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小力神 东方小力神
以鱼会友,既然遇见,先点下关注呗~
关注数: 2,491 粉丝数: 3,706 发帖数: 10,006 关注贴吧数: 22
鱼病在线诊断记#养鲤故事# 暮春午后,池面泛起粼粼波光,几尾锦鲤慢悠悠地划过荷叶的倒影,尾鳍带起的水花在阳光下碎成点点金箔。这般闲适的画面,总让人误以为锦鲤的成长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但在这份悠然自得的表象之下,一场关乎体态与健康的"生长冲刺"正悄然拉开帷幕,养了30多年锦鲤的资深大佬“顺其自然”知道,水温攀升至25℃的节点,恰是锦鲤积蓄能量的黄金窗口…… 正沉思着,一串手机震动打断了他的,“江浙锦鲤”微信群里跳出一条@全体成员:"各位老师,我家红白突然不吃食了!"配发的视频里一尾本该绯红如火的锦鲤,此刻鳞片蒙着一层白翳。 顺其自然推了推老花镜,刚要打字,群消息已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鳃盖开合频率加快,体表黏液增多,典型应激反应。"南京的牙疼妹率先发言,她是一名牙科诊所护士,职业习惯让她总带着诊断病症的严谨,"最近换过水?" "前天换了三分之一......"发问的来自上海的新手"养锦鲤的猫"连发三个哭泣表情,"不是说春天要勤换水吗?" "换水又不是冲马桶!"群友大力突然冒了出来,他是绍兴锦鲤协会资深顾问,拿过多次锦鲤大赛金奖,口音里带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这两天降温明显,温差超过2℃就是谋杀,你测过新旧水温吗?" 群里顿时鸦雀无声。顺其自然看着屏幕上惊慌失措的新人,想起三十年前自己把第一尾昭和三色养翻肚皮的往事,指腹轻轻摩挲过手机屏幕。 "莫慌。"他缓缓打字,"先用0.5%盐浴静养,停食三天。牙疼妹说得对,但还少说一点——"群主特有的停顿让所有人屏息,"看看过滤器材是不是太久没洗?硝化系统崩溃时,亚硝酸盐会灼伤鱼鳃。" 仿佛要印证他的判断,临安鱼友“青菜”突然甩出九宫格照片。碧波荡漾的大鱼池旁,摊开的手账本上密密麻麻记满数据:pH值7.2、氨氮0.1mg/L、硝酸盐5mg/L......像极了医院检验报告。 "我的硝化系统也出问题了!"青菜发来段视频,池底沉淀着诡异的黄绿色絮状物,"这些天连续暴雨,水温从25℃跌到18℃......" 这次连大力都沉默了。顺其自然盯着那些絮状物,突然想起三年前太湖蓝藻暴发的场景。他抓起手机正要拨号,群里突然弹出条语音。 "是硅藻。"清泠的女声带着吴侬软语的糯,混血美女牙疼妹继续开启专业模式,"我在东京锦鲤大赛见过类似案例,需要加强紫外线杀菌灯照射,同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 顺其自然眼睛一亮。这姑娘说的"转水"技法,正是日本鲤师应对水温骤变的绝活。他顺势接道:"还要逐步升温,每天不超过2℃。青菜,把你家的井水曝气三天再用。" 夜幕降临时,群里飘起细雨般的感谢红包。顺其自然没有收红包,却把青菜的手账数据存进收藏夹。那些工整的数字让他想起年轻时在国营渔场记录的生长曲线,月光下用算盘核对饲料配比的夜晚。 "诸位可知,锦鲤在25℃时,蛋白酶活性达到巅峰?"他突然在群里发问。不待回应,自顾自地往下说:"这个时节,可以在基础饲料里加3%的螺旋藻粉,2%的南极磷虾——" "还要拌入新鲜蚕蛹浆!"大力突然插话,"我们协会做过对照实验,这样喂养的锦鲤,墨质沉淀速度能快15%。" "但是蚕蛹浆容易坏水......"牙疼妹发了个纠结的表情。 "所以要在投喂后两小时清理残渣。"顺其自然调出三十年的喂养日志,"1989年立夏,我用这个方法帮国宾馆的御三家增艳......" 群消息突然被刺目的红色刷屏。养锦鲤的猫发出紧急求救:刚治愈的红白锦鲤开始疯狂蹭池!高清特写里,尾鳍边缘已经出现絮状破损。 "指环虫!"顺其自然和大力同时发出诊断。接下来的四十分钟,群里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线上会诊:养猪佬计算水体容积,青菜推荐了品质纯正的孔雀石绿,牙疼妹贡献出日本甲苯咪唑溶液的稀释公式...... 当月光漫过窗台时,顺其自然摘下老花镜。微信群安静下来,池边监控显示病鱼已经停止躁动。他忽然想起什么,点开群公告慢慢输入:"本周六线下交流会,主题:水温骤变应急方案。地点:临安青山湖,青菜家的鱼池。" 按下发送键时,池中一尾丹顶突然跃出水面,银鳞划破月光,像极了三十年前那尾救不回来的昭和三色。但这次,他知道在手机屏幕后面,有的在计算药量,有的在调配药剂,有的在研究翻译日本养鲤文献——这些散落在江南水乡的爱鱼之人,正用新时代新技能,守护着传承千年的锦色华章。
这一群快乐的养鲤人#养鲤故事# 凌晨六点,"江浙锦鲤"微信群里已经慢慢热闹起来了。 群主"顺其自然"发了一张自家鱼池的照片,晨光熹微中,二十几尾锦鲤在水面游弋,鳞片泛着淡淡的金光。"今天水温18度,喂食量要控制在平时的70%。"他习惯性地附上温馨提示。 "群主早!"抖瘦瘦几乎是秒回,"您这鱼养得,比我家祖宗还金贵。"配上一个狗头表情。 顺其自然发了个微笑的表情:"养鱼如养心,急不得。三十年下来,我算是明白了,顺其自然才是真谛。" "得,又开始念经了。"造船匠冒出来,"我说群主,您这池子也该翻新了吧?我看过滤系统都老化了。" "你小子懂什么?"顺其自然不紧不慢地回复,"我这套系统用了十年,比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新玩意儿靠谱多了。" 群里顿时热闹起来。抖瘦瘦和造船匠你一言我一语,从过滤系统争论到饲料品牌,最后又扯到谁家的鱼更漂亮。这是群里的日常,大家都习惯了。 突然,小桃桃发了一段视频。画面里,一尾红白相间的锦鲤正在新缸里游动,水草摇曳,灯光柔和。"新请的小可爱,大家看看品相如何?" 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 "这尾三段大正,体型匀称,绯质鲜艳,墨质沉稳,好鱼!"顺其自然第一个点评。 "桃桃姐又败家了。"抖瘦瘦酸溜溜地说,"这鱼得五位数吧?" "你懂什么?"小桃桃发了个翻白眼的表情,"这叫投资。龙总说过,好鱼是会升值的。" 提到龙总,群里又沸腾了。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佬,据说在杭州有个占地两亩的私人鱼池,光是买鱼就花了三百多万。他很少在群里说话,但每次出现都能引发热议。 正说着,龙总居然真的出现了:"这尾鱼不错,但要注意新鱼入缸的应激反应。水温要慢慢调,可以先加千分之三的盐。" 群里顿时炸开了锅。平时潜水的人都冒出来打招呼,问题一个接一个。龙总难得耐心,一一解答。 "龙总,我家鱼最近不爱吃食怎么办?" "检查一下水质,氨氮和亚硝酸盐指标都要测。另外,水温低于15度要减少喂食量。" "龙总,过滤棉多久换一次合适?" "不是换,是洗。用原缸水轻轻漂洗就行,保留有益菌群。" 这时,大熊发了一张照片。阳台上,一个不到一平米的小池子里,三尾体型硕大的锦鲤正在悠闲地游动。"三年了,终于养出巨鲤了!" 群里又是一片惊叹。顺其自然仔细看了看照片:"不错,体型饱满,游姿稳健。大熊啊,你这阳台小池能养出近80公分的大鱼,不容易。" "全靠群主指点。"大熊发了个抱拳的表情,"记得刚入群时,我连硝化系统都不懂,现在总算有点心得了。" "这就对了。"顺其自然说,"养鱼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你看抖瘦瘦,三天两头想换鱼,到现在还在新手区打转。" "群主您这话说的......"抖瘦瘦发了个委屈的表情,"我这不是在寻找真爱嘛。" 群里顿时笑成一片。小桃桃发了个"笑哭"的表情包,造船匠则开始调侃抖瘦瘦对桃桃的"偏心"。 这就是"江浙锦鲤"群的日常。在这里,有像顺其自然这样的老前辈,用三十年的经验指点迷津;有龙总这样的大佬,偶尔现身就能引发轰动;有小桃桃这样的美女鱼友,为群增添一抹亮色;也有大熊这样的励志典范,证明只要有恒心,阳台小池也能养出巨鲤。 他们来自不同城市,从事不同职业,却因为对锦鲤的共同热爱而聚在一起。在这个小小的微信群里,上演着一幕幕温馨有趣的故事,也见证着每个人在养鱼路上的成长。 转自湖畔社新闻
“江浙锦鲤”鱼友群浮世绘#养鲤故事# 清晨五点,"江浙锦鲤"微信群已经热闹非凡。"缺二"照例第一个在群里发了段视频:晨曦中的鱼池波光粼粼,几尾大正三色悠然游过。配文是:"今早水温19度,TDS值120,小家伙们状态不错。"紧接着,"离谱"发来一串睡眼惺忪的表情包:"老缺,你这是要卷死我们啊!" 这是江浙地区最活跃的锦鲤鱼友群,群里的两百多位成员,从专业玩家到新手小白,个个都是锦鲤痴。在这个虚拟的池塘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昵称背后都是一段人生。 "缺二"是群里的技术大拿,五十出头,在苏州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之所以叫"缺二",是因为他总说自己的锦鲤"还差两分"就完美了。他对水质的要求近乎苛刻,群里常有人调侃他是"数据控"。"养鱼先养水,"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水质差一分,鱼就差十分。" "离谱"是个三十岁的杭州小伙,在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他的鱼池建在自家别墅的院子里,虽然只有二十吨,却设计得别具匠心。去年他的一条红白在地区赛上拿了奖,从此在群里更加活跃,经常分享自己的"养鱼经"。 "一座山"是群里的神秘人物,据说在浙江某地有座私人山庄,鱼池大得惊人。但他很少发照片,只是偶尔透露一些高端养殖设备的信息。有群友开玩笑说:"山哥的鱼池怕不是把整座山都挖空了吧?" "徐徐老师"是位退休的大学教师,六十多岁,住在南京。她的鱼池不大,但打理得井井有条。群里新手遇到问题,她总是耐心解答,像当年批改作业一样认真。"养鱼如育人,"她常说,"都要用心,都要有耐心。" "余杭佬"是个地道的杭州近郊农民,四十多岁,在自家后院挖了个鱼塘,专门养殖锦鲤。虽然条件简陋,但他培育的锦鲤却常常让人眼前一亮。"我这叫土法养鱼,"他总爱说,"不比你们那些高科技差。" "红苹果"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在上海做设计师。她在阳台上建了个迷你鱼池,养了几条小锦鲤。"虽然不能跟你们的大池子比,"她说,"但每天看着小鱼儿游来游去,就觉得特别治愈。" 在这个群里,每天都上演着温暖的故事。有人分享新买的锦鲤照片,有人求助鱼病治疗方案,有人晒出精心设计的水池景观。即便素未谋面,大家却像老朋友一样互相关心。当一位群友的锦鲤不幸去世,整个群都会送上安慰;当有人培育出漂亮的小鱼,大家都会由衷地高兴。 夜幕降临,群里的消息渐渐少了。但那些关于锦鲤的对话,那些因锦鲤而生的情谊,却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持续发酵。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群普通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而相聚,在锦鲤优雅的游姿中,找到了生活的诗意与慰藉。 转自湖畔社新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