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的白云 末尾的白云
关注数: 20 粉丝数: 0 发帖数: 1,079 关注贴吧数: 2
【转贴】日本文化之〔浪漫樱花〕 日本春天一到,即变成一个樱花世界,虽说樱花年年开,没有多大惊喜,不过当置身在一片粉红花海之中,载歌载舞又饮又食时,的确是乐趣无穷,难怪日本人对于“花见”(赏樱)总是乐此不疲。说开日本樱花,种类繁多之余,赏花之地亦多. 最早开花之种类:寒绯樱 据统计,日本国内共有超过340种不同种类的樱花,而各种樱花亦会因应其耐寒能力、地方气候等,开花时间亦会有迟有早,其中颜色偏於深红的“寒绯樱”就是最早开花之种类,每年1月中旬,已可见其盛放美姿。至于分布情况,冲绳县内如八重岳、名护城、今归介城址等地便是其主要地头。 最早赏樱之地:冲绳八重岳 说到日本国内最早有樱花睇的地方,便是位於气候温和的冲绳岛本部町“八重岳”山地一带,每年1月中旬,约4,000株绯寒樱已急不及待要展示花姿,让人欣赏,而每年的1月15日,当地都会举行一个樱花祭,大肆赏樱玩乐一番。 最迟开花之种类:Chishima 至于包尾大幡,最迟才盛放的樱花种类,则是译名为“Chishima”的樱花。这种樱花的树身较矮,故抗雪抗风能力特别强,往往可捱到5月中至下旬才开花,北海道及本州部分高山地带都可见其花踪。 最后赏樱之地:北海道清隆寺 北海道是全日本最寒冷、回暖最迟之地,岛上樱花当然亦是迟迟才开放。当说到究竟那才是最後赏樱之地时,意见却不大一致,有人认为是北海道东川町的旭岳温泉一带,不过大部分日本人却倾向于相信是北海道东端、根室市清隆寺内那40株“Chishima”樱花,历年来这的平均开花时间都是在5月下旬,而1984年5月30日则是其纪录中最迟开花的年度。 樱花种类最多之地:多摩森林科学园 不同的樱花种类,其颜色形态都各有不同,想一次过赏尽各种樱花的不同美态,位于东京八王子市的多摩森林科学园绝对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地方。 最多樱花树之地:名护城公园 位于冲绳岛名护市内的名护城公园,可算是日本樱花树数量最多的地方,每年都有超过2万株以上樱花树,其中大部分为绯红 最巨型樱花树:山高神代 普通一株樱花树,树围通常不过2、3米,不过在山梨县武川町的实相寺内,却种植了一株树龄已超过1,800年、树围13.5米的巨型山高神代樱花树,是全日本最巨型的一株,还被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
【转贴】日本文化之〔巫女〕 在很多的日本游戏、动漫和故事中都有巫女的存在,巫女作为一种宗教职业,是很附有神秘色彩的。但其实很多朋友对巫女的认识都是比较表面,对于他的来源却知之甚少。巫女日文为みこ(Miko),以汉字来表示也可以用“神子”和“御子”,一般来说指仕奉神灵的女孩。 巫女的来源 日本古代就有巫女可以接受神的凭依,传达神意志,其中的“卑弥呼”就是位高“邪马台国”统治者地位的巫女(シャ-マン)。 日本神话中三贵子中的长女天照御大神(アマテラス),是太阳女神。她的另名为“大日霎贵”(おおひるみのむち),霎也可以写成巫女,即“大日巫女贵”,即她在现实中可能是仕奉太阳的巫女,也有说她是卑弥呼,但已经考究不能。依照日本神话的说法,她是日本神武天皇的祖先,所以日本的天皇就是太阳女神的后代。 神话中对太阳女神的记载 日本神话中,创世之神伊邪那岐和女神伊邪那美借着彩虹桥从天而降。伊邪那岐把他的剑浸在水里,当他把剑提起来时,从剑上滴下的水珠就变成了第一座岛屿。通过观察飞鸟,他们学会了做爱,他们的后代就是一个一个的岛屿。从此就有了日本、树神、山神和自然界的诸神。然而火神出生却夺去了伊邪那美的生命。在到地狱寻找伊邪那美之前,伊邪那岐将他们那夺命之子火神斩首,结果变出了更多的天神地祗和山脉。 为了避免受到地域的污染,伊邪那岐到河里沐浴,造出了邪恶之神,继而又造出了与之抗衡的神;然后,他到海里沐浴,创造出众海神;最后,他创造出了最高的三位神,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三贵子”:洗左眼生太阳女神、洗右眼生月神苏克尤密,然后,他洗鼻子又生出了风暴和地震神须佐之男,他负责掌管海洋世界。神与神之间的抗衡和敌对以婚姻来达成休战,须佐之男和太阳女神结合后,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来造出后代。须佐之男把自己的剑交给太阳女神,太阳女神把它折为三段,放入口中咀嚼,然后呼出三位女神。太阳女神把自己的项链断成五截(这是她作为天后的王权之物)给了须佐之男,须佐之男也把它放入口中嚼碎,吐出五为男神。太阳女神称这八位神祗为她的后裔。(他们就是日本天皇和贵族的祖先) 有一次,风暴神扔出一匹扒了皮的马从太阳女神摇晃的房顶飞过,吓得她躲到了一个山洞里,由此夺去了宇宙的光芒(也引来了冬季)。最后众神用镜子把太阳女神引诱出来,并把须佐之男逐出天庭以示惩罚。 被逐出天庭后,风暴神须佐之男又成了丰饶之神,他从一条龙的手中救出了一位女孩,并与她结婚,并建立了须贺王朝。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的名字就叫做大国主,大国主是奇术和医药之神。但是,大国主背叛了他的父亲,他偷了须佐之男的武器后,把须佐之男囚禁在地府。跟着大国主在一位侏儒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非天属的国家。但是,太阳女神派她的孙子尼尼吉推翻了须佐之男的王朝,并建立了大和帝国。 现代巫女 “巫女”是日本宗教界的传统职业,直到今天,较具规模的神社及传统庆典中仍可见巫女白衣绯裤的身影;为人消灾解厄及事神的职务,使她们蒙上神秘的色彩。! 巫女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宫廷神社所属的巫女,另一种是民间的巫女。前者在宫廷中酿酒、弹奏乐器、解说神意等等。在古代来说,巫女的神谕多少也左右到政治。 另一方面,民间也有巫女的存在。在中世以後,巫女层开始步入民间,在各地流传。明治政府时代虽然对巫术严禁,可是对於信仰来说,还是禁之不绝。 现在神社中的巫女到神社帮忙,负责神社参拜作法、打扫整理等工作。
【转贴】日本文化之〔日本的茶道〕 茶原产于印度,与佛教同时传入中国。因此,在中国品茶首先出现于佛教的寺院内,而品茶的普及恐怕最早可追朔到后汉时期。 奈良初期(八世纪),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僧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同时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也带回日本。不过,品茶只限于寺院内,并未推广到民间。 唐代陆羽着「茶经」之后,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间,出现了文人茶。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 制作「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 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 「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 镰仓初期(十三世纪),名僧荣西大师二次往中国,回日本后就开辟了茶园,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 「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斗茶」的趣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品味。 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游艺变成了茶道。 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到了室町末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成了茶道界的绝对权威。千利休在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将军丰臣秀吉籍口平乱,颁布了士农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杀。 千利休死后,其后人承其衣钵,出现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流派。 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采用抹茶法,但是到了江户初期(十六世纪末叶),在文人学士中掀起了中国明代开创的煎茶法热潮。煎茶法对茶叶要求不高,只要将普通茶叶干后再蒸,然后用手搓开,放入茶壶用滚水冲泡,将茶倒入茶碗饮用。其实当时人称这种方式叫「淹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则不同,是先将滚水注入茶碗内,然后把茶叶放进去饮用,现代人统称为煎茶。由于煎茶方便,又不受场地限制,所以现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当然,在正式茶会或接待重要人物时,仍以传统抹茶法为主。 日本茶道讲究典雅、礼仪,使用之工具也是精挑细选,品茶时更配以甜品。茶道己超脱了品茶的范围,日本人视之为一种培养情操的方式。日本茶道源之于中国,可是如今要想一睹中国茶道之风采,恐怕还非去日本不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