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白泽丶 HT白泽丶
木有过不去的坎。。
关注数: 42 粉丝数: 73 发帖数: 7,410 关注贴吧数: 10
【科普】岳飞被害的真正原因 【问题】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 【一句话答案】 因为绍兴十一年金人遣使议和时,提出的和议条件之一是“必杀飞始可和”;而赵构当时已经决意放弃恢复中原的努力偏安江南,所以为了与金人达成和议确保自己能安心享乐,就顺应金人的要求,放任当时和金人里应外合的带路党秦桧,杀掉了最令金人畏惧和担忧的岳飞。 PS 这是导致岳飞被害的惟一的原因。其他什么“迎还二圣”违背了赵构的利益、功高震主令赵构觉得难以驾驭、兵权太大违背了宋代体制、不会做人和文武大臣以及君主关系不好、建议立皇储犯了大忌、甚至什么援淮西贻误军机罪有应得、本身就是不听话的军阀blabla。。。 统统都是昧于史实的想—当—然—式的错误。 【升级版答案】 --------------------------------------------------------------------------------- 岳飞之所以最后会被害,是因为一个前提,三个原因: 1、一个前提是,岳飞的军事才华是南宋诸将领中最为突出和全面的,并且还是当时惟一擅长组织进攻、并确实在进攻中对金军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的将领。 这一点,在他凭岳家军一旅孤军策动的绍兴十年北伐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那一次北伐中,金军不是单纯被打得丧师失地、精锐尽毁的问题,而是在中原两河地区的整个行政系统,都已经因为岳家军的攻势和受岳飞指挥的敌后义军的活跃而几近瘫痪了。所谓“燕京以南,号令不行”,“岳帅之来,此间震恐”,以至于二十年后完颜亮南征时,金军将士中还流传着一个说法:“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2、在这个前提下,金国如果还想与南宋议和,并且保证和约的长久、稳固,就必须除掉对金国构成致命威胁的岳飞。因为岳飞不仅军事才华出众还非常年轻,南宋中兴诸将和金国的将领大多是他的父辈。如果不搞定点清除肉体消灭,那么即便南宋方面罢了他的兵权甚至把他流放、关押也没有用,只要金国或者南宋随便哪边出了点什么状况(比如南宋那边赵构突然挂了,支持北伐的太子赵瑗上台;或者秦桧挂了上来个能震慑赵构的主战派主持北伐;或者金国那边兀术挂了一心想统一中国的完颜亮上台),他仍然会被起用,仍然会让金国有灭国的危险。所以金人在议和时提出了“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这是岳飞被害的外因。 3、与金人提出的要求相呼应的是,当时的赵构已经完全不想再尝试进行北伐的努力。至于为什么不想再努力,很可笑: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于这位漠视任何人类正常道德、伦理和情感的君主来说,什么祖宗基业、黎民疾苦,甚至个人的生前身后名都是虚的,只有现实中的安稳逍遥和个人的声色享受才是实打实的。而北伐的成功在当时再怎么垂手可得,要从计划到最终的现实总还是需要君主多少操点心。赵构在当时就是连这点力也不愿意出了。惟一可能破他这点儿的就是如果有儿子,他也许还会抱着为儿子留份基业的心思努力一下。但是很不幸,他的独子早在建炎初年就挂了,而他自己以后再也没能恢复生育能力。(用王大人的话说就是:不管他以后怎么祷告上天怎么跳大神,也特么改变不了连一只犬彘都不能生育的现实~~~)所以赵构也一心盼着和金人的和约能够达成,自己好偏安江南;所以他只能接受金人的要求杀掉岳飞,否则自己偏安的心愿就难以实现。这是岳飞被害的最关键的内因。 当然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奇怪:赵构答应金人这一条件的时候,就不担心万一金人那边毁约,自己这边连保命的人都没了么?有此疑问的同学请跳回本版答案第一条温习一下,同时明确一个事情:南宋当时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就必须用岳飞,但是如果只想偏安江南的话,则不必非留岳飞不可。具体到当时,就是有刘錡和吴璘就够了。这两个人都是战绩不错而且非常年轻的后起名将,也是赵构为自己的偏安大业留的底牌。 4、在赵构的私心和金国的长远规划一拍即合的情况下,赵构放纵金人的卧底、带路党先驱、当时的宰相秦桧一手策划诏狱并最终杀害了岳飞。秦桧的存在,是岳飞最终被害的另一个内因。这位带路党前辈一方面撺掇的赵构在不思进取灭绝人性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一方面和金人里应外合促成和议相关的各种条件的实现,是岳飞之死中一个重要的加强变量或曰催化剂。 至于秦桧为什么要身在南宋替大金带路,原因也很简单:秦桧之所以能做宰相,就是因为他在金国有人,能够帮助赵构实现他一直渴望的和议。否则的话,他本来没有任何资本和能力进入绍兴初的南宋中枢。而作为回报,金人在最终达成的和议里也明确要求赵构“不得以无罪去首相”。至于秦桧凭借金人撑腰当上终身宰相后,又进一步觊觎皇位,临死前已经到了逼赵构给其“加九锡”的地步,只是因为没活过赵构才功亏一篑,那是后话了。 综上所述,岳飞最终之所以会被杀害,就是这一个前提之下,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达成的结果。 关于岳飞死因种种稀奇古怪的说法便捷版辟谣 --------------------------------------------------------------------------------- 1、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力主迎还二圣,戳了赵构的痛脚。 ——这是一个已经成为日经的谣言。为什么是谣言为什么不靠谱,如果没工夫去看邓广铭王曾瑜等大家的著作的话,请点这里:http://tieba.baidu.com/p/2421458540 ----------------------------------------------------------------------- 2、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建议立太子,犯了为人臣的大忌和武将干政的大忌; 3、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兵权太大已成事实上的军阀,为了集中军权到中央必须除掉; 4、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功高震主让高宗感到实在难以驾驭了; 5、岳飞被杀是因为他援淮西不力罪有应得; 6、岳飞被杀是因为他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得罪的人太多直到最后得罪了秦桧和赵构。 7、岳飞被杀是因为赵宋传统的重文轻武政策,这样出色又参与政治的武将必然被文官集团忌恨+除之而后快 。。。。。。。。。。。。。。。。。。。。。。。。。。。。。。。 --------------------------------------------------------------------------------- 以上种种解释,除了迎二圣问题已经写了一个专门辟谣贴所以可以玩“一句话答案”之外,其他的,你别说。。。还真是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几乎都需要开专贴辟谣。 不过,还是有一个办法能“一扫光”的~~ 那就是看完下面这个“死亡名单”: -------------------------------------------------------------------------------- 赵鼎,准进士出身,曾经两次担任过高宗朝的宰相,并且援引支持过秦桧,秦桧独相后被迫害,流放到岭南,最后被逼自尽,儿子也差点被抓入狱中害死,只是因为秦桧突然病逝才逃得一命; 胡舜陟,准进士出身,在高宗朝历任监察御史、御史,后出为地方大员,秦桧独相后不久被论罪下狱,最后死于狱中; 李光,准进士出身,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也算是援引支持过秦桧还因为这事儿被年轻后辈当面指责过,秦桧独相后被迫害,流放海南最后终于被赦免后,还朝途中挂了,被评为赵宋历代宰辅中“被祸无如此之惨者”; 王庶,准进士出身,曾任兵部尚书和枢密副使,岳飞被害的次年被秦桧一党贬到地方含恨而死,葬礼上两个儿子喊着秦桧的名字发誓要报仇; 牛皋,岳飞部将,但是因为不是岳飞的原从将领,没有卷入冤案中。岳飞被害后五年,被秦桧密令田师中毒死; 邵隆,义军出身的抗金名将,后长期镇守商州并将其打理成前沿要塞,和议后因为不满议和政策被秦桧毒死; 。。。。。。 --------------------------------------------------------------------------------- 当然,还有很多受了迫害但命大没死活到平反落实政策的。考虑到他们已经算得上非常幸运,这里又是讨论的岳飞之死的话题,所以就不列举,只举上面这几个了。 那些已经相信、或者准备相信前面所列2-7条、或者更多版本的“岳飞死因解释”的同学,不妨再看一下这份死亡名单,然后尝试用岳飞的死因解释一下这些人的死因,看看能不能解释的通?? ——赵鼎功高震主所以被害?或者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李光建议立储立储所以被害?还是牛皋、邵隆兵权太大功高震主朝廷觉得控制不了了? ——又或者上面所列的这些被迫害到挂掉的人,以及其他虽然也被迫害但还侥幸没死的人,都不会做人、都干政太多?? 归根结底一句话: 当时被赵构秦桧直接间接害死的人远远不止岳飞一个。所以能解释以上所有这些人死因的理由,才是历史的真相、才是赵构秦桧的真实动机;否则就不是。 岳飞是和议的最大障碍,这是岳飞的死因;然后把那个“最大”去掉,就可以解释上面那个死亡名单里基本所有人的死因了。 其他的呢? “迎还二圣”“建议立储”“功高震主”“兵权太大”“不会做人”。。。。 统统不能。 所以说除了“阻碍议和”之外,所有其他的对“岳飞之死”的解释都是扯淡。 想了解更多的请看http://tieba.baidu.com/p/2400528722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