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山造纸农
禅山造纸农
关注数: 5
粉丝数: 8
发帖数: 332
关注贴吧数: 5
壮哉我大皇叔之皇叔的逃跑史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估计又得罪上司了)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亮点在第一句) 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丢了老婆)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继续丢老婆) 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先主走青州。(丢老婆上瘾了)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他老婆真是作孽啊) 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
五子良将完爆四英将的理由,不服来辩 有方程曰:1名五子+800人>一名君主+6名虎臣+1名英将+10W人 两边同乘以3得:3名五子+2400人>3名君主+16虎臣+3名英将+30W人 因虎臣不足,将6名虎臣等量代换为18名普通将军,得:3名五子+2400人>3名君主+12虎臣+3名英将+18名普通将军+30W人 因江东实际兵力不到30W,故将余下军队等量代换为1名虎臣,还是不足,继续代换为其他普通将军,得:3名五子+2400人>3名君主+12虎臣+4英将+X名普通将军+20W人 得出结论:3名五子+2400人即可消灭东吴,我大魏一统银河系指日可待!!!
怎么用骑兵破李牧、鞠义的盾+弓战术??? 就是先上重甲兵等骑兵撞上来再散开,后面的弓箭手再一顿狂射那个战术
5个理由揭露马谡的真正能力(整理重发)
我来驳回马谡吹们的神论 1.有人说马谡行军神速,也不看看出发点。当时诸葛的北伐很突然,魏高层没注意,以至于三郡望风而降。所以由此推断,马谡应该是由汉中出发的。张合的驻扎地应该是长安附近,传递消息也要时间,但马谡到达没几天张合就来了,所以神速应该是张合
我来驳回马谡吹们的神论 1.有人说马谡行军神速,也不看看出发点。当时诸葛的北伐很突然,魏高层没注意,以至于三郡望风而降。所以由此推断,马谡应该是由汉中出发的。张合的驻扎地应该是长安附近,传递消息也要时间,但马谡到达没几天张合就来了,所以神速应该是张合
荀彧绝对是三国第一文官,不服来辩 有了荀彧,等于有了郭嘉+司马懿+杜袭+钟繇+陈群+荀攸
那些认为赵云能守住荆州的,你们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赵云守荆州,依他的性格加上东吴的变数,也许不会丢,但问题来了。 曹操攻汉中时,刘备守不住,命关羽北伐牵制曹军,关羽成功打败曹仁并引来了于禁的援军。如果关羽换成赵云的话,你们认为他能打得过曹仁吗?肯定打不过,这样于禁可能会改成支援汉中或者直接攻打荆州。 如果支援汉中的话,阳平关甚至汉中很大可能会丢失;如果攻打荆州,赵云很难挡住曾经以5000破十万的于禁。 如果第二条成立,因为赵云肯定压不住吕蒙,所以关羽在荆州士气占优势可能会变成东吴士气占优势,这样吕蒙甚至有可能和于禁瓜分荆州!!! 个人见解
爱情公寓里没有正常人,诺澜这是要逆天么 目测诺澜顶多出镜几集
如果王平早5年投奔刘备,蜀国四大将会不会变成五虎将? 个人感觉综合能力(包括性格缺陷),他在蜀国仅次于刘备、诸葛亮、姜维,和关羽、张飞、法正不相上下(政治大量加分)
其实马参军潜力巨大,只是实战经验少,一上场就遇见大BOSS张合 平定南蛮的攻心战略就是他提出的,不过没时间打小怪刷经验,被神兽张合秒了。最可悲的是诸葛估计是为了空城,把这个潜力户砍了
浅谈“军事”一词的分类及概念,附上几个例子 一:正面对战 代表人物:吕布、孙坚 作战就是正面对战和杀敌能力,论纯粹的正面对战能力,最强的就是吕布了:“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一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他将个人武勇用于了骑兵的指挥,充分发挥了威猛突击的作战能力。还有就是孙坚,斩华雄败吕布,虽然是步骑统帅不和给了他机会,但掩盖不了他凶猛的作战能力。 匹夫之勇的人有很多,吕布就是其中的代表,连据险而守的基本战术都不懂,被杀掉也是活该 二:战术制定 代表人物:鞠义、夏侯渊 战术简称战斗的技术,战术的大小不同难度也不同。小的有鞠义的盾+弓战术大破白马义从,这个难度系数相对简单,只要把握好时机就行了。大的有夏侯渊的突袭战术平定西凉,因为地区平定战的次数和地区很大,所以对应变能力和战机把握也更高。在这次战役中,夏侯渊先是“轻兵步骑到长离,攻烧羌屯,斩获甚众”,韩遂回援后“乃鼓之,大破遂军,得其旌麾,还略阳”,接着看准时机“进军围兴国。氐王千万逃奔马超,馀众降。转击高平屠各,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夏侯渊因此一战成名。 空有一肚子战术却不懂应用和应变的就要看马大参军了,街亭一战成功载入史册并被后人膜拜 三:战略部署 战略就是一个势力或一个军团发展的走向,这个难度就大了,不仅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还要预料到以后的形势,其中任何变动都要能够尽快正确改变战略,还有各种战术的组合应用。纵观三国,能够做到作战+战术+战略的人,就只有曹操、周瑜、诸葛亮、刘备了。前三个多多少少有粉,最后一个就比较悲催了。刘备的战略还是很不错的,隆中对只是一个模糊的方向,刘备成功的以此为走向通过外交、装孙子、装好人还有出色的作战能力和各种细节制定和临场改变成功打下了华夏四分之一的土地,至于夷陵,就跟赤壁的曹操有点像,一时大意,跟何况兵力还占劣势 懂战略的人都算半个军事家了,其中也有像荀彧郭嘉等谋士
三国中哪个武将没死,对局面影响最大 看看几楼能回答得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