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之杰兮 邦之杰兮
关注数: 5 粉丝数: 257 发帖数: 4,150 关注贴吧数: 4
【★飞你莫属】【大雪寄商君】我们何以如此爱商君 2014年的大雪时节,我不想说大秦和商君带给我们多少震撼多少感动,也不想说商鞅变法给民族文明带来多大的改变,已经有太多的人,说过太多,写过太多。这次,我想写一写,最平凡的鞅粉,最平凡的生活。 接触大秦,应该是在网络播出不久的时候,距今已经六年。六年之中,我认识了很多热爱大秦的朋友,和他们一起,被这部剧激荡的热血朝天。后来,热爱商君的人们开始自称“鞅粉”,写了很多的文字,做了很多的事,甚至打动了孙老,黄导,王志飞老师,他们开始高度认可这个特殊的“粉丝”群体,以至于王老师也自动加入了鞅粉之列。 我和很多鞅粉朋友结成了挚交,也认识了一些不断加入鞅粉队伍的新人,虽然大秦播出的时间已经久远到可以用上“岁月”这个词,但是我们并没有散去,此次央视播出,依然能看到那些静默多年的ID重新活跃起来,我们依然会聚在群里,贴吧里,微博上,讨论商君,讨论生活。 从这些关于生活的讨论中,我开始了解到很多已经见过或没见过的鞅粉是怎样一群人。 他们并非狂热的粉丝,在热爱大秦,热爱商君之外,更是一群生活中的普通人。 他们年轻,有活力,有热情,有拼劲,容易被一切真诚的人或事感染,令人可敬可爱。 大家都在感触最深的时候遇上了大秦,很多人说,大秦是伴我度过艰难岁月的一部戏。 商君对做事的严格,对理想的执着,已经深深地沉淀到了每一位鞅粉的思维、行事和生活之中,他们处处以此为准则,勉励自己努力向上。 面临考试的学生们,无一例外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 即将考研的大学生们,制定了近乎苛刻的复习计划,每一天都不会松懈。 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会带着热情做好每一件事,从不轻言怠慢。 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司法、历史相关专业,用切身行动去践行商君的法治理想。 更有一些人,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提升知识储备和个人修养,不让自己虚度时光。 遇到困难、失利的时候,他们从不懦弱退缩,而是挫而不折,重新奋起。 这一切,只因为他们是“鞅粉”,选择加入鞅粉,就如同选择了一份信仰,一个做人做事的准则标杆,,从此,心中有了努力的榜样。 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内心的自我约束,才是最强的力量。凭着这份力量,鞅粉可以克服懒惰,克服懦弱,克服挫折,让自己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迄今为止,我所接触的鞅粉,基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或博学多识,或成绩优异,或留学海外,或行业翘楚,每个人都在扎扎实实做事,不事张扬地努力前行。在这个以财富和地位为衡量标杆的时代,鞅粉身上永远有着令人赞叹的正能量。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也许就能实现商君为之献出一生的理想,也许这个民族有了复兴的希望。这就是鞅粉热爱商君的最大动力。 2014年的“大雪寄商君”,我想说两句话: 一,商君,我们都在。 二,我是鞅粉,我会努力。
【大雪寄商君】我们何以如此爱商君 2014年的大雪时节,我不想说大秦和商君带给我们多少震撼多少感动,也不想说商鞅变法给民族文明带来多大的改变,已经有太多的人,说过太多,写过太多。这次,我想写一写,最平凡的鞅粉,最平凡的生活。 接触大秦,应该是在网络播出不久的时候,距今已经六年。六年之中,我认识了很多热爱大秦的朋友,和他们一起,被这部剧激荡的热血朝天。后来,热爱商君的人们开始自称“鞅粉”,写了很多的文字,做了很多的事,甚至打动了孙老,黄导,王志飞老师,他们开始高度认可这个特殊的“粉丝”群体,以至于王老师也自动加入了鞅粉之列。 我和很多鞅粉朋友结成了挚交,也认识了一些不断加入鞅粉队伍的新人,虽然大秦播出的时间已经久远到可以用上“岁月”这个词,但是我们并没有散去,此次央视播出,依然能看到那些静默多年的ID重新活跃起来,我们依然会聚在群里,贴吧里,微博上,讨论商君,讨论生活。 从这些关于生活的讨论中,我开始了解到很多已经见过或没见过的鞅粉是怎样一群人。 他们并非狂热的粉丝,在热爱大秦,热爱商君之外,更是一群生活中的普通人。 他们年轻,有活力,有热情,有拼劲,容易被一切真诚的人或事感染,令人可敬可爱。 大家都在感触最深的时候遇上了大秦,很多人说,大秦是伴我度过艰难岁月的一部戏。 商君对做事的严格,对理想的执着,已经深深地沉淀到了每一位鞅粉的思维、行事和生活之中,他们处处以此为准则,勉励自己努力向上。 面临考试的学生们,无一例外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 即将考研的大学生们,制定了近乎苛刻的复习计划,每一天都不会松懈。 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会带着热情做好每一件事,从不轻言怠慢。 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司法、历史相关专业,用切身行动去践行商君的法治理想。 更有一些人,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提升知识储备和个人修养,不让自己虚度时光。 遇到困难、失利的时候,他们从不懦弱退缩,而是挫而不折,重新奋起。 这一切,只因为他们是“鞅粉”,选择加入鞅粉,就如同选择了一份信仰,一个做人做事的准则标杆,,从此,心中有了努力的榜样。 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内心的自我约束,才是最强的力量。凭着这份力量,鞅粉可以克服懒惰,克服懦弱,克服挫折,让自己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迄今为止,我所接触的鞅粉,基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或博学多识,或成绩优异,或留学海外,或行业翘楚,每个人都在扎扎实实做事,不事张扬地努力前行。在这个以财富和地位为衡量标杆的时代,鞅粉身上永远有着令人赞叹的正能量。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也许就能实现商君为之献出一生的理想,也许这个民族有了复兴的希望。这就是鞅粉热爱商君的最大动力。 2014年的“大雪寄商君”,我想说两句话: 一,商君,我们都在。 二,我是鞅粉,我会努力。
【★飞你莫属】《浮沉》众生态之于志德:明知不归路 天才都是偏执狂。 黑夜和阳光,两面人的纠缠之痛。 追求目标的诱惑在于追求本身,而非结果。 压抑得久了,欲望就会呈几何级数的反弹膨胀。 变态,是因为没有自由生长的空间。 一个人,若将情感和欲望作为执念,就会拥有摧毁一切的力量。 硬撑强悍的背后,都是无人见的脆弱和可怜。 失败,是因为将自己的执念等同于别人的目标,并选择了盲目信任。 背叛带来的伤害,不是惨烈的后果,而是心里的沟坎:明知已是伤害,依旧不能放手。 多想把爱转为恨的力量,如此便可不心伤。 以上算是题记。这么多零散的句子,毫无逻辑,其实只是想说一下我眼中的于志德,一个明知不归路却悬崖不停留的角色。 《浮沉》这部商业剧,其实是讲了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形形色色的背叛: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同事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合作盟友之间……每个人都深陷叛局之中,举凡剧中出现的角色,无一例外,甚至极力塑造的男一女一,也分别背叛了自己的兄弟,自己的公司。谁说大义灭亲是一种仁慈?谁说违背企业追求利润的原则是一种高尚?集这么多背叛于一体的剧,真的会让人心生寒冷。 接着说于志德,就从这个背叛的话题开始。 他是一个背叛过妻子,背叛过兄弟,背叛过合作盟友,最终又被这所有人背叛,沦为一无所有的人。他在决定铤而走险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背叛和接受背叛的心理准备,只是万没想到,这个裂痕会从他自始至终都选择绝对信任的恋人开始,果然是最亲近的人,伤人最深。 于志德的生活很不如意,一面是人前的从容优雅谈吐有致学识丰富,一面是家庭关系名存实亡仅有夫妻面子工程,多年忍气吞声的压抑,将一个男人逼到了爆发边缘,贪婪不是他的本质,只是一种不顾后果的手段,为了扬眉吐气的生活不惜铤而走险。即使没有段芹,他也会走上这条路,只是因为她的出现,让于志德的计划更加紧迫。 商场上的纵横捭阖,属于天才加努力的锋芒绽放,然而贪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非善事,这样的于志德,确实该有不光彩的结局,但这个人物的魅力就在于,对情感的绝对信任和忠诚。这是他最大的弱点,也是他最让人欲罢不能之处。 于志德多年处心积虑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摆脱那个面子工程家庭的压抑,却又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隐忍不发,直到晶通改制的出现,他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黑暗中的人看到一丝光明,尚且会竭尽全力去争取,何况偏执深重,情感迫切的于志德,他想当然地走上了这条路。 在这条路上,他用尽了心计,背叛了兄弟,将市长父女和合作企业当做棋子,只为了将手中的稻草编成美丽的花环,那是他对生活的全部向往。在这条路上,他毫无理由地选择了信任恋人段芹,他的爱,盲目,霸道,寄托了梦幻般的完美,他那么坚执地认定,自己绝对信任对方,对方也必然会毫无保留地信任自己。 然而这份信任却那么脆弱,一步一步的裂痕总也无法弥补,那个看似柔情如水的美好恋人,竟也变得心思如此深沉,她会一句不落地录音,会不愿分担丝毫风险,会要求他交出所有存款……然而于志德做了,做到一丝不存点滴不剩,明知背叛暗生,他选择的不是保护自己,而是三容忍她,将秘密完全告诉她,把身家交给她,把钻戒戴给她……然而即便付出了一切,他依然没能保住这份情感。 于志德收回钻戒和爱的时候,他之前对未来生活的一切美好想象都已破灭,段芹的背叛,又将他推向了不复的深渊。若此时于志德收手,完全来得及,他依然可以做一个不错的改制先行者,但他选择了继续向悬崖边缘行走,一个人执念了多年的欲望,已经变成生命里的责任。 看似贪婪,看似索取无厌,其实早已无关金钱,即便那份关于美好生活的目标早已不存在,他却习惯了这个目标带来的诱惑,当生活里没有了别的意义,这份诱惑,就是他欲罢不能的心瘾,无论输赢成败,他都要一个结果,哪怕这个结果,让他万劫不复。所以,在知道了自己被监管之后,他依然在最后一刻索取那笔巨款,这些永远都不会属于他,但是他一定要做。这样的偏执,只属于于志德。 段芹的背叛于他而言是致命的,这个女人是他的负累,是他命中的劫,可他偏偏就渡不过去,他的爱依旧不能放手,保留了那所为她租来的房子,最后一次听那个熟悉的广播节目……在这份感情里,段芹解脱了,因为她那么轻松地就把爱变成了恨,毫不留情地报复了于志德,从此不再留恋,而于志德却会永远背负着这份心伤,他的爱里,没有恨,没有保全自己,只有被背叛狠狠伤过的回忆。 也许于志德一生最大的错,只有两个:动了不该动的东西,爱了不该爱的人。 PS:《浮沉》,是王老师近五六年的作品中,我看得最认真,也最动容的一部,好的演员,能让人看到他真实的内心,能让人将戏作真,我一直觉得,真正深层次打动观众的,不是演技,而是把心投入。 王老师,谢谢您,让我再次为心而折服。
1 下一页