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善恶树 知善恶树
关注数: 46 粉丝数: 494 发帖数: 15,263 关注贴吧数: 74
一元纸币退出流通? 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人民币1元纸币,将逐步被硬币替代,以降低流通使用成本。山东省内5个试点市将在今年陆续启动实施“1元券硬币化工程”,1元纸币也会逐步退出流通市场。   13_调整大小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今年1月份发布通知:继1角、5角券硬币化之后,1月1日起,山东省在青岛、枣庄、济宁、临沂、日照5个城市进行“1元券硬币化工程”试点,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券纸币,转由硬币替代。目前该项工作在上述试点城市已经相继启动。   试点城市流通1元纸币在经过消化后会转为残损币进行销毁,并逐步退出流通市场。   1元纸币退出流通后,钱包里要装上一把硬币,是不是会有点不适应呢?其实“1元券硬币化”会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其间并不会影响1元纸币的正常流通,银行柜台提供的1元钱也不会立马完全都变成硬币。从以往的经验来看,2元纸币退出流通,用了近10年的时间。1角、5角等纸币虽然已实现“硬币化”了,但市面上还是能看到1角、5角纸币。   在发达国家,小面额货币都是采用硬币制,而我国长期采用硬币和纸钞同时流通的混合模式。   硬币具有四大优点。一是流通寿命远远高于纸钞。1枚现代技术条件制造的标准机制硬币,流通次数可达3万次,流通时间平均30年,而1张纸币平均流通300次,仅是硬币寿命的1/100。同为1元面额的硬币和纸币20年投入使用的综合成本之比约为1:15。   另外,1元硬币的投放有利于自动售货机、停车场自动收费机、地铁和公交自动售票机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生活。   其次,有利于净化现金流通环境,减少病菌传播。许多疾病是通过纸钞为媒介传播的,硬币的情况就比纸钞好得多。硬币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挑残、清洗、消毒,然后重新投入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消除不法分子利用小面额纸币传播反动言论,净化流通环境。   硬币还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保护了制造纸钞所需要的木材、棉花、淡水等资源。而且几十年后金属仍可收回重铸,其原有的价值损失不多。 责任编辑:齐宾遥(EN0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ynet.com%2Fnews%2F3.1%2F1603%2F12%2F11016187.html%3Fbaidu_wise_20160312_13&urlrefer=928ea61a4e16260289e867339c3dd06d
干细胞再生治疗白内障获得重大突破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0日报道,中国中山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报告显示,科学家在治疗白内障的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据统计,一半以上的致盲是由白内障这种眼睛晶状体出现混浊的疾病引起的。为恢复视力,通常的做法是在眼中植入人工晶状体。科学家现在使用开创性的方法,利用干细胞再生技术,在眼内长出新的晶状体,在中国成功地为儿童进行了白内障治疗。英国专家形容这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成果,令人“瞠目”,是“最优秀的科学”。 干细胞再生晶状体 报道称,全世界有大约2000万人由于白内障而致盲,这种疾病在年长者中更为常见,尽管有一些儿童患有先天性的白内障。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使用超声波软化并破碎晶状体,然后把晶状体冲出。随后,医生再在患者眼中植入人工晶状体。但是,这样的手术往往会出现不良反应,尤其儿童更容易出现此类反应。 中国中山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使用的方法是,通过一个微小的切口取出混浊的白内障晶状体,但是保持被称为“晶状体囊”的晶状体外层完好无损。晶状体囊上有很多的晶状体皮膜干细胞,具有修复损伤的功能。科学家希望,保存这些干细胞会导致晶状体的再生。 这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首先在兔子和猴子身上进行了成功的试验,然后又对12名儿童进行了试验。这是由于儿童的水晶体皮膜干细胞相当年轻,容易再生,8个月后,重新长出的水晶体已达到一般尺寸。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张康博士说,这是第一次再生完整的水晶体,但在应用于标准治疗前,还需更大规模试验。 不过,白内障患者仍以老年人居多,科学家已开始针对年长者进行试验,结果令人鼓舞。伦敦国王学院干细胞科学家埃利克博士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再生医学领域最好的成果之一。 链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4g.dahe.cn%2Fnews%2F2016%2F03-10%2F106553451.html&urlrefer=2a1bd6550c3532081591aeb916d2db4a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