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中寻找静谧
喧闹中寻找静谧
关注数: 9
粉丝数: 230
发帖数: 6,976
关注贴吧数: 56
手握16spro去体验店体验了22 先说优点,流畅是真的流畅,可以媲美苹果。屏幕色彩也比16spro好很多,120hz很棒。 然后再说说缺点,握感不如16spro,摄像头搁手。最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扬声器和马达都不如16spro,扬声器音质一股廉价感,也就听个响。马达的手感退步太厉害了,打字的时候震动反馈就像敲在钢板上。看来科技不是一直进步的,有时候还会退步。
减药至1/8,终于恢复性欲 吃了两年药,做了两年太监。苦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阳痿的病友们放心,减药停药后性功能会恢复的。
追求的女孩老是暗示我发红包 甚至直接说“有没有红包”,诸位我该怎么办?该发给她红包吗?
看见你们的霓虹灯我就想笑,我的机箱用的两层铜网包裹 买电脑的时候也选的不透明的金属机箱不用铜网包裹机箱,明显能感觉到辐射,头疼。
笔记本电脑也沦陷了,高端本都用oled了 只有外接显示器还在坚守lcd
刚从小米体验店里看了redmi 11T pro 屏幕不如f52,手里的f52感觉更香了。 不过容易误触,听说是三星系统的问题,希望下一个版本能修复。
字体好小,用惯了国产系统乍用三星不习惯 设置字体了,也设置状态栏了,貌似对顶部状态栏无效
真相:买个千元劣质手机能有效减少刷手机时间 沉迷手机不能自拔,是因为旗舰机色彩太鲜艳了,双喇叭音质太美妙了。 千元入门手机,屏幕勉强能看,声音就听个响,刷短视频一会就刷够了,还不影响出门扫码打车什么的。
oled对人的伤害绝不止眼镜 还有大脑、全身、乃至人的心理
oled这棵科技树点错了 一开始路径就错了,后面走的越远就在错误的道路上错的越彻底。 一开始的树干长歪了,后面的树枝长的再正也是一棵歪脖子树。
使用256G的tf卡,导致速度变慢 又换回56G的tf卡了,可能外置存储卡容量过大会导致cpu负载变高。体验真是个玄学
神配图那一栏怎么关闭啊?太恶心人了 白白的让这一行垃圾功能占据宝贵的屏幕空间,百度输入法的产品经理****了吗。
我发现个矮的肩膀都宽,包括很苗条的女生 有些很矮很苗条的女生,但肩膀都很宽,150以下的女生很少骨盆宽过肩的。偶尔有,都是家庭条件特别好特别养尊处优的。 估计跟举重物有关,生活中的桌椅板凳、厨具灶台,都是按照中等身高设计的,特别矮的女生搬动这些东西的时候需要支棱起肩膀用超过体重比例的力气才能掌控的了。久而久之,肩膀就练宽了。 同样150以下的女生,越南女生就比两广女生身材比例好看,肩膀窄,显得身材修长。越南的桌椅板凳厨具灶台的尺寸重量,比中国的要小。
我吃治慢性结膜炎的药治好了非淋,吃治非淋的药治好了慢性结膜炎 你说巧不巧,你说搞笑不搞笑,这花不开那花开
人的品性很大一部分是基因确定的 好的人天生就好,坏的人天生就坏。 只是这么说政治不正确。
没了外资,两个三角啥都不是 深圳北站成为失业流浪人员新栖息地,到处躺满人! 昆山大量工厂放假
在北方会开宏观视角,在南方会开微观视角 在不同的地方真的会有不同的心境,甚至性格都会改变。 在北方人就会变得大大咧咧,心大。在南方会变得谨小慎微,非常谨慎。 有人文环境的因素,也有地理气候的因素。越来越相信地理气候的决定论了。
商场和大街上美女都少了 记得2019年以前,深圳到处都是美女,估计现在都回老家或转移阵地了,美女是经济的晴雨表。
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楼房层高,这些标准应该分南北两个版本 南方版本尺寸小一些,北方版本尺寸大一些。 比如同一个高度的天花板,1.9米的感觉有些压抑,二1.6米的可能感觉还很宽敞。 同样重的一个炒锅,1.9米的拿着可能很轻,1.6米的拿着就会觉得很重。 现在全国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北方高个越来越多的驼背,南方特别是两广地区四肢不成比例的粗壮。
刚才一个大姐在快餐店求职店员工作 大姐穿着得体,举止文雅,身穿高跟鞋白西服,大姐说生活太无聊了想找点事做,被告知公司规定不接受深户做全职,估计是怕深户拉不下身段伺候人吧
这是哪里人?眼睛很有地域特色
坐高铁从深圳到山东,越往北乘客越老实 路上陆陆续续有上有下,越往北人越安静 说实话只要过了广东,人的长相变化就不大了
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冷和欧洲的冷不是一回事 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冷是“刺骨”,哪怕到了广东,只能降到10度,还是刺骨,这种刺骨的感觉,跟温度有关,又不全跟温度有关。
未成年人喝茶可能会影响身高 国内比较矮的地区刚好跟喝茶文化占主流的地区重合,喝茶会降低食欲,这也是喝茶减肥的原理。 青少年喝茶,食欲降低,自然营养摄入量也会减少,不利于生长发育。 成年人饮茶还是有好处的,成年人摄入过多的热量,不会长个但会长肉,导致肥胖、血压高、心脑血管疾病。喝茶降低营养摄入,可以减肥、降血压、让血液变得稀疏血管通畅。
为什么叫“瞎鹿”?是不是原名叫“瞎撸”? 瞎撸,好有画面感
没了英国的熏陶,广东还能特立独行多久? 香港的粤语歌曲、香港电影,曾经火遍亚洲,广东也跟着鸡犬升天,如今英国已走,广东似乎没沉淀到多少文化精髓,依然是宗族祠堂传宗接代。
没有大英帝国的荫蔽,广东靠宗族文化还能挺多久? 当年只看tvb的一代,现在也只能在抖音上老铁666了
北京的秋天和江南的秋天,谁更胜一筹?
[猜想]南北矛盾是美国和俄罗斯推波助澜 当年划江而治是美国和苏联都赞成的,那么现在他们会不会在暗中推波助澜呢?
冬天不结冰的地方,人都不够稳重,表情过于丰富 人变得稳重,最早很可能就是冬天天冷,脸部被冻僵了,无法做出太丰富的表情,久而久之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审美。 像东南亚、非洲这些地方,终年不结冰,人的表情过于丰富,普遍喜欢做鬼脸。温带地区的人就稳重的多,不管欧洲还是亚洲都是这样。当然太往北到北极圈就不行了,终日寒冷脸蛋长的跟气球似的。
深圳风俗:小声的爆粗口“cao” 男的女的都有,有时候迎面走来一个陌生人,无缘由的嘴里就说一声“cao”
使用外接键盘的时候怎样调出emoji表情啊? 还有怎样调出剪贴盘历史啊? 有没有相关的快捷键?很多功能在触屏时很好用,但是使用外接键盘的时候就不出来那些选择界面了,有相关的快捷键吗?
thinkpad t14 amd gen3 国内还会发售吗? 国外都发售很久了,怎么国内迟迟不见动静?
这种挂钱是广东哪里的习俗?
现在深圳34度,空气湿度44% 比前段时间28、9度的时候舒服多了
其实海参崴对东北没那么重要 吉林到海参崴要翻好几座大山,不如到大连顺路,一路平原
听说核酸暂停了,是真的吗? 房东刚刚在群里说,因为广东的核酸系统出了问题,所以核酸暂停,是真的假的啊,是不是他的手机中病毒了?
4号线是负能量最重的一条线 特别是到了龙华地界
二线省会城市最宜居,平均素质最高 二线省会城市集中了本省文化水平最高的那一群人,虽然文化水平高的也有人渣,但总体上是最有素质的一群人。二线城市割断了亲朋好友的关系网绑架,却又不至于让人变得过于原子化。节奏不像三四线那么拖拉散漫,但也不至于像一线那样拉屎都要计时。
深圳还有呆的必要吗? 本来休息时间就少,通勤远,坐一个小时回到住处还得排半个小时的队做核算,娱乐场所也纷纷关闭,深圳早已不是那个自由自在的深圳,变成了牢笼桎梏
要离开贵州了,唯一一个住旅馆不要押金的地方 足见民风之醇厚,我会怀念这里的
判断一个城市是不是宜居很简单 你向陌生人问路,对方会不会帮你? 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帮了他以后,对方会不会衷心的致谢。 陌生人会不会以向你求助的名义,跟你搭讪,然后实施诈骗
贵阳的姑娘脚好小,应该是比较纯种的汉人 在广东见到的姑娘个个脚大、个矮,跟个大脚怪似的。汉人的特征是女性个高、脚小。 古代裹脚就是南唐兴起的,南唐的马来女人看见汉人女人脚小,自惭形秽,就用布紧紧裹住自己的脚,让脚显得小一点,把自己伪装成汉人女人。
真怀疑深圳的天气预报是假的,28度的时候就闷热的不得了 现在贵阳28度,秋高气爽的感觉,真爽
来贵阳出差,好凉爽啊? 凉风嗖嗖的,空调无用武之地
山东把流入江苏的水都引到半岛和鲁西北,就不缺水了 山东南部的地形和藏南很像,属于迎风坡,西南湿热空气上升遇冷会形成强降雨,当然山东中部的丘陵没有喜马拉雅山那么高,但是鲁南地区的降水量也是很大的,但这些水资源都向南流到淮河了,如果山东省内搞一个南水北调+东调,是不是鲁西北平原和半岛地区就不缺水了呢?山东的地形搞南水北调比国家搞的那个工程容易的多,周围都是平原,不用人工把水升高。更比雅鲁藏布江的水进新疆容易。
就算不在厦门北抓获,后面新冠来了也会被抓获 到处都得刷行程码,藏不住的
windows11确实比windows10速度快 我这gf63笔记本又焕发了第二春
吴越人又开始发明历史了 连原子弹都成了吴越人发明的了。全国最多院士,恰好印证了吴越人善于搞学阀,明末吴越人就搞了一个很大的学阀
30年前香港人吃火锅都不用公筷,现在广东人还用公筷 矫情的一13
是不是高色域的屏幕很累眼? 我在体验店试了试45%低色域的thinkpad,眼睛一点也不累,试了一会100%高色域的yoga系列,眼睛就很累,难道是因为高色域引起的眼睛疲劳吗? 如果是这样还是干脆买低色域算了,反正写代码不搞PS设计
thinkpad t14终于要16:10了 如果屏幕能到90hz就好了,估计高刷还得等一两年
nvidia显卡里面可能有脑控装置 我一天不用nvidia的电脑,脑子就难受
终于要上高刷了,ThinkPad P1 Gen 5,刷新率165Hz 其实办公90Hz就够了,60Hz真的容易引起疲劳感
慢慢开始习惯Windows11的操作方式了,确实很赞 变化最大的是任务栏,多个任务强制合并显示了,无法像以前那样各个任务分开且显示标题了。只显示一个小图标,工作的时候在多个窗口间切换一开始确实让人抓瞎。 但习惯以后的感悟: 本来任务栏就不应该那么吸引注意力,以前确实任务栏分开且显示标题,在各个窗口间切换很方便,但也被那种方便惯坏了,不由自主的在各个窗口来回切换,很难静下心来处理事情,现在在各个应用间切换是比以前不方便了,但这样也倒逼着我们在每次切换窗口的时候深思熟虑。 苹果、ubuntu的系统在很多年前就是强制合并任务栏的,并且只显示一个图标,苹果自始至终都是如此,ubuntu大约在10年前也转向这种设计(图标默认在屏幕左侧),Windows11的这个转变也是顺应潮流。
每次切换输入法,托盘区跳出这个框很烦人 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很碍眼,阿三干活还是差道劲
独立显卡用了就回不去了,哪怕只是用来写代码浏览网页 核显跟独显根本不是一样的感觉,哪怕再好的浏览器,刷新率再高,核显也没有独显的感觉。
买了个新台式机,折腾了一天的windows11,基本满意 就是白色的任务栏有点晃眼,又不想改风格,一改风格连标题栏都跟着改了,貌似无法单独改任务栏颜色。
南方人:我骗了你,所以你要服我 这逻辑,没谁了,如同东北人的“我打了你,所以你要服我”一样奇葩。
长发可以阻挡噪音 发现这个奥秘后,我决定留长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