩张的垄断。 当一个公司做大做强变成一个商业航母,中国人往往是赞叹,西方人却是对此深深的忧虑
呼吁:严厉打击上海女人哄抬逼价的行为 上海的拜金女,奇货可居,哄抬逼价,吓JB带节奏,导致中国大龄剩女问题凸显,一边一群光棍找不到老婆,一边一群女人嫁不出去。都是上海拜金女带坏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拿上海拜金女开刀,所有30岁以上的上海女人仍然没有结婚的,一律强行嫁给农村老光棍。不执行着,杖四十。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