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ence华 Halence华
关注数: 13 粉丝数: 30 发帖数: 632 关注贴吧数: 6
分享下我对本科课程中三级项目的理解 楼主燕大本硕求学七年,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对三级项目的理解。因为过去时间比较久,加之不清楚现在政策有没有变化,所以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仅做参考。 “三级项目”主要针对的是本科课程,实质是对所学课程的应用。按照实施难度从高到低分成三级。最常见是三级,大多是在某门专业课快要结课时做的,因为很多课程都涉及到三级项目,这一部分最受吐槽。二级项目比较少,好像只有《课程设计》和大四上学期安排的实践项目。一级项目指的是毕业设计。吐槽最多的是最常见的三级,所以下面的三级项目专指第三级的课程项目。 从顶层设计上看,学校安排三级项目的本意是好的,如果认真做、用心做、用心对待的话从中能得到很大的锻炼。举个例子,这些项目都需要写说明书,这是对我们逻辑性、专业性写作能力的锻炼,能为研究生写学术论文、为职场写报告写工作总结打下基础。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 特别是研究生的学术写作能力,都开始开设专门的写作课程。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使用专业术语、概念准确、没有大白话等等,这些都需要锻炼。另一方面,多数的三级项目除了说明书,还要有PPT做汇报,这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在很多人面前把自己做的事情有条理、有侧重地讲清楚,这对日后读研或者职场做汇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具体的执行情况怎么样呢?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我觉得用心做、认真做的同学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不可否认有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的现象。其中有任课老师原因,比如教学任务重,课时太紧张;还有一个学期很多课程都有三级项目,让学生疲于应付,这是需要学校学院教务部门反思的地方。但更多的还是我们学生自己原因吧?想想身边人,组队做项目有不少人是抱大腿、搭顺风车吧? 有人说上大学就是在吃自助餐,给每个人提供了同样的餐食,吃多少、吃的有没有营养,全凭个人。我们的老师都真心盼着自己的学生发展好,学校也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希望她的学子能借助这个平台成长成才。资源有限、平台也不比很多老牌强校,但是作为学生,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有没有把这些有限的资源利用好?有没有在现有平台上主动地谋求个人发展? 希望以上这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