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美
康保美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330
关注贴吧数: 1
替人咨询个问题 问第一批特岗时候聘任职称
替人咨询个问题 问第一批特岗时候聘任职称
咨询个问题 康保的职工有生育保险没有,如果生孩子可以报销吗
真心怀念那烧饼的味道 怀念二十多年前粮贸酒楼,现在东关小学路口那老头的武大郎烧饼,芝麻沾红糖的味道
每天只知道顶图片的人 不是心术不正就是无聊透顶 每天只知道顶图片的人 不是心术不正就是无聊透顶
我是艺考播音主持专业,想报考贵校 求解 知情者介绍一下
谁家孩子考好了么 大半夜响炮 真失效,人生道路刚开始,大半夜的响什么跑,炸跑神神呀
康保好又多购物,被人当贼的感觉 去好又多购物,先把你东西放大兜子里,电话响了,人家不给开包,出来还收小票,被人当贼看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还是去华林或者万丰购物!!
http://tieba.baidu.com/p/2020614671 http://tieba.baidu.com/p/2020614671
论大境门的倒掉 转自张北吧 论大境门长城的倒掉① 听说,张家口大境门的长城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大境门长城,破破烂烂的突兀于群山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一个高起的门洞,就是“大境门”,张家口著名历史遗存之一。“大境门”我是见过的,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口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大境门。我的奶奶曾经常常对我说,过去到口上粜粮就走这里!沿途有许多的土匪,大境门周边有许多的粮店、戏院和妓院。奶奶的爷爷在坝头种了很多地,每年都能打下不少的粮食,一到冬天,牛拉的架子车队就一趟一趟在坝头和大境门之间往返。后来,这个坝上土财主被大境门里的繁华迷住了眼,摊染上了大烟,差一点点败了家业,没有办法,赶了一串架子牛车,出了大境门一路向北,沿张库大道开始了长途贩运。我的奶奶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和一部电视剧《大境门》里演绎的差不了许多,但我没有看过这部戏。总而言之,奶奶的爷爷差点毁在了大境门,迷途知返由大境门出发又重新撑起了家业。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半坝遇土匪”、“一口袋粮食换老婆”之类,但详细的谁也记不清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看看这大境门和那堵长城墙。后来我长大了,到张家口,看见这破破烂烂的门和墙,心里并不欣喜。感觉他更像一个厚大的篱笆,把人分成两种,一种口里人,一种口外人;把一座连绵的山隔成两半,一半用来给城里人游玩,一半用来给农村人放羊。村里的好看闺女托上个会说的媒人,爷娘老子在家烧烧高香,闺女或许就能嫁到张家口,但最远也就是到了大境门底下,谁也越不过那个门洞子,一个大境门成了区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地域屏障,一如高尚小区门口的保安,让人心里极不舒服,心底里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大境门里外之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大境门附近,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这门的存在抱不平,不怪这门太碍事? 本来都是些牲口贩子、黑牙子、粮伙计的后代,可一旦进了这个破门,就成了市民,舌头自然打起了卷卷,同样的猪板儿油,门外用来熬山药白菜,进了大境门就成了化妆品,出去逛街前用来擦嘴。大清河的水在门外边浇地都嫌不够,到了门里就修起了大坝,蓄起来玩儿。一样的娃娃,就隔着一个门,进城念书就变成了登天。一样的下岗劳动人民,城里的成天占着马路下棋遛狗还日爹骂娘,城外的拿个刷子滚子站在桥头等活儿就影响了他妈的市容。更有甚者,本来是大境门外的一个普通人,不知道怎么混进了城门,就大模大样起来,成天指手画脚,门外的人做什么他都看着不顺眼,假装上帝,却没做过一件能摆到台面上的事情,这种人,门里人们管他叫记者,门外的都喊他--狗。 其实,日子还是靠过的,城里城外的生活都需要辛苦。不见,近几年,城外的人不断努力,生活正在赶超城里,猪板儿油换成了猪肉,只是有着一个门,吃猪肉依然得悄悄的,不能比门里擦猪板儿油的招摇。这个门更像八旗子弟头上的那个帽子,是一种昔日辉煌的象征,尽管破烂不堪,但却不忍拿下。 当初造这个门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变成这样,如今,他倒了。 活该。 如果要修,就修大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